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簌溟先生意在解決中國問題,而把解決中國問題的重點落實在社會改造上,落實社會改造的出發點又在鄉村建設,具體辦法是開辦鄉農學校、改造鄉約和中西融合等。于是,在河南(1928年)、山東(1931年始)開始了鄉村建設實驗。山東鄒平鄉村建設實驗持續7年,擴大到山東十幾個縣,在海内外影響較大。
1.梁簌溟鄉村建設理論
梁簌溟先生積極投身于鄉村建設實驗,倡導“文化運動”
“中西融合”
“理性”“自我發展”“改造鄉約”“合作社”“
将團體組織和科學技術引進于鄉村
”“
農業工業自然均宜的發展
”
等。
這些是鄉村建設的具體方法、途徑或目标(放到今日鄉村建設或“鄉村振興”仍是需要的),卻不是梁簌溟鄉村建設理論。
至于梁簌溟鄉村建設理論,愚看就在梁簌溟先生所著《鄉村建設理論》的引言中[1]。“在提出我們的主張時,又分三小段來講:第一段是說如何解決中國眼前大局問題……造成我們所需要的而又為我們所可能的政治環境。第二段是說我們所需要的政治環境造成後,如何來利用政權以推進中國的經濟建設。在這一段裡要緊的地方即如何促興農業以引發工業。第三段是講鄉村組織問題。”
這個梁簌溟先生鄉村建設講座内容安排的“三段論”實際上就是梁簌溟先生思考鄉村建設的思維邏輯,即梁簌溟鄉村建設理論,概括如下:
針對中國眼前大局問題,“造成我們所需要的而又為我們所可能的政治環境”,借此推進中國的經濟建設,并以“促興農業以引發工業”為突破口,從而催生鄉村組織,建設新禮俗,用鄉村人自身的力量建設鄉村。
由此可看出,
梁簌溟鄉村建設理論的核心或目标是“推進經濟建設”,且要“農業工業自然均宜的發展”
,“
例如鄒平孫家鎮為棉花集散地,農民将生産的棉花送去出售、打包,運給青島紗廠。我們即做棉種改良工作,推廣紗廠需要的長絨棉(美棉),紗廠高價收購,農民歡迎
[2]
。
”把梁簌溟鄉村建設等同于“文化建設”是有失偏頗的。梁簌溟先生倡導“文化運動”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更好地推進經濟建設。
梁簌溟鄉村建設理論的根基在認識中國的眼前大局問題。社會沿着過去曆史向前演變,每個人隻是社會之一人,“社會大于我們”,我們應随着社會變化而變化。我們于中本着曆史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反省、自覺、料度,順勢而為,找出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梁簌溟先生着力于理順個人與社會、團體組織之間的關系(因而深究個人與社會問題),
跳出具體問題來解決鄉村及中國的具體問題,
這是具有戰略眼光的。
梁簌溟先生踐行鄉村運動的年代,兵禍匪亂、苛捐雜稅、買辦官僚統治(四大家族)等使得民不聊生和“農村破産”,鄉村建設急需所需要與可能的“政治環境”,包括政治穩定、政策與規劃支持。雖經實權“朋友”支持,梁簌溟先生的鄉村建設實驗得以開展與持續,但也因政治不穩定,幾次鄉村建設實驗都無果而終。
至于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鄉村組織建設、理性與自身發展能力建設等之間的關系問題,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又促進前者,二者宜雙管齊下,
“我們在鄒平成立了農村金融流通處,并兼理縣金庫,流通處不貸款給個體農民,隻貸給農民組成的合作社,以推動合作社的發展,促進農民組織,又促進了科學技術[2]。
”此外,鄉村文化和鄉村組織都應是鄉村人内生的。
2.梁簌溟鄉村建設的兩個要點:“将團體組織和科學技術引進于鄉村”
(1)團體組織:“中國農民的散漫幾乎到了自生自滅的程度。農民不關心國家,國家也不管農民。農民散漫,缺乏團體組織,這是一個缺陷。”“我所想的憲政的新中國,必須從地方自治入手,而地方自治又必須從團體自治入手,将農民組織起來,才能實現[2]。”
“我夢想的團體自治是合作社;這種合作社主要是生産合作,也包括消費合作、信用合作。西洋進步從都市入手,是向外侵略發展貿易,而犧牲農村發展起來的。我們不能走這個路子[2]。”
“農業的發達是在什麼道兒呢?那便是“合作”工商國家所以救濟其農村的方策在其農民的合作;農業國家(如丹麥)所以立國之道在其農民的合作,即以共産為旨歸的蘇俄,其入手處亦要促進其農民的合作。西洋所以陷于工商業之偏剞發達的,全從個人本位自由競争而來[3]。”
(2)科學技術:“我們在鄒平成立了農村金融流通處,并兼理縣金庫,流通處不貸款給個體農民,隻貸給農民組成的合作社,以推動合作社的發展,促進農民組織,又促進了科學技術。例如鄒平孫家鎮為棉花集散地,農民将生産的棉花送去出售、打包,運給青島紗廠。我們即做棉種改良工作,推廣紗廠需要的長絨棉(美棉),紗廠高價收購,農民歡迎[2]。”
“唯此農業工業自然均宜的發展[2]”
3.梁簌溟先生開展鄉村運動的起因
(1)農村破産:中國銀行民國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的年度報告中指出,農村出現不出不入現象,标志農村破産。“正為農村破産,才有救濟農村呼聲,南京政府亦設立農村複興委員會[1]”。
(2)喚醒公衆參與國政,解決中國問題:“後來袁世凱又背叛民國而搞帝制。可是竟然社會民衆沒有實行憲政的要求。如果公衆沒有參與國政,争取個人自由和公民權利的要求,憲政隻在上層說來說去,是無用的。在這個問題的推動下,我想必須從地方自治入手,也就是從基層的農村入手[1]”
4.梁簌溟鄉村運動簡史
(1)1927年,在廣東發起創辦鄉治講習所,并作“鄉治十講”,“講述鄉治的道理、辦法等,可惜講習所未辦成,此講稿也已不存[2]。”(因支持人李濟深被蔣介石扣留而終止)
(2)1930年,在河南輝縣與王朝俊(鴻一)、彭禹廷、梁仲華合辦河南村治學院。(因蔣閻馮中原大戰而終止)
(3)1931年1月至1937年12月,在山東鄒平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劃縣為實驗區。院以下除實驗區,另外兩個部分是訓練部和研究部,前者的任務是訓練做鄉村工作的幹部,後者做鄉村建設的研究工作、策劃工作[2]。”(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12月率領同仁1萬餘人,從山東向後方撤退,山東的鄉村建設實驗由此結束。)
【參考文獻】
[1]
梁簌溟.鄉村建設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2次印刷
[2]
.
梁漱溟:
我從事鄉村工作的簡略回顧
[3]
梁漱溟: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設立旨趣及辦法概要
[4]
梁漱溟(
1969
年):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轉再變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