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孩子的自卑、家長的自我覺察與改變

“我太弱了”、“我不夠強大”、“我不夠優秀”、“我不如别人”、“我有點兒差”、“我是個超貨(傻子或蠢)”、“我是個失敗者”、“我不好”、“我沒用”、“我無能”、“我不配”、“我壞”、“我不招人喜歡”、“我是個多餘的人”等等自我否定的話是我在臨床工作中經常聽到的。每當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也會聽到和看到放聲痛哭涕淚橫流,或者壓抑的嗚咽,或者眼圈紅紅,或者淚水從眼眶裡溢出來,或者半天低頭不語,很是讓人心酸難受,哪怕是經常經曆此情此景的我。

一個人走到如此地步,這樣看待自己,雖然在理智上也很不情願,卻已在内心深處紮了根。每每回溯其曆史,總能發現父母或養育者對他的影響。也就是說,一個人這樣看待自己不是憑空就形成的,往往跟其童年經曆有關,跟其父母或其他養育者日複一日的言傳身教有關。

比如,父母總是覺得自己在外面被人欺負,在大家庭裡也從未被公平對待過,自己人善被人欺,于是不時告誡孩子要多長個心眼提防他人,不要太傻,否則日後會吃大虧的。可以想到的是,在這樣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在心裡會怎麼看待自己和别人呢?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和人互動?

再比如,父母一遇到事情就先往最壞的方面想,認為隻有這樣才能做好充足準備少受傷害。那孩子會不會有樣學樣,遇事就先是災難化思維,變得容易緊張焦慮?或者說看低自己的能力呢?

比如,父母跟孩子談論自己背負的家庭責任,跟孩子談論孩子需要背負的家庭和家族責任,督促孩子早些成長,這本無可厚非。可是如果在孩子童年時代就要讓孩子背負那些本不該他這個年齡承受的責任,以此為理由剝奪孩子快樂玩耍的機會,教導孩子要各方面努力。父母這樣做是在幫助孩子,還是在過度控制孩子、不相信孩子有能力成長為一個對自己、對家庭、對家族乃至對社會有用的人?孩子非常努力也會有不如願或想偷懶的時候,那孩子會怎樣想自己?

再比如,父母督促孩子鍛煉身體,本是好事,因為鍛煉對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每次督促前總聲稱:“你太弱了,你需要鍛煉,不然未來你承受不了生活的壓力。”這會讓相對敏感的孩子如何想他自己這個人呢?會覺得自己很強大,還是會覺得自己太脆弱了?孩子會如何想這個社會呢?

又比如,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強調孩子需要順着家長的意思做事或說話,家長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讓幹什麼就不幹什麼,不然就會出錯或吃虧。如果孩子稍有逾越或者出現差錯,就會對孩子非打即罵,或者指責孩子是超貨(傻瓜),或者說“不聽大人言吃虧在眼前”,或者面沉似水、怒火外洩。這樣真的是幫孩子,還是在阻礙孩子的探索、約束了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學會了自我否定?

比如,父母在孩子略大一些後告訴孩子:“我們本來不想要你,我們想要一個男孩,計劃把你打掉,隻是後來你姥姥死活不同意才把你留下來了。我們就不應該生你,早知道你是現在這樣的話”。這樣的氣話在孩子惹麻煩後不時會說出來,會不會讓孩子聯想到之前的諸多不如意,從而覺得自己本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自己多餘、惹人厭呢?

再比如,母親回家後總是陰沉着臉,孩子開心地迎過去,遇到的要不是媽媽的斥責與黑臉,要不就是厲聲詢問是否給其他人添了麻煩,要不就是一進門看不慣家裡的髒亂,看不慣丈夫的作為,指責這個指責那個。這種情況經曆多了,孩子會怎麼想自己和他人?

又比如,男孩子年齡小,遇到不開心或委屈的事情,自然也會哭。此時家長不是詢問了解情況、着手于如何幫助孩子,而是一味地強調男孩子不應該這樣,男孩子就不應該哭,哭是柔弱的體現,是女孩子的行為,這絕不是男孩子該有的作為,甚至動手打罵他。這樣說教會增加孩子的自我認同,還是增加了孩子的自我否定?

比如,孩子有一個好朋友,好朋友顯得鬼機靈,自己的孩子跟人相比顯得有些憨厚。家長就不停地跟孩子說:“你不要跟他在一起了,你也不要什麼都跟他講,遲早有一天你會吃虧的,到時就晚了。” 孩子跟任何人打交道,唯恐自己的孩子上當受騙或被欺負,家長就總是勸誡孩子,讓孩子遠離他的某個或某幾個夥伴,卻不教他人際交往的方法,這樣教育下來孩子會怎麼想自己和别人呢?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否能夠在如此教育下建立起來?

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如果詢問家長的話,幾乎每一個家長都會說,自己的目的是保護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卻未曾料到日常的言行會背離初衷。面對孩子目前罹患精神障礙,家長滿是委屈與後悔;也會有家長滿是不甘與抱怨:難道孩子這樣就全是我們做家長的錯?其實重要的不是追究誰的責任,因為大多數父母并不是成心給孩子制造痛苦,而是在真心為孩子好的前提下不知不覺中給孩子施加了更多痛苦體驗。

每一個幼小的孩子都是從家長那裡開始學着長大,學着認識他自己和這個世界。如果孩子從家長那裡獲得的都是對他的否定,他要建立起對自我的肯定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隻是對一些孩子來說就會很不容易甚至幾乎不可能。那麼作為正在養育孩子的父母,是否需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視角來留意和審視自己呢?從孩子的反饋或痛苦表現中反思自己的言行、态度、神情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從而提醒自己做出轉變?

答案當時是需要這樣,因為這樣符合父母的初衷。父母或養育者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對一個人影響深遠。我們每個人出生後都是在跟養育者一點一滴的互動中不斷學着去認識自己和這個世界,再用習得的方式跟外界互動,最終形成我們各自特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思維行為模式。作為孩子生物學上的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與完善自我,給孩子創造有利于他健康成長的氛圍,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合格的父母。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