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靜欣
最近和朋友聊天時,朋友突然哭了。
她說,這一年來,孩子的情緒有很大的波動,敏感、愛發火、看父母就是各種不順眼,這讓她常常處在崩潰的邊緣。
“青春期”在孩子10歲到20歲之間,這段時期由于身體、心理、大腦的快速發育,常常會導緻孩子的情緒不穩定、易發怒。
變對這些巨變,孩子的内心是恐懼、無助的、更需要父母的幫助。
以下有3點建議,陪伴您的孩子度過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是典型特點,以自我為中心,做事不考慮後果,更需要父母的耐心與忍讓。
美國教育家喬希·西普,在《解碼青春期》中,描述了自己的成長曆程:自幼在孤兒院長大,遭受過性侵,導緻心中布滿了仇恨。
少年時,他被送往收養的家庭。因為經曆過特殊的遭遇,讓他變得更為叛逆。他絞盡腦汁給大人們惹事,來宣洩内心的不滿。
于是,他又一次次被寄養的家庭所抛棄。
這次,來到了一個新家,父親名叫羅西尼,他照舊搗亂。每一次,父親都默默承受一切惡果,但是他依舊沒有動容。
有天夜裡,他酒後無證飙車,被關進了拘留所,給父親打了電話,希望能來保釋他。
這次,父親沉默了一會兒:
“是的,作為父親,我會來,但不是現在,是明天。希望你能認識到,不是任何時候,自己犯下的錯誤都由别人來幫你解決。”
第二天,父親如約而來,辦理了保釋手續。回家後,父親終于開口了:“是時候我們該好好談談了。”整個談話中,沒有責備和怒罵,如同老友的交流。
其中的一句話,震撼了孩子的内心:“你一直視自己是一個麻煩,但是我們将你視為一個機會。”
德國詩人海涅說:“反省是一面鏡子,能将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可能。”
這時,叛逆的少年流下了悔恨的眼淚,走向了改變的道路,最後成為了一名教育學者,發願用自己的所學去幫助青春期的少年。
這就是父母耐心陪伴的力量。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平等的交流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裡曾說:
“你的孩子,都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渴望生命自身的兒女,他們經由你而來到世上而不是從你而來。盡管他們與你在一起,但不屬于你,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着自己的思想。”
現實中,太多的家長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子女,特别在面對孩子自己的選擇上,從不參考他們的意願,導緻了孩子的壓抑、痛苦。
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講述過一個親身經曆的故事:
2019年的一個夜晚,他與一位自殺未遂的少年交流。
孩子說他從小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聽父母的話,做着父母要求的事,但是内心是空的,沒有為自己活過。
高考,他第一次想聽從内心,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科,但長輩們又堅持讓他報理科。
“我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否則上大學也沒有什麼意義。”聽到他的回答,父母開始對他咆哮。
“該如何是好呢?隻能按照父母的安排繼續生活下去嗎?”盡管很不情願,可是他也别無選擇。
在大學生活中,他越學越覺得苦悶與壓抑。于是,他想到了以自殺來解脫,幸虧被及時發現,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戴爾·卡耐基曾說:“做一個好聽衆,鼓勵别人說說他們自己。”
傾聽,就是愛、理解,也會回報尊重,主動創造與孩子的輕松互動的時光,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做好适當的引導。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
青春期的孩子,性激素的增長,導緻着身體的巨變,開始了對異性的好奇感增強。
研究表明,父母越早與孩子讨論兩性健康的問題,青少年就會在這個問題上更加謹慎。
影片《關于我媽的一切》,講述了媽媽季佩珍在生活中面面俱到地照顧着家裡的成員,特别是女兒小美。
圖片來源:豆瓣
青春期的小美厭倦了媽媽的這種周到,選擇了逃離家庭。一個人在北京工作的她,孤單、寂寞,選擇與有婦之夫同居,被媽媽發現後仍然執迷不悟,責怪多管閑事。
忍着傷痛,媽媽反省了自己,以前隻是在生活上照顧着孩子,而忽略了心理上的關愛。于是開啟了對女兒的心理補救,在溝通中說道:“人生也是這樣啊,岔路口很多,錯了不要緊。”
在媽媽的開導下,女兒了斷了得過且過的日子,人生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在大多數父母的心中,關于兩性話題,總是想着: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懂了。
可是,孩子由于好奇與迷惑,又缺乏正确的引導,他們會用其他方式來解答心中的疑惑。與其讓外界來誤導孩子,不如父母選擇合适的時機正向溝通。
有位母親,從女兒十歲的時候,就适當地和女兒讨論一些異性的話題。逐漸地,女兒也會給她分享學校中一些“八卦”,她也隻是平靜地聆聽、偶爾反饋感想。
這樣的引導下,她們輕松交流了好感、喜歡、早戀等話題。
這位母親,把和女兒的溝通看成是一次形成正确異性觀的機會,而不是傳統的堵和壓,因為疏導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解惑、成長。
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裡,總會伴有羁絆與摩擦,但愛、尊重是獲得信任的基礎,真誠的溝通是打開心靈的鑰匙。
為了孩子,父母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态度。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父母需要擁有學習的心态和控制情緒的能力。
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如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愛,引導他們更好地成長。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