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80年代出生的我們見得比較多,當時吃完那個驅蟲藥(寶塔糖)就拉出來了,現在見得不多,但在一些落後的農村還是看到有的,現在即便吃驅蟲藥也不容易看到,因為作用的機理不同。這個是北京協和醫院寄生蟲專家張峰教授分享的,很長一條吧,長大概有20cm,寬也有3到5mm,有點像小蚯蚓。(如:文末視頻第1段和圖1)。
圖1
0 2蛲蟲。這是從一個四歲的小妹妹大便裡面看到的。她媽媽說,這小妹妹整天說屁股癢,還不愛吃飯,看起來臉黃肌瘦的。這個蛲蟲很像米線,乳白色,長度大概是(8-13)mm×(0.3-0.5)mm,一般在大便裡面很少看到,隻是看到蟲卵,可是我還是從那一坨便便裡面看到了。(如:文末視頻第2段和圖2)。
圖2
0 3準備破殼出來的鈎蟲寶寶。這是一個60多歲的奶奶因慢性失血性貧血、胃潰瘍查因來我們醫院住院。這是從她大便裡面看到的準備破殼出來的鈎蟲寶寶。你看他在裡面掙紮的想要破殼出來了。鈎蟲長成成蟲一般也就10mm左右,細長稍有些彎曲,這個奶奶做腸鏡的時候也看到好多蟲子在動。(如:文末視頻第3段和圖3)。
圖3
0 4結腸小袋纖毛蟲。病人一般表現為腹痛、腹瀉及發熱,有些有脫水症狀,病程約3到5天。如不及時治療會轉為慢性期。滋養體橢圓形,體表有無數纖毛,滋養體借助纖毛向前運動,并旋轉,有向内凹陷的胞口。(如:文末視頻第4段和圖4)(糞便常規百家争鳴微信群分享)。
圖4
0 5曼氏叠宮縧蟲的裂頭蚴。這是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彭玉鳳老師分享的,他們醫院神經外科做手術取出來的,還是活的呢,有點像粉條吧。這個病人是一個10歲的小孩喜歡吃蛙肉和蛇肉,經常癫痫發作偶爾有嘔吐、昏迷,影像學檢查看到類似蟲體東西然後做手術取出來的。(如:文末視頻第5段)。
0 6陰道毛滴蟲。一個阿姨總說尿尿附近哪裡(陰道)很癢很癢,然後醫生幫她取白帶标本,送來化驗看到的。這個蟲子看起來像梨形,前面有四根鞭毛,後面有一根鞭毛。他們兩個在竊竊私語。(如:文末視頻第6段)。
0 7人腸毛滴蟲。這個四川西昌市人民醫院劉士廣老師分享的,是從大便裡面看到的,形狀跟陰道毛滴蟲很相似,隻是它寄生在腸道裡,總是不停的轉了轉,還翻跟鬥呢。病人一般以腹瀉為主要症狀,大便不成形,每日數次至十數次,也可出現發熱、惡心、食欲減退等症狀。(如:文末視頻第7段)。
0 8阿米巴。這個是北京協和醫院張峰教授從一個病人的大便裡看到的。一般病人腹痛、腹瀉,拉果醬膿血便。生理鹽水塗片看到的阿米巴滋養體,伸出僞足。(如:文末視頻第8段,阿米巴滋養體和圖5,阿米巴包囊)。
圖5阿米巴包囊
0 9藍氏賈弟鞭毛蟲。病人一般以腹瀉和消化不良為主要症狀。腹瀉的特點為間歇性,反複發作,病程可達數年。其有滋養體和包囊兩個階段。滋養體外觀像鴨梨形,有四對鞭毛,2對側邊毛,1對腹鞭毛,一1對尾鞭毛,2個細胞核,核仁很大,在腹面形成吸盤。包囊橢圓形,有明顯的囊壁,囊壁很厚,囊壁與蟲體有很明顯的空隙(如:圖6,藍氏賈弟鞭毛蟲滋養體和圖7,包囊)(北京協和醫院張峰教授供圖)。
圖6藍氏賈弟鞭毛蟲滋養體
圖7包囊圖
1 0肝吸蟲。這是别的醫院從一個愛吃魚生的叔叔肝髒裡面取出來的。你看一大袋好恐怖吧。他的肝已經好多洞洞了,可以用千瘡白孔來形容吧。(如:圖8)。
圖8
1 1牛帶縧蟲。924醫院陳要朋教授分享的,這是一個住院病人大便拉出來的,長将近5米,跟我們這間屋子差不多一樣長呢。黃色的,光滑發亮。他們醫院每年都會檢出幾千人有蟲,并幫他們打蟲,看看他們的年終報表就知道。(如:圖9和圖片10,17年大便報表)。
圖9
圖10 17年大便報表
1 2人芽囊原蟲。這個是機會緻病蟲,取決于蟲體的數量和個人抵抗力強弱。病人一般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次數增多,大便不成形等,有些也沒有明顯的消化道症狀。(如:圖11和圖12)。
圖11
圖12
1 3北京協和醫院保存了好多寄生蟲的标本。可以說是蟲蟲博物館吧!尤其是那些愛吃生魚片的,未煮熟的豬肉、牛肉、蛇肉、蛙肉等的人群還真的要看看那蟲蟲有多惡心。(如:圖13)。
圖13
2005年就有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有1.29億人感染土源性線蟲,感染人數居世界第一。而2015年全國人體重點寄生蟲病現狀調查報告指出,中國現在還有3859多萬的人仍被寄生蟲病困擾着。現在的人生活水平提高,衛生意識也在增強,感染寄生蟲病的人是比十年前少了很多。但是人的口味也發生了改變,以前想吃都沒得吃,現在想吃啥就吃啥,還明知吃了會感染寄生蟲病還非吃不可,所以加強寄生蟲病防治工作還任重道遠。比如在學校、幼兒園教育孩子飯前便後要洗手,在農村指導農民下地耕作要穿鞋、施肥不用新糞便,平時飲食烹饪要求飲食衛生要注意,生食瓜果要洗淨,生食、熟食砧闆要分開,同時葷菜要煮熟等。
檢驗工作者,疫情檢驗工作者應當重視糞便形态學的辨認,對送檢标本認真細緻的對待,畢竟當前診斷寄生蟲病主要還是依靠手工來操作比如改良加藤厚塗片法、生理鹽水塗片法、碘染法等,然後顯微鏡鏡檢,當前還沒有任何一款儀器能取代人工鏡檢。随着科技技術的發展未來有望能有更先進的儀器和更敏感的試劑來取代當前的人工鏡檢。很多病人都是入院三大常規檢查,意外發現自己患有寄生蟲病的。很多病人雖然也覺得自己不舒服,但是也懶得去醫院檢查,這樣明顯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
特别鳴謝糞便常規百家争鳴微信群全體老師
【參考資料】
張峰 崔巍主編.[北京協和醫院寄生蟲彩色圖譜].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編輯:貝塔 審校:柒柒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