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脾胃不好百病生!且看治療脾胃病的“六脈神劍”!


小編導讀

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由此來看,脾胃可謂是生命之本,也是健康之本。有道是:脾胃不好百病生!倘若脾胃生病,該怎麼辦?别着急!脾胃病治療大法現在就介紹給您!

脾胃學說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内經》和《傷寒論》奠定了脾胃學說的理論基礎,确定了脾胃的生理病理特點,提出了很多調理脾胃的有效方藥。金元時期已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理論體系,補脾派的代表人物李東垣結合自己在戰亂頻作時期所積累的醫療經驗,提出了人以脾胃中元氣為本” “肺之脾胃虛,腎之脾胃虛内傷脾胃,百病由生等精辟論點。李氏還發展了《内經》脾胃升降學說,在其專著《脾胃論》中說:胃為水谷之海,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以滋養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下輸膀胱……轉味而出,乃濁陰為地者也故在治療上,他注重調理脾胃升降,尤其重視脾氣之升發。明清醫家在東垣脾胃學說的影響下,在臨床治療方面更有所發展,如葉天士提出,李氏偏于溫補升脾,而略于滋陰降胃,明确指出: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并倡導甘平或甘涼濡潤以養胃陰之大法,使脾胃學說更為完善。本文僅就脾胃學說,對常見脾胃病的治療大法略作論述。

脾胃病多為慢性疾患,病程長,病情複雜。其病變機理,常寒熱互見,虛實錯雜,陰陽混淆不一。因而治療脾胃病,應掌握調理陰陽,寒熱并用,攻補兼施,辛開苦降,健脾和胃,升清降濁,調和氣血,以及表裡同治,标本兼顧諸大法的正确運用,使機體恢複動态平衡,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1.寒熱并用,辛開苦降

本法是治療脾胃病的常用大法之一。我們用此法治療胃脘疼痛、痞滿、嘔惡、腸鳴洩瀉等症。凡具有中焦寒熱錯雜的證候,即可選用。以西醫病名言,涉及消化性潰瘍病、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等病,抓住寒熱錯雜的病機即可選用此法,其效頗佳。案如:王某,男,24歲。胃脘痛2年餘,伴腸鳴腹瀉。近1個月來胃痛加劇,泛酸口苦,腹脹便溏,舌紅苔黃,脈弦細略滑。證系胃中有熱,腸中有寒,寒熱錯雜。治以寒熱并用、辛開苦降之法。拟方:半夏10g,黃芩10g,馬尾連6g,炮姜5g,黨參10g,木香6g,香附10g,元胡5g,金鈴子10g,白術10g,焦三仙各10g6劑後痛脹銳減,口苦泛酸近解。前方去馬尾連、金鈴子,繼服6劑,諸症告愈而未發。

2.健脾和胃,補疏兼施

脾胃病中的久瀉”“久痢等病,其主要病機在于脾胃虛弱,運納失常,傳導不利,有夾濕蘊熱結阻大腸者,有氣滞血瘀中阻者,還有脾虛及腎、命門火衰夾滞者,總之其病情纏綿,反複發作,虛實兼見者居多。我們對此類病人,常采用健脾胃、調氣血補疏兼施之法。案如:馬某,女,42歲。腹瀉4年,有血吸蟲病史。4年前因過食油膩,始見腹瀉,以後逢傷食或惱怒必腹瀉腹痛,每日二三次,多水樣或帶黏液與膿血。西醫診斷為慢性結腸炎,曾在某醫院用溫補腎陽之藥而增劇,用苦寒清熱燥濕藥,不僅瀉不減,而且腹痛益甚,用酸澀收斂藥一時瀉少,但脹滿難忍,屢治不效,遂于1977811日請餘會診。診見:顔面蒼黃,神倦消瘦,舌偏淡,苔薄黃,脈沉細而遲,時有噫氣,兩脅撐脹不适。證系中陽失運,土壅木郁,胃腸阻滞,拟方:白術10g,扁豆15g,橘皮6g,枳殼10g,大腹皮10g,砂仁3g,木香3g,柴胡5g,白芍10g,神曲10g,炮姜3g。水煎服。6劑後,脅腹脹減輕,大便溏薄如故,守上方去柴胡、枳殼,再服6劑,稀便次數減少,已不帶黏液,唯感乏力納差,故宜着重健脾佐以消導。拟方:黨參10g,土炒白術10g,扁豆15g,山藥10g,大腹皮10g,山楂10g,神曲10g,蓮子肉6g,枳殼10g。又服十餘劑,大便成形,脹痛盡消,食欲增加,脈轉和緩。本案初治在健脾和胃基礎上佐以疏肝理氣,待橫逆之肝氣得平後,又着重健脾益氣而佐以消導,使飲食水谷得化,不緻滞留腸道,故病根可除。用藥遠剛遠柔,半補半疏,切合病機,故效如桴鼓。

3.滋陰通降,标本兼顧

此法主要用于胃痛久作,陰虛血瘀,胃院灼痛,腸燥便結諸證。萎縮性胃炎多見此類證候,采用此法治療,可收到滿意療效。案如:梁某,男,54歲。胃脘痛十餘年,近3年加重,胃鏡及病理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症見胃脘脹痛,綿綿不休,納食減少,食則益脹,形瘦肢倦,胃中灼熱,口燥咽幹,大便幹結,舌紅少苔,脈細弦。此系胃痛日久,瘀熱灼陰,陰虛血瘀夾滞,法拟滋陰通降,藥用:沙參15g,麥冬10g,石斛10g,白芍10g,甘草5g,烏梅5g,香附10g,香橼皮10g,枳殼10g,酒軍5g,蘆根15g。上方加減服12劑,胃脘脹痛消失,灼熱感亦減,餘症亦輕,後即以此方配蜜丸,緩圖固本,半年後随訪,證情未見波動。

4.升清降濁,運脾和胃

此法用于中焦氣機痞塞,脾氣不升,胃氣不降之嘔哕痞滿、墜脹諸症。我們治療升降失常之胃下垂證常用此法。案如:王某,男,36歲。脘腹脹3年餘,經X線鋇餐造影診斷為胃下垂。症見脘脹伴隐痛,食少泛惡,食後脹滿,立則墜脹,經久不愈,體瘦乏力,苔薄脈細。證系中氣不足,升降失調,治宜升清降濁,運脾和胃,藥用:黨參10g,黃芪10g,白術6g,炙甘草3g,當歸10g,升麻3g,柴胡3g,枳殼10g,大腹皮10g,陳皮6g。此方加減服用三十餘劑,痞滿墜脹諸症銳減,精神體力明顯好轉,複查X線鋇餐造影,胃上升約50px。本案脾胃虛損,清陽不升則下陷,濁陰不降而停滞,以緻提攜乏力,内髒下垂,脾虛失運,氣機壅滞。純補益升提則胃氣愈滞,單理氣通降則脾氣益陷,故脾胃同治,升降雙調,切合病機而奏效。

5.陰陽互濟,表裡同治

由陰陽互根理論指導确立的陰陽互濟的治則思想,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曆代醫家運用此法以調理脾胃每有發展。如補中益氣湯用當歸,即寓陰中求陽之義;當歸補血湯之用黃芪,即從益氣生血(陽中求陰)着眼。在治療屬于脾胃虛寒證候的慢性潰瘍病時,應用黃芪建中湯,主旨即在陰陽平調,使氣血得充,而諸症向愈。如脾陽虛與胃陰虛相兼互見,則又當扶脾陽與益胃陰兩相兼顧。

至于表裡同治,此系為脾胃病的某些兼夾病證而設。如脾胃病患者,素體氣虛,複感外邪,前人以參蘇飲益氣解表,理氣化痰,即系表裡同治之法。再如急性胰腺炎,症見脅腹脹痛,嘔惡發熱,溲赤便結,口苦咽幹,苔黃脈數,為少陽、陽明合病,采用大柴胡湯外解少陽,内瀉陽明,頗有效驗,故錄此供參考。

6.燥濕相濟,散斂同用

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由于脾胃在生理特性上燥濕相濟,因而脾胃同病常須針對其髒腑特性進行調理。脾胃病濕阻氣滞,宜以辛香苦燥之品調暢氣機,理氣化濕,但要考慮傷陰耗血,所以對其陰虛或出血患者,常須佐以甘寒生津或滋陰養血之味。例如加味良附丸治氣滞型胃脘痛,在大隊理氣藥中伍用白芍,既能緩急止痛,又可防燥傷陰;加味二陳湯治痰濕内蘊、脾胃不和之胃脘痛,以烏梅酸斂生津,亦系防其苦燥傷陰。

散斂同用,一方面收斂正氣,一方面疏散邪氣,主要适用于病久邪戀、纏綿不愈者。具體運用,又常須根據病情而分主次,或用斂佐散,即以收斂劑反佐宣散劑,以防疏散太過而傷正氣,或用散佐斂,即以宣散劑反佐收斂劑,以防收斂太過而滞邪。如治療肝旺脾虛洩瀉之痛瀉要方,即以白芍斂肝,防風疏肝洩肝,白術、陳皮補脾燥濕,共奏抑木扶土之效。治療虛寒瀉痢之桃花湯中,伍用幹姜,亦系散斂同用。筆者宗此,常獲效驗。

從以上諸法可以看出,使用兩種藥性相對、功用不同的藥物如寒與熱、升與降、補與瀉、燥與濕、散與斂等組方治病,通過機體内在的調節系統現時常以雙向調節名之以補不足、抑有餘,調整和恢複機體的動态平衡,在調理脾胃諸法中具有重要意義。李時珍指出:一冷一熱,一陰一陽,寒因熱用,熱因寒用,君臣相佐,陰陽相濟,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無偏勝之害也前人的這些認識與經驗,對于脾胃病與調理脾胃都是十分寶貴的,本文列舉的驗案和良方,亦可見一斑。

新媒體編輯:王丹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