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一百首:011、小建中湯;012、桂枝加龍骨牡蛎湯;013、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014、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015、茯苓桂桂五味甘草湯;016、五苓散;017、防己黃芪湯;018、黃芪桂枝五物湯;019、黃芪白芍桂枝苦酒湯;020、麻黃湯
011、小建中湯
[組成用法]
桂枝6~15g、芍藥15~3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棗12枚、饴糖适量。将五味藥水煎,濾出藥汁,加饴糖,再放火上使之消融,溫服。每日三次。
[方證]
1.慢性腹痛伴動悸、煩熱、虛弱;腹部扁平而肌緊張。
2.舌質嫩苔少,脈弦細。
[現代應用]
1.腹中陣發性痙攣性疼痛為主證的疾病:如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過敏性結腸炎、胃腸神經官能症、腸系膜淋巴結核、慢性腹膜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膽道結石、慢性膽囊炎、過敏性紫癜、前列腺增生症、輸尿管結石、痛經、蛔蟲病、股疝、便秘等。
2.以動悸、眩暈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神經衰弱、心率失常、低血壓症、貧血等。
3.其他方面:肺結核、血管神經性頭痛、血小闆減少性紫癜、小兒遺尿症、水疱性結膜炎、眼底出血(暴盲)、鼻衄、自汗、盜汗、發熱、黃疸、遺精等。
[經驗參考]
治療腹痛為小建中湯所擅長。《幹金方》用芍藥湯(即本方)治産後少腹痛。《蘇沈良方》謂此藥治腹痛如神。腹痛輕按即痛,重按卻不甚痛,此是氣痛;重按愈痛而堅者,有積也。氣痛不可下,下之愈甚,此虛寒症也。此藥治腹中虛寒,補血,尤止腹痛。《證治準繩》說:治痢不分亦白久新,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張氏醫通》載形寒飲冷,咳嗽,兼腹痛脈弦者,小建中湯加桔梗;寒熱自汗,加黃芪。胡希恕治一男,42歲。胃脘痛反複發作已5年,經檢查診斷為“胃黏膜脫垂。”近常餓時胃脘痛,惡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飲,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軟。先與附子理中治之不效,後問細症,據有汗出惡風脈緩,知為表虛中寒之證,予小建中湯而愈(《經方傳真》)。劉家磊用本方化裁治療小兒反複發作性腹痛,頗見成效,有效率98.1%(陝西中醫,1992.12:537)。
本方還具有改善小兒體質的作用,對于虛弱兒的一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這方面日本的報道比較多。如對遺尿症,大塚敬節曾治一名女孩,14歲,個子細長,面如土色,易疲勞乏力,咽幹經常飲水。白天小便頻數,1小時排兩次,量亦多,夜間遺尿。投與小建中湯,1周後小便約2小時左右排1次,夜尿減少,兩個月後,夜尿停止,氣色好轉,已變胖(《漢方治療二十年》)。另有報告以小建中湯治療具有夜間遺尿、虛弱、易疲勞、腹直肌緊張或過敏症狀的患兒7例,2—3日獲良效者3例,2周内痊愈者4例(王三虎澤,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6;2:55)。一名12歲男孩,生來體質虛弱,體型瘦,面色不佳。經常頭痛而卧床不起,非常痛苦。脈細,兩側腹直肌痙攣。山田光胤投與小建中湯,就診當日最後一次頭痛,此後,再無發作。鞏固治療3個月,痊愈停藥(山田光胤氏,漢方臨床,?卷1号)。矢數道明治一4歲女孩,生來體弱,型瘦顔面蒼白,易感冒,扁桃體腫大,常反複發作高熱,盜汗,夜尿多,經常腹痛,因怕感冒而不敢出門。腹壁薄,腹肌緊張如兩根棒狀,給予小建中湯。藥後高燒不發,即使感冒也能立刻治愈,夜尿量逐日減少,兩個月能自己外出遊玩,腹痛已愈,性格大變,有朝氣,面包轉仕,體壯豐滿(矢數道明,漢方臨床,11卷2号)。适合本方的兒童多為白瘦休型,毛發枯黃、易驚、多汗、食欲不振、容易腹痛,下肢易肌肉痙攣,平口情緒低落,不活潑。這些經驗提示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中醫“治本”的實質。
使用小建中湯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本方是古代有效的強壯劑或調養劑,适合使用此方者,體質呈現出—種“虛弱”狀态。此種狀态一是指先天體型,多屬桂枝體質;一是指因精力體力過度消耗,而表現出精力不足,容易疲勞,易出汗,煩熱,肢體酸痛等。二、小建中湯證有比較明顯的腹證:腹直肌痙攣,顯現于淺表,腹壁扁平,呈繃緊狀态,但按之軟而無抵抗感,内無硬物、包塊等。在臍周圍向腹底按壓,可觸及腹主動脈的搏動。三、本方所主之疼痛為陣發性的痙攣性絞痛,或綿綿作痛,或攣急作痛,經常發作,但程度不劇烈,疼痛部位不定。同時伴有心悸、煩熱、多夢、鼻衄等兼證。當以這些兼證為主訴時,應見到本方特有的疼痛、急迫症狀,才可使用小建中湯。四、适用小建中湯的舌象,舌苔可以是薄白苔、薄黃苔,也可以是厚苔,但舌質必須柔嫩,有光澤,若舌質為堅老而苔厚膩者,就不适宜了。五、方中芍藥以白芍為宜,饴糖屬麥芽糖類,為方中主藥,不可缺少。臨證使用時若無饴糖,可用蜂蜜替代,不可用白砂糖代。如納差或不喜甜食可用麥芽代替。本方加味藥多為黃芪、黨參、當歸、五味子、酸棗仁等。
[原文點睛]
1.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100)
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102)
3.虛勞裡急,悸,衄,肢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煩熱,咽幹口燥,小建中湯主之。(《金匮要略》第六篇第十三條)
4.男于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金匮要略》第十五篇第二十二條)
5.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第十八條)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枚(掰)、芍藥六兩、生姜三兩(切)、膠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注論精選)
方有執:小建中者,桂枝湯倍芍藥而加饴糖也。桂枝湯扶陽而固衛,衛固則榮和。倍芍藥者,酸以收陰,陰收則陽歸附也。加膠饴者,甘以潤土,土潤則萬物生也。建,定法也,定法唯中,不偏不黨,王道蕩蕩,其斯之謂乎(《傷寒論條辨》)。
柯韻伯:厥陰為阖,外傷于寒,肝氣不舒,熱郁于下,緻傷中氣,故制此方以主之。……此方安内攘外,瀉中兼補,故名曰建。外症未除,尚資姜桂以散表,不全主中,故稱曰小。所謂中者有二,一日心中,一日腹中(《傷寒來蘇集》)。
張路玉:桂枝湯,方中芍藥、桂枝等分,用芍藥佐桂枝以治衛氣;小建中方中加倍芍藥,用桂枝佐芍藥以治榮氣,更加膠饴以緩其脾,故名之曰建中,則其功用大有不同耳(《傷寒缵論》)。
徐忠可:謂虛勞者,元陽之氣不能内統精血,則營枯而虛,裡氣用急,為悸,為衄,為腹中痛,夢失精;元陽之氣不能外充四肢之因,則陽虛而燥,為四肢酸疼,為手足煩,為咽幹口燥。假令胸中之大氣一轉,則燥熱之病氣自行,故以桂、芍、甘、姜、棗和其營衛,而加饴糖一味,以建中氣,此後世補中益氣之祖也。雖無升柴,而升清降濁之理,具寓此方矣(《金匮要略論注》)。
012、桂枝加龍骨牡蛎湯
[組成用法]
桂枝10~15g、芍藥15~2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棗12枚、龍骨]5~20g、牡蛎20~30g。水煎服,日三次。
[方證]
1.胸腹動悸、易驚、失眠多夢。
2.自汗、盜汗。
3.脈浮大而無力,舌質嫩紅、苔少。
[現代應用]
1.以心胸動悸感,驚恐不安,失眠多夢為主證的疾病:如室性心動過速、心肌炎、功能性早搏、甲亢、神經衰弱、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失眠等。
2.汗出異常症:自汗、盜汗、偏沮(半身出汗)。
3.一些兒科疾病可見本方證,如小兒肺炎、佝偻病、遺尿、小兒睡眠多汗症、夜啼等。
4.其他疾病如男子不育症、陽痿、早洩、遺精、前列腺增生、陰冷、女子夢交、産後血崩、帶下、脫發、荨麻疹、奔豚病、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更年期綜合征等也有應用本方的機會。
[經驗參考]
桂枝加龍骨牡蛎湯在兒科疾病應用的機會比較多.如魏如恢治療一例小兒肺炎,患兒2歲,使用抗生素及氨茶堿後,汗出不止,曾注射阿托品,當時汗雖止,藥效消失後又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咳嗽氣喘,汗出淋漓,四肢欠溫,消瘦神倦,舌淡而嫩。拟桂枝加龍骨牡蛎湯,重用龍骨牡蛎,另加紫菀、川貝母。服三劑後諸症消失(江西中醫藥,1985;4:64)。胡義保用本方治療小兒睡眠多汗症56例,病程最長6年,最短3個月。用桂枝加龍骨牡蛎湯加昧,随證加黃芪、太子參、五味子、白術、麻黃根。痊愈38例,好轉11例,無效5例(河南中醫;5:26)。
對男科病的治療,也常用到本方。如《張氏醫通》載治少腹急痛,便溺失精,溲出白液者。編者治一位男性青年患者,素質孱弱,是個白面書生。患者列腺炎,睾丸疼痛、遺精,多夢、盜汗,專科屢投清熱活血劑不效,視其形瘦目睛精采外露,舌嫩紅苔少,脈大無力,投桂枝加龍骨牡蛎湯加五味子、芡實、蓮須,三劑即寐安、汗止,續服30餘劑痊愈(黃煌,《中醫十大類方》,1995年)。吳有超用本方加味治男性不育症25例,包括精子數量不足、不射精等。臨證根據病情加味:濕阻精竅加滑行、車前子等,瘀阻精竅加穿山甲、王不留行等,療效滿意(吉林中醫藥,1995;3:25)。
“男子失精,女子夢交”為《金匮要略》中本方的主治病證,而失精常見,夢交難睹。下面一例夢交症,很有代表性:一女,34歲。入夜每與人交,天明始去,已四五年,誤為“狐仙”,羞愧難言。初則不以為然,久則心悸膽怯,延期失治,病情日重。避卧于鄰家,仍糾纏不散。形體消瘦困倦乏力,少氣懶言,頭暈眼花,腰膝酸軟,帶下多清稀,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用桂枝18g、白芍、龍骨各20g,甘草、生姜各9g、生牡蛎30g、紅棗7枚。5劑後,渚證消除(徐伯倫,浙江中醫雜志,1984;1:46)。
以上案例,都應與“失精家”的特殊體質類型有關。臨床上的許多疑難雜症,隻要見到桂枝加龍骨牡蛎湯證,用之多效,如編者曾治療陸某,男,57歲,2003年12月8口就診。西醫診斷為:骨髓增生性病變伴骨髓纖維化。現症:化療後,午後至夜間發熱38°C以上,伴頭暈、汗出,面色痿黃,舌淡苔少,脈芤。西醫抗菌治療發熱不退,前來求治。予桂枝加龍骨牡蛎湯加黨參五劑,囑其服後啜粥取汗。第一頓藥後腹痛,大便量很多,微汗出,體溫降至正常。随訪,體溫一直正常。
本方是桂枝湯的加味方,因此适用于在桂枝湯證的基礎上,出現更嚴重的動悸、氣上沖,表現為胸腹部的搏動感、易驚恐不安、失眠、睡眠淺、多夢、自汗、咨汗。“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是張仲景對适用這張方的人的體質描述。在臨床中可以看作是桂枝體質的一種,即膚白體瘦,外表柔弱,皮膚細膩,小腹腹直肌緊張,腹主動脈搏動亢進,易心悸頭暈;汗出、失眠多夢。決定本方能否應用還應參考脈象和舌象。脈必見浮露,大而無力,若沉細沉實或大而有力,均不是本方脈象;舌質嫩紅、濕潤、苔薄白者可用,若舌質暗紅堅老、淡白胖大,舌苔黃膩、焦幹、厚膩者均應慎用。
睡眠狀況不佳是應用本方重要的依據,臨證時應進行詳細詢問。包括不易入睡、睡眠淺、夢多,或亂夢紛紛,或作噩夢、容易驚醒、夢遺、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蛎湯的加味藥多為黃芪、五味子、酸棗仁、郁金、遠志、白薇、山萸肉等。不宜過多,随證選取一兩味即可。
[原文點睛]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曆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材。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蛎湯主之。(《全匮要略》第六篇第八條)
桂枝、芍藥、生姜各三兩、甘草;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蛎各三兩。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去三升。分溫三服。
[注論精選]
尤在泾:桂枝湯能補虛調陰陽,加龍骨牡蛎者,以失精夢交,為神情間病,非此不足以收斂其浮越也(《金匮要略心典》)。
徐忠可:桂枝芍藥通陽固陰,甘草姜棗和中上焦之營衛,使陽能生陰。而以安腎甯心之龍骨牡蛎為輔陰之主,後世喜用膠麥而臣姜桂,豈知陰凝之氣,非陽不能化耶(《金匮要略論注》)。
張路玉:夫亡血失精,皆虛勞内固之證,舉世皆用滋補氣血之藥,而仲景獨與桂枝湯,其義何居?蓋人身之氣血全賴後天水谷以資生,水谷入胃,其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榮氣不榮則上焦熱而血溢,衛氣不衛則下焦寒而精亡,是以調和營衛為主。榮衛和,則三焦各司其職,而火自歸根,熱者不熱,寒者不寒,水谷之精微輸化,而血液之源有賴矣。以其亡脫既憤,恐下焦虛脫不禁,乃加龍骨牡蛎以固斂之(《金匮衍義》)。
013、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組成用法]
茯苓12~30g、桂枝10~15g、白術10~15g、炙甘草3~6g。水煎,溫服,每日三次。
[方證]
1.心下動悸、或氣上沖胸、或眩暈。
2.腹部軟弱而胸脅部脹滿、胃内有振水聲。
3.小便不利、浮腫傾向。
4.舌體胖大、苔白滑。
[現代應用]
1.以眩暈為主訴的疾病,如耳源性眩暈、高血壓性眩暈、神經衰弱性眩暈、低血壓、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
2.以心悸為主訴的疾病,如風濕性心髒病、冠心病、高血壓性心髒病、肺源性心髒病、心律失常、心髒神經官能症、心髒瓣膜病、心肌炎等。
3.以胃中有振水聲為主訴的疾病,如胃下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神經性嘔吐、胃腸神經官能症等。
4.以胸脅部脹滿、咳嗽為主訴的疾病,如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百日咳、胸膜炎、心包積液等。
5.眼科疾病,如白内障、結膜炎、病毒性角膜炎、視神經萎縮、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炎,視網膜病變等也有使用的機會。
6.其他方面如慢性腎炎、腎結石、肝硬化腹水、特發性水腫、婦科帶下、羊水過多、小兒狐疝、過敏性鼻炎、耳鳴、睾丸鞘膜積液等。
[經驗參考]
“氣上沖胸”是苓桂術甘湯證的病機所在,“起則頭眩”則是本方證的特征表現,多見于心髒疾病。對此,劉渡舟先生有豐富的使用經驗。他以本方為基本方治療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炎等心髒病,其經驗如下:要抓住心髒病屬于水氣上沖的特征,一是水舌,即舌質淡嫩,舌苔水滑。二是水色,即面色黧黑或面見水斑,水斑就是見于天庭,鼻柱兩側、兩顴、兩頤、颏部的棕褐色或黑褐色斑點,其色暗滞。三是脈沉弦。此外,并伴有心悸、胸悶、短氣、喘息,且有入夜胸悶等症狀加重的傾向。尚見頭暈目眩、咽噎耳鳴、睑腫面浮等。如治一女,患病毒性心肌炎,經中西醫治療,病情緩解,然心悸、短氣、胸悶、頭眩諸症不除,且疲乏無力,面色白虛浮,舌淡胖,苔水滑,脈沉弦而結。方用桂枝10g、茯苓18g、白術10g、澤瀉10g、太子參15g,服藥12劑,諸症基本消失,脈律整齊,繼以苓桂術甘湯善後,鞏固療效(中國醫藥學報,1990;4:5557)。矢數道明治療一例陣發性心動過速,心髒已增大,胸部有重壓感,短氣湯不暢”心跳過速,結代脈,動悸,呼吸困難,起立則暈眩,噫氣,尿頻,多汗等、投苓桂術甘湯加牡蛎,病情逐漸好轉(和漢藥,131号)。
本方所主之眩暈除了見于心髒病之外,還見于腦供血不足性疾病。如張琪研究員治一婦人,年五旬餘,一日起床頭眩暈,顫動不止,自覺體内有氣上沖,沖則肢體顫抖。脈象沉而有力。西醫診斷為“腦動脈硬化”、“基底動脈供血不全”,諸治罔效,以苓桂術甘湯加澤瀉,3劑後上沖及顫抖、眩暈皆大減,繼服十餘劑而安<中醫雜志,1984;12:7)。
本方也可治療耳源性眩暈,如王天明等用本方治療内耳眩暈病2l例,全部病例均經西醫确診,且治療效果不明顯。治以苓桂術甘湯為基本方并加味,眩暈重者加澤瀉30e;嘔吐重者加陳皮12s、半夏12 8;伴失眠者加生龍骨30g、生牡蛎30g。治愈18例,随訪一年未複發,好轉2例,無效1例(中醫研究,1990;3:38)。
眩暈還可見于消化系統疾病,不過多與“心下逆滿”同時出現,這些疾病查體多有他覺的“心下震水音”。胃下垂、胃潴留等多見此證。胃切除後的“傾倒綜合征”也會出現本方證。其臨床常表現為進食後上腹部飽脹,疼痛不适,惡心伴嘔吐、嗳氣、腸鳴脹氣、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如果再伴有面色蒼白、頭昏、眩暈、暈厥、顫抖、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經失調症狀即可考慮使用本方。
陳保田将本方合四物湯再加生龍骨、生牡蛎,名為鎮眩湯,治療眩暈的範圍頗廣,對耳源性眩暈、眼源性眩暈、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引起的眩暈、胃源性眩暈,均有良好療效。治療53例眩暈症,治愈率為85%(《經方的臨床應用》,廣東科技出版社,1985)。總之,隻要伴見水停心下、心動悸、心下逆滿、小便不利,或胃内有振水聲者,即可投此方。
對于“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多數注家認為該條經文所述病症可用本方治療。那麼,我們也可以把該條文借用于治療胃脘部的寒冷。如江西名醫張海峰先生治療一胃脘痛(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病人,胃脘部厚衣重裹,精神不振,納差便稀,舌淡而胖,苔白滑,脈弦遲。處以俠苓30g、肉桂9g、焦白術12g、炙什草9g而愈(遼産中醫雜志,1987;5:3)。類比和借用的思維方法對擴大經方的臨床應用很有幫助。
呼吸系統的疾病也常用到此方。傅昌格用本方加味治療百口咳重症之痙攣性咳嗽156例,痊愈148例;好轉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8.8%,處方:夥苓15g、桂枝6g、白術10g、甘草6g、浙貝母10g、百部15 8、旋覆花6g、桃仁6g、機殼6g、地龍10g(黑龍江中醫藥,1992;6:10—11)。慢性支氣管炎也可見到本方證。編者曾治療一男子,咳嗽月餘,西醫診斷為支氣管炎,叠進中西藥治療乏效,前來求治。自覺胸腹部有氣上沖,痰稀白,惡風,晨起臉早浮腫貌。視體形瘦、面色黃白無華,舌質暗、苔白滑,投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七劑而愈。以桶狀胸為特征的肺氣腫,也多有應用本方的機會。
一些眼病也常常用到本方,陸淵雷先生說:“胃水常引發目疾,赤痛而多哆,本方(指苓桂術甘湯)加車前子,奇效。時醫治日疾,但曉寒涼滋潤,桂之溫,術之燥,皆視為禁藥,于是久久不得愈,而世俗有眼病百帖之口号”。日本漢方家也有此經驗,尾台榕堂在《類聚方廣義》中說到“治飲家眼目生雲翳,昏暗疼痛,上沖頭眩,睑腫,眦淚多者加苡仁。當以心胸動悸,胸脅支滿等證為目的。治雀目證亦有奇效”。姜崇智等以本方加附子治療病毒性角膜炎3l例,35隻眼,均有起病急,初期羞明、流淚、疼痛、異物感等,繼則黑睛出現翳障,呈點狀、星狀的表現。結果治愈率為87%(山東中醫雜志,1993;12(2):18)。中田克雄治療54歲女性,兩眼睑紅腫,瘙癢難忍15年。好飲茶,尿量少而次數多,以往站立時血壓偏低,劇癢時睜眼都困難。診為水毒證,與苓桂術甘湯,并囑節制飲水。服藥不到二十天徹底治愈(廣西中醫藥,1981;4:封三)。目居高位,水氣上沖每多犯之,臨床切勿一概清熱解毒。
苓桂術甘湯是一張對“證”的方劑,而不是對“病”的方子。本方所治療的病種也都是其他方劑的主治範圍,因此,臨床應用時要嚴格把握方證的規定。這樣才能在面對紛繁的病種和衆多的方劑時,準确地選用奉方。本方證多在慢性病的基礎上,因感受外邪、精神刺激、心身疲勞等誘因而引起,有發作無定時,時好時壞的臨床特點,發作時各種症狀甚劇,來勢猛,但去後則相安無事。所以臨證的,判斷平時是否具有水飲内停的指征如:眩暈、動悸、小便不利,胃内振水聲、咳嗽、痰多清稀、浮腫傾向、胸脅支滿、苔滑等,對正确使用本方有關鍵的指導意義。
苓桂術甘湯在臨證時常需加味或合方,加味藥多為半夏、豬苓、澤瀉、幹姜、附子,百合,車前子等.不宜過多,随證選取一兩味即可。多與半夏厚樸湯、補中益氣湯、四物湯、防己黃芪湯合方使用。日本醫家将本方與四物湯合用名為連珠飲,治本方證兼有血虛者。根據應用的側重不同,方中桂枝可改用肉桂,白術可改用蒼術,有時也可二藥合用以增強療效。
[原文點睛)
1.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别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67)
2.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第十六條)
3.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i之。腎氣九亦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第十七條)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術、甘草(炙)各;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去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注論精選]
王晉三:此太陽、太陰之方也,膀胱氣鈍則水蓄,脾不行津液則飲聚。白術甘草和脾以運津液,茯苓桂枝利膀胱以布氣化。崇上之法,非但治水寒上逆,并治飲邪留結,頭身振搖(《古方選注·太陽中篇》)。
尤在泾:痰飲,陰邪也,為有形,以形礙虛則滿,以陰冒陽則眩。苓桂術甘溫中去濕,治痰飲之良劑,是即所謂溫藥也。蓋痰飲為結邪,溫則易散,内屬脾胃,溫則能運耳(《金匮要略心典》)。
徐忠可:若心下有痰飲,心下非即胃也,乃胃之上,心之下,上焦所主.唯其氣挾寒濕,陰邪沖胸及脅而為支滿,支者,撐定不去,如痞狀也。陰邪抑遏上升之陽,而目見玄色,故眩。苓桂術甘湯,正所謂溫藥也,桂、甘之溫化氣,術之溫健脾,苓之平而走F,以消飲氣,茯苓獨多,任以為君電(《金匮要略論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