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衆号後台有位家長咨詢:
“自從上次說了他兩句後,發現這幾天他不愛跟我說話了,就算說話也是非常煩躁的感覺。跟孩子相處感覺好難,為什麼别人家的家長跟孩子的關系都那麼好呢?”
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中繞不開的話題,好的親子關系能夠讓家長和孩子之間增加好的互動,父母的管教就會引發更多的正面效果。美國心理學家簡 · 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說,在糾正孩子的行為之前,先赢得孩子的心。
那麼如何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呢?在《家庭教育心理顧問》這門課中負責親子關系中應用場景模塊的王紀瓊老師,深度地進行了講解。
親子關系面臨的問題
夫妻關系
親子關系,代表的是雙親和孩子的關系。這裡面無非是父子關系、母子關系、父女關系、母女關系。
令人頭疼的是夫妻關系,夫妻關系不好,家庭容易動蕩,而經營好親子關系,前提是家庭不能動蕩不安。所以夫妻關系是第一位的,它也是家庭的根基。
與孩子相處
家長和孩子相處之間,在生活上、學習上、思想觀念上、價值觀上、對事物的看法上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生命教育。家長在遇到自殺未遂、自暴自棄等涉及生命安全的方面内容時,需要給出一些針對性的指導。比如說,女孩子受到性騷擾該怎麼辦,該如何保護自己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高情商的培養和親子溝通的問題,這些内容也都會在《家庭教育心理顧問》課程中,王紀瓊老師的部分有詳細地介紹。
和諧的親子關系
做對了這些事兒
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在王紀瓊老師看來,父母在家庭中做對了以下這些事情。
充足的交流
第一件事就是夫妻之間有交流,夫妻關系好。對于夫妻之間吵架的事情,如果是一邊吵一邊修複,還算是沒事兒的,因為人總是有矛盾的,邊吵邊修複,往前走。
尊重
第二件事就是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話,小大孩兒,作為父母應該要把小孩兒當大人尊重,不去幹涉太多。這樣,彼此之間的關系處理得就會非常好。
好的規劃
第三件事就是要有好的規劃。凡事兒三規定天下,規律、規則和規劃。我們要敬畏規律,遵守規則還要做好規劃。比如孩子生活上的規劃、學習上的規劃、前途的規劃等等。有前瞻性的家長,能夠做到未雨綢缪。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先把路鋪好,規劃好,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所以,我們家長在夫妻關系上做到位了,在這個尊重孩子方面做到位了,也做好規劃了,我們就會看到一個比較好的親子關系的家庭就這麼誕生了。
如何修複破壞的親子關系
修複已經破壞的親子關系,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事情。
從家庭的空間物理環境入手
在一個混亂的家庭中,培養不出來一個有秩序感的孩子。所以我們第一步要做的,是從家庭的空間物理環境入手,比如說孩子的書房、家庭布局等,把家庭布置得舒服,從而做好孩子的心理環境建設。
縮短彼此距離
第二個方面,要從縮短物理距離到縮短心理距離的過程。你想去修複親子關系,但是孩子不給你修複空間,不跟你溝通怎麼辦。這時候我們應當從縮短物理距離開始着手,比如一起打球、一起做飯、一起散步、一起玩兒手機、一起打遊戲等等。
精準滿足孩子心理需求
第三個方面,就是精準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時引導孩子用嘴表達感受。一般關系好的時候,哪怕倆人遠隔千山萬水,打電話也會柔聲細語,關系不好的時候,兩個人則會歇斯底裡地吵架。這是因為,雖然近在咫尺,但是心裡卻相聚千山萬水。心裡的距離增加了你現實中的呐喊聲。
所以這就是對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同時也沒有引導孩子用嘴去表達。所以我們經常說,一個不會用嘴表達的人,他就會用錯誤的情緒和行為去表達,那麼錯誤的情緒和行為又會加重和進一步的混亂這種當前的比較複雜的親子關系。
所以我覺得從以上三個方面,一項一項落實,按流程進行。這個被破壞掉的親子關系就能朝好的方向一步步發展起來。當然了,前提是你得想,你得真想,你得願意付出。
學習《家庭教育心理顧問》
能得到什麼
學習《家庭教育心理顧問》後能得到什麼,王紀瓊老師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自身角度
第一個方面,從自身角度來看。這個課程最大的魅力在于,作為父母的我們能夠立足于心理學來探讨家庭教育的問題。學這個内容,能夠讓家長擺脫“隻緣身在此山中”造成的個人成長受限,達到“一覽衆山小”的效果,讓自己提升高度。
從業角度
第二個方面,從從業的角度來說,心理家庭顧問,能夠有效的抵消普通人群的抵制心理,更方便地開展工作。
目前很多人依然是秉持“我沒毛病”“我沒問題”的态度,不會去進行咨詢,如果換個方式,用心理顧問的方式切入,會讓人更容易接受。換個方式之後就是,你有什麼問題可以來問我,比如壓力大的問題、情緒的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等等,這樣會讓人的接受程度更高。
一個孩子未來能走多遠,更多取決于家長如何給到更好的家庭教育,愛孩子的同時,注意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決定,保持好的親子關系讓溝通更暢快,陪伴孩子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活出生命的精彩。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