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中國式親子關系最大的痛苦:沒有邊界感



進化媽:願每個父母都可以分清愛的邊界,從容不迫地放手,讓孩子在松弛有度的愛中,自由成長。


作者:水京雨

來源:爸媽進化論原創

前段時間,一條新聞迅速登上熱搜:

在江蘇淮安,一母親來到當地消防站求助,稱家中小孩将改過密碼的新鎖套在了自己脖子上,被卡1個多小時,無法取下。

媽媽說:“今天剛買的鎖,兒子喜歡玩,他覺得有意思,我在那邊刷衛生間,他在那邊玩,然後突然套我脖子上,直接鎖起來,怎麼也打不開了,困了一個多小時吧。”

消防員們查看後,立即将毛巾墊在媽媽脖子上,使用絕緣剪成功将鎖剪斷。

此事在網上引發網友讨論:“熊孩子一定好好教育,告訴他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真的,我看完這個新聞,又好笑又生氣!

孩子今天套個密碼鎖,指不定明天又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同時,也引發我深深地思考: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變成了“熊孩子”?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唐老師曾說:“邊界感缺失會造成'熊孩子',他們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所以永遠都在試探的邊緣。”

愛孩子,并不是一味順從,孩子稍微懂事起就要教他行為規矩,明白可為和不可為的界線。

沒有邊界感的父母

傷孩子最深

邦達列夫曾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邊界感。”

在《中國新聞周刊》視頻中,心理咨詢師崔老師講過這樣的案例:

一個女孩家裡條件非常好,父母對她管教很嚴,從小就幫她篩選了“合适”的交友範圍。

等她再大一點,父母開始審查她的手機,排查她的通訊錄以及短信,偷偷删掉他們認為不合适的短信。

每次外出的時候,父母肯定會連環發問:“和誰出去?去幹什麼?什麼時候回來?”

女孩好不容易熬到了分配工作,毫不猶豫地選擇去了一個很偏遠的山區,以這樣的方式,逃離了家庭,逃離了父母。

崔老師說:“孩子想逃離家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沒有邊界感的愛,以愛的名義,不斷地去約束她,她會完全生活在父母的想法和思維裡面,所以等她成年之後,她必然要反抗,反抗的時候就要逃離這個家庭。”

父母以愛為名的控制,看似保護,實則給孩子打造了一座樊籠,讓他們不斷地逃離,最終蔓延到孩子生命的每個角落,釀成人生的苦酒。

前不久有這樣一條新聞,一個14歲的男孩報警投訴自己的父母。他說,父母在他的房間裡安裝了監控,意圖控制自己,侵犯了他的隐私。

他父親說:我裝監控監視你怎麼了,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可以監控你?

不止是他,或許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就是自己的所有物,根本沒有隐私可言,監視他是為了他好。

然而,這樣做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在一個名為《分享一下我父母在我房間安的監控》的視頻下,很多有相同遭遇的孩子紛紛發聲:

不管我做什麼都在父母的監控下,太壓抑了。因為這個我跟爸媽吵過很多次了,可他們每次都無動于衷。每次看到房間裡的攝像頭,感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惡鬼盯着,毛骨悚然。

因為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所以孩子的個人意願可以随便幹涉;

因為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所以孩子的個人生活可以随便入侵;

這樣的孩子,即使成年後,又怎麼會幸福呢?

沒有邊界感的父母,傷孩子最深。

沒有邊界感,

源于父母的自私

之前,台灣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後一天》刷屏全網。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留美碩士的媽媽在結婚後,為了家庭放棄繼續深造的大好機會,成為一名全職太太,全身心投入孩子的教育中。

為了彌補自己内心的缺失,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對茉莉處處嚴格要求。

事無巨細的為女兒安排着學習和成長規劃,希望女兒變得像她一樣優秀,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願。

在家安裝多個攝像頭,360°無死角,女兒的一舉一動,都在監控之下;

茉莉喜歡文學,老師和同學都認為她很有天賦,可媽媽認為,看小說是不務正業,作文拿高分也沒用。

逼迫茉莉學好數學,以後讀醫科才是正途,還美其名曰“為你好”;當茉莉表達真實的内心,換來的隻有一句“沒出息”。

最終,在母親變本加厲地控制下,茉莉選擇跳樓自殺,解脫媽媽對自己的束縛。

影片中的媽媽通過自我犧牲,給對方制造愧疚感,然後以此逼迫對方服從,是中國家庭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策略。

貝倫·沃爾夫在《如何才能幸福》寫道:“我是愛你的,所以請你按照我喜歡的方式做事。”

是啊,所有的“為你好”,實際上是“為我好”,自私本質是邊界感的缺失。

有人看到這裡,會認為這個電影情節太誇張了,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場景。但是仔細想一想,這樣類似的場景,卻時常在我們身邊發生。

父母把孩子視為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毫無保留地奉獻着所有的愛,模糊了孩子的邊界。

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很多中國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關系,邊界感模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陷入死循環。”

當父母把過度的關注施加在孩子身上,更是對他們心理邊界的打壓與冒犯,阻礙着孩子的自我成長。

這樣的愛愈強烈,會給孩子被吞噬的感覺。孩子會常常被動地滿足父母的需要,但為了對抗這種被吞噬感,他們會形成一個保護殼。

即他們所有配合父母的行為,都是從殼外面生出的,而不是從内心發出的。久而久之,再親密的親子關系終将走向“冰峰”。

最好的愛是恰到好處的愛

弗洛伊德認為:“家庭關系同樣需要保持距離,家人之間感情再親近,也需要通過一定距離來表達尊重。”那麼,父母該怎麼和孩子做好邊界呢?

第一,拒絕做“直升機父母”。

有一種“直升機父母”,對孩子管得太多,始終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周圍,監視其一舉一動。

閨蜜的媽媽勤勞能幹,同時也很強勢,家裡的大小事情都是媽媽在操心做主 ,從小對她的照料更是無微不至。

上學的時候,小到吃什麼大到和誰交朋友,她的媽媽都要一一過問;

成年後,她的婚事自然是媽媽最關心的頭等大事,媽媽甚至不放過她和男朋友相處的任何一件事情。

熬到了生孩子,媽媽又開始對她的孩子管教起來,孩子吃什麼、玩什麼,上什麼課,她的媽媽都要一一過問。

閨蜜對我說:“我現在活得很累很累,她這哪裡是關心我,分明是要毀掉我。”

因為媽媽的控制,她感覺自己活得很壓抑,内心雖然明白,卻無力擺脫這種束縛,将自己墜入無底深淵。

第二,把孩子當成“房客”。

演員陶虹曾講述過這樣的一件事情:

每次外出工作的時候,哪怕女兒哭着哀求自己不要出門工作,她也隻是溫柔的拒絕,解釋自己工作的意義。

她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卻也拎得清父母與孩子的距離。

在接受節目采訪中,她語出驚人:“我不會為孩子而活, 無論我們再愛孩子,她也是個房客,而我才是房子的主人。”

父母要明白,孩子雖然是你生的,你養的,但他們是“人”而不是“物”,他們有獨立的意識,有自己的認知,有屬于自己的情感,有自己學需求。

父母應該學會及時放手,孩子小的時候,放手讓他自己吃飯、穿衣、洗漱;等大一點,給孩子留有空間;等孩子成年後,及時退出孩子的生活。

第三,豐富自己的生活,尋找自己的價值。

武志紅老師曾在《為何家會傷人》中寫到:父母要想辦法豐富自己的生活,如果你自己的生活不無聊、不空虛,那麼你就不會太黏兒女。

因此,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留白,有自己喜歡的事業,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在每天的忙碌中,抽出時間,讀一本,逛逛街,和朋友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将自己從孩子身上剝離開來,我們才能放輕松,做一個孩子心中“清爽的父母。”

此時此刻,我想用紀伯倫的一首詩作為結尾: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們借助你來到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所有的愛都是相聚的,唯獨父母與孩子的愛是走向分離的。

點個在看,願每個父母都可以分清愛的邊界,從容不迫地放手,讓孩子在松弛有度的愛中,自由成長。


作者簡介:水京雨,富書專欄作者,一個有着10年幼教工作經驗的寶媽,用專業與經驗,陪您一起育兒,青雲計劃得獎者,優質育兒領域作者,文章首發公衆号: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