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病因病機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文老師讀高中的時候,前面坐着一個女生。
她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胖,愛睡覺。
無論上什麼課,她都會往桌子上一趴,然後呼呼大睡。
關鍵是,人家能睡着。每一次叫醒她,她确實是睡眼朦胧。
老師說她:“你怎麼一天睡到晚啊”?
她自己則說,一天之内,如果不睡足10多個小時,她根本受不了。
為此,我們還調侃她,說在她的世界裡,生命在于靜止。
很多年過去了,我逐漸接觸到了中醫。回想起來,當年我這位同學,其實是病态。
對她的所有嘲笑、諷刺,都是不對的。
什麼病呢?就是嗜睡。
我未曾看過她的舌脈,但是也想得出,當證屬脾氣不足,痰濁阻滞。
來吧,我再給你舉個例子。
故事的主人公,依然是我昨天和大家聊過的,喬仰先前輩。
有一次,喬師接待一個患者,一個13歲的小姑娘。
她什麼毛病呢?最近這個五個月,嗜睡,上課的時候根本無法注意聽講,趴在桌上就能睡着。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數學不及格。
本來,她是不錯的一個小女生。老師看在眼裡,着急啊,于是不斷加以督促,還聯系家長,希望可以配合教育。
可是,無論大家怎麼教育,人家就是睡覺,誰也攔不住。
後來,家裡人就想,這會不會是因為什麼病,導緻的呢?
所以,就去醫院檢查。檢查的結果,孩子身體一切正常。
這時候,家裡人決定,投中醫治療,于是慕名找到喬仰先前輩。
喬師這麼一看啊,發現患者脈象細,舌淡而胖,舌苔白膩。
當時,喬師給開了一張方子——
黃芪15克,黨參15克,半夏12克,茯苓15克,枳殼6克,膽南星9克,焦白術12克,甘草5克,炒山藥15克,郁金12克,生薏苡仁20克,鹿角片3克,石菖蒲9克。
所有這些,水煎服。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14劑以後,上課的注意力,有所改善。但是嗜睡的現象,還是存在。
這個時候,原方保持不變,加粉劑繼續用。
什麼粉啊?川貝60克,天竺黃40克,蟬衣40克,研成細末,分40包,每日一包,分2次吞服。
結果如何?患者這次服用以後,嗜睡未曾發作。前後,共服湯藥50多劑,粉劑一料。
小患者後來又接受随訪,表示病情再未複發。
這就是醫案的基本經過。我給你叙述完了。
這裡頭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答案都寫在患者的舌脈裡。
你看,此人脈象細,舌淡胖,苔白膩。同時,面色少華。
這說明啥呀?是不是陽氣不足啊?
陽氣不足,所以面色少華。脈道鼓舞不及,所以脈細。
氣血虧虛,所以患者舌淡胖。氣不化津,所以痰濕内積,患者苔就白膩。
陽氣這個東西,是可以養神的。現在,患者陽氣虧少,那她自然就容易犯困、嗜睡不已。
同時,由于濕濁困阻,清陽之氣不升,所以患者的腦袋,更得不到滋養。她的嗜睡,就越發嚴重。
所以說啊,這個小患者的問題,就在于陽氣不足,濕濁内阻。
怎麼辦?溫補陽氣,健脾化濕,清化三焦濁氣。
我們來看當時醫家用的配伍——
黃芪15克,黨參15克,半夏12克,茯苓15克,枳殼6克,膽南星9克,焦白術12克,甘草5克,炒山藥15克,郁金12克,生薏苡仁20克,鹿角片3克,石菖蒲9克。
這方子,别看藥味不少,其實很易懂。
黃芪、黨參、茯苓、白術、山藥、薏苡仁,這些都是健脾祛濕化濁的,入脾經。脾是痰濕生成之源,要想清除患者體内痰濕濁邪,就得從健脾入手。
在這個基礎上,半夏、枳殼、膽南星、石菖蒲,用于進一步化痰去濁,理氣開竅。
鹿角片,可以溫補陽氣,使得痰濕濁邪得陽則化。郁金,能開竅解郁,化濕濁。
你看看,這不是很清晰嗎?
後來,喬師在二診的時候,加入了川貝、天竺黃和蟬衣。這些,都有豁痰化濁之效。這是喬仰先先生治療痰證的常用驗方。原來,還有琥珀(常用40克)。但是在醫案裡,小患者本身就嗜睡,所以就去掉琥珀。琥珀,安神定驚而助眠。
從這個小醫案裡,能感受到什麼呢?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整天腦袋昏沉、想睡覺,怎麼睡也睡不夠的現象,而且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我們要考慮,是不是自己體内的痰濁之氣,影響了清陽之氣的升發,是不是體内的陽氣虧虛,使得精神失養。這是用中醫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的結果。
正确的做法,是去看中醫。對這番道理,任何一個合格的中醫師,都會懂得的。上面醫案裡,喬師用的配伍,其實是很合法度的。但是,我還是那句話,中醫方子,不能自己盲目嘗試,而是必須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來借鑒、加減。文老師的文字,可以帶你學習、了解,絕對不能替代醫生,給你開方子。
寫到這裡,我又想起,高中時代前面那個女生了。時過境遷,不知道她現在是否還為嗜睡所困。醫者仁心。即便是面對這樣一段遙遠的回憶,我的心裡,還是有淡淡的牽挂。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