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深山裡的幽蘭 如何取舍在選擇
“大海不選塵,好花不擇處”,這意思是說,美麗的花兒,不拘開在那裡,都是一樣美麗。深山裡的純淨固然好,但眼前的花兒,也值得欣賞。隻見古木不見花的深山,也許還不如濁世裡有兩株花朵,迎風招展,雜草裡有三、五小瓣,生氣蓬勃。這一種欣賞的态度,也是一種境界。
守護六根 修行圓滿
行善和布施是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為了調禦“自我”,修慧則為了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談,而隻讨論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聽、鼻子要聞等等,隻要守護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圓滿了,這正是修習佛法的核心。
事事以開闊的心量來對待
面對複雜的人情世故、人際網絡,處理問題的核心不外是運用佛法時要能調和清理,以免落入重情者的鄉願,或偏理者的剛愎。在修行的漫長路程中,當以大家都還是凡夫,尚一路趺跌撞撞來互相體諒,并不斷提醒自己,回到人的本位來看事情,在慈悲柔軟的身心狀态下,時時安定自我的身心,事事以開闊的心量來對待。
懷着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
禅的本質是使人的生活充滿安詳真實情趣,使人們擺脫心理和情感的困擾,看到我們自在生活的本來面目,從而以最真實平常的心态來看待世事和享受我們擁有的真實自然的生活。人的精神生活是不能摻雜挑剔的,更沒有必要為自己尋求合理化,充面子,畏首畏尾。隻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真正地回歸到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無人而不自得。
放下——擁有更多快樂和從容的時刻
倘若我們每個人在面臨着人生的種種不如意和利益紛争的時候,都能夠常常想到這句“放下便是”,那麼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一定可以減少一些敵人而增加一些朋友,一定可以在行程中擁有更多快樂和從容的時刻。
擁有一個樂觀的心态 生活無憂無愁
開心是一種覺悟的境界,是一種寬容、安詳的心态:人能夠活得無憂無愁,沒有煩惱,心無挂礙,你就會感悟到世間上最美麗的表情就是開心微笑,因此人要擁有一個樂觀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但願衆生能夠“開開心心過一生,自自在在活到老”。
超越自我的身心漸漸走上覺悟
“能統領百萬大軍的人,沒有什麼偉大;一個人能超越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一定要用智慧,随時去觀照自己的心念,是不是對色身起執着?是不是固執己見?如此慢慢擺脫對自己身心錯誤的妄執和貪戀,能夠超越自我的身心,你就漸漸走上覺悟。
放下中擁有更多快樂和從容時刻
我們每個人在面臨着人生的種種不如意和利益紛争的時候,都能夠常常想到這句“放下便是”,那麼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一定可以減少一些敵人而增加一些朋友,一定可以在行程中擁有更多快樂和從容的時刻。
用愛去實踐 讓疲憊的心得到短暫的休息
如果說世人注重對愛的呼喚,那麼佛門注重的是對愛的實踐。當今世界,生産力發展,經濟繁榮,以及高科技的突飛猛進,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空前提高,而所有這些,并未讓世人遠離煩惱,反之使他們面臨更大的困惑與挑戰,就業的競争與生存的壓力,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到浮躁、不安、失落、恐慌、嫉妒、不平等心态,嚴重困擾着人類,殘酷的現實與競争,使人們争先恐後的拒絕一切,排斥一切,同時又希望擁有一切;人們脆弱的心靈多麼需要一個甯靜的栖所,讓疲憊之心得到短暫的休息。無疑,這為佛法在當今時代發揮其富國利民,導世化俗的功能提供了廣闊舞台。
用寬容和愛心去做“善心循環”的啟動者
生活中免不了會有怨恨,怨恨最容易傳染和循環。當你遇到“怨恨循環”時,你是繼續傳遞它,還是用寬容和愛心去終結它?也許你忍下了一時之氣,那麼你是“怨恨循環”的終結者;如果你以善意的理解和關愛,改變了那怨恨的本質,那麼你将是“善心循環”的啟動者。
上一篇
操盤一根線公式副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