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貴的中國菜是怎樣煉成的
一般人認為粵菜是廣州菜,其實不然。粵菜又包含三大菜系——廣州菜、潮州菜和東江菜(客家菜)。粵菜本身就是中國菜系中的高端,而出自潮汕地區的潮州菜又是粵菜中的翹楚。
近觀北、上、廣三地,最貴的中餐酒樓、私家菜館大多為潮州菜,其勢頭大有抛開粵菜自立門戶之意。
那麼,最貴的中國菜是怎樣煉成的呢?
潮汕人敢為天下先,和傳統中國人性格相比,很大的差異在于:不畏懼不可知的未來,勇于開時代之風氣,比如下南洋,走世界。潮汕人在世界各地開支散葉,乃有“中國一個潮汕,海外一個潮汕”的說法。
愛拼才會赢的潮汕人,是潮汕菜風靡世界的最重要推動力。伴随着大量的潮汕人移居海外,他們也把自己的家鄉飲食帶到了世界各地。
在香港,有1/3的人為潮汕籍,而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居于香港商界的頂端,以李嘉誠為傑出代表。大緻是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許多打着“潮汕燕翅鮑”旗号的高檔酒樓在香港興起。其間以1978年在九龍加拿芬道開張的“金島燕窩潮州酒家”達到巅峰。彼時,許多世界級美食家、海外遊客、華人華僑也紛紛到港來品鑒。
至此,奠定了潮州菜作為高檔精細菜的名聲。如今,無論是在美國的紐約、舊金山還是法國的巴黎都是潮菜館林立,其中不乏像“好運潮州海鮮酒家”“福滿樓”“潮珍樓”等世界級名酒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中國菜在世界美食界的名聲,有潮州菜很大的一份功勞。
除了潮汕人性格的因素外,潮汕人的烹調理念,也幫助潮汕菜成為中國菜中的貴族。潮汕人認為,所有的烹調手段,都是為了最大程度呈現出食物本身的質感和味道。
好的潮汕菜标準是烹制什麼菜就得有什麼菜的味道,不能讓佐料搶了主菜的味道;而有助于發揮食材本質的方法就是好方法,這個理念和中國大多數菜系都截然不同,倒是和日本料理頗為相似。
潮汕菜講究一種返璞歸真的美,而原汁原味就是這樣一種返璞歸真的表現。原汁原味并不等于寡食淡味,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是通過佐料醬碟體現對口味的追求。
潮汕菜的佐料醬碟特别多,大型宴席上,上一菜搭配一醬碟,而且什麼菜配什麼醬料都有嚴格的标準可依,決不會胡亂搭配(如鹵水要搭配蒜蓉醋,牛肉配沙茶,蚝烙配魚露等)。
當然,潮汕菜能夠以此為發展理念,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潮汕地區食材的優勢。潮汕地區地處亞熱帶海域,其海鮮種類大大多于北方地區,而其肉質又大大強于熱帶海域。潮汕地區除了海洋優勢,還有雄峻挺拔的大山,綿延不斷的江河,就食材而論,可謂山珍海味河鮮俱全,且品相皆優。
“于平凡中見神奇”也是潮汕菜中非常值得一提的特點。潮汕菜中對烹制素菜獨有心得,其核心特色是“素菜葷做”,看起來都是珍馐海味、五禽走獸,而入口全是素食;另外能将最普通的材料做得相當高檔.
2
精細與粗菜精制
現代的潮州菜,如果以林自然大師作為标杆的話,那麼有一個詞是一定繞不開的,那就是精細,所以他寫的菜譜,叫《林自然精細潮州菜譜》。
當然,精細二字隻是在他手上發揚光大,但并不是在他手上開創,因為潮州菜,或者說潮汕人的飲食習慣,都是一直以精細著稱,不管是上得了台面的硬菜,還是民間大家自得其樂的小菜,都不乏一些制作繁複精細的菜譜。
高檔潮菜裡,最經典的一道潮菜,白灼響螺片,響螺薄片湯中焯熟不過幾秒時間,但用的卻是上湯,不失本味,又額外增加了上湯的清甜,看似簡單,卻花費大量功夫,與川菜的開水白菜有異曲同工之妙。
白灼響螺片
再如脆皮婆參,步驟更是多到令人發指,豬婆參要先浸泡清水幾個小時,再刷去表面石灰粉,再取清水燒開後關火,放入豬婆參浸泡一天,使得外皮刷幹淨,再同樣步驟開水再浸泡一天,使得内腔也可以刮幹淨,最後再浸一天,使得徹底發透。至目前為止就浸泡了三天多的時間,共浸泡了四次。接下來泡好的豬婆參還要在鮑汁高湯裡炖煮至軟爛,再入蒸籠旺火蒸一遍,最後如何做到脆皮?把半成品的豬婆參放到油漏上反複用熱油淋上,使得表面起泡變脆。最後的最後,把炖煮豬婆參的鮑汁高湯再加上老抽調色,收汁淋上,配上黃芥末和陳醋,這道菜才算大功告成。
脆皮婆參
這些都隻是潮菜高端菜譜裡的冰山一角。而潮菜的很多高端菜品裡,都會用到高湯,而且不同高湯用法不同,這點跟法國菜也有點類似,而法國菜在世界各大菜系裡,也同樣是以制作精細而著稱的。
潮菜的精細,也不僅僅是用在高端食材上,很多食材甚至是價格非常低廉的,但潮菜一樣用精細的處理方式來對待它們,通過各種繁複、精細的制作工藝,來讓原本普通食材搖身一變成為并不普通的美食,可謂粗菜精制。
像麻葉這種在别的地方根本不視為食材的東西,潮菜也會用它進行精心烹調,一大包麻葉要逐一摘去老梗,隻留嫩芽,再焯水去苦澀味,如果講究的,水中還得加入鹹菜汁,這樣麻葉會有一種獨特的風味,最後才是下鍋加蒜頭、豆醬等調料翻炒,這樣的做法在潮汕稱為“鹹究麻葉”,一大包麻葉最後炒出來,也就是小小一盤而已,而所有步驟加起來可能都得一個小時。
鹹究麻葉
而潮菜中的名菜——護國菜,原料雖為野菜(後改用番薯葉),做法卻非常複雜,除了要用火腿雞肉等吊高湯之外,番薯葉還要摘葉,加蘇打焯水,過四五遍清水,切蓉,豬油炒,高湯煮,勾芡……
另外一個大家熟知的例子是潮州鹵水,最複雜的鹵水大腸,大腸價廉,但做工卻一點也不省事。鹵水要先開高湯,開一個高湯就用到四組共十幾種食材,再加十幾味鹵料,每一種湯料與鹵料可能處理也不同,雖然開鹵的食材并不貴,但整個開鹵過程非常繁複。大腸還要經過反複清洗、焯水後才能入鹵。潮州鹵水,很多人都說怎麼這麼複雜,确實複雜,但是這就是潮菜的特色之一。
3
平凡中的極緻:汕頭牛肉丸
在衆多的潮汕菜品中,很多人迷戀潮汕牛肉丸的口味純美,鮮甜滑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這筋道彈牙聞名遐迩的潮汕牛丸來源于客家菜。
聚居山居的客家人大多養牛,在商品經濟不是很發達的時候法國菜的做法,生牛肉過剩沒法長期保存,所以他們把牛肉剁碎加鹽擠成丸子煮熟,漸而成為當地的一種小吃。
早期賣牛肉丸的小販大部分也是客家人,他們挑着小擔挨街串巷叫賣,尤其晚上,常有穿梭小舟,船頭挂着一盞小燈,專賣牛肉丸湯,為停泊在那裡的客家貨船供賣宵夜。
時間久了,潮人也開始制作這種美味小吃。潮人的制法是選用新鮮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後切成塊,放在大砧闆上,用特制的方形錘刀兩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醬,加入少量雪粉、精鹽、上等魚露和味精,繼續再槌15分鐘。
随後用大缽盛裝,加入方魚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勻,用手使勁攪撻,至肉漿粘手不掉下為止,然後用手抓肉漿,握緊拳擠成丸,用羹匙掏進溫水盆裡,再用慢火煮丸約8分鐘後,撈起牛肉丸。
據說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而這種能“蹦起老高”又口感爽脆、美汁四溢(牛筋丸)、香潤嫩美的東西就是著名的潮汕小吃手打牛肉丸了。吃時如拌以潮汕特制的沙茶醬為佐料則最為地道,堪稱人間至品。
汕頭牛肉丸作為著名的潮汕小食,已有近百年的曆史。一般可分為牛肉丸和牛筋丸兩種:牛肉丸采用純鮮肉打制,肉質細嫩,口感松脆;牛筋丸是在牛肉裡加進嫩筋,使之味道更香,彈性更強,口感爽脆、柔嫩,且丸中帶湯,口嚼美汁四濺。
客家牛丸經潮汕人改良後變身成了潮汕名小吃,而使牛丸青出于藍,名揚海内外,直至被評為“中華名小食”卻還得歸功于潮汕人。
九十年代初,香港無厘頭電影大師周星馳把潮汕牛肉丸引入其影視創作之中,《食神》一播,頓時濑尿牛肉丸風靡大江南北,許多遊客都慕名前往一試,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濑尿丸的原型正是汕頭牛肉丸(牛筋丸)。而在香港這個美食之都,也大大促進了牛肉丸美名的傳播。
時至今日,雖然許多地方都有對牛肉丸進行仿制,但美食界仍以潮汕本地出産的為正宗。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不期而至”。而在潮汕美食中,最能夠體現這句話的,恐怕就是這汕頭牛肉丸。
4
追求極緻新鮮:潮汕牛肉火鍋
很多人會覺得,追求新鮮,這不是最基本的追求嗎?是,但潮菜追求的新鮮,是極緻的新鮮。
什麼叫極緻新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潮汕牛肉火鍋。
潮汕牛肉
肉類一般屠宰後會經曆幾個階段:新鮮期,僵直期,後熟期,自溶期,腐壞,一般牛肉屠宰後兩個半小時就會進入僵直期,而僵直期是非常不适合食用的,此時酸度高,肌肉僵硬,還會有讓人不愉快的氣味,很多地方牛肉是屠宰後排酸,過了僵直期後再出售,這也是最符合常理的,因為很難保證屠宰場屠宰後兩個半小時内可以上桌食用。然而潮汕牛肉卻不是這樣的,處理方式就是與時間賽跑,屠宰時間配合飯點時間,兩三個小時内上桌,一天多次屠宰,确保上桌的肉是新鮮期的肉,因此肉質會特别柔嫩,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沿海不養牛的城市,卻可以把牛肉火鍋火遍各地的原因。
另一個例子,是魚飯。
魚飯
潮汕靠海為生,漁獲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食材,潮汕人一般會把新鮮的海魚叫“就撈魚”,意思就是剛撈上來的魚的意思,一般市場賣的就撈魚要比其他魚更貴也更搶手。但有時候遠洋捕撈到岸時間不定,所以漁民會将剛捕撈上來的海魚在船上或碼頭上就近處理,煮熟或蒸熟後再售賣,這種熟魚稱為“魚飯”,也是對新鮮極緻追求的體現。
這些僅僅隻是潮菜追求極緻新鮮的冰山一角,在大量的食材挑選上,潮菜都對食材的新鮮度有着極為嚴苛的要求,不僅要新鮮,還要符合時令,所以有時候即使是同一樣東西,如牛肉火鍋,但在潮菜裡吃起來卻又如此不同。
5
粿條湯:經典中的經典
在潮汕最地道的粿條湯是:白色的粿條泡在煮開的濃稠骨頭湯裡,加上肉片、粉腸、豬肝、蚝仔、鮮蝦肉、蛋皮絲、冬菜、芫荽、蔥等,美味集合,勢如百川歸海,想不好吃都難。
就是這麼一碗五色雜陳的粿條湯,美味可口,老少鹹宜,貧富兼喜,無論在地球的哪個角落,隻要聞到粿條湯的香味,那些身在四海的潮人便會對引發對家鄉的思念。
潮汕粿條重點在于湯底,一般豬雜粿或海鮮粿用的是豬骨頭熬制的高湯,牛肉粿用的牛骨高湯,湯底是不用來焯肉和粿條的,都是在清水中焯燙就倒到碗裡,最後才倒上骨頭高湯中。
6
潮州鹵水:獨步天下
潮州鹵水,在潮州菜菜譜裡一般是排在首位的。如果去潮州菜館點菜,潮州鹵水,一般是第一道上的菜。
潮州鹵水跟其他鹵水有什麼特别的呢?第一是鹵水的湯底,吊高湯所用的材料包括了幹貝、大地魚幹、火腿、老母雞、梅肉、豬筒骨、豬皮、鵝油等食材,因此除了一般高湯的鮮甜外,還有風幹海鮮的獨特風味;其次是鹵料非常特别,包括了像南姜、香茅、紅蔥頭、炸蒜頭、魚露等别的鹵水中很少見的食材,因此辨識度很高,味道與其他鹵水大不相同;最後是鹵的食材本身,除了常見的豬頭肉、五花肉、豬腸、鹵蛋、豆幹等等,潮州鹵水還有一種非常特别的鹵水——鹵獅頭鵝。
鹵獅頭鵝
獅頭鵝我國唯一的大型鵝種,原産地是饒平,現澄海養殖居多,據說最高紀錄可達36斤一隻。在潮汕逢年過節是必須要吃鹵獅頭鵝的,甚至有“無鵝不成宴”的說法,可見其在潮菜中的地位。
獅頭鵝粉肝
如果說中國拿一道菜跟法國鵝肝PK,一定是獅頭鵝粉肝!鵝肝要做到口感粉嫩,關鍵不在于烹饪,而在于喂養,也就是填鵝——喂養鵝的最後階段,通過插管到鵝食道中,不停填飼料,最後把肝養肥,雖然很殘忍,但真的非常好吃。
粉肝跟普通喂養的肝,口感完全不同,一片粉肝入口就是入口即化的感覺,完全不需要用力就可以把它含化了。加上潮汕鹵水獨有的甜味與鮮香,簡直讓人欲罷不能。而獅頭鵝粉肝又比普通鵝肝要大得多,一個粉肝大的可以接近一斤,所以吃起來很有滿足感,口感豐腴。
獅頭鵝頭
軟嫩的鵝頭冠肉
一隻獅頭鵝如果按價格論,老鵝頭是最貴的部位。
因為獅頭鵝頭部前額肉瘤發達,向前突出,且頭特大,肉質細嫩,腦髓鮮香,而越大的鵝頭越大,說明鵝齡較大,而鵝齡較大肉身越柴。換言之,超大的鵝,鵝身并不好吃因此不值錢,因為所有的飼料錢,最後隻為養大一個鵝頭,所以老鵝頭一般都非常貴,上千一個都很正常,
當然,上面介紹的這些隻是潮州菜中很小的一部份,如果大家對潮菜很感興趣,我建議大家買一套張新民老師寫的《潮菜天下》,這本書是目前來說對潮菜介紹得最到位的一本書了。
7
潮汕生腌海鮮系列做法、配方全解密!
潮汕生腌海鮮,素來被美食圈人士冠以“毒藥”之稱,意思是越吃越想吃、越吃越上瘾,隻要吃過“生腌”,所有制熟的菜肴都會變得索然無味,可見其味道之鮮美。
所謂生腌,是指将姜、蔥、蒜、香菜、辣椒、味精、醬油、香油等調料,按比例兌成腌汁,泡入各種新鮮海産品腌制,滋味既不能太濃,又要滲入肉中,常見的種類有蟹類、活蝦、蝦姑(即爬蝦)、血蚶、牡蛎、薄殼等。
在潮汕本地人眼中,隻有生腌才能最大程度保留海産品最原始的風味,其柔嫩鮮滑的口感也是制熟後的海鮮所無法比拟的。
初加工
全生、半熟與全熟
生腌制品在海鮮原料初處理環節,有全生、半熟和全熟之分,這裡的全熟,也僅僅是指“燙到剛剛開口”。
所謂全生,就是将食材洗淨後,入白醋、酒類或飽和鹽水中泡一段時間以消毒殺菌,再用腌汁來浸漬,常用于蟹類等體積較大的海鮮。
半生,以血蚶等貝類為代表,澆入開水微燙殺菌,撬開殼後淋入腌汁食用。
全熟,多見于小型貝類,下入開水汆燙至剛開殼後立即過涼,然後掰掉一半貝殼,澆入腌汁即可上桌。
慢浸法與快腌法
早期的潮汕生腌,都需要經過長時間腌浸,屬于“慢浸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饕們的嘴越來越刁,對于食材的原汁原味也更為看重,所以生腌的時間便随之大大縮短。
像生蚝、花甲等容易入味的貝類小海鮮,腌制時間在三五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需連殼浸泡的蝦姑和海蝦,則應腌3個小時以上;至于身厚殼硬的膏蟹,腌制時間則長達24小時。
近兩年還出現了一種“秒腌法”,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貝類肉質的鮮甜,大廚們将腌汁淋入食材後直接走菜上桌,所以也稱為快速腌。
生腌膏蟹
汕頭牛田洋地區所養殖的活膏蟹品質為本地最佳,冷凍腌制後食用,蟹肉晶瑩剔透,膏體鮮紅肥腴且略帶嚼勁,入口時會還有一點冰沙感,清涼細嫩,這也是“潮汕毒藥”的代表作。
初加工:先剪斷活膏蟹大鉗,再剪掉繩子,用刷子将泥污刷洗幹淨,取一隻大盆接滿清水法國菜的做法,倒入一瓶料酒,放進表面刷淨的膏蟹泡約20分鐘,使其吐淨腸胃中的髒物,同時泡去部分腥氣。
調腌汁:桶内放入大蒜末1千克、香菜末1.2千克、鮮南姜末250克、鮮紅辣椒末150克、鹽600克、白糖300克、料酒250克拌勻,倒進味事達牌味極鮮醬油(容量5升的桶裝品,用量以沒過蟹身為準),放入泡好的膏蟹約20斤。
腌制:密封後入冷凍冰箱腌制24小時,第二天下午即可取出擺檔。客人點餐後,取一隻膏蟹斬成小件後擺盤走菜即成。
注:
凍膏蟹的保鮮期可達兩周,但最好第二天及時食用,存放太久則肉質不夠鮮甜。
▲将前一天腌制的膏蟹取出擺在冷檔上,待客人點單時恰好稍稍融化,呈現冰淇淋口感。
生腌蝦姑
爬蝦(濑尿蝦)被潮汕人稱為“蝦姑”,因其肉質清甜肥厚,也是生腌中的必備菜式。
初加工:
活蝦姑洗淨備用。
調腌汁:盆内放入大蒜末250克、香菜末250克、紅椒末100克、香油50毫升、辣椒油60毫升、料酒10毫升,倒入味事達味極鮮醬油2瓶約760毫升。
腌制:将蝦姑倒入腌汁内拌勻,放在墊有冰沙的點菜台上腌制約3-4小時即可食用。
走菜流程:取蝦姑10條,切成3厘米長的小段,裝盤後再澆入少許腌汁即可上桌(圖中為整蝦)。
▲腌汁内倒入活蝦姑。
▲拌勻腌制3-4小時。
生腌沙蝦
調腌汁:盆内放入大蒜末300克、香菜末250克、紅椒末150克、香油半瓶、辣椒油半瓶、料酒15毫升,倒入瓶裝的味事達味極鮮醬油2瓶。
腌制:将活沙蝦1500克洗淨後直接倒入料汁内,浸泡約2-3小時即可食用。
生腌血蚶
血蚶(hān)的外觀與毛蛤類似,但個頭較小,與一元硬币差不多,汁水呈血色,味道極鮮美。生腌血蚶因其賣相特殊、沖擊力強,向來給外地食客一種“茹毛飲血”的印象,其實這種貝類肉質脆嫩,并無多大腥氣。
初加工:洗淨的血蚶盛入盆内,倒入開水燙約20-30秒至尚未開口時迅速撈起,瀝幹水待用。
小貼士:
燙制時間不能超過30秒,否則血蚶直接開口、肉質變老收縮,血紅的汁水也會流失,從而帶走部分鮮味;另外,水溫也不能過低,否則血蚶的殼太緊、夾不開。
▲血蚶燙至半熟即可,千萬不能燙開口,用鑷子逐個夾開後擺盤。
調腌汁:小盆内放入大蒜末500克、香菜末500克、紅椒末100克、香油1/3瓶、辣椒油半瓶、料酒少許,倒入瓶裝的味事達味極鮮醬油2瓶調勻備用。
走菜流程:将血蚶用鉗子夾開,去掉一半殼,另一半帶肉的貝殼均勻擺在盤中,帶一碗腌汁上桌,也可将腌汁均勻淋在血蚶肉上再走菜。
—END—
合作交流/
文字圖片選自網絡,侵删請聯系
加入中國餐飲名人圈,請識碼注冊名片即可
奧食卡恺賢廚道
每天都有廚藝幹貨更新
19萬+廚師都在看
你還不來關注嗎?
在看你就點一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