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張志遠老先生學識淵博,在業界有“活辭典”之稱,業醫70餘載,醫學理論深厚,臨床經驗豐富,見解獨到。張志遠先生善于應用大劑量白術治療多種疾病,屢起沉疴。現将張志遠先生的用藥經驗供大家學習。
腰痛
寒濕腰痛以腰下冷痛,如坐水中,陰雨天加重為主症。張志遠認為,此病病機屬脾陽不振,腎氣不利,治以寬腰湯加減。藥用:生白術80g,茯苓70g,薏苡仁70g,桂枝9g,車前子(包煎)9g。
張志遠臨床重用白術,以其燥而喜動,使氣機順暢。配伍大劑量茯苓、薏苡仁,既可增強白術利腰臍之氣,又可利膀胱之水,使寒濕之邪從小便而出,三藥大劑量投用,共奏散寒除濕通痹之力;又佐以少許車前子以利水,桂枝助陽化氣,可引腎氣外達。本方以五味藥組方,藥少量多以施救治,常常收到奇效。
張志遠臨床大劑量應用白術、茯苓、薏苡仁,未發現不良反應。張志遠亦指出,白術雖可利腰臍之氣,但在臨床應用時仍需注意兩點,一乃利氣散血必須生用,二須大劑量投用方能起效。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屬中醫學臌脹範疇,病機複雜,預後欠佳。張志遠治以黃芪五苓散加減取佳效。藥用:白術40~100g,黃芪30~100g,大覆皮10~20g,桑白皮15~30g,茯苓20~50g,豬苓10~20g,澤瀉10~20g,桂枝9g。
五苓散出自《傷寒論·太陽病》,本為“太陽蓄水證”而設。張志遠以其加減治療肝硬化腹水收到滿意療效。張志遠治療此病投用五苓散加大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白術用量,使其既通小便,且“動腎氣”疏導六腑,令糞便下行,可謂标本兼治;又配伍大劑量黃芪健脾益氣以滋化源,取“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意,使脾健則氣旺,氣旺則濕化、血行;再佐以大腹皮行氣寬中除滿,滲利水濕,氣化水行;桑白皮肅降肺氣并利水;諸藥共成扶正祛邪之功。
患者服用本方後,小便增多,腹水得消,食欲增加,體力恢複,就是氣血水液得以正常運行的反映。
風水水腫
風水水腫是以全身浮腫為特征,尤以頭面部為重。病機總屬風遏水阻,脾失轉輸,土不治水,而緻體内水液潴留。張志遠宗“腰以上腫,當發其汗”之旨,方用越婢湯加減。藥用:白術50g,漢防己15g,麻黃15g,石膏20g,甘草6g,生姜10片,大棗15枚(掰)。
然風水水腫的特點是頭面“一身悉腫”,按之凹陷,眼睑難開,單麻黃、生姜功力不夠,張志遠宗仲景之旨,加大劑量白術,健脾燥濕,培土以制水;配伍祛風濕、利水消腫之漢防己,相須為用,使得脾陽得健,陽郁得暢,瘀阻得通,水濕之聚從表從下而解,水腫自除,值得借鑒。
白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術的幹燥根莖,性味苦甘溫,歸脾胃經,《名醫别錄》:“主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本草綱目》又雲:“近世多用白術,治皮間風,止汗消痞,補胃和中,利腰臍間血,通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胃,下而腰臍,在氣主氣,在血主血,無汗則發,有汗則止,與黃芪同功。”
張志遠先生臨床喜用大劑量白術投予脾陽虧虛、中氣不足之證,治療肝脾腫大、腹内積水、下肢浮腫等,以滲濕、利水為導向。用之治療腰痛,投用大劑量生白術,恃其量大力專,動腰臍之氣從而舒暢氣機,散腰臍死血從而調和氣血,使氣行瘀除,經脈通利而痛自止。脾虛便秘,以脾虛不運、氣機不暢為特點,故用大劑量白術健脾助運,化生氣機。肝硬化腹水,重用白術健脾燥濕利水,配伍黃芪以滋化源,使氣旺則血行。風水水腫,以一身悉腫為特點,大劑量白術益氣健脾,土旺則健運,土旺則勝濕,配伍防己以達利水消腫之效。
1
為醫處方,初不嫌兇、猛、狠,後不嫌靈、巧、活,關鍵在于準。初即求穩,寸步難行,初即求活,漫無中心。此乃有得之言。
2
方藥之用,與環境、季節等因素關系甚大,切忌盡信已方之驗。為醫者須知,病有因藥而效者,有因他故而愈者。為醫不惟需知藥能愈病人之理,亦當知不藥亦有愈人之時。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藥,不如無藥。
3
認病用藥,思路宜寬不宜狹,但忌過深,需留有餘地。一因病有輕重緩急,變化無窮;二因辨證之初,未必即準,要細加觀察,認真辨證。用藥如兵,以病證之緩急,定用藥之參差。若要補,切忌蠻補,補中佐以動藥,始能補而不見留滞;若要攻,切忌蠻攻,攻中要有穩健之感;若用輕方和劑,亦忌浮飄之意,始能胸有成竹,進退有序。方以病立,藥随證易,扶陰陽于未散,助正氣以驅邪。
4
病有急慢之分。以慢性病之治而論,首當摸索病變由來之規律,切忌變法太多,易方過頻,操之過急。服藥之目的,要在今後不再服藥。病之進退,自有其規律可找,臨證當不以藥而摒棄其他治法,亦不當以其他之治法而摒棄用藥。常需以退為進,一俟正氣抗病之機來複,退方換藥以助一臂之力即可。此類醫案,葉天士甚多,可謂靈巧而全矣。
5
經驗者,經曆而驗者也。其實,驗者非經曆不得,經曆者未必皆能驗者。貴在能多問、多學、多實踐、多總結耳!以臨床而言,望、聞、問、切四診中,問診尤為重要,真病、假病,新病、久病、不三不四病均如是。問病人人會,有重點、有選擇、有目的地問則較為難。自然的主訴,聲東擊西而有目的的問診,自然病情規律的獲得卻是識病認證,指導治療大法的重要關節所在。如臨證之機,僅湊合症狀,組合方劑,則藥難獲效,效難複制,勢必不利于祖國醫學的整理、提高。
6
劉若金《本草述》一書中,曾“蓄血發黃者禁用(茵陳)”之句,可謂臨床有得之見。凡物有利必有弊,言某藥、某方、某法于某病、某證有驗則可信;言某藥、某方、某法包治某病、某證則可棄,蓋此乃欺人之談也。茵陳所述之黃,系水濕而成者,若因瘀結而緻黃者,茵陳當于禁用,而用抵當湯之類。臨證之時,不可不辨,不可不晰也。
7
臨證見陽虛有飲而似真武湯證者,脈必沉細方為合拍。臨證見五苓散證者,又當驗之于舌,舌苔薄潤者,予溫化;舌苔淡黃者,予清化。脈舌互參,取效始捷。
8
脅痛一證,臨床頗為多見,無非氣血瘀滞于肝絡所緻,取一貫煎之意,稍事變動,立一方以治慢性脅痛,尚有微效。方取旋覆花、絲瓜絡,一以入血,一以入氣,一入血疏絡而散結氣,一入氣疏經而行血氣,相輔相成,以為主藥;取當歸、茜草、川楝子入肝養肝,活血,理氣而止痛者為輔藥;若見熱加黃芩,見寒加桂枝,随證出入。此方總以血分為主,蓋久病入絡故也。若氣分痛為主者,又當随證損益。
9
張子和曰:“驚以外生。”治療之法,當“驚者平之”,使之複如平常也,跌仆堕墜外有損者,人皆共見。精神創傷,驚恐之證,外無忌而内已傷也。肝郁于内,營衛不和,氣血不調,證亦多變。此時之治,不當鎮納,宜調營衛,和氣血,使外入之驚,由内而達外,以複正常。此即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蛎、龍骨、救逆湯愈病之理也。
10
莫枚士曾著《經方例釋》和《研經言》二書,對傷寒全書頗多發明。莫氏于附子之研究,可謂先得我心。莫氏于《研經言》卷三“理中四逆方義解”中,明确指出:“生附托表”,“熟附子益氣”,甚為确鑿。“托表”二字,尤為吃緊,明白指出了四逆湯證而有邪時,當用生附子;熟附子則溫脾腎,益氣陽,于無邪之時建功也。
稻麥位列五谷,上古時期已為百姓日食充養之資,如《内經》所言“五谷為養,五果為助……”,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膳食之基本組成。且谷麥芽藥用之記載在南北朝時期陶弘景的《名醫别錄》中亦已有之。
谷麥芽甘平無毒,歸脾胃二經,禀沖和敦厚之土氣,醫家多将其列入消導藥類,臨床常用于脾胃消化疾患。考其性味、功能、主治,曆代不乏論述,《本草綱目》:“麥蘖、谷芽、粟蘖,皆能消導米面諸果食積。”《本草求真》:“麥芽味甘氣溫。又味微鹹,能軟堅。溫主通行,故能消食化谷,及治一切宿食冷氣,心腹脹滿,溫中下氣除煩,止霍亂,消痰飲,破癥結等。單服炒麥芽能回乳。”《藥品化義》:“大麥芽,炒香開胃,以除煩悶。生用力猛,主消麥面食積,癥瘕氣結,胸膈脹滿,郁結痰涎,小兒傷乳,又能行上焦滞血。”
然亦有不盡然者,緣谷麥芽皆具有一般植物“芽”的生物特性,贊化中土,開發脾胃,蘊生生之機,更有甘平而不燥,消化中有生氣,平淡之中而建奇功之效。如《本草經疏》:“麥蘖……其發生之氣,又能助胃氣上升,行陽道而資健運,故主開胃補脾……”《本草求原》:“凡麥、谷、大豆浸之發芽,皆得生升之氣,達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導。凡怫郁緻成膨膈等症,(麥芽)用之甚妙,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吳鞠通《醫醫病書》亦雲:“以黍稷生于剛土而性剛,長于補脾;稻生于濕土而性柔,長于補胃。”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藥物》亦稱其“性善消化,兼能通利二便,雖為脾胃之藥,而實善舒肝氣。夫肝主疏洩,為腎行氣,為其力能舒肝,善助肝木疏洩以行腎氣,故又善于催生”。其所創調氣養神湯、鎮肝熄風湯、培脾舒肝湯均用麥芽,究其原因,蓋此藥為谷之萌芽,與肝同氣相求,故能入肝經,以條達肝氣,實為疏肝之妙品也。
可見谷麥芽并非純是消導藥,亦能補脾胃、疏肝郁。常于肝郁脾虛所緻諸症之中重用谷芽或谷、麥芽,以曲運神機、健壯脾胃,又冀其疏肝解郁之能,藥輕力宏,有振奮五髒之力,驗之臨證,每獲良效。
麥芽尚兼通乳、回乳之用。至于其生用炒用,諸家所言不一。《丹溪心法》首載炒麥芽治療“産後發熱,乳汁不通及膨,以及無子當消者”的事實。後世《藥品化義》亦載:“若女人氣血壯盛,或産後無子飲乳,乳房脹痛,丹溪用此二兩,炒香搗去皮為末,分四服消。”張璐在《本經逢原》中言:“産婦乳腫,不欲乳哺,用麥芽半兩,服之即斷,傷耗精血可知。”臨床證之,當是生用通乳,炒用回乳為是。
肝癌
[驗方一]
黃芪、30克。半枝蓮、60克。白花蛇草、90克。大黃、3克。金銀花、9克。黃芩、9克。柴胡、12克。牡蛎、15克。栀子、6克。當歸、9克。元胡、9克。甘草、6克。煎湯服下。水六碗大煎兩碗,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一劑可煎二次服用。忌煙、酒、怒氣。
[驗方二]
當歸、15克。青皮、6克。柴胡、15克。蒲公英、6克。栀子(炒脆)9克。白芍、七克。丹皮、9克。沒藥、積殼各6克。金銀花、甘草各15克。川貝母、9克。茯苓、12克。水三大碗煎八分,每天早、晚各一次,一劑藥可煎三次服用。忌煙、酒、怒氣。
[驗方三]
用新鮮之白花蛇舌草,每次四兩,洗淨榨汁,約榨二次,棄渣留汁。年在五十歲以上者,可将蜂蜜一兩,和入水中;五十歲
以下患者,則用開水沖食鹽少許,和入汁中。盛以瓷碗或茶缸,隔水炖熱,取出溫服,效驗如神。此方專治肝硬化及肝癌。
[驗方四]
合歡花、9克。姜味草、9克。青皮、2克。川芎、6克、柴胡、9克。小茴香、6克。草豆蔻、9克。木香、6克。黃芪、15克。菌陳、9克。牡蛎、15克。茜草、9克。此藥粉碎合蜜為丸,(可委托藥房加工每丸九克,)日服三次。配合練功效果佳。
[驗方五]
姜味草、27克。青皮、2克。川芎、18克。柴胡、9克。小回香、18。克。草豆寇、27克。半枝蓮、18克。将以上藥粉碎合蜜為丸,每丸九克,每天四次,配合練功效果更佳。
脾癌
[驗方一]
姜味草、27克。吳茱萸、18克。草豆蔻、18克。神曲、18克。黃芪、30克。當歸、15克。甘草、9克。将以上藥粉碎合蜜為丸,每丸九克,每天四次,配合練功效果更佳。
肺癌
姜味草、18克。姜黃、18克。白豆寇、18克。木香、2克。半枝蓮、18克。将以上藥粉碎合蜜做成丸藥,每丸九克,每天四次,夜服一次。配合練功效果更佳。
胃、腸癌
[驗方一]
蜈蚣十條去頭、金銀花二兩,以上二藥煎水服用。每天早晚八時各服一次,一日一劑,普通十劑可愈,重症者十五至二十劑必可治好。服藥時忌吃雞、鴨、雞蛋、鴨蛋、牛奶,且終生不再沾食。
[驗方二]
夏枯草、一兩半、黃糖三片(改用烏黑糖三兩,尤為有效),用水三碗煎成一碗,每日當茶飲服,至痊愈為止。此方專治腸癌。夏枯草有強力的抗菌作用,可清肝火、散郁結。瘿瘤瘰疬、癰腫、瘡毒的治療,頗有奇效。
[驗方三]
草豆寇、18克。姜味草、27克。厚補、9克。甘草、9克。石昌蒲、9克。将以上藥粉碎合蜜做成丸藥每丸九克,每天四次,配合練功效果更佳。
乳癌
[驗方一]
夏枯草、9克。蒲公英、9克。忍冬花、9克。以之代茶飲,約六十日既可痊愈。
[驗方二]
拔取新鮮的蒲公英一握,連根帶葉,洗淨投入石臼,與無灰酒,即連糟帶酒之“甜酒釀”合搗,敷于患處,幹即易之,數次即愈。如一時不易尋到鮮品,可用藥鋪幹品之蒲公英十五克,先以溫水浸軟,再與“甜酒釀”搗敷即可。同時,以紫花地丁、蒲公英各九克,加烏黑糖九克,煎濃内服,雙管齊下,收效甚速。
[驗方三]
本病初起時,用鮮蒲公英連根帶葉搗汁,酒沖服,随飲蔥湯,覆被卧令取漢當愈。如已潰爛,宜用蜂房,雄鼠矢,川連楝子各等分,瓦煅存性,為末擦之。内用:大括樓(多子者佳)一枚、當歸五錢、甘草四錢、沒藥三錢、乳香一錢以陳酒二碗煎八分,溫服。或去當歸,加皂角刺一兩六錢,效尤速。将愈,加參芪芎術,以培其元。
乳腺濕疹樣癌
婦人産後,宜勤擠乳,否則令乳汁蓄積,或産後不自飲兒,及失兒,無兒飲乳,皆成妒乳。治用:連翹、升麻、杏仁、(去皮尖)射幹、防己、黃芩、大黃、芒硝、柴胡三兩,芍藥、甘草各四兩右以水九升,煮取三生,分服。外用槲皮,水煎湯洗患部,極效。
子宮癌
[驗方一]
白花蛇舌草以鮮品四兩(或幹品二兩)生白茅草根三兩、烏黑糖四兩、每日煎濃當茶飲,同時不得兼飲其他飲料,此鮮幹二品,鮮品效力尤佳。
此方專治子宮癌,并可治療及預防一切癌症。
[驗方二]
蜈蚣十條去頭、金銀花一兩,用一碗半水,以文火熬煎,水耗至半碗即止,倒入碗内,上午吃一半,下午吃一半;次日仍将原蜈蚣及金銀花之渣質,再按前法煎出,仍分上、下午兩次服之,連服三四十劑,頗有見效。然後再服三四十劑,可完全除根,屢試屢驗。
服藥時,忌吃雞、鴨、雞蛋、鴨蛋、牛奶,并且終生不吃。此方須經醫生診斷,确定為子宮癌者才能照方服用。
血癌
[驗方一]
蒲葵子一兩、紅棗六枚,水煎,一日分二次服,連服二十劑為一療程。此方對幼稚型白細胞增生(白血病),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注:以上諸方均摘錄于:民間驗方、國家級名老中醫驗方大全、中國秘方全書、華佗神醫秘方,個人使用在醫生指導下為妥。在使
用中藥治療的同時一定要配合練功,這樣效果會非常顯著。
(1)守宮酒:将守宮六條泡入白酒500克中,七日後飲用,少量飲酒,每次10ml對于食道癌晚期患者飲水不入的有開管通膈的作用
。
(2)核桃枝煮雞蛋:核桃枝40克煮雞蛋4枚,吃蛋喝湯,每日1次或分服,可連服1-2個月。但注意有個别病例服用過量會中毒。用于治療各類腫瘤或軟組織腫瘤。
(3)藤梨根:浙江地區試用藤梨根75-80克,加水1l,用文火煮3小時以上,每日1次,每日量分服,10-15天為一療程,休息數日後再服,共4個療程。對腸胃腫瘤有效。
(4)蟾蜍酒:取活蟾蜍3隻,黃酒500ml,共煮2小時除去蟾蜍,留酒,裝瓶備用。每次10ml,每日3次,飯後服用。
(5)抗癌乙丸:黃藥子60克,草河車60克,山豆根、夏枯草、白鮮皮、敗醬草各120克,共研細粉,煉為蜜丸或制成片劑,每日1克,每日3次吞服,治療食管癌及贲門癌。
(6)抗癌驗方:信石3克,阿魏3克,巴豆1粒,白參15克,參三七15克,豬苓30克,共研細粉,煉蜜為丸,每日1-2丸,早、晚空腹服,治療各種癌症。
(7)加味犀黃散:牛黃5克,麝香9克,乳香(去油)30克,沒藥(去油)30克,山豆根30克,山慈菇30克,田三七30克人參30克,共研細粉。每日2-3克,膠囊裝服或黃酒送下,每日2次。
(8)平消片:枳殼30克,火硝18克,五靈脂15克,郁金18克,白礬18克,仙鶴草18克,幹漆(炒)6克,制馬錢子12克,将上藥共研為細末,水泛為丸,每日1-6克,開水送下,每日三次,适用于各種癌症。
(9)龍蛇羊泉湯:龍葵30克,蜀羊泉30克,蛇莓15-30克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溫服。适用于各種癌症。
(10)香松散:蜈蚣10克,生半夏15克,陳皮15克。硼砂30克,重樓45克,全蠍30克,乳香30克,紫花地丁45克,銀朱9克,麝香1克,将上藥研為細末,合在一起,研勻。每次按疼痛部位大小适量,用荞麥面打糊調藥粉,外敷于疼痛部位對側皮膚上。每隔12小時換藥1次,疼止停藥。适用于癌痛劇烈者。
(11)神仙追毒丹:五倍子(錘破,洗,焙)90克,山慈菇(去皮淨,焙)30克,千金子(去殼,豔,去油,取霜)30克,山豆根30克,朱砂和雄黃各30克,全蠍30克,上藥研為細末,研入麝香,以糯米飲為丸,分為40丸。每服一丸,生姜、薄荷汁、井花研服。适用于各種癌症。
(12)益氣養陰解毒方:南、北沙參各20克,天門冬,麥門冬各15克,黃芪20克,太子參30克,生地黃20克,玄參15克,黃芪10克,龍葵30克,半枝蓮30克,七葉一支花15克,水煎分服,常用于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的手術治療或化療後。
13.肺癌驗方:黃芪30克 牛根草25克 黨參15克 茯苓15克 半夏15克 冬瓜仁15克 桃仁15克 三七15克陳皮15克 雙花30克 白術15克 魚腥草20克蜈蚣10克 治療58例,療效較好。
14.乳腺癌驗方:瓜蒌30克 天冬30克 牛根草25克 柴胡15克 白芍15克 茯苓15克 白術15克 白芷10克青皮15克 當歸15克治療18例,效果顯著。
另牛根草外敷,兼治各種乳病
15.肝癌驗方:黃芪30克 半枝蓮30克 舌草30克 牛根草25克 丹參20克 仙鶴草20克 黃連15克黃芩15克白術15克 豬苓15克治療47例,效果較好。
16.毛茄蒸鴨蛋
處方:毛茄、兩面刺、刺公母、鐵雨傘、鐵牛入石、白馬蹄、鈎藤、補引那、菖蒲備9g。
制法:上藥隔水蒸青皮鴨蛋。
功用:治療多種腫瘤。
用法:吃蛋。
17.蒜酒
處方:生大蒜頭250g,高梁酒兩瓶半。
制法:大蒜去衣,浸于酒中,酒高出蒜面三分之一,漫一年,愈陳愈好。
功用:治療及預防各種癌症,猶擅治胃癌。
用法用量:早晚空腹飲一小杯。
18.黃花水丁香湯
處方:黃花水丁香30g,鐵雨傘、六月雪各60g。
功用:治療各種癌瘤。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19.羊枝蓮白花蛇舌草湯
處方:半枝蓮30g,自花蛇舌草60g。
功用:治療腸癌、肝癌、子宮癌、乳癌、胃癌等各種癌瘤。
用法用量:将上藥和15碗水煎2小時,日夜當茶飲。
20.鹵水烏梅
處方:鹵水1000ml,烏梅27個。
制法:放于砂鍋或搪瓷缸内,煮沸後細火持續20分鐘左右,放置24小時濾過備用。
功用:治療各種癌瘤(對淋巴肉瘤無效)。
用法用量:成人每天6次,每次3ml。飯前、飯後各服1次(開始2ml逐漸加至3ml。初服可有輕度腹瀉或癌瘤局部疼痛加劇的現象,無須處理可自愈。不能耐受者可減少次數或劑量)。對體表癌如YINJING癌、子宮癌等可同時用做擦劑。
21.烏骨藤制刺
制法:制成水煎劑、蜜丸、浸膏、幹粉壓片,肌肉注射液,靜脈點滴等各種劑型。
功用:用于治療各種惡性腫瘤。
22.井崗山抗癌片
處方:丹31g,牛黃15g,黃芩15g,田七62g,琥珀31g,黃連15g,黃柏15g,貝母15g,陳皮15g。其中丹由明礬62g,牙硝62g,水銀62g,煅皂礬62g,硼砂15g組成。
制法:将制丹的藥物共研細以不見水銀為主度,盛入生鐵鍋内,用大磁碗覆蓋,碗上加壓,碗周圍以石膏粉密封,然後先小火,後大火,火力均勻進行煅燒3小時。離火待冷,揭開碗蓋,碗面上附着粉末即丹。以紅亮者為佳,取大丹粉冷藏,或放到濕處數日(越陳越好),以去火毒,然後加入牛黃、田七、琥珀合并加入黃連、黃柏、黃芩、陳皮、貝母粉末為賦形劑,做成片劑,每片含丹0.03g,晾幹收藏備用。
功用:治療鼻咽癌、舌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溶骨性骨肉瘤等。
用法用量:每日2~3次,每次服1片、飯後服。1個月為一療程。每療程結束可停藥一周。4~6個月為治療期。服藥後偶有口腔炎症者,可減少用量或暫停數日。
23.癌
處方:藤梨根62g、山豆根31g、水楊梅根31g、蚤休15g、鳳尾草31g、野葡萄根31g、半枝蓮31g、半邊蓮31g、白術10g。
功用:用于各部位之癌症。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水煎分2~3次服。
24.藤黃制劑
功用:治療乳腺癌、淋巴肉瘤、纖維肉瘤、基底細胞癌、胰腺癌等中晚期癌症。
用法用量:①針劑:每次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内靜脈滴注或加入5%葡萄糖液20ml内靜脈推注,每周2~3次。注射時要避免藥液漏到血管外。②片劑:每片含30mg,每次口服2~3片,每天3次。③軟膏:含5%濃度,外敷瘤體表面,每2~3天換藥一次。(用于未潰破的瘤體)。④酊劑:外擦瘤體表面,每天2~4次。(用于已潰破的瘤體)。
【腦腫瘤篇】
【辨證】:肝陽上亢,絡阻血瘀.
(治法):平肝潛陽,清潤通脈.
(方名):加減三甲複脈湯.
(組成):生地15克 女貞子15克 鼈甲15克 生牡蛎15克 旋複花10克 旱蓮草10克 骨碎補10克 牛膝10克 白芍12克 丹參12克 磁石12克 龜闆20克 朱砂1克 紅花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來源):張民慶等:《腫瘤良方大全》.
【血管瘤篇】
【辨證一】:血郁脈絡,熱毒結聚.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活血,化瘤散結.(方名):加味活血化瘤丸.
(組成):生地81克 丹皮45克 茜草根18克 丹參15克 羚羊角3克 川連13.5克 甘草15克 山慈菇27克 側柏葉45克 荊芥炭18克.
(用法):共研細末,以米飯适量為丸,如綠豆大,每日3次,每次1.5克(兒童量).(來源):钏新淵方.
【辨證二】:瘀血阻滞.
(治法):理血消瘤
(方名):阿魏消瘤湯.
(組成):阿魏1.5克 柴胡1.5克 甘草1.5克 當歸尾4.5克 赤芍4.5克 桔梗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來源):張文明方.
【脂肪瘤篇】
【辨證】:風邪入腠,生痰成瘤.
(治法):祛風化痰,疏絡散結.
(方名):千金六甲丸.
(組成):蜈蚣18克 全蟲18克 僵蠶18克 蟬衣18克 炙穿山甲18克 夜明砂18克.
(用法):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日3次,每次3克.
(來源):陳蘇生方.
【淋巴管瘤篇】
【辨證一】:脾經濕盛,水濕外溢.
(治法):健脾理濕.
(方名):複方健脾術苓湯.
(組成):蒼術9克 白術9克 赤苓9克 豬苓9克 澤瀉9克 陳皮9克 淮山藥9克 扁豆9克 炒薏仁9克 扁蓄9克 萆解9克 六一散(包)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來源):朱仁康方.
【卵巢囊腫篇】
【辨證一】:血瘀凝滞.
(治法):破血軟堅,理氣行滞.
(方名):加味化堅湯.
(組成):桃仁9克 杏仁9克 橘皮9克 丹皮9克 桂枝9克 甘草6克 醋30克 大黃10克 蜜(沖服)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來源):豐明德方.
【辨證二】:熱犯血分,熱與血結,凝聚少腹.
(治法):破瘀,調氣,逐積.(方名):加味核桃承氣湯.
(組成):桃仁3克 桂枝10克 大黃16克 芒硝10克 甘草6克 水蛭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來源):呂蘭凱方.
【子宮肌瘤篇】
【辨證一】:寒凝氣血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養血益氣,軟堅散結,溫經通絡.
(方名):加味生化湯.
(組成):當歸24克 川芎15克 炙甘草3克 炮姜3克 桃仁3克 益母草30克 炒芥穗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來源)《腫瘤良方大全》.
【辨證二】:脾虛濕阻,瘀血阻滞胞宮.
(治法):益氣健脾,祛瘀通絡.
(方名):四君子湯加味.(組成):黨參30克 白術15克 茯苓15克 甘草9克 三棱30克 莪術60克 牛膝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來源):曾廣盛方.
【辨證三】:瘀滞胞宮,結而為患.
(治法):活血化瘀,消瘕散結.
(方名):桂枝茯苓丸.(組成):桂枝15克 茯苓15克 桃仁(去皮尖)15克 丹皮15克 芍藥15克.
(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日早晚飯前服用10克.
(來源):言庚孚方.
【辨證四】:胞宮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溫經止痛,
(方名):生化湯.
(組成):當歸24克 川芎9克 桃仁(去皮、尖、研)14粒 黑姜1.5克 炙甘草1.5克.
(用法):用黃酒、童便各半煎,去滓溫服.
(來源):《傅青主女科.産後篇》卷上.
【辨證五】:幹血内結.(治法):活血化瘀,通經消症.
(方名):大黃x蟲丸.(組成):蒸大黃75克 黃芩60克 甘草90克 桃仁200克 杏仁200克 芍藥120克 幹漆30克 幹地黃300克 虻蟲200克 水蛭100克 蛴螬200克 X蟲100克.(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5丸,酒送下,每日2次.(來源):《金匮要略》卷上.
【辨證六】:脾虛濕阻,瘀血阻滞胞宮.(治法):益氣健脾,祛瘀通絡.(方名):加味四君子湯.(組成):黨參30克 白術2克 茯苓15克 甘草9克 莪術60克 三棱30克 牛膝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來源):曾廣盛方.
【甲狀腺腺瘤篇】
【辨證一】:肝郁脾虛,氣滞痰凝.(治法):理氣解郁,化瘀散結.(方名):消瘿湯.(組成):昆布12克 海藻12克 夏枯草15克 牡蛎30克 生地30克 三棱10克 莪術10克 炒山甲10克 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來源):李穆堂方.
【辨證二】:痰濁凝聚.(治法):軟堅散結.(方名):生地15克 玄參15克 牡蛎20克 浙貝母10克 夏枯草10克 海藻15克 昆布15克 海浮石15克 天葵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來源):張民慶等:《腫瘤良方大全》
【辨證三】:痰氣結聚.(治法):疏肝理氣,和血散結.(方名):甲瘤湯.(組成):柴胡10克 青皮6克 甲珠10克 當歸12克 夏枯草12克 皂刺10克 僵蠶6克 海藻12克 浙貝10克 法半夏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來源):李冠澤方.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