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孩子犯了一些錯誤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承擔錯誤,這樣的話孩子會變得負責任。但是生活中有許多孩子在犯錯了之後都特别喜歡狡辯,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沒有辦法,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才能教育好孩子。
這一天趙先生在家裡帶着孩子的時候,孩子的一個舉動,引起了趙先生的警覺。因為孩子網上還是比較調皮的,于是就在家裡面踢球,也正是因為踢球的原因,孩子把家裡面的花瓶給打碎了。
而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趙先生并沒有顯得多麼生氣,他隻希望孩子能夠承擔錯誤,敢于負責。可沒有想到孩子說了一句這樣的話:“花瓶碎了,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可能是打開窗戶風太大了,把花瓶給吹掉了地上,然後才摔碎的。”
聽到孩子的狡辯,趙先生覺得非常可笑,風力怎麼可能會那麼大?為什麼連這麼一個小小的錯誤孩子都沒有辦法去承擔呢?
生活中關于這樣的事情其實也是比較多的,有很多孩子在犯了錯之後,不會去想着如何承擔責任,而是選擇去狡辯。那麼這些孩子為什麼會展現出這樣的狀況呢?其實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
不想承認錯誤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選擇狡辯,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根本就不想去承認錯誤。這類孩子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一顆承擔的心,他們總覺得萬事都可以推脫,所以在他們的身上所展現出來的樣子就是不負責任的。這類孩子覺得負責任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所以他們情願做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這樣的話就不會感受到任何麻煩了。
叛逆心理出現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孩子的叛逆心理逐漸的出現了。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他們很想要跟自己的父母進行反抗,所以說當父母批評到自己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希望聽到這樣的聲音,因此選擇了通過狡辯的方式來與父母進行抗衡。這類孩子是可以意識到自己身上的錯誤的,隻不過他還是想要通過狡辯的方式展現一下自己的個人實力,僅此而已。
父母總是懲罰孩子
如果說身為父母的我們經常去懲罰孩子的話,那麼孩子也很有可能在做錯事情之後選擇狡辯。因為他們實在是不想再受到父母的懲罰和批評了,他們也是有着屬于自己的尊嚴地,一旦父母總是不給孩子留情面的話,那麼孩子隻能通過這種低端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所以說每一個選擇狡辯的孩子都是有着其中的原因存在的,不過很多父母都沒有把這個問題想象的那麼嚴肅。如果一直放縱孩子狡辯的話,那麼所面臨的問題隻會變得更多。
孩子會不負責
如果說每一次孩子犯了錯誤之後,我們都放任着孩子去狡辯,那麼最容易引起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可能在今後的做事過程當中都不會去負責任。因為他們特别享受狡辯之後所帶來的樂趣,畢竟隻要通過三言兩語就可以使得自己不用負責,這是一種非常不錯的理念。而孩子一旦掌握了這樣的理念之後,那麼他們以後做事的過程當中,就不會再去遵從别人的感受,也不需要思考的太多,隻需要把黑的說成白的就可以了。
變得更容易跟父母對抗
父母如果放任着孩子狡辯,那麼最容易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可能覺得在父母的面前吃到了一定的甜頭,那麼今後他們最有可能做的事情就是經常跟自己的父母展開對抗。因為他們漸漸覺得父母已經沒有辦法跟自己硬碰硬了,所以這類孩子往往會萌生出一種成就感。他們覺得用謊言欺騙了父母,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而善于狡辯的他們也會漸漸地迷失了心智,使得他們變成一個更差勁的人。
所以說我們千萬不能放縱着孩子繼續狡辯下去,但是仍然有很多父母表示好奇,該怎樣的辦法才能使得孩子乖乖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呢?其實方式也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困難。
減少苛刻的責罰
如果不想讓孩子繼續狡辯的話,那麼最顯而易見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去承擔錯誤。其實孩子有的時候不願意承擔自己的錯誤,就是因為父母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太過于苛刻自己的孩子了。所以說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不要總是去批評孩子或者是懲罰他們,這樣的話才可以有助于他們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有的時候寬容一些也并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我們隻是希望能夠以一種更優秀的教育理念來打動孩子而已。
引導孩子承擔責任
我們也需要通過正确的手段來引導孩子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雖然說聽上去好像有着一定的困難,但是在做的時候其實也是很簡單的。譬如我們在日後做事的過程當中,給孩子起到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或者讓孩子以第三角度去好好思考一下,如果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會不會讓别人讨厭呢?當孩子清楚地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他們就會獲得一些轉變。
理解孩子的感受
有的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也必須要了解一下孩子的感受,隻有這樣的話才可以使得孩子不去狡辯下去。畢竟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有一顆想要狡辯的心,是不是平日我們做的還是不夠好呢?又或者是我們不夠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呢?所以我們走進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說想要讓孩子不再繼續狡辯下去,我們所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通過正确的引導,才能夠使得孩子擁有着更好的轉變,這樣一來孩子必然會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