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複方:肺癌主方
來源:中國醫藥學報1988(1):22 /《潘敏求黎月恒醫案精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組成:百合10g,生熟地各10g,玄參10g,當歸10g,麥冬10g,白芍10g,南北沙參各15g,桑白皮15g,黃芩10g,臭牡丹30g,蚤休30g,白花蛇舌草30g。
用法:日1劑,水煎服,連用2個月為1療程。
功效:益氣養陰、清熱解毒(養陰清解法)。
主治: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肺低分化鱗癌。
臨床應用時應随症加減:
①氣短乏力,加黃芪、黨參補肺益氣。
②胸痛、舌質紫黯有瘀斑,加紅花、桃仁活血祛瘀。
③痰中帶血,加蒲黃炭、藕節炭、仙鶴草涼血止血。
④胸水,加葶苈子、芫花利水逐飲。
⑤痰多,加生南星、法半夏清熱化痰。
⑥低熱,加銀柴胡、地骨皮滋陰清熱。
⑦高熱,加生石膏、水牛角清熱瀉火。
方解:
百合、麥冬益氣養陰、潤肺止咳,重樓清熱解毒、化瘀止痛,兩者共為君藥。
生、熟地配白芍養陰涼血,滋陰壯水,共奏益氣養陰之效;沙參助百合、麥冬滋陰生津,潤肺止咳;臭牡丹、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助重樓解毒化瘀,共為臣藥。
佐以桑白皮、黃芩、玄參瀉肺清熱,止咳化痰,清咽利膈。
當歸為方中使藥,使他藥直達病所。《藥品化義》雲:“當歸性溫能散,入肝經,養血活血,運行周身。”
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陰、清熱解毒之功。陰液充足,邪毒自清,痰化熱退,咳嗽自已。
1、肺癌剖胸探查術後
蘇某,女,34歲,長沙市人。
患者1983年7月14日正常體檢,胸片發現左肺門腫塊4.5cm×2.4cm ×2.5cm。
臨床診斷:左上肺癌,并于1983年8月18日在湖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行剖胸探查術,術中見左上肺近肺門區5cm×4cm×3cm腫塊,主動脈弓下見腫大淋巴結呈串珠排列,蠶至棗大小不等,質地較硬,膈神經呈淺面經過,
手術台上讨論:因病變廣泛手術預後差,決定關胸,行肺門及主動脈弓下淋巴結活檢。
活檢病理:低分化鱗癌。由于病變廣泛,不宜放療。
患者拒絕化療,于1983年8月26日求吾師中藥治療。
症見:氣促、輕咳嗽、痰少,色黃,惡心幹嘔、納食少,體虛乏力,伴胸背脹痛,腰部疼痛,舌紅苔薄白,脈細弱。
中醫辨證:氣陰兩虛,邪毒蘊結。
治則:補氣養陰,解毒散結。
肺複方加減:太子參15g,黃芪20g,百合15g,麥冬15g,白芍10g,生地10g,茯苓10g,陳皮10g,法半夏10g,雞内金10g,桑白皮15g,黃芩10g,臭牡丹20g,白花蛇舌草20g,半枝蓮20g,甘草5g。水煎,每日1劑。
二診:1983年12月8日
服上方3月餘,諸症好轉,仍體虛乏力,微氣促,伴左胸背脹痛,舌紅苔薄白,脈細弱。上方加白參10g,蘇木10g,五味子10g,繼續治療。
三診:1984年7月31日
胸部X線複查:左肺部腫塊大小基本同前,守方治療。
四診:1985年2月9日
堅持守方治療并2~3個月稍作處方調整,僅左胸脹痛不适,上方加莪術5g,桃仁10g。
五診:1985年10月21日
胸部X線檢查:左肺腫塊略有縮小,無胸痛等不适,已恢複上班,仍堅持中藥治療。
六診:1989年9月30日
胸部X線檢查:左肺腫塊大小穩定。肝、脾、腎、腹腔、腹膜後均未轉移。
1986年、1987年、1988年患者均體健上班,每年複查肺部腫塊穩定,2000年後已停止中藥治療。
2010年8月随訪,患者健在,經中藥肺複方治療帶瘤生存27年。
按語:本患者經剖胸探查術不能切除腫瘤,病理證實為肺低分化鱗癌,而要求吾師中藥治療。
2、肺癌骨轉移
楊某某,男,40歲,湖南常德市人。
患者2004年11月25日無顯着誘因出現咳嗽、咳痰,在當地予以抗炎醫治無效。
CT:左胸占位性病變,左邊胸腔積液。行左邊胸腔積液抽液1次,量約540ml,為血性胸水。
2004年12月17日轉診湘雅醫院
複查胸部CT:左上肺尖後段結節,惡性腫瘤可疑,左胸腔積液少數。
行支窺鏡:左上葉尖段外壓狹窄。
支窺病理:(左上肺)腺癌。
骨掃描示第4、8胸椎,第1、3、4腰椎、左邊髋關節及左邊胫骨上段骨放射性反常濃聚影,骨轉移。
患者拒絕化療,2004年12月21日求助吾師。
症見:間有咳嗽,胸痛,左邊髋關節處痛苦,飲食尚可,大小便正常。舌質紅,有瘀斑,苔薄白,脈細。
辨證:肺陰虧虛,瘀毒内結。
治則:養陰潤肺,活血化瘀。
肺複方加減:百合15g,麥冬15g,赤芍10g,陳皮10g,法半夏10g,瓜蒌15g,川貝10g,桑白皮15g,香附10g,郁金10g,紅花10g,土鼈蟲10g,重樓20g,白花蛇舌草20g,甘草5g。水煎,每日一劑。
二診:2005年1月12日
服藥後仍間有咳嗽,胸痛略減輕,左邊髋關節處痛苦,胃口差,大便溏,舌質紅,有瘀斑,苔薄白,脈細。
吾師以為肺陰虧虛,瘀毒内結兼有脾虛。
治以養陰潤肺,健脾益氣,活血化瘀。
肺複方合香砂六正人湯加減:黃芪20g,黨參20g,茯苓10g,百合15g,赤芍10g,麥冬20g,白術10g,陳皮10g,法半夏10g,瓜蒌15g,川貝10g,桑白皮20g,香附10g,郁金10g,紅花10g,土鼈蟲10g,桑寄生10g,大雲12g,炒麥芽15g,炒谷芽15g,甘草5g。水煎,每日一劑。
三診:2005年2月15日
仍間有咳嗽,胸痛略減輕,左邊髋關節處仍痛苦,胃口改進,大便成形,舌質紅,有瘀斑,苔薄白,脈細。
守方醫治。
四診:2005年3月28日
左邊髋關節處及腰背痛苦顯着,咳嗽、胸痛減輕,乏力,胃口欠佳,大便成形,舌質紅,有瘀斑,苔薄白,脈細。複查肺部CT:左上肺尖後段結節較前無顯着變化,左胸腔積液少數。此刻患者以骨轉移痛苦為首要臨床表現,
吾師選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治以養陰潤肺,溫陽化瘀止痛。
方用陽和湯加減:熟地黃15g,鹿角膠10g(蒸兌),肉桂3g,麻黃6g,炮姜5g,白芥子10g,百合15g,麥冬15g,赤芍10g,陳皮10g,法半夏10g,香附10g,郁金10g,紅花10g,土鼈蟲10g,炒麥芽20g,炒谷芽20g,重樓15g,白花蛇舌草15g,甘草5g。水煎,每日1劑。
末診: 2006年12月12日
患者長時間服用中藥,每3月到門診調整處方,病況安穩。此次複診精力可,左邊髋關節處及腰背部痛苦較前顯着緩解,偶咳嗽,胸痛,胃口正常,大小便正常,舌質紅,有瘀斑,苔薄白,脈細。複查胸部CT:左上肺尖後段結節同前,左胸腔積液少數。骨掃描示第4、8胸椎,第1、3、4腰椎、左邊髋關節及左邊胫骨上段可見淡淡放射性濃聚影,骨轉移醫治後好轉。患者肺癌骨轉移經中藥醫治後病況安穩,痛苦緩解,骨掃描提示骨轉移部位放射性濃聚影變淡。
按:
1)此事例為晚期肺癌、骨轉移,首診以咳嗽、胸痛、左邊髋關節處痛苦為首要表現。吾師以為其病本在肺,因“肺主氣”,“肺為嬌髒、喜潤惡燥”,氣虛陰傷是肺癌的實質。患者肺癌辨證屬肺氣陰兩虛型,故選用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法,此外患者舌質紅,有瘀斑,“不公例痛”,不通日久必夾有瘀。選用吾師經驗方肺複方加減。方中百合、麥冬、黃芪、黨參益氣養陰,生津潤肺,重樓、白花蛇舌草、紅花、土鼈蟲、香附、郁金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法半夏、瓜蒌、川貝、桑白皮瀉肺清熱,止咳化痰并在方中加陳皮、茯苓健脾理氣,化生氣血以培土生金,桑寄生、大雲補腎納氣。諸藥合用共奏其效。
2)吾師雖以益氣養陰清解法為主醫治肺癌,但臨證依據不同臨床表現,選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四診時患者咳嗽緩解,臨床表現以骨痛為主,吾師以為此刻應以緩解骨痛醫治為主。選用陽和湯加減。該方出自清·王洪緒《外科證治全生集》,是醫治陰疽的名方,有溫陽散寒通滞之效,世有“陰疽活命丹”之稱。
現代醫學以為,骨轉移病竈區的破骨細胞活性增高,部分前列腺素及炎性因子增多是導緻骨痛苦的首要因素。此外,腫瘤牽張骨膜也可發生痛苦。
中醫學以為,骨轉移癌的病因病機為癌毒日久,脾腎兩虛,腎不能養髓生骨,緻骨不生不堅。加之毒邪深陷,寒濕痰瘀凝聚氣血,經絡壅阻,不公例痛,故其以痛苦為首要症狀。
陽和湯溫補腎陽治其本,散寒通滞止痛治其标。
方中熟地黃、炮姜、肉桂治以溫補化凝;鹿角膠乃血肉有情之品,生精補髓,養血助陽麻黃開腠理;白芥子祛痰散結;其間熟地黃得麻黃則補而不膩,麻黃得熟地黃則通經絡而無宣布之功。諸藥合用,以溫陽補血,散寒導滞,祛瘀止痛。陽氣和暢,氣血流轉,公例不痛。誠如張秉成《成便利讀》所言:“非有形精血之屬難收速效,無溫中散寒之品不能直入其地,以成其功。” 參加白參、黃芪、百合、麥冬陳皮、法半夏補氣養陰,潤肺止咳。香附、郁金、當歸、赤芍、土鼈蟲、紅花、白花蛇舌草、重樓行氣活血,解毒散結,化瘀止痛。炒麥芽、炒谷芽健脾消食,以保脾胃功用。患者醫治後骨痛緩解,骨掃描提示骨轉移部位放射性濃聚影變淡。吾師臨床用于醫治骨轉移癌之痛苦獲得滿足效果。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