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書庫 子部 類書類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卷一三六七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卷目錄

 雷州府部彙考一
  雷州府建置沿革考
  雷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雷州府星野考
  雷州府山川考〈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六十七卷

雷州府部彙考一

雷州府建置沿革考

     《明一統志》本府
古粵地。秦平百粵,置三郡,此屬象郡。漢為徐聞縣,屬合浦郡。梁分合浦郡,置合州。尋改南合州。隋仍為合州,治海康縣。大業初,州廢。唐武德間,複置南合州。貞觀初,改為東合州,尋又改為雷州。因郡有擎雷水,故名。天寶初,改為海康郡。至德初,複為雷州。五代時,屬南漢。宋隸廣南西路。元置雷州路。明改為雷州府,領三縣。皇清因之。
海康縣 〈附郭〉
本漢徐聞縣地,屬合浦郡。梁屬南合州。隋于此置海康縣。唐為雷州治。宋初,以遂溪徐聞二縣并入南渡。後複分為三縣。元仍舊。明因之。編戶五十裡。皇清因之。
遂溪縣
在府城北一百八十裡。本漢合浦郡徐聞縣地。隋為椹川鐵杷二縣地,屬合州。唐天寶初,置遂溪縣,屬雷州。宋并入海康縣。紹興中,複置。元仍舊。明因之。編戶四十八裡。皇清因之。
徐聞縣
在府城南一百五裡。本漢舊縣,屬合浦郡。齊改建齊康縣,置齊康郡。隋罷郡改縣,曰隋康,屬合州。唐貞觀初,複為徐聞縣,屬雷州。宋開寶初,并入海康。紹興中,複置。元仍舊。明因之。編戶二十九裡。皇清因之。

雷州府疆域考

         《府志》雷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東洋海岸二十裡。接高州府吳川縣界。西至涠洲海岸二百裡。接廉州府合浦縣界。南至踏磊海岸二百裡。接瓊州府瓊山縣界。北至遂溪大安鋪二百裡。接高州府石城縣清陰鋪界。
東北至吳川縣調高鋪界一百六十裡。
東南至徐聞甯海海岸二百裡。
西北至遂溪新安海岸二百裡。
西南至徐聞東場海岸二百裡。
至本省水陸一千四百裡,至
京師九千裡。
海康縣 〈附郭〉
東至海岸二十裡。
西至銅鼓村溪邊七十裡。
南至英利驿八十裡。
北至遂芝鋪過五裡共二十五裡。
東北至特侶塘邊十五裡。
東南至徐聞錦囊所一百八十裡。
西南至海康所邊一百六十裡。
西北至南祿社六十裡。
遂溪縣
東至吳川石門村三十裡。
西至橫山堡六十裡。
南至府城一百八十裡。
北至石城縣六十裡。
東南至東海一百四十裡。抵大海。
東北至五路墟七十裡。抵吳川界。
西南至樂民并涠州海岸二百裡。扺大海。西北至清陰鋪六十裡。石城界。
徐聞縣
東至黃塘九十裡。抵大海。
西至謝家老沙港八十裡。抵大海海康界。南至那黃二十裡抵大海。渡澄邁。
北至調延屯八十裡。接海康界。
東南至海安所二十裡。抵大海渡瓊州。
東北至錦囊所一百裡。抵大海。
西南至東場巡司七十裡。抵大海渡臨高。西北至英利驿八十裡。海康界。
至本府一百八十裡。
形勝附            《府志》本府 〈海康縣附郭〉
負涼跨海,惟雷州府,峤服盡域,溟海濱圻。浩淼前臨,清淑内溢。真嶺南名郡,海北奇觀也。北枕英嶺,南拱擎雷。時禮峙東,英榜列西。羅湖特侶吞吐浩,瀚李仲元稱其山環。海合鲲鵬,變化之鄉,信矣。
遂溪縣
斜離前峙,射馬後屏。古塘左抱,清淵右旋。地曠土腴,農桑樂業。湖光靈岩,湛影漾碧,亦一邑之勝也。
徐聞縣
觀濤三墩,前開星鏡。尖嶺雙髻,後擁翠屏,瓊島外迎,龍虎近揖,洵壯觀也。錦囊海安,天造門戶,航海利涉,此其要津矣。

雷州府星野考

         《府志》府總
天文,牛、女分野。 《禹貢》淮海惟揚州, 《周禮·保章》:鬥、牛、女,當揚州之域。 《春秋·元命苞》:牽牛流為揚州。 《史記·天官書》:鬥,江、湖。牽女、婺女,揚州。魏、晉書,俱自鬥十二度至女七度為星紀,吳越分野。于辰在醜,故廬江以南,盡于珠崖,皆揚州分域。然續
《隋書》鹑尾擁彗,而吳越饑鹑尾者,翼、轸也。是吳越與楚亦同分。歐必元嘗志粵省主此葉春。及至端州,則又揆北極遠。近謂尾箕當閩粵之南。楊太史至惠州,亦謂惠宜殷乎尾箕,在鬥牛下。而以南粵錄左帶牛頭,右據龍尾。為證總之。三代以前,北長而南縮,北踰朔方,南止衡山。百粵山川,具稱荒服,不以列于分野。故兖冀并豫,所析轉繁。而江漢以南,惟荊揚稱焉。今南方封域,極于溟海。鬥既以屬江湖,而牛、女二宿兼吳浙閩粵,殊有未盡。且星熒惑嶽衡山。粵于衡為近,則鹑尾同占,固其所乎。若謂箕尾為閩粵,則吾未敢然。蓋幽燕之分,業有定域。但其次為析木之津。津者,河也。負海諸國,皆以屬河。故朝鮮之拔星,茀于河界。越亡,熒惑守鬥。鬥與牛女,皆河側閩粵也。而占在河津,理或近之耳。雷為揚州外境,即以星紀析之,為占無幾,又惡能寸寸而符之乎。鬥為天廟,牛為關梁,婺女為少府,其候不一大小之祥,各以類應。謹修德刑,以敬天戒,則有土之責也。

雷州府山川考

         《府志》本府 〈海康縣附郭〉
英靈岡 在城北五裡。府治主山。高二丈馀,自螺岡嶺逶迤曲折一百馀裡,至此奔起一岡,如屏如幾,立于郡後。其地在陳大建二年出雷英靈,故名。即鳥卵山也。
麻囊山 在城東北八十裡。枕海。
吉鬥山 在城西北四十裡。山大而平,形如盤鬥,故名。
雷公山 去城四十五裡。高十仞,盤旋五十裡。相傳昔有雷震此山,故名。
讨泗山 在雷公山傍。高十仞,盤環四十裡。有符氏名讨泗者,獨居此山,故名。
靈顔墩 在城東五裡東洋。萬頃洋心。旱歲祈有感。
思靈島 去城十裡。在海中。其上多米豆,枝葉如楊柳。
虎頭山 去城七十裡。枕大海。
英榜山 在城西八裡。高三丈許,上有雷祠,号英山。梁開平四年,都知兵馬陳襄駐師白院,出榜示民,故改名英榜山。
博袍山 去城八十裡。高十五丈,盤圍八裡。在博袍村,故名。
時禮嶺 在城東南八十裡。高五十馀丈,盤圍五裡。有岩穴深邃,山頂有井泉,歲旱,祈禱往迎其水,有英靈岡廟在上。
石茆嶺 去城八十五裡。高三十丈,有泉湧出,流至連村,灌田數十頃。
鹧鸪嶺 在城西南四十裡。高十仞,廣五裡。孔頭嶺 去城四十五裡。高十丈,左有木綿嶺,右有張牌嶺,鼎峙相去各一裡。
五石峰 去城七十裡。五石團列,高二丈,中有一石如案,下有清泉。
乾壟嶺 去城一百一十裡。高十仞,廣八裡。途旁嶺 去城一百八十裡。高十數丈,周圍四裡。
英高嶺 去城一百三十裡。兩峰高峭,三十馀裡。上有石穴湧泉。
擎雷山 在城南十裡。形如列屏,茂植蔥翠,環拱郡治,即案山也。
徒會山 去城一百三十裡。枕于西海中,高三十馀丈,周圍三裡。
平源水 在城西北十五裡。合擎雷水,入于海。途旁水 去城五十裡。流通南渡,入擎雷水,因其傍有經路,故名。
西湖 去城一裡。以在城西,故名。出英靈諸岡,潴于堤,洩于渠,渠流為二,東西流入于海。潭望水 去城六十裡。南流合擎雷水,為陂堰,灌田二十馀頃。
南亭 在城西南一裡。自南渡支分北流,至郡城西,與西湖東閘水合。明正統間,太監張永建第一橋。水即止于橋下。指揮魏讓複建偃波軒于西岸,舟楫搬運貨物,輻辏南市賴之。
博窗水 去城六十裡。源出博袍山之南五裡。入于西海。宋初有儒者吳祿,臨流創一軒,扁曰博窗,故名之。
婆陸水 去城一百一十裡。下流合北插溪水。博袍水 去城一百六十裡。出博袍山之南岸。擎雷水 在城南十裡。即南渡也。自安榄以上,皆淡。南渡以下,皆鹹。
曹家溪 去城三十裡。自石茆嶺發源。流向東,通南浦津。累代阻為堰,灌本處田。
北插溪 去城六十裡第十都那豐村。發源經石茆嶺,向北六十裡,灣港入海。
潭浪水 去城一百二十裡。自英高山發源,流向西北三十馀裡,合北插溪,東注于海。
後遮水 在城東南三十裡。出曹家陂。
海 在城東十裡。昔寇萊公少嘗夢有到海隻十裡之作。及南谪抵郡,按圖始歎曰:人生得喪,豈偶然耶。蓋海南通瓊西,通對樂楊梅珠池,東北通廣州,浮于閩。
石壁潭 在城東四十裡。石環如壁,泉急聲如雷,入海。
調陳港 在東五十裡。上接端旺坑。
頭港 在東八裡。上接草刺坑。
新庵港 在東南一百裡。
石港 在西南一百二十裡。接下步。
翁家港 在西南一百七十裡。昔有翁氏居之。離蓬港 在西四十裡。通南渡。
洪排港 在西一百六十裡。薄于海岸。
調洲 去城二十五裡。崛起海中,周圍三十馀裡。為蜑戶泊息之所。
卵洲 去城一百二十裡。在海中,鳥伏卵于上,故名。
漉洲 去城一百八十裡。崛起海中,周圍五十馀裡。上有田地,腴沃盛産荷花。居民二百馀家,名建康建甯二村。
邵洲 去城一百二十裡。崛起海中,周圍六十裡。居民皆煮鹽為生,初有邵姓者,辟而居之,故名。
樓前井 在郡城内恺悌坊颍濱舊祠側。宋時浚蘇公曾寓此,有讀書樓。人多慕而汲之,今樓廢井存。
南寺井 在郡新城内調會坊舊開元寺内。育英井 在郡城内縣學儀門外。明永樂間,教谕黃麗浚。
清冽井 在府學神廚前。宋教授鄭炀浚。泉清東井 在衛治門外。元浚。
泉清西井 在衛治門外。
行衛井 在司獄司東街口。宋時浚。
新井 在縣學前。宋紹興間,知縣蔣耘浚。其父蔣炳文有詩刻于石闌,雲:鑿開庭下藓痕斑,丈尺俄驚凜冽寒。汲引固知通海眼,出雲須信有龍蟠。
迎恩井 在府鋪前。元初浚。至順間,經曆郭思誠镌迎恩井三字于闌上。
石圓井 在郡新城内調會坊。
湖坊井 在郡城外西湖坊。
城角井 在郡城外東南壕畔。
義井 在郡城内東明善坊。曹氏浚。
甘井 在郡圓通寶閣前。今廢。
府内井 在府治儀門外。
城北井 在郡城内鎮甯坊。
石岩井 在縣南一百裡第九都調郎村山下。萊公井 在郡城外西館内。宋延祐間,憲使餘公重浚,憲幕王佐扁萊公井三字,即寇萊公所飲泉也。
石神井 在郡城外天甯寺北。宋郡守戴之邵品此井第一,甯海次之。造酒者汲焉。元至順間,憲幕郭思誠镌石神井三字于闌傍。
甯海井 在郡城内鎮甯坊。唐上元間浚。宋淳熙間重浚。近甯海門。
伏波井 在郡新城内甯國坊。傳雲,馬伏波至此,馬跑得泉,故名。
寇祠井 在郡城外西湖渠北。
澄海營内井 在郡城内甯恩坊關廟前。宋澄海指揮浚。
放生池 即西湖。宋端平年間,提刑張琮立。元廢。
瑞星池 有二。在郡城外桂葉坊。宋乾興元年,寇萊公谪州司戶,寓于此。傍有隙園,鑿之為池。天聖元年秋,杪中夜星隕于中。翌日,公使人求之,得一石,衆皆寶之,不知為公殁之兆也。明成化間,知府魏瀚鑿池于寇祠西。亦曰瑞星池。弘治間,知縣林彥修鑿。于祠前立石扁,存古意也。
遂溪縣
射馬嶺 在城東北三十裡。高五仞,廣十丈。狀如匹練。元平章阿剌海牙提兵經嶺下,以馬試矢,因名。
烏蛇嶺 去城三十馀裡。高五丈許,周圍十裡。調樓山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裡,高十仞,周圍三十裡。

嵂嶺 在城東一百裡。高十馀仞。在海村盡海處,為東方巨鎮。舟自廣還至汾洲洋中,先見此嶺,以為指歸。
校椅嶺 在城東南七十裡。高七仞,廣十五裡。狀如校椅,故名。
湖光岩 先名陷湖,又曰淨湖。古托甯二村陷為湖。深不計尋丈。有二石岩如屋宇,馀岩穴皆可列坐。一境清幽,真洗耳之地。又在湖西絕壁中,有岩名曰白雲岩。宛若城門,人迹罕至。唐宋之末,避世者多往依之。靖康中,有僧琮師居其中。建炎三年,丞相李綱改曰湖光岩,寫三大字遺之,俾刻于石。
覆盂山 去城一百裡。高十仞,周圍四十裡。突起一峰,如盂覆,故名。
調雞門洲 在覆盂山南。周圍一百零五裡。民居六百馀家,以魚鹽為業,隔硐洲僅一港,地勢奔趨,如雞張翅,故号調雞。
螺岡嶺 在城西南七十裡。高二十仞,周圍二十裡,盤旋突起,峰團若螺形。鄉人東西立石兩座。一曰螺岡神,一曰石頂神。遇旱禱之,後因飓風,移螺岡神石像于山下,祀之愈謹。
涠洲山 去城二百裡。特起西海中,周圍七十裡。古名大蓬萊。周圍皆海,故名。洲人多田少,民采海味為業。
蛇洋山 與涠洲山對峙。特起西海中,高十仞。古名小蓬萊。遠而望之,形如走蛇,故名。其地名蛇洋洲。
饅頭嶺 在城南十裡二十二都。
七星嶺 去城三十五裡。在邁龍村前,高五仞,
周圍十裡。嶺上又起小峰,拱列形如北鬥。蘇東坡過,書其石曰七星拱秀。
都壕嶺 去城三十裡。高十二仞,周圍十三裡。即遂溪治案山。
斜離嶺 去城五十裡。高十五仞,周圍二十裡。突起二峰,勢皆斜列,因名之。
東溪水 在城東七十步,流向南,合傍塘水。鐵

水 在城東南七十裡。發源于潭北岸,流向南,合麻洋港水。隋開皇間,于東岸建鐵

縣。三鴉水 去城八十裡。發源于本都潭大坡。流向東,合傍塘水,水傍有三石鴉,故名。
傍塘水 在城南一裡。流向西南,合東溪水,經二十四都,會鴉水,轉東入于海。水之南岸,有傍塘廟,故名。
乾零水 去城一百二十裡。由乾流巽經吳村,一十裡合通明港水,轉東入海。故名。
武樂水 在城西南七十裡。發源于螺岡山下。流向南,轉入于海。昔路伏波将軍駐師于溪北岸,後名曰武樂。
城月水 去城七十裡。發源螺岡山下。流向南,經莊家渡九十裡,與武水合,東入于海。
橫山江 在城西四十裡。發源于廣西出橫山堡。流至本縣西極樂民所。昔人欲通此水以至南渡,後竟議罷。
平樂港 在縣東四十裡。
蠶村港 在縣西一百六十裡。
抱泉港 在縣西南四十四裡。
博格港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裡。
調神港 在縣西南一百裡。
麻洋港 在縣南五十裡。
通明港 在縣南一百五十裡。
麻溧港 在縣南一百七十裡。
木丹港 在縣南一百裡。
萊公井 在縣南一百八十裡英靈村。即祭海亭前。昔寇萊公經遊飲甘冽,因名萊公井。宋郡守薛直夫重浚,石刻萊公井三大字,立亭于上,今廢。
甘井 在北門鋪内。明洪武間,知縣張昭開鑿,味甘。
白石青井 在縣南三十裡邁龍村。
玉堂井 在縣南一百三十裡笃信鄉。泉上有石,周圍三丈馀,石上有仙家馬迹,俗名仙泉。其泉湧出,北合溪潮,流于通明港。
放生池 在縣南。宋郡守陳大震于傍塘水際灣築為池,迹尚存。
蓮池 在城南五十步清政亭下。明洪武間,典史鄧湯中建亭,鑿池種蓮,今廢。
拜揚泉 在海頭營寨邊,康熙九年,遂溪城守都司吳錫绶浚。
吳都司泉 在遂溪城東數十步。康熙十年,吳錫绶浚。
對樂珠池 在遂溪縣西南一百五十裡第八都樂民千戶所城西海内。漢唐無考。自劉鋹置媚川都。宋開寶以還,遂置場司。或采或罷。明洪武二十九年,诏采,未有專官。至嘉靖九年,林富奏革。
徐聞縣
雙髻嶺 在城北五十裡。高二十仞,廣五裡。兩峰并峙如髻,故老傳雲,昔有遊士題其山曰:年年常喚作丫頭,何不梳妝出嫁休。筆忽乾,下澗取水,山神續雲:隻為尋媒未曾得,岩前空立萬馀秋。
石灣嶺 去城七十裡。高五丈,周圍十裡。其山石壁巉岩,形勢屈曲,上有流源。
龍床嶺 在石灣嶺傍。高二十馀丈,周圍十裡。山麓産良姜。形如龍床,故名。
尖山嶺 去城九十裡。高三十丈,周圍五裡。于郡山中巍然特起,其巅尖小有泉,極清,為縣治後山雲。
高山嶺 在城東北二十裡。高五丈,周圍四十裡。為縣左臂。
石界嶺 去城七十裡。有石壁如牌,高一丈馀。佛屠嶺 在石界嶺傍。高二十丈,周圍十裡。頂圓如摩尼佛,因名之。
耳聾山 在城東三十裡。高十丈,廣五十裡。樹木叢茂,樵采者呼不相聞,故名。
屯雲山 去城八十裡。狀如屯雲。
三源山 去城九十裡。高十丈,廣一十馀裡。山麓有三源泉。
兜鍪嶺 去城一百裡。高十丈,周圍二裡。明嘉靖四年五月,鳳來于茲,逾旬而去。谪丞林應骢
記其事。
石門嶺 在城西八裡。高十丈,周圍十裡。二石對峙,俨然門辟。嶺際有塘,秋冬水常不竭。觀濤嶺 在城東南十裡踏磊驿背。山高三丈,周圍一裡。行人至此,渡海觀波濤之湧,故名。梁童山 在城南十裡。又二十裡有二十四墩。踏磊龍脈。一墩稍大,衆墩旋繞。
冠頭嶺 去城三十裡。高十丈,周圍十馀裡。盛産良姜,絕頂遠望之如冠,故名。
孤超嶺 在城西南三十裡,高三丈,周圍二裡。上有北帝廟,鄉人禱雨辄應。
小遂山 在城南二十裡。突起海中。高十五丈。三墩 在小遂山傍海中。一墩有獨樹異種,四時常青,舊有龍王廟,今圮。
葫蘆溪 在城北十裡。源出于風流塘,經葫蘆橋,南流會大水。入海。
北山溪 去城二十裡。西流入于港。
頓吞水 在城西北三十裡。源出龍摹山,灌南

洋田,流經那綱橋,合廉濱水。廉濱水 去城四十裡。源出馬鞍山。流至那綱橋,合頓吞水,過青銅,至老沙港入海。
那冷灘 去城四十裡。
遇賢溪 去城六十裡。源出雙髻嶺。過遇賢鋪,合南包水,流入老沙港。
南包溪 去城七十裡。源出雙髻嶺。過南包鋪,前去欄馬,合遇賢水,流出老沙港入海。
益色溪 在城東八裡。即大水上橋。流下至一裡許,有龍窟出水,泉清冷,旋回為潭。遇旱赴此迎水。
大水溪 去城十裡。源出龍床山。流接大水下橋南,經海安城東門外入海。号為靈山鎮海灘。龍潭 去城二十裡。源出黃家村。至此旋回為潭,流向南入海。
邁勝溪 去城四十裡。源出東松。流下南經白賒村,入海。
何家灘 去城七十裡。自六齊村東入河。水吼灘 去城一百裡。自石震村南奔入海。天将雨,則水吼。
博黎水 在縣西南十裡。
古源水 去城十五裡。
青銅港 在縣西三十裡。接北山溪。
乾窖港 在縣西四十裡。自海口入觀昌村。東場港 在縣西五十裡。自海岸入東山。那黃港 在縣南二十裡。
博漲港 在縣東南二十裡。
麻崙港 在縣東南三十裡。風濤泊天,寇舟不敢入。
青灣港 在縣東南二十裡。宋韓魏公琦曾孫約貶瓊南。攜三子,留二子于白沙家焉。後葬于青灣。七世孫顯甫,刊公戒子孫詩于墓側,今碑存。
石神井 在縣東北十裡那良村後。明洪武間浚,傍有神廟石像。
龍井 在縣西北十五裡那松村。
邁木井 在縣東二十裡。
石馬井 在縣東三裡。
英含井 在北門外明。洪武間浚。
六角井 在縣東南三十裡和福村。
薦村井 在縣東南二十三裡。
笃牛井 在縣東五十裡。
潘家井 在縣東六十裡。水常溢。
那宛井 在縣東六十裡。
塘北井 在縣東十七裡。流灌田百馀頃。赤坎井 在縣東七十裡。與海潮應源出。不鹹不竭。
讨南井 在縣西二十裡。泉湧溢灌那社田數百頃。
那博井 在縣北七裡。源潔流合葫蘆橋。陳家井 縣内石馬坊。宋時浚。
麗澤井 在學前。
潭腦井 在縣東南十裡潭腦村。
月池 在縣治南門外。明隆慶間,知縣謝朝爵因邑多火災,且乏灌溉,置田鑿池,申議未行。萬曆二年,知縣張師益鸠工成之。周圍二百馀丈。深丈許。泉清不竭,回祿消息。十二年,知縣蔡周伐石甃砌,灌溉便之。
水利附本府 〈海康縣附郭〉
雷地濱海,平疇萬頃,飓風時作,鹹水逆流,田廬盡傷。宋紹興,經界司始委胡簿沿海築堤,以禦之。起自海康白院渡,延袤遂溪進德村。乾道五
年,郡守戴之邵察前堤尚隘,複于胡簿堤外增築。盡包濱海斥鹵之地,高廣倍前。墾田數百馀頃,名曰陳言。蓋因陳氏建言而成也。厥後提刑張琮、通判趙希呂、郡守薛直夫、孟安仁、元宣尉使張溫,相繼修築。明洪武四年,同知餘麟孫、海康知縣陳本、遂溪知縣王淵,協議修築。以海康分為南北二岸,北岸以二十八宿為号,分二十處。起自白院渡,止于河南村。長九千七百五十四丈,高一丈四尺,闊八尺。南岸以千字文四十字為号,分四十處。自擎雷渡南,止于那湧港。長八千七百二十四丈,高闊如前。遂溪以天幹為号,分十處。起自第三都村,止于通明港口進德村。長四千五百二丈,高一丈三尺,基址闊一丈六尺,面六尺。成化八年,飓風作,岸崩。知府黃瑜委推官秦鐘縣丞周榮督工修築,尋複崩。知府魏瀚繼築。正德十年,又圮。知府王秉良增築,功倍昔。嘉靖元年,知府易蓁複于康海北岸角字号接起,創築一岸,長三千二百九十丈,分為八處,以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為号。南岸霜字号接起,創建一岸,長一千六百一十丈,分為六處,以金生麗水玉出為号。各置本閘,以紹前功。嘉靖十年,郡人監生黃元佐奏準給官,于要害水閘易石砌,以求永久。通判戴惟端,徒費無成。至嘉靖壬子六月,飓風大發,鹹潮淹至東南。城南北二洋居民,漂蕩數千家,淹死數千人。知府羅一鹗調三縣夫修築。隆慶庚午,風潮又作,崩岸數十丈。知府唐汝迪修補。張字岸灣曲于水,易壞。移高改直。萬曆十六年至十八年,飓風連作,岸基崩陷,兩洋億萬頃田,悉屬荒蕪。知府林廷升委海康知縣秦懋義親勘。支庫銀一千五百兩,丁糧起派銀一千五百兩,為募工椿石之用。推官陳泰旦督工,從底修築,高大倍前。内河渠閘口,俱以石砌,圩岸鞏固,風潮不能為災。
六字号三百四十丈,水閘一。
藝字号三百六十丈,水閘一。
禮字号五百五十丈,水閘一。
樂字号三百二十丈,水閘一。
射字号三百五十丈,水閘一。
禦字号三百二十丈,水閘一。
書字号三百五十丈,水閘一。
數字号七百丈,水閘一。
角字号三百二十三丈,水閘一。
亢字号四百五十丈,水閘一。
氐字号二百五十丈,水閘一。
房字号一百五十丈,水閘一。
心字号二百九十三丈,水閘一。
尾字号三百五十丈,水閘一。
箕字号二百五十丈,水閘一。
鬥字号五百五十丈,水閘一。
牛字号五百五十丈,水閘一。
女字号二百二十二丈,水閘一。
虛字号五百五十五丈,水閘一。
危字号七百五十丈,水閘一。
室字号二百五十丈,水閘一。
壁字号三百五十丈,水閘一。
奎字号二百一十三丈,水閘一。
婁字号二百五十丈,水閘一。
胃字号二百八十丈,水閘一。
昴字号五百七十丈,水閘一。
畢字号二百七十一丈,水閘一。
觜字号三百六十八丈,水閘一。
參字号三百二十丈,水閘一。
井字号三百三十三丈,水閘一。
鬼字号三百三十丈,水閘一。
柳字号二百七十丈,水閘一。
星字号四百九十九丈,水閘一。
張字号三百丈,水閘一。
翼字号三百丈,水閘一。
轸字号一百五十丈,水閘一。以上皆縣北堤。天字号二百六十八丈,水閘一。
地字号三百四十四丈,水閘一。
元字号二百七十八丈,水閘一。
黃字号四百二十七丈,水閘一。
宇字号二百八十九丈,水閘一。
宙字号三百六十一丈,水閘一。
洪字号三百丈,水閘一。
荒字号二百五十丈,水閘一。
日字号二百三十一丈,水閘一。
月字号一百三十丈,水閘一。
盈字号二百六十七丈,水閘一。
昃字号三百一十五丈,水閘一。
辰字号三百八十二丈,水閘一。
宿字号二百四十七丈,水閘一。
列字号二百三十三丈,水閘一。
張字号一百五十丈,水閘一。
寒字号一百七十丈,水閘一。
來字号三百三十丈,水閘二。
暑字号二百丈,水閘一。
往字号二百丈,水閘二。
秋字号二百八十六丈,水閘二。
收字号二百五十丈,水閘二。
冬字号三百丈,水閘一。
藏字号三百五十一丈,水閘二。
閏字号一百七十丈,水閘一。
馀字号一百二十丈,水閘一。
成字号一百二十丈,水閘一。
歲字号一百二十丈,水閘一。
律字号一百四十丈,水閘二。
呂字号一百四十丈,水閘一。
調字号一百四十丈,水閘一。
陽字号一百四丈,水閘一。
雲字号一百三十丈,水閘一。
騰字号一百丈,水閘一。
緻字号一百八十丈,水閘一。
雨字号一百二十丈,水閘一。
露字号一百二十丈,水閘一。
結字号二百丈,水閘一。
為字号一百二十丈,水閘一。
霜字号二百六十丈,水閘一。
金字号一百八十丈,水閘一。
生字号一百八十丈,水閘一。
麗字号一百八十丈,水閘一。
水字号三百二十丈,水閘一。
玉字号三百五十丈,水閘一。
出字号四百丈,水閘一。以上皆縣南堤。
何公渠 有三。宋紹興二十八年,郡守何庾開鑿。一自西湖西閘,由西山南流,灌白沙田。一自西湖東閘,直下南亭,橫經通濟橋,而注之東。一自特侶塘建閘,南流與湖水合,溉萬頃洋田。時号何公渠。歲久湮廢迹存。惟西山如故。
戴公渠 有二。俱宋乾道五年郡守戴之邵鑿。一何公特侶渠,近山易湮,乃去何渠之東四百二十步,别開一渠,導流而南,會張贖塘水,至東橋,與西湖渠水,合計長二千七百六十丈,闊三丈,深一丈。沿渠築堤,潴水高闊各六尺,堤置八橋,以通往來。開八渠以分灌溉,各長一千八百丈,闊一丈,深五尺。東建萬頃閘,以拒水。啟南亭閘,以洩水。增堤建六閘,開二十四渠,以沃東北上遊之田,各長一千二百丈,深闊各五丈。凡渠首尾,悉為閘以出納,經營周密,民刻石号曰戴公渠。一何公南亭渠閘,湮廢,水不東流,複于西湖東鑿渠。水入城由圓通寶閣下,過東與東渠河水合,灌附郭高壤田。委流至東橋,合特侶水,亦灌東洋田。計長四百二十丈,深九尺,闊七尺,俱砌以石。凡通衢,則架石橋,民亦刻石于阜民橋下,号曰戴公渠。嘉熙間郡守薛直夫、明天順間參政胡拱辰、成化末郡守魏瀚、弘治初郡守鄧璩,相繼浚決。至弘治十二年,佥事王相以淤積水滞,命知縣王琄毀其石,移砌南亭渠閘,引擎雷溪湖水直抵南亭。轉東,會特侶水,灌東洋田。功未就,而二公俱罷,兩渠并廢。正德九年,郡守王秉良伐石沿砌,戴渠複焉,萬曆甲辰,推官高維嶽複浚治之。宋薛直夫有渠堤記。明吏科給事中許子偉有記。
那耶陂 在縣西南五裡第四都麻扶村。宋寶祐四年,郡守孟安仁始為塘。明洪武八年,通判李希祖易為陂,建閘灌麻蛇洋田。洪武二十八年,主簿鄭伯高重築。
窮源陂 在縣西南五裡第四都麻扶村。宋寶祐間,郡守孟安仁始為塘。明洪武八年,通判李希祖易為陂,引水灌本村田。洪武二十八年,主簿鄭伯高重築。
那崔陂 在縣西四十裡第四都平原村。宋治平四年,鄉人顔同翁始為塘,後廢。明洪武十八年,知府秦時中易為陂,灌調爽等處田。以岸有顔那崔家居,故名。
徒林陂 在縣西四十裡第四都略斜村。宋治平間,開築為塘灌田,後廢。明洪武三年,知縣陳本改築為陂,灌田如故。
象骨陂 在縣西二十裡第四都白院村。以田西石類象,故名。宋鹹淳間,為塘。明洪武三年,知縣陳本易為陂,灌田四頃。
曹家陂 在縣東南三十裡第一都曹家村。明永樂四年,通判張楫委官伐石建橋閘,沿舊渠引水,自本村迤逦特官路之西,長七十丈,闊一丈六尺,深五尺。正德九年,知府王秉良拆其石,移砌戴渠,今閘廢渠存。
那多末陂 在縣西七十裡第四都山仁村以岸冢。僧名宋元符,家鄉民。開為塘灌田,元季廢。明洪武三年,知縣陳本改為陂。洪武二十八年,主簿鄭伯高築。
芝林南堰 在縣南二十裡第一都芝村。明天順間,鄉民築東西閘二,溝灌南洋田。歲久崩壞。正德丙子,重築尋圮。嘉靖五年,複築又圮。因在芝林南溪,故名。
芝林北堰 在芝林村。明天順間,鄉民築東西閘二,溝灌北洋田。後興廢不一。嘉靖四年重築,尋複崩。嘉靖十九年,又築。因在芝林北溪,故名。赤坭堰 在縣西七十裡第七都赤坭村。明天順間,鄉民築,引水灌赤坭顔沙等坑田。
那奇橋閘 在縣西二十裡第八都。明嘉靖二十年,鄉民告于撫按,給銀市石,修砌建閘,為橋二間,跨于橫罡溪上。長十丈馀,灌田數十頃。徒兵塘 在縣西一十五裡第四都徒兵村。元至治二年,鄉民築。周廣二畝,灌本處田。
石奇塘 在縣西七十裡第二都北山村。宋寶祐四年,郡守孟安仁開築。周廣八畝,灌麻扶等處田。明洪武二十八年通判李希祖、正德乙亥知府王秉良,相繼重浚。
那蘊塘 在縣西四十裡第四都那蘊村。宋嘉祐八年,鄉人開築,灌本處田。明洪武十年重築。柯四苟塘 在縣東南三十裡第一都扶柳南坡。宋治平四年,鄉人柯四苟開築。周廣六畝,積水蔭扶柳等處田。明洪武二十八年,知府秦時中重築。萬曆四十一年,居民争訟,縣丞項世聰親勘柯四苟塘,以難修複,去二裡許有岩家灘,廣将十畝,窪下可潴水待灌。乃捐俸買田開塘,以均給八岸。而移其稅于缺額,衆皆悅服。郡守深嘉其能。
都悲塘 在縣西六十裡第四都都悲村。宋寶祐間開築。積水灌本處田。明洪武七年重築。那勤萬塘 在縣西南六十裡第四都勤萬村。宋天禧間開築,積水灌本處田。明洪武間重築。那蓬塘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裡第九都那蓬村。明洪武十一年知縣黃弼開築,積水灌英蓬等處田五頃。
那勞塘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裡第九都那勞村。元至大三年開築,積水灌塘下田。明洪武十四年修築。
漏吝塘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裡第九都漏吝村。明洪武時知縣黃弼開築,積水灌本處田。譚家塘 在縣西南一百四十裡第九都平欄村。元至大間開築積水,灌下坡等處田。明洪武十二年重築。
椰子塘 在縣西南一百裡第十一都良慕村。宋寶祐四年郡守孟安仁開築,周廣六十馀畝,積水灌良慕等處田。明洪武十八年知府秦時中重築。
潭榄塘 在縣西南一百裡第十九都那牽村。明洪武間,閘水為塘。周廣二十畝,積水灌那多乾田二頃馀。
那讓酸塘 在縣西南二十裡第四都中和石頭村後。明洪武十四年,鄉民報官開築。周廣一頃七十馀畝,積水灌本處田。
南亭塘 在縣西第二都西陂上。
白水塘 在縣西二裡第二都西陂上。
遂溪縣
甲字号四百五十二丈,河北水閘一。
乙字号四百五十二丈,北家水閘一。
丙字号四百五十二丈,蓉水閘一。
丁字号四百五十二丈,無閘。
戊字号四百五十二丈,無閘。
己字号四百五十二丈,李家水閘一。
庚字号四百五十二丈,無閘。
辛字号四百五十二丈,麻洋水閘。
壬字号四百五十二丈,麻婁水閘。
癸字号四百五十二丈,無閘。
壬癸二岸,當通明港口。閘陷成潭,縣丞賴愈秀中詳改新岸四百三十六丈,修葺舊岸二千七百八十丈,岸複完固。
西湖堤 宋郡守何庾因羅湖水,築堤成湖。開建東西二石閘。後湮塞。郡守戴之卲重修,名西湖堤。出城西半裡,橫跨西陂,為往來路。厥後郡
守楊表黃行可相繼修葺。後因水齧堤崩,西閘亦崩。署郡事戴嘉猷重修堤岸,伐石砌閘,民實賴之。
護城堤 明嘉靖二十一年,巡撫都禦史蔡經相城東北薄海空闊,議築堤,以衛風氣。命分巡道翁溥親督成。堤長七百馀丈,闊二丈,高八尺。積稅二十五畝。給官價銀七十馀兩。其稅用開墾,别稅補之。
特侶渠 亦号何公渠。導特侶塘水,直至天妃宮前,與西湖水合流。古設九橋,以渡行人。其支流以灌東洋萬頃。明萬曆三十年,推官高維嶽添石砌浚,民鹹利焉。
都賀陂 在縣南五十八裡。元縣令都賀築塞,因名。灌雲腳等處田。明洪武間,縣丞薛成玉重修。
東溪陂 在縣城外東北隅,距縣半裡。明嘉靖十年,知縣張惠築水灌南門西門等田。水初直瀉,傍塘橋下。萬曆五年,推官陳王政署縣,補築土隴,自東山坡尾築接水,旋出橋上,環抱邑城。潭車塘 在縣南一百八十裡潭車村。元時開築,廣十二畝,灌潭車村下岸等處田。明洪武間,知縣張昭重修。
古州塘 在縣南一百八十裡古州村。宋太守俞冷築塞,廣十五畝,其水灌古州田。明洪武二十年,知縣王淵重修。
張贖塘 在縣南一百八十裡張贖村。原名張熟。宋郡守何庾開築,廣四十畝,其流通萬頃,閘渠俱灌東洋田。明洪武間,縣丞薛成玉重築。歲久閘廢。嘉靖間,鄉民承買為田。郡人張一拱尋贖還為塘,因名曰張贖。今複廢為田。
都典塘 在縣南一百八十裡都典村。元時開築,廣六畝,灌東洋田。縣丞薛成玉重修。
曾古塘 在縣北十裡排後鋪。明洪武間,知縣張昭開築,廣三畝,灌東山村田。
調離塘 在縣南一百二十裡塘邊村。明洪武間知縣張昭開築,廣二十畝,灌本村田。
徒磊塘 在縣南一百裡東岸村。明洪武間,縣丞薛成玉修築,廣二十畝,灌東岸田二頃馀。那都流潭塘 在縣東南七十裡大塘村。明洪武間修築。近水涸塘湮,居民承買為田。
那詠塘 在縣西北一十五裡官井村。元時修築,廣十畝,積灌本處田。明洪武間重修。
黃家塘 去縣一百八十裡居梅村。明洪武間修築,廣十馀畝,灌居梅村田。
平馀塘 在縣北一十五裡白沙村。明洪武間修築,廣一十馀,畝灌本處田。
博格塘 在縣南一百八十裡。元時修築,積水灌博格洋田。明洪武四年,知縣王淵重修,今廢為田。
賓蒌塘 在縣南八十裡陳家村。明洪武間,知縣張昭重築,廣五畝,灌那楠琥坑田。
特侶塘 廣四十八頃。在縣南一百八十裡小山村。宋郡守何庾開渠,築堤建閘,導流灌東洋田四十馀頃。郡守戴之卲重修。明洪武四年,同知餘麒孫沿舊開築。萬曆三十七年,同知應麟将寄插塘沒官,谷價買石,堅砌十閘,起十岸人夫修築。應麟自為記。
徐聞縣
清水堰閘 在縣西南二十裡。明洪武十八年,緻仕禦史黃惟一奏築引水,灌讨網等田。潘家塘閘 在縣東六十裡。灌潘家前後田。大水上下二堰閘 在縣東十裡。灌邁椰鬥龍田。
麻欄堰閘 在縣東十裡。
龍門堰閘 在縣東五十裡。灌龍門洋心田。清水官堰 在縣東南七裡。明弘治二年,海北道傅委通判熊魁督民開築,申設塘長塘甲,優免差役,巡守灌田。知縣熊敏伐石修砌。
麻練陂 在縣南二十裡。明洪武三年,知縣武亮築,灌麻練等田。
保水塘 在縣南十五裡。明洪武間砌,灌保水田。
邁果塘 在縣東六十裡。積水灌田,極旱不竭。李家塘 在縣東七十裡。官為開渠,灌田四百馀頃。原設塘甲修整,後廢。明正德五年,知縣平綱複之,灌溉如初。
顔家現攝二塘 在縣東七十裡。明洪武間築堰,灌後湖田。又設田甲,至今修整不廢。
南壅塘 在縣南十裡許。東灌祿澳舊片,西灌那流邊貢田百馀頃。
龍船塘 在縣東四十裡笃牛村。灌田百馀頃。
石門塘 在縣東十裡石門嶺上。儲水灌嶺邊田,久圮無水。明嘉靖三十八年,邑人教授鐘世盛捐金募工築堤,儲水不竭。
那包塘 在縣東七十裡。灌那包田。
暢草塘 在縣南十裡許。灌雙溝那貢等田。龍摹塘 在縣西北十裡。傳雲,昔有龍出其地,遂成陂塘,灌本處田十馀頃。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