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李東垣《脾胃論》中一張奇妙的方子,專治疑難雜症,很多人不知道

在李東垣的世界裡,認為人體百病皆有脾胃而起,所以脾胃出現一些問題,也會出現一些疑難雜症。 在臨床中,有一種奇怪的病症,幽門不通,飲食不下;幽門阻閉,便秘脹滿; 胃上被阻塞不能進飲食,胃下被阻閉不能排大便,這樣的病情不僅會讓患者身體難受,還會使患者日漸羸瘦,更會讓患者心情煩躁。 而這種疾病究其原因,莫過于胃腸燥熱,陰液損傷,通降失司,氣機欲上不能上,欲下不能下,真是莫可名狀,難受不已。 然而,這種疑難雜症該如何是好? 李東垣就此發明了 通幽湯 (《脾胃論》)。

全方由 “桃仁泥、紅花各一分,生地黃、熟地黃各五分,當歸身、炙甘草、升麻各一錢” 組成,煎服方法主要是“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之”(在《蘭室秘藏》中還有“調槟榔末五分,食前稍熱服”的服用方法),飯前服用。 這個方子适應的病機是瘀血内停、血燥津枯、幽門不通; 治療原則是養血潤燥、活血通幽。 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胃炎、食管癌、胃癌、習慣性便秘等屬于瘀阻幽門、血枯不潤證型的患者。 那麼,這個七味藥的方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 當然全靠配伍啦!

全方以生地黃、熟地黃、當歸身三味中藥來進行滋陰補血潤燥;再用桃仁、紅花協助當歸,活血祛瘀、潤腸通便; 而升麻為陽明引經藥,既能引諸藥直達病所,又能升陽散郁,使清陽得升,濁陰自降,從而加強通幽通便之功; 最後用炙甘草調藥和中。諸藥相合,就能起到養血潤燥、活血通幽的妙用。 按照《蘭室秘藏》的服用方法,全方還需加槟榔末,而槟榔末的作用則是下墜而破氣滞 細細來品味,發現這個方中的每一味藥都十分精妙。 先來說說方中的 升麻與槟榔 升麻味甘辛性寒,行肝氣而達脾胃、兼達膻中,使清氣自升而濁氣自降,清代名醫汪昂盛贊:“加升麻者,天地之道,能升而後能降,清陽不升,則濁陰不降,經所謂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也。”

而槟榔末味苦澀而性溫,能收斂氣機而降洩,燥濕除痰,使氣機下行而達于下極,尤其對于二便閉結、裡急後重頗見功力。槟榔末與升麻兩味組合,一升一降,以通壅塞。 而方中 當歸身 味辛甘而性潤,可以化濕為血,調熱順氣,之所以用當歸身,目的就在于養血而專治幽門。 桃仁 在這裡主要是緩肝和脾,去瘀生新,潤澤枯槁。紅花在這裡專攻潤燥行血、祛瘀生新。 生地黃 滋養陰血而通達于上,幫助當歸滋潤幽門之枯槁。 熟地黃 堅腎水以牢守于下,并能安下焦命門之火。

甘草 的作用則主要是厚脾土、滋血氣、和陰陽。 不得不說,李東垣創立的這個方子,的确十分獨到,而且用藥味數也不是很多,用藥劑量也是比較輕的,當然在現代運用時,要根據病人情況而決定使用什麼樣的劑量。 這個方子在解決疑難雜症的時候,所用到的機理離不開升降浮沉,也就是說這個方子還可以有其他的延伸用法,尤其是對一些升降失常的疾病來說,通幽湯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