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貨币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貨币作為資産,在流動中産生溢價和信用屬性,在資産的交易中就經常成為通向虛拟财富的橋梁,還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成為金融杠杆。

在現代社會,宏觀經濟問題可以簡化為貨币問題,無論是自由市場經濟國家還是半市場經濟的國家。貨币都是宏觀調控的主要工具。然而,經濟學定義的貨币有兩個缺陷:第一是貨币中性(假說);第二是局限于商品交換。在這個範圍内貨币被定義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但是在資産交易市場中,廣義貨币本身是一種資産,不僅是資産交易的中介,而且可以是資産交易的一方,還可以在資産交易的任何一方作為第三方參與。由于貨币是資産,就需要以資産的身份審視貨币,在這裡,貨币是最具流動性的信用資産。

作為信用資産,通常是由政府信用背書的信用資産,貨币就跳出了其本源性的交換中介身份,而是信用提供者賦能的資産,所以貨币就不會是中性的,而其有一種獨立的價值,是可以客觀化的主觀價值。人類社會最大的無形資産是信用,貨币在任何資産的交易中都會産生溢價,通常被稱為流動性溢價。

走進城市,所謂市場就是一個雙循環的市場,一個是商品化的市場,另一個是資産化的市場。商品化的市場多數是一次性交易的(二手商品交換除外)市場,而資産化的市場卻是可以多次重複交易的市場,如房産交易市場。商品化的市場中,商品會變舊,會貶值;而在資産化的市場中,多數資産不僅不會因變舊而貶值,反而會由于流動性溢價而升值,所以資産化的貨币常常會在流動中升值。

最典型的貨币由紙币和債券構成。在某種情況下,貨币可以錨定債券,二者就構成了'内卷化'的錨定資産。比如美元錨定美元債券,事實上替代了黃金。人民币錨定外彙儲備,間接錨定了美元美債。日元國債也是錨定國家外彙儲備,從而間接錨定了美元美債。由此演繹,在全球化市場中,貨币和債券之間有着千絲萬樓的關系。貨币交換可以獨立于商品交換而自成體系。

貨币作為資産,在流動中産生溢價和信用屬性,在資産的交易中就經常成為通向虛拟财富的橋梁,還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成為全融杠杆。

綜上所述。貨币作為一般等價物,一旦超越微觀的商品交換,走進宏觀的資産交易;再依托政府信用,創造流動性溢價,就必然直接或間接地走進金融市場,走進虛拟财富;在給人類帶來自由選擇的同時,也讓人際關系日益冷漠。

跟着貨币走,市場一層層,層層有風險,處處有金融。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