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瑤族民間秘方 專治各種疑難雜症

  • 一、瑤族臍藥療法藥方

(1)眩暈、高血壓 膽汁制吳茱萸500克,龍膽草醇提取物6克,硫黃50克,醋制白礬100克,朱砂50克,環戊甲噻嗪0。175克。共研細末,裝瓶備用。每用0.2%克左右的填臍窩,外敷棉球固定。每周換藥1次,适用于高血壓,頭暈頭痛,屬肝熱者效佳,虛則不宜。


(2)面肌痙攣 膽南星8克,明雄3克,醋芫花50克,黃芪30克,馬錢子總生物堿0.0001克。共烘幹研為細末,再噴入白胡椒揮發油0.05mL,混勻,密閉備用。 (3)中風口眼歪斜 馬錢子50克,芫花20克,明雄2克,川烏3克,膽南星5克,白胡椒2克,白附子3克。先将馬錢子放砂鍋内,加水和一撮綠豆;放上煎熬,待豆熟,将馬錢子撈出,剝去皮毛,弄成小碎塊,放入盛有沙的鐵鍋内加熱,并不停地用木棒攪拌,直至馬錢子發出的“嘣嘣”聲消失,馬錢子呈黃褐色時(切勿炒黑,黑則無效),取出與諸藥共研為末,過篩,每取藥末10~15克,撒在2×3厘米膠布中央,分别貼于神阙、牽正二穴上,2天一換,一般5~10天見效。 (4)半身不遂 偏方效方秘方驗方土方大全 分享偏方秘方實用妙招 12篇原創内容 公衆号
銀朱10克,枯礬12克,降香3克,艾絨60克。共研細末,用皮紙制成艾條,早晚熏灸臍部,蓋被微汗。适用于中風半身不遂,或風濕痛。 (5)胃下垂 蓖麻子份,五倍子1份。微信搜索偏方秘方驗方大全,共研搗如膏敷臍部,外用關節鎮痛膏6~8張固定,每天早、中、晚各熱熨一次,第四天去掉,通常6次為度,孕婦、吐血者忌用。 (6)洩瀉 胡椒1克,撒于大米飯餅上,貼臍部。一次即止,最多3次可愈。 (7)肝炎 栀子、桑椹15克,桃仁、杏仁各30克。共研細末,加醋适量調成糊,貼神阙穴,每兩天換1次藥,适用于慢性肝炎。 民間偏方驗方效方秘方土方大全 分享各種疾病偏方 2篇原創内容 公衆号
(8)肝硬化腹水 新鮮蔥白10根,芒硝10克,共搗如泥。先用酒精棉球擦淨臍窩污垢,再以上藥敷神阙穴,上蓋塑料薄膜及紗布,膠布固定,1日1換。天冷時,宜将蔥白合劑加溫後再敷。适用于肝硬化、胃腸道功能紊亂,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腹水。 (9)子淋 滑石120克,研細末,每取30克水調成糊,敷臍中和關元穴,幹後再換。 (10)胎動不安 大黃、芒硝、闆藍根、浮萍、海蛤粉各3克,共研細末,溫水調糊,敷臍。 (11)難産 難産膏方1:生龜闆240克,芝麻油500mL,鉛粉60克,黃丹炒60克。方2:車前子12克、川芎10克,當歸15克,半夏6克,冬葵子12克,枳殼、白芷、白蔹各5克,蔥汁20mL,芝麻油适量。先将方1中龜闆入油鍋加熱,炸至焦枯;過濾去渣,将油熬至滴水成珠時,徐徐投入黃丹、鉛粉攪拌收膏。然後将方2中8味藥共研末過篩,加入蔥汁、芝麻油,調糊備用。用時先取膏藥敷臍,然後将藥糊塗于膏藥上,覆蓋固定,安卧即生。 (12)小兒疳積 山楂、生栀子、桃仁、大刺(去核)各7個,蔥頭9個,芒硝30克。共研末,加适量面粉,酒調作餅狀,敷臍中,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 (13)慢性前列腺炎 白礬适量,小麥粉或大蔥适量。白礬研末與小麥粉或大蔥共混,敷臍中。 (14)急性腸炎 取3寸毫針,從天樞穴皮下進針,針尖向臍中方向刺2~2.5寸,持續緩慢撚針3~5分鐘起針。亦治脫肛。 (15)夢遺 取3寸毫針,從氣海皮下進針,針尖向臍中方向斜刺1.5~2寸,持續緩慢撚針3~5分鐘起針。又治膀胱炎、痛經。 二、瑤族藥墊法藥方 (1)水腫、小便不通 蔥500克,搗爛,紗布包裹,制成坐墊,令病者坐其上。 (2)疝氣 川椒30克,小茴香30克,竈心土500克。将川椒、小茴香研為細末,竈心土打碎,三味和勻,棉布包裹,制成坐墊,令病者坐其上,如無竈心土,可用淨砂炒後代替。 (3)腳跟骨刺 川芎45克,研為細末,用薄棉紗布做3個鞋墊,将藥撒入棉紗布之間,做成鞋墊,令病者使用,每日1隻鞋墊,3個鞋墊交替使用。一般7天可收效,20天後疼痛消失。 (4)腳汗 甘草、白芷各15克,共研細末,做成鞋墊,令病者使用。 三、瑤族藥冠法藥方 (1)失眠:磁石20克,朱砂20克,六曲10克。上藥共研細末,做成帽子,令病者戴于頭頂,可連續使用,直至病愈。 (3)健忘:将遠志10克研為細末,做成帽子,令病者戴頭上。 (4)骨蒸:獺肝1具(炙)、鼈甲1枚(炙)、野狸頭1個(炙),紫菀12克,漢防已45克,野漆30克,麥門冬去心30克,炙甘草30克。上藥共研細末,用绛絹做成帽襯,将藥裝于帽襯内,并将襯置于帽中,令病者戴之。 四、瑤族藥巾法藥方 (1)水腫、小便不利 生蒲黃500克,研細末,撒在薄棉布上,縫嚴,做成長巾,令病者系于腰臍或少腹。本巾亦治孕婦轉胞。 (2)陰水 白術3克,厚樸3克,獨活3克,吳茱萸3克,官桂3克,木香3克,茴香3克,川椒3克,肉蔻仁3克,陳皮3克,槟榔3克,附子6克,澤瀉9克。上藥共研細末,撒在薄棉布上,縫制成藥巾,令病者系縛于臍腹。 (3)陰黃 幹姜、附子、茵陳各20克,共研細末,做成巾帶,系縛于臍腹部。 (4)肺炎 蜂蜜(原蜜)适量,将棉紗布浸于蜜中,吸取蜜液,取出,系縛或覆蓋于病者胸背。蜜幹則換,連續使用,以病愈為度。或煤油适量,将棉紗布浸于煤油中,取出,擰幹,系縛或覆蓋病者胸背,連續使用,以病愈為度。 (5)瘧疾 大蒜10克,胡椒10克,百草霜5克。上藥共研細末,做成藥帶,令病者系帶于曲澤穴。 (6)腹痛 蔥白100克,艾葉100克。将蔥、艾搗碎,做成藥巾,系縛于腹部。 (7)陽萎 巴戟天10克,仙靈脾10克,葫蘆巴10克,柴胡6克,陽起石12克,金櫻子10克。上藥共研細末,做成藥帶,令病者系縛于臍腹或少腹,日夜不去,直至病愈。 五、瑤族藥衣法藥方 (1)乳腺增生、乳房脹痛 鮮生姜5000克,搗碎,紗布包,擠取姜汁,以姜汁浸棉花,曬幹,做成背心。令病者穿之,日夜護住胸背。或每日使用8小時以上。 (2)腰脊疾病,腰部麻木脹痛 生草烏30克,小茴香30克,當歸30克,川續斷20克,樟腦5克,冰片5克,陳艾絨50克。上藥除樟腦、冰片外,其餘共研為細末,另研樟腦、冰片,将兩次研細的藥末和勻,做成護腰,令病者夜護住腰部,以病愈為度。本護腰可治療腰肌勞損、腰肌膜炎、腰脊風濕性關節炎、腰椎肥大和腰棘間韌帶扭傷等多種腰脊病症。 (3)遺精、白濁、婦女月經不調、赤白帶下 白檀香30克,羚羊角30克,沉香15克,白芷15克,馬兜鈴15克,木鼈仁15克,甘松15克,升麻15克,血竭15克,丁皮15克,麝香1克,艾絨60克。上藥除麝香另研、艾絨另搗碎外,餘藥共研細末,拌入麝香和勻,最後入艾絨調拌,做成肚兜,令病者兜護臍腹及丹田穴。本兜亦可治痞積及腸胃病症。 另外,還有其他一些驗胎藥方,今介紹如下: 1、《古今醫鑒》載斬鬼卅:
組成:吳茱萸、川烏、秦艽、柴胡、白僵蠶各等分。 主治:妊娠鬼胎,狀如懷孕,腹内如他一甕,如下血或腸水物。 制法:上藥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酒送下,打出惡物即愈。 2、《華佗神醫秘傳》載鬼胎神方: 組成:紅花150克,大黃15克,雷丸9克。 主治:鬼胎。患者腹部膨大,狀如妊娠,惟形憔悴,面目黑,骨幹毛枯,乃宮女或寡婦不克欲念,即物憑之,遂生此紀。 用法:水煎,熱服。 3、《中國秘方全書》載: 方1:川芎二錢、祈艾一錢,水一碗煎五分,飯前服下,若有胎,則服此方半小時内,立即見吐,如無胎則服藥不吐,連服二次,經血未來,即是受胎。 方2:用炙甘草去皮,皂角各一寸,川連少許,其藥末,調酒服,有孕則吐。無孕不吐,如試驗結果腹中動也不吐,必是氣血有元,此乃經中有病。 4、《女科秘訣大會》載:婦人二三月經水不行,疑有孕,又疑血滞,主煩寒熱,恍惚不定,宜用驗胎散(雀腦 川芎一兩,大當歸七錢,上不見火,研末,分作二次服。濃煎艾葉湯調下以探之。服後一時許,覺腹内中動,則有胎也,臍下動,乃血瘕也。不動則血凝而非胎也。如一服未效,再用紅花煎湯調服,無不神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