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古詩文網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譯文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隻是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發生改變。
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緻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
人小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那麼到老的時候都很難有所作為的。
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注釋
初:開始,開頭。
性:性格,本性。
習:習慣,習性。
苟:如果;假使。
教:教育,指導。
遷:改變。
專:專心緻志。
宜:合适,應該。
幼:年幼,小時候。
琢:雕琢。
器:器物,這裡指成才。
義:古同“儀”。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
王應麟(1223—1296),南宋官員、經史學者。字伯厚,号深甯居士,又号厚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省甯波市鄞州區)人。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複中博學宏詞科。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為秘節監、權中書舍人,知徽州、禮部尚書兼給事中等職。其為人正直敢言,屢次冒犯權臣丁大全、賈似道而遭罷斥,後辭官回鄉,專意著述二十年。為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于考證。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餘種、六百多卷,相傳《三字經》為其所著。
三年級上冊1篇
佚[yì]
譯文
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裡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隻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釋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現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學家,編撰《資治通鑒》等書。
庭:庭院。
甕:口小腹大的一種容器。
皆:全,都。
棄去:逃走。
光:指司馬光。
破:打開,打破。
迸:湧出。
三年級下冊1篇
《守株待兔》僅39個字,寓意卻很深刻。兔子自己撞死在樹樁上,這不過是生活中的一個偶然事件,可農夫卻幻想這樁巧事能變成經常發生的事情,所以最後落得個田園荒蕪、被人笑話的下場。這個故事揭示了一個道理:不努力,而抱僥幸心理,指望靠好運氣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精衛填海
譯文
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因此化為精衛鳥。經常口銜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注釋
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兒。
溺:溺水,淹沒。
故:因此。
為:化為,成為。
堙:填塞。
故事
太陽神炎帝有一個小女兒,名叫女娃,是他最鐘愛的女兒.有一天,女娃駕着小船,到東海去遊玩,不幸海上起了風浪,象山一樣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裡,永遠不回來了。炎帝固然挂念他的女兒。但都不能用他的光和熱來使她死而複生,隻好獨自悲傷罷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靈變化做了一隻小鳥,名叫“精衛”。精衛長着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大小有點象烏鴉,住在北方的發鸠山。她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飛到西山去銜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樹枝;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回翔着,把石子或樹枝投下去,要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着,咆哮着,露出雪亮亮的牙齒。兇惡地嘲笑着:“小鳥兒,算了罷,你這工作就算幹上一百萬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呢。”
精衛在高空答複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終盡,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為什麼銜恨我這樣深呢?”
“因為你呀——奪取了我年輕的生命,将來還會有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要被你無情地奪去。”
“傻鳥兒.那麼你就幹吧——幹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
精衛在高空悲嘯着:“我要幹的!我要幹的!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的!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總有一天我會把你填成平地!”
她飛翔着,嘯叫着.離開大海,又飛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樹枝銜來投進大海。她就這樣往複飛翔,從不休息,直到今天她還在做着這種工作。
原文:又北二百裡,曰發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紋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亦稱無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間、不知由誰創作的文學、音樂作品會以佚名為作者名稱。
譯文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許多小孩一起嬉戲玩耍。他們看見路邊李子樹上果實累累,把樹枝都壓彎了。許多孩子都争相跑過去摘李子,隻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李樹在路邊竟然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嘗,的确如此。
注釋
王戎:西晉琅琊(今屬山東)人,自幼聰明過人,為“竹林七賢”之一,官至尚書令,司徒。
嘗:曾經。
諸:衆多。
遊:嬉戲玩耍。
子:李子。
折枝:壓彎樹枝。
競走:争相地跑過去。
競:争逐。
走:跑。
唯:隻有。
信然:确實如此。
典故
晉文帝時,在琅邪這個地方,有一個叫王戎的人。他因平定吳國有功,被封為安豐侯。他是竹林七賢其中之一。
傳說,王戎從小就非常聰明。他7歲時,有一次和幾個小夥伴一塊兒外出遊玩,發現路邊有幾株李樹,樹上的枝條上,結滿了李子,都把樹枝給壓彎了,而且看上去一個個都熟透了。
小夥伴們一見,就情不自禁地流出了口水。于是,一個個高興地競相跑去摘那些李子,惟有王戎站在一旁,一動也不動。
同伴們覺得非常奇怪,就叫喊着問王戎:“喂,王戎,你為什麼不摘啊?又大又圓的李子,多好呀!”
王戎笑着回答:“那樹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來也不能吃。你看,這李樹都長在道路旁,上面結了那麼多李子,卻沒有人摘,要不是苦的,能會這樣嗎?”
“道旁苦李”一成語便出于此,也做“路邊苦李”,意義相同。
四年級下冊2篇
譯文
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淵博,學問精通。他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得到燈油。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隻螢火蟲照着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着。
注釋
此文選自《晉書·車胤傳》
囊螢:用袋子裝螢火蟲。
囊[náng]: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袋子裝”。
胤恭勤不倦: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
恭:謹慎的意思。
博學:學識淵博。
通:通曉。
練囊:用白色絹子做袋。練:白絹,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白絹做"。
以夜繼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學習)。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車胤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環境有多麼惡劣,我們都要勤奮苦學,這樣日後必有成就。
譯文
磨針溪是在象耳山腳下。世世代代相傳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在幹什麼,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動,就回去完成學業。那老婦人自稱姓武。現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岩。
注釋
世傳:世世代代相傳。
成:完成。
去:離開。
逢:碰上。
媪:婦女的統稱。
方:正在。
鐵杵;鐵棍,鐵棒,杵,壓米或捶衣用的棒,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棒。
欲:想要。
感:被......感動。
還:回去。
之:代詞,指代老婦人在做的事。
卒業:完成學業。
今:現在。
氏:姓…的人。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随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歎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着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 “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老婆婆擡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頭繼續磨着。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麼大了?”
“隻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别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啟示 1、隻要堅持不懈就算是鐵杵,也能磨成針。
2、一個人,不管結果如何,隻要堅持不懈,即可創佳績。
3、目标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5、要把鐵杵磨成細針,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隻要我們擁有這樣的精神,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
6、無論做什麼事請,隻要有恒心,就一定會成功,因為功夫不負有心人。重視生活細節,那将影響你的一生,請牢記:世界上沒有你做不到的事,關鍵在于你的心态。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隻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恒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重視生活中的細節,那将影響你的一生.請牢記: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關鍵在于你的态度。
祝穆(?~1255年),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祖籍婺源(今屬江西),曾祖祝确為朱熹的外祖父,父康國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居崇安。
五年級上冊2篇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将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翕張 一作:吸張)
譯文
所以說今天的責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們少年身上。少年一代有智慧國家就智慧,少年富足國家就富足,少年強大國家就強大,少年獨立國家就獨立,少年自由國家就自由,少年進步國家就進步,少年勝過歐洲,國家就勝過歐洲,少年稱雄于世界,國家就稱雄于世界。
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黃河從地下冒出來,洶湧奔瀉浩浩蕩蕩;潛龍從深淵中騰躍而起,它的鱗爪舞動飛揚;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獸都害怕驚慌,雄鷹隼鳥振翅欲飛,風和塵土高卷飛揚;奇花剛開始孕起蓓蕾,燦爛明麗茂盛茁壯;幹将劍新磨,閃射出光芒。頭頂着蒼天,腳踏着大地,從縱的時間看有悠久的曆史,從橫的空間看有遼闊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寬廣,未來的日子無限遠長。美麗啊我的少年中國,将與天地共存不老!雄壯啊我的中國少年,将與祖國萬壽無疆!
注釋
其道大光:語出《周易·益》:“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光,廣大,發揚。
矞(yù)矞皇皇 :《太玄經·交》:“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一般用于書面古語,光明盛大的樣子。
幹将發硎,有作其芒:意思是寶劍剛磨出來,鋒刃大放光芒。
幹将:原是鑄劍師的名字,這裡指寶劍。
硎:磨刀石。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譯文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經說:讀書講究“三到”,即讀書時要專心,要認真看,要誦讀。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沒有專注統一,卻隻是随随便便地讀,那麼一定不會記住,就算記住了,也記不長久。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還會不集中嗎?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氣則絕對不會甘心居于下等;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滿足,像河伯觀海,井底之蛙觀天,這都是沒有見識的;有恒心則必然沒有幹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識、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注釋
敏:聰明。
好:喜好。
恥:以……為恥。
知:通“智”,聰明,智慧。
厭:滿足。
誨:教導。
謂:說。
漫浪:随随便便。
急:要緊,重要。
蓋:在句首,發語詞。
士人:泛指知識階層。
恒:恒心。
下流:下等,劣等。
斷:副詞,表示絕對、一定。
問題歸納
1、的讀書方法“三到”具體指的是什麼?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讀到。心悟指思考,隻有“悟”——反複品味,才能理解書中精義;眼要仔細看,才能全面準确地記住知識;嘴要讀出聲來,以便調動聽覺、視覺的綜合作用,增強記憶,幫助理解。這三個“到”,概括準确,要言不煩,發人深省,因而成為後世讀書人的準則。
2、提出的讀書的“三有”你是怎麼理解的?
曾國藩提出的讀書“三有”: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不會甘心做一個地位微賤的人,有了見識就能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有了恒心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3、文中的讀書方法對你有什麼啟示?
從《論語》中,我明白讀書除了勤奮努力、專心緻志外,還要“不恥下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不斷向别人學習,オ會真正地成長;從朱熹的話中,我知道專心緻志在讀書中的重要性,隻有一心一意,讀書才會事半功倍;從曾國藩的話中,我懂得了志向、見識、恒心的重要性,這啟發我讀書要有志向,有見識,要持之以恒。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五年級下冊2篇
譯文
有一個楚國人,既賣盾又賣矛。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穿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鋒利極了,任何堅固的東西都穿得透。”有人問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回答不上來。什麼都不能刺穿的盾與什麼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注釋
矛: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長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系和凹口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劍用。
譽:贊譽,誇耀。
曰:說,講。
吾:我。
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
或:有人。
以:使用;用。
子:您,對人的尊稱。
何如:怎麼樣。
應:回答。
利:鋒利,銳利。
其:助詞。這裡指那個賣矛和盾的人。
弗能:不能。弗,不。
之:的。
鬻(yù):賣。
者:...的人。
莫:沒有什麼。
夫:用在句首,引起議論。
思考問題
1、“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麼?
答:因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誇大到絕對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圓其說,處于尴尬局面,無法回答。
2、假如你是楚國商人,你該怎樣來推銷你的“矛”和“盾”?
答:賣矛的時候,可用一個質量不如自己的矛的産品加以比較,賣盾的時候用同樣的方法加以比較,這樣既可以試出自己矛的好處,也能比較出自己盾的質量。
3、學習這則寓言後,你得到什麼啟示?
答:說話、做事都要認真考慮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觸,産生矛盾。
韓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
梁國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于是便叫他出來。他為孔君平端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并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說:“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注釋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舊時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
設:擺放,擺設。
甚:非常。
詣:拜見。
未聞:沒有聽說過。
示:給……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說。
未:沒有。
解讀文章
①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這句話點明了文章要講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起到了總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不約時間來看,兩家的關系很好,常來常往。并且還可以看出孔君平很有禮貌,并與小兒關系很好。
③為設果,果有楊梅。
誰為誰設果?聯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看起來孩子很有禮貌,很會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這是故事中的重點部分。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家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應聲答道:“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21世紀的“家禽”,這裡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 。從這裡可以看出楊氏子是個聰慧、能言善辯的孩子。他的一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回答巧妙在哪裡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為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說的話才立得住腳。楊氏子表現了孩子應有的禮貌,他的語氣委婉、機智、幽默而思維敏捷,又表達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鳥,楊梅又怎麼是楊家的果”,使孔君平無言以對。既沒有傷了兩家的和氣,又讓人一笑而過。
這是小學生初次接觸到的文言文。學習本文應重點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頓的恰當。舉例如下: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本文雖行文簡潔,不足百字,但古今字義不同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要采取以下步驟幫助學生理解短文的意思:
文中的“家禽”說的“家禽”嗎?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
在學生了解課文内容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讀中體會九歲孩子的回答妙在什麼地方,交流對這個問題的體會。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對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麼不一樣,體會這個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機智。
創作背景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的《世說新語·言語引》,這部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轶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本課描述了楊氏之子的聰明,把楊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寫得惟妙惟肖,幽默風趣。
劉義慶(403年 - 444年),彭城郡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文學家。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襲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年)封臨川王,征為侍中。文帝元嘉時,曆仕秘書監、丹陽尹、尚書左仆射、中書令、荊州刺史等。著有《後漢書》、《徐州先賢傳》、《江左名士傳》、《世說新語》。
六年級上冊2篇
譯文
伯牙彈琴,锺子期聽他彈琴。伯牙在彈琴時心裡想着高山,锺子期說:“你彈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會兒,伯牙心裡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說:“你彈得真好呀,就像那奔騰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後,伯牙摔琴斷弦,終生不再彈琴,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注釋
鼓:彈奏。
聽:傾聽。
絕 :斷絕。
志在太山:心中想到高山。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說指東嶽泰山。
曰:說。
善哉:贊美之詞,有誇獎的意思。即“好啊” 、“妙啊”或“太棒了”。善,好;哉,語氣詞,表示感歎。
巍巍:高。
乎:語氣詞,相當于“啊”。
若 :像……一樣。
少選:一會兒,不久。
志在流水:心裡想到河流。
湯湯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樣浩蕩。
湯湯:水流大而急的樣子。
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伯牙,随成連先生學古琴。他掌握了各種演奏技巧,但是老師感到他演奏時,常常是理解不深,單純地把音符奏出來而已,少了點神韻,不能引起欣賞者的共鳴。老師想把他培養成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有一天,成連先生對伯牙說:“我的老師方子春,居住在東海,他能傳授培養人情趣的方法。我帶你前去,讓他給你講講,能夠大大提高你的藝術水平。”于是師徒兩人備了幹糧,駕船出發。到了東海蓬萊山後,成連先生對伯牙說:“你留在這裡練琴,我去尋師父。”說罷,就搖船漸漸遠離。
過了十天,成連先生還沒回來。伯牙在島上等得心焦,每天調琴之餘,舉目四眺。他面對浩瀚的大海,傾聽澎湃的濤聲。遠望山林,郁郁蔥蔥,深遠莫測,不時傳來群鳥啁啾飛撲的聲響。這些各有妙趣、音響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覺心曠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許多。伯牙産生了創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譜成音樂,于是他架起琴,把滿腔激情傾注到琴弦上,一氣呵成,譜寫了一曲《高山流水》。
沒多久,成連先生搖船而返,聽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興地說:“現在你已經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師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來這濤聲鳥語就是最好的老師。此後,伯牙不斷積累生活和藝術體會,終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簡析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雲煙萬裡,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于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絕弦”是交結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傳至今并給人曆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确立了中華民族高尚的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标準。
蜀中有杜處士 ,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随。
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鬥,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雲:“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譯文
蜀中有一位杜處士,喜好書畫,珍藏的書畫作品有數百件。其中有戴嵩畫的《鬥牛圖》一幅,他特别喜愛,于是用錦緞作畫套,又用玉裝飾卷軸,并經常随身攜帶。
有一天,他晾曬書畫,一個牧童看到了這幅畫,拍手大笑,說道:“這畫上畫的是角鬥的牛嗎?牛在互相争鬥時,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後腿中間,但這幅畫卻畫成牛搖着尾巴互相争鬥,錯了。”杜處士笑了笑,認為牧童的話是對的。古人說:“種田要問耕種的農民,織布要問織絹的婢女。”這個道理是不變的。
注釋
戴嵩(sōng):唐代畫家,善畫牛,有《鬥牛圖》。
蜀中:四川。杜處(chǔ)士:不詳。有《杜處士傳》,是将衆多藥名諧音連綴而成的。處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後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非十二子》:“古之所謂處士者,德盛者也。”
好(hào):喜歡,愛好。
所寶:所珍藏的。寶,珍藏。數(shǔ):清點數目,計算。
一軸:一幅。
錦囊玉軸:用錦緞作畫套,用玉裝飾卷軸。囊,袋子,此處指畫套。
常以自随:《東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無此句。自随,随身攜帶。
曝(pù):曬。
拊(fǔ)掌:拍掌,嘲笑時的體态語。
耶:一作“也”。
牛鬥(dòu):牛互相争鬥。
力在角(jiǎo):力量用在角上。
尾搐(chù)入兩股間:尾巴緊緊夾在兩腿之間。搐,抽搐,這裡指用力夾或收。股,大腿。
掉尾:搖尾。掉,搖。《左傳·昭公十一年》:“尾大不掉。”
謬(miù)矣:錯了。謬,錯誤,差錯。
然之:認為牧童的話是對的。
古語有雲:《東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作“古語雲”。
耕當問奴,織當問婢(bì):比喻做事應該請教有經驗的人。《魏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俗諺雲:'耕則問田奴,絹則問織婢。’”
賞析
此文開篇一句點明了杜處士的喜愛及書畫收藏的豐富,接着特意點出“戴嵩《牛》一軸”是杜處士特别珍愛的精品,并以“錦囊玉軸”四個字簡潔形象地寫出了這幅畫在杜處士心目中的地位。然後才轉入正題,寫杜處士晾畫時,一個牧童面對這樣一幅珍品“拊掌大笑”,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畫的錯誤——“掉尾而鬥”。以牧童特有的天真和對生活的熟悉,一方面說明錯誤的理由——“鬥牛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另一方面則通過“此畫鬥牛耶?”一問和“謬矣”這一肯定的結論,在嘲諷中表現了全文的主題思想,讓杜處士不得不“笑而然之”。最後引用古語“耕當問奴,織當問婢。”,進一步揭示了實踐出真知的真理。全文雖然隻有寥寥數語,但牧童的天真未鑿、處士的豁達沖和均躍然紙上,簡潔生動,意趣盎然。
思想上,此文通過一個牧童指出大畫家戴嵩畫牛的錯誤之處,清楚地說明了實踐出真知的真理,深入淺出,耐人尋味;同時運用了寓言的手法,在一個看似平常的故事當中,寄寓了“實踐出真知”的真理,發人深思。
藝術上,此文有以下特點:
首先,此文叙述故事簡煉生動。全文用字不多,卻能扣人心扉。先寫杜處士所藏“戴嵩《牛》一軸”,百裡挑一,裱裝精美,随身攜帶,愛不忍釋,從而把戴嵩之畫擡得很高,然而擡得高就摔得重;接着寫對牛十分熟悉的牧童一眼看出了名畫的瑕疵,指出它的失真謬誤處,名畫的價值也就一落千丈,頓失光彩。前後對照,大相徑庭,使人心為之動,頓感可歎、可笑、可惜。
其次,此文用人物的語言情态表現人物的形象。牧童看見這軸畫牛的名畫,不假思索,順口發問:“此畫鬥牛耶?”通過發問指出此畫是“鬥牛圖”。由于牧童熟悉牛的習性,了解“鬥牛”時牛尾所在的位置,于是接着說:“牛鬥,力在角,尾搐之兩股間。”而畫中的“鬥牛”則不然,與“鬥牛”的常态不合,違背生活現實。牧童因而一語破的,明确指出:“今乃掉尾而鬥,謬矣!”這是内行話,是其它行業的人所講不出來的。在“知牛”這一點上,高于畫家的牧童形象就躍然紙上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語言,用人物自己的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形象是小說文體慣用的手法,此文能夠運用這種手法,初步顯示出小說的雛型,可以說是小說的萌芽,把這類小文看作是古代的“微型小說”也許無所不可。“情态”也是如此通過人物情态的描寫,自然可以表現人物的形象,例如文中牧童“撫掌大笑”和“處士笑而然之”兩種笑态,所表現的内容即有所不同:前句“撫掌大笑”是牧童恥笑畫家的失真,喜笑自己能夠指出其謬,洋洋得意;而後句杜處士的“笑”則笑得很勉強,自己珍愛的名畫被牧童指出謬誤,而牧童的話又是對的,無法駁倒,杜處士隻好以“笑”表示贊同了。
最後,此文引用了古語“耕當問奴,織當問婢。”,引用得恰到好處,在文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點題。“耕當問奴,織當問婢。”是為了說明“畫牛當問牧童”,充分肯定了牧童熟悉生活,對名畫批評得當。作者運用“引用”法,在篇末點題,不但突出主題,而且使主題得以升華,帶有普遍意義。第二,結尾。引用古語結尾,留有餘味,發人聯想。第三,精警。此文所引用的古語,一共兩句八字精煉深刻可以說是優美的“警句”,比用作者自己的話來叙述要精煉生動得多,從而節省了文字,效果也好得多。
啟示
告訴我們: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像。不能迷信權威,要從客觀事實出發,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長。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cn
此文作于熙甯元年(公元1068年),其時因父喪歸蜀。一說此文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元祐年間蘇轼在京師任翰林學士、知制诰時所作。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曆史治水名人。蘇轼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轼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潇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六年級下冊2篇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緻志的學習,隻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以為有大雁(或是天鵝)要飛來,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嗎?說:不是這樣的。
注釋
弈:下棋。(圍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通國:全國。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長。
使:讓。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隻聽弈秋(的教導)。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
以為:認為,覺得。
鴻鹄:指天鵝、大雁一類的鳥。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來。
思:想。
弓繳:弓箭。
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之:代詞,這裡指鴻鹄。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緻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為是其智弗若與:因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嗎?
曰:說。
非然也:不是這樣的。
矣:了。
弗:不如。
啟示
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緻志,絕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态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
解說
弈秋是第一個史上有記載的的圍棋專業棋手,也是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從事教育的圍棋名人。關于弈秋的姓名,清代學者《孟子正義》裡作有說明:古之以技傳者,每稱之為名,如醫和、蔔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為其名,因通國皆謂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稱之。
弈秋是幸運的,春秋戰國延續五百年,他是留下名字的唯一的一位圍棋手,也是我們所知的第一位棋手。
圍棋見于我國史籍最早的記載,是春秋時期,至今已有二千六七百年的曆史了。弈秋是見于史籍記載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國之善弈者”。關于他的記載,最早見于《孟子》。由此推測,弈秋可能是與孟子同時代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由此也可以推測他大約生活在戰國初期。出現弈秋這樣的高手,說明當時圍棋已相當普及,可以肯定,像弈秋這樣的國手不隻一人。
孟子稱弈秋為“通國之善弈者”。所贊通國善弈,雖未明定專稱,已類似後代所稱國手,并成為象征性名詞。後世稱某高手為“當代弈秋”者,即意味着其水平與國手相當。弈秋是當時諸侯列國都知曉的國手,棋藝高超,《弈旦評》推崇他為國棋“鼻祖”。
由于弈秋棋術,當時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力師。弈秋收下了兩個學生。一個學生誠心學藝,聽先生講課從不敢怠慢,十分專心。另一個學生大概隻圖弈秋的名氣,雖拜在門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講棋時,他心不在焉,探頭探腦地朝窗外看,想着鴻鹄(天鵝)什麼時候才能飛來。飛來了,好張弓搭箭射兩下試試。兩個學生同在學棋,同拜一個師,前者學有所成,後者未能領悟棋藝。學棋要專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這樣的大師,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從旁邊路過。悠悠的笙樂,飄飄忽忽的,如從雲中撒下。弈秋一時走了神,側着身子傾心聆聽。此時,正是棋下到決定勝負的時候,笙突然不響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請教圍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對答。不是弈秋不明圍棋奧秘,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
這兩則小故事都記載在史書上。人們把它記下來,大概是想告誡後人們,專心緻志是下好圍棋的先決條件,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譯文
孔子向東遊曆,見到兩個小孩在争辯,就問他們在争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子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
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時像車的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就如同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涼爽,到了中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這不是近的就感覺熱,而遠就覺得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之後不能判斷他們倆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子笑着對孔子說:“是誰說你智慧多呢?”
注釋
東:東方。
遊:遊曆、遊學。
見:看見。
辯鬥:辯論,争論.
辯:争。
其:代詞,他們。
故:緣故,原因。
以:認為。
始:剛剛,才。
去:離;距離。
日中:正午。
初:剛剛。
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及:到。
則:就。
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為:是。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裡。湯,熱水,開水。(古時還特指沐浴時用的熱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氣很熱。
決:決斷,判定,判斷。
孰:誰。
為:同“謂”,說,認為。
汝:你。
知:zhì,通假字。“知”通 “智”聰明、智慧。
笑:在這裡不是嘲笑,在這裡突出了孩子們的天愛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而略帶寒意。
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曆,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在争辯,便問他們争辯的原因。
有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時距離人近(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到中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則認為太陽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遠,而到中午的時候距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升起的時候大得像一個車蓋,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個盤子,這不是遠處的看着小而近處 的看着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升起的時候清涼而略帶寒意,等到中午的時候像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嗎?”
孔子不能判決(誰對誰錯)。
兩個孩子笑着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注釋
選自《·湯問》。原文共十三章,這是第七章。《列子》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由列禦寇編寫。
東遊:向東遊曆。
見:看見。
辯鬥:辯論,争論。
其:代詞,兩小兒。
故:緣故,原因。
以:以為,認為。
始:剛剛,才。
去:距離。
日中:正午。
初:剛剛。
蓋:車篷,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及:到,至。
則:就。
盤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為:是。
滄滄涼涼:清涼,略帶寒意。滄滄:寒冷的意思。
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裡。湯,熱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氣很熱。
決:決斷,判定,判斷。
笑:嘲笑,譏諷。在這裡不是嘲笑,在這裡突出了孩子們的天愛。
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誰說你知識淵博呢?孰,誰。為,同“謂”,說,認為。
汝:你。
知:同 “智”,智慧。
文言知識
一、詞類活用
東遊:名詞做狀語,向東
二、通假字
知:通“智”,智慧。
三、一詞多義
1、其:
⑴指示代詞,“那”——及其日中如探湯。
⑵ 第三人稱代詞,“他們”——問其故。
2、為:
⑴通“謂”,說——孰為汝多知乎: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⑵是——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四、古今異義
1、盤盂:
古義:過去吃飯的碗、盤子。圓的為盤,方的為盂。
今義:用來裝痰、人的排洩物的盤子。
2、湯:
古義:熱水
今義:食物加熱煮熟後的汁液。
3、去:
古義:距離,離、相離。
今義:離開所在的地方到别處。
4、援:
古義:引,拉
今義:支援,幫助。
簡述
從太陽中心點到地球表面上的一個固定點來說,肯定是早上距離長、中午距離短。隻不過這點距離的變化并不足以導緻中午熱早上涼,中午熱早上涼是太陽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兩小兒辯日”中講的那個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着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争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能為力。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于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辯鬥,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兩小兒對于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着寫兩小兒憑借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後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争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中表現了兩小兒的天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态度。
課後問題
⒈你怎麼看待兩小兒對孔子的譏笑?
兩小兒譏笑孔子固然不對,但從另一方面,博學多聞的孔子尚且不能解答,側面反映了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
⒉這個故事對你有什麼啟發?
同上問題意義大緻相同,說明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1.兩個通假字,都在最後一句:為——謂——說,知——智——智慧。
2.其——指代兩小兒辯日這件事 及——等到 決——決斷,判斷,決定
滄滄——天氣寒涼的感覺
3.我認為太陽剛出時距離人近,而太陽到中午時距離人遠。
4.為什麼早上和晚上看太陽的時候特别大?中午特别小?
早上和傍晚,太陽角度低,穿透的大氣層很厚,受到大氣層梯度折射率影響很大,光路彎曲顯著,所以人看到的太陽就大;中午太陽角度大,穿透的大氣層相對較薄,受到大氣層梯度折射率影響較小,光路彎曲沒有早上和傍晚明顯,所以人看到的太陽就覺得小了。
此外,當太陽在早上的時候是從地面升起,而遠處的屋子或山正和那大太陽成了一小一大的鮮明對比,而在中午周圍沒有任何東起跟它對比,顯然就會顯得小,這是我們的肉眼騙了我們。
你畫兩個一樣大的圓圈,然後在一個圓圈外面畫一個大圓圈,在另一個的外面畫一個小一點的圓圈。你就會覺得那兩個本來一樣大的圓圈好像大小不同。
鑒賞
此文通過描寫兩個小孩争辯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距離人們遠近的問題,反映出中國古代的人們對自然現象的探求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追求真理的可貴精神。
這則小故事用對話貫串始終。全文以孔子的見不能決為貫串線索,頗有條理地叙述了兩小兒辯日的過程。
先寫兩個小孩分别就太陽距離人的遠近鮮明地提出看法,引人思考。
接着又分别擺出根據。兩人互不相讓,都使用反問句式,扣住了題目中的“辯”字,增強了論辯性。
“笑”在原文中顯然有“譏笑”之意。至于該不該“笑”,也可以從多方面看。若從作者為道家,孔子為儒家來看,顯然要“笑”孔子;但若從孔子的态度來看,又不該“笑”了,因為孔子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并沒有“強不知以為知”, 為什麼要“笑”他呢?“孔子不能決”告訴人們,做人就應該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孔子不能決”還告訴我們,孔子那樣的大學問家,尚且有不能解決的問題,由此看來,知識是無窮盡的,什麼人都應該不間斷的學習,不放棄探求。
孔子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面對兩小兒的争辯而不妄加決斷,正體現了他實事求是的科學态度。而兩小兒善于觀察常見的生活現象,從中發現問題,引發思考;也可以從兩小兒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結果自然就不一緻;說明他們平時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具有多元化思維;同時他們也具有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科學精神。本樣深刻闡述了“學無止境”這一道理。
事實上,現代科學已經對這種現象有了科學的解釋:早上和傍晚,太陽角度低,穿透的大氣層很厚,受到大氣層梯度折射率影響很大,光路彎曲顯著,所以人看到的太陽就大;中午太陽角度大,穿透的大氣層相對較薄,受到大氣層梯度折射率影響較小,光路彎曲沒有早上和傍晚明顯,所以人看到的太陽就覺得小了。此外,當太陽在早上的時候是從地面升起,而遠處的屋子或山正和那大太陽成了一小一大的鮮明對比,而在中午周圍沒有任何東起跟它對比,顯然就會顯得小,這是我們的肉眼騙了我們。而且由于地球形狀、大氣層、運行規律等自然因素,簡單運用生活規律或生活常識去解釋是無法作出正确解釋的。但作出正确解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的正是“兩小兒”和孔子的這種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實事求是的精神。
參考資料
1.本文選自《·湯問》。《列子》相傳為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約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許多先秦時代優秀的寓言故事、民間故事。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留傳于世。
3.太陽什麼時候離人們近些?
太陽是在中午離人們近些呢?還是早晨和晚上離人們近些呢?早晚看到的太陽比中午大都是由于人們的錯覺;中午陽光比早晚熱是由于中午陽光直射,陽光在大氣裡走過的路程較短,熱量被吸收少。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在中午和早晚的時候,人們觀測太陽的距離為什麼會不同。原因很多:(一)地球是球形,不斷地自轉。如若地球除了自轉沒有其他運動,而且自轉軸與太陽和地球間的直線垂直,則對于在赤道上的人來說中午太陽總比早晚近,也就是說近的距離相當于地球的半徑6 400公裡。(二)地球的緯度的不同,觀測的人不一定在赤道上。緯度愈大即離赤道愈遠,太陽在中午和早晚的距離差愈小。(三)地球不隻自轉,也繞太陽公轉,自轉軸和公轉軸成235°角。自轉軸的方向變化很慢。因此中午太陽在天空的高度一年内不斷變化。(四)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形,所以地心和日心的距離逐日變化。(五)日出日落時間在一年中逐日變化着,同一天的日出日落時間又随緯度而不同。(六)由于地球自轉軸方向很慢的變化和行星引力對地球公轉軌道所産生的影響等原因,地心和日心最接近的日期并不固定。(在目前日心和地心距離最近的日子是一月二日,此後每千年往後推移17天半。)考慮到上述原因,可以推出适當的公式來計算中午和早晚太陽和觀測者的距離差。必需的資料可由天文年曆查到。計算結果如下:對于北緯40度如北京來說,目前每年從一月二十二日到六月五日中午太陽比日出時遠,二月初遠1 000公裡,三月初遠4 000公裡,四月初遠達6 400公裡,以後差别減少到零。六月五日之後中午太陽比日出時近,七月初近5 800公裡,九月中近達16 000公裡,以後差别減少到第二年的一月二十二日。午和晚的差别情況大不相同,從八月一日到十二月十五日午比晚遠,其餘七個半月午比晚近,四月中近達17 000公裡。……上面的計算于1954年所作。但由于第六原因在短時間内影響很小,所以上述計算結果對今後一百年仍适用。由此可見,一切現象必須用科學來解釋,才是正确的。
(戴文賽《中午太陽是否比早晚離我們近》)
4.早晨近而冷、中午遠而熱的原因何在?
早晨較中午太陽看起來大些,是不是早晨太陽離我們近而中午離我們遠些呢?不是的。
在一定的條件下,人對物體的視覺會發生錯覺,一個物體在一些小的物體中間看起來就顯得大些,而一個物體在一些大的物體中間看起來又顯得小些。
同理,早晨的太陽,隻有地平線上一角是天空,而其餘部分是以樹木、房屋等做它的背襯,而在中午時,太陽在頭頂上是以大得無比的天空做它的背襯,所以看起來中午的太陽就比早晨的太陽顯得小些。
另外,我們看白色圖形比看同樣大小的黑色圖形要大些。這在物理學上叫“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陽顯得明亮,而在中午時,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對之下,太陽與背襯的亮度差沒有那樣懸殊,這也是使我們看起來太陽在早晨比中午時大些的原因。總之,在早晨和中午太陽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所以其大小也是相同的,而看起來早晨的太陽比中午時大些是因為眼睛的錯覺。
還有,中午較早晨時熱,是不是因為中午時太陽離我們較早晨時離我們近呢?也不是。那又是因為什麼呢?
中午時較早晨熱,是因為中午時太陽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陽光直射時,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裡、相等的面積内接受太陽的輻射熱較早晨太陽光斜射時多,因而受熱最強。所以中午較早晨時熱。
而實際上,天氣的冷熱主要決定于空氣溫度的高低。影響空氣溫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陽的輻射強度所決定的,但太陽光熱并不是直接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因為空氣直接吸收陽光的熱能隻是太陽輻射總熱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陽輻射熱後,再通過輻射、對流等傳熱方式向上傳導給空氣,這是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
總之,每天中午較熱,早晨較冷,并非太陽離我們地面有遠有近之故。
創作背景
此文節選自《·湯問》第七章,文題是後人所加。此文記錄的是春秋時期,兩小孩與當時的大學問家孔子的故事。
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可查閱課文中涉及的科學常識。也可布置學生課前作業: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一天之中有無變化?為什麼早晨太陽看起來大些,中午卻看起來小?為什麼早晨感覺涼些,中午熱些”等問題自己搜集資料。
2.本文雖行文簡潔,但古今字義不同仍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如在現代文中很少出現的“乎”這一語氣詞,在文中出現了三次。解決這一難點建議分三步。⑴學生在讀通課文後,根據注釋初步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對于學生不懂的,教師可稍作點撥,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⑵反複誦讀,理解故事的内容。⑶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這個故事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師可組織學生讨論交流一下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些什麼。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從多種角度有所感悟。如,兩小兒喜歡探索,精神可嘉;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結果就不一樣;孔子能正确對待小兒提出的問題,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
對于文章結尾,孔子“不能決也”,應讓學生知道,許多自然現象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些普通的科學常識,但在古代由于科技不發達是難以解開的謎,所以孔子“不能決”是可以理解的。可見宇宙之大,知識之廣,上下縱橫,雖智者也不能事事盡知。孔子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本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教學時不要把兩小兒笑話孔子作為主旨去理解。
4.學習文言文,反複誦讀是最主要的方法。學習本文仍應注重指導朗讀。朗讀本文可按以下提示讀好句中的停頓。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的語言、對話描寫是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重點。
第二自然段,兩小兒針對太陽在不同時間與地球距離的遠近擺出截然不同的觀點,應該指導學生用肯定的語氣讀出兩小兒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的态度。
第三、四自然段兩小兒根據各自的感覺、體驗提出理由證明自己的觀點,反駁對方的觀點。兩段句式、結構一緻,都以反問句式結束,應注意反問句的讀法。其中“大如車蓋”“如探湯”應重讀,“如盤盂”“滄滄涼涼”應輕讀,使之讀起來有對比的語調,這樣才會形成兩峰對峙,争辯不下,亟待解決的高潮。
第五自然段兩小兒見孔聖人不能裁決,笑曰:“孰為汝多知乎?”也采用反問句式,這裡應明确兩小兒的笑并無譏諷之意,應指導學生讀出活潑、輕松的語調,以表現小兒的天愛。
指導學生朗讀文言文應注意範讀、領讀。在學生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力争達到當堂背誦。
5.課後擴展。建議安排一次語文實踐活動,表演《新編兩小兒辯日》。活動前,教師提供活動構想:一現代少年穿越時空來到遙遠的古代,遇到兩小兒辯日,兩小兒請少年裁決。活動中,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編表演,然後在班上交流。
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國年間,享年75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學者、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對後世哲學、美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著有《列子》,其學說本于黃帝老子,歸同于老、莊。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是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
下一篇
必失,說話的二十二戒!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