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2022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及答案

2022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

語文

本試卷共23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章太炎從民族語文現代化的高度,對民族語文體系和書面文學體制展開了批判性反思,推動了清末民初文學的近代變革和現代轉型。

在西來文藝審美和文學觀念沖擊中土的情況下,章太炎結合漢民族語文的基本特點和曆史流變,循名責實,制名指實,推出“文學總略”說。1906年他在《文學論略》中提出“文學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謂之文;論其法式,謂之文學”。他認為文字是區分書面文學與口語的根本标志,是文學得以确立和存在的基本指标。文學包括無句讀文和成句讀文。無句讀文包括無所謂興會神味的圖書、表譜、薄錄等。成句讀文可分為有韻文和無韻文,有韻文包括賦頌、古今體詩、詞曲等;無韻文則包括小說、雜文、曆史等。成句讀文大都有興會神味,有韻文和小說、雜文以感人為主,亦有不感人者,而曆史可感人,可不感人。章氏的這種界說繼承清代樸學“實事求是”的精神,并将傳統小學發揮到現代“語言文字之學”的高度,在學理上深刻地揭示了文化本身的即物性和符号性,而“文學總略”說顯然是一種從邏輯定義的角度對漢語文學傳統的全面總結,它強調“漢字”對漢語文、文學和民族文化的重大意義,突出“漢字”在文化中的基礎性内涵和作用,由此形成一種獨到的“文字文化”論。

在當時一切價值有待重估的曆史情況下,章太炎力排衆議,獨出機杼,推出了自成統系的文學“雅俗論”。雅俗論一方面強調為文要講究“軌則”:“先求訓诂,句分字析,而後敢造詞也”,“工拙者系乎才調,雅俗者存乎軌則。軌則之不知,雖有才調而無足貴。”章氏認為一切文章文學觀其會通,都有自己的文類,都有“自性”(即規律),自有“法式”和“雅俗”。但它們有其共性,即“文字性”。他認為人類文明、文化、文學歸根結底的功能,就是書契記事,形諸文字。章氏強調“文字性”,就是要求文學以質實性和直接性為基礎。文學在“文字性”的基礎上衍生出藝術性,即在不以文害辭、以辭害意的前提下講求裝飾性和蘊藉性,達到“文質彬彬”。另一方面,雅俗論又從整體文化的高度,平視“雅”“俗”。“徒論辭氣,大上則雅,其次猶貴俗耳。俗者土地所生,婚姻喪紀所行也,非猥鄙之謂。”在這裡,章氏把精英寫作的書面文化與民間流傳的通俗文化平等看待,既承認兩者的互動,又強調“二者殊流”。這樣的“雅俗論”不僅有效地打擊了當時的古文“載道”說、桐城“義法”說和“骈文正宗”說,同時,平視雅俗的思路更成為“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和新文學運動崛起的内在思想依據。

(摘編自童慶炳等《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價值觀的演變》)

材料二:

中國文學史上直到1906年,章太炎才首次為文學下一定義:“文學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謂之文;論其法式,謂之文學。”這一文學定義包括了文學文本和文學研究。他反對以有韻無韻區分,視前者為“純文學”後者為“雜文學”,而主張“文”無論有韻無韻,無論成句讀不成句讀,無論純雜,“包絡一切著于竹帛而為言”。他的這種極為寬泛的文學定義,看似一種沒有定義的定義,竟然合上了最近50年歐美文學界對文學範圍的理解。僅舉一例,法國的孔帕尼翁在反思何謂文學時說:“廣義上講的文學指所有印刷品(或書寫品),包括圖書館裡的所有藏書(以及已然筆錄在案的口頭文學)。”因為“文學”是一個其含義處于不斷變化中的名詞,想要以一勞永逸的方式提供某種終極的定義注定是徒勞的。今日的網絡文學甚至已經不是印刷品,明天還會有什麼更新的媒介作為文學平台更是超出我們的想象力。文學理論讨論的文學定義,主要是在确立研究對象的範圍以及特定的研究視角,期待從不同方面揭示被隐藏在文學背後的圖景,從而在生活中對未來擁有更為多彩多姿的想象。所以,我們必須結合章太炎定義中的下一句話“論其法式,謂之文學”來繼續思考。能夠成為我們研究對象的“文學”,不僅有作者要表達者,還有如何表達。而“如何表達”在更多的場合下,是與特定的法式聯系在一起的。這是兩千多年來中國文學的“現實”,即以作者的“文心”為研究“核心”。劉勰《文心雕龍·序志》開宗明義:“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其精美複雜如同雕龍,需要“割情析采,籠圈條貫”。所以,文學研究也就應該将重心放在“法式”上。這樣理解章太炎的文學定義,即便是最廣義的含蘊,也仍然保持了文學的獨特性。

所以在今天看來,章太炎的文學定義具有兩大“異彩”:第一是打破了狹隘的文學天地,其在當時的意義是有助于掙脫“純文學”觀念的作繭自縛,而在今天的意義則是可以與近50年來歐美的文學概念對話;第二是将文學研究納入文學範圍,其意義不僅結合了“什麼是文學”和“怎樣研究文學”,而且引申出文學活動不是由作者和作品壟斷,“研究”也不是“創作”的附庸的意涵。在現代西方文學批評史上,越來越多的批評家以其理論著作加入到文學活動中,諾斯羅普·弗萊就指出“這種把批評家視為寄生蟲或不成功的藝術家的觀念”是錯誤的。這兩大異彩也許可以看作是對章太炎文學定義的“激活”吧。

(摘編自張伯偉《重審中國的“文學”概念》)

1.下列對材料相關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章太炎結合漢民族語文特點和曆史變化提出的“文學總略”說,既有對文學概念的界定,也有對漢語文學傳統的總結。

B.章太炎認為,文學的藝術性是建立在“文字性”基礎上的,不論雅俗,都不能以辭害意,都應追求“文質彬彬”。

C.章太炎和孔帕尼翁都認為文學的範圍不需要設限,因為給含義不斷變化的文學下一個終極定義是無法實現的。

D.章太炎關于文學“法式”的觀點給後來學者帶來啟發,文學既有表達什麼的問題,還有如何表達的問題。

2.根據材料内容,下列說法正确的一項是(3分)

A.章太炎對民族語文體系和書面文學體制進行了反思和批判,也引發了後世學者對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價值的審視與思考。

B.章太炎承繼了傳統句讀學和韻文分類法,對文學的界定以文字為準,可見清代樸學和傳統小學仍是現代漢語文學的基礎。

C.網絡文學的發展,使得文學作品不再需要印刷;而文學平台不斷的變換,導緻文學的确立和存在的指标也在不斷變化。

D.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出“言為文之用心也”,開“文學”概念研究之先河,為今人拓寬文學範疇奠定了理論基礎。

3.結合材料内容,下列說法中最能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章太炎先生可謂“全史在胸”,借助舊學新知的融會貫通,試圖為現代中國建立牢靠的根基,為後來者開無數法門。

B.章太炎論文之語,矯八股文、桐城派、新文體之流弊;提倡質樸的文學,隻有從糾正一般人重文輕質的文學觀入手。

C.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的英國的文藝理論家特裡·伊格爾頓指出,文學評論家們“在評論文學的過程中也生産文學”。

D.英國漢學家吳芳思認為,“在高雅文化的精神心理定勢和非人化的誘惑之間,存在着怎樣的尚不為人所知的紐帶”。

4.材料一、材料二畫橫線處,同是引用章太炎的觀點,但作者的意圖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

5.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章太炎提出全新的文學概念,成就非凡,他的治學之道更值得當代青年學子借鑒。請結合材料,談談章太炎在治學方面給我們的啟示。(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秋山圖[日]芥川龍之介

“您看過元代繪畫神手大癡的《秋山圖》麼?”

一個秋夜,王石谷到恽南田家中作客,一邊喝茶,一邊談話。

“沒有。您見過?”

“可以說見過,也可以說沒見過,這是一件怪事……”

恽南田驚異地瞅着王石谷的臉:“你見過的是摹本麼?”

“也不是摹本,算是見過了真迹……不過,不但我,煙客翁對這《秋山圖》也有過一段因緣。您若有興趣,我就談一談!”

“請吧!”

恽南田撥撥燈檠的火頭,便請客人談談這件事。

那是一年秋天,元宰先生同煙客翁談畫,忽然問,見過大癡的《秋山圖》沒有。翁在畫道上是師法大癡的,凡是大癡的畫,隻要留在世上的,差不多全見過,可是這《秋山圖》卻始終沒有見過。

“不,不但沒有見過,連聽也幾乎沒有聽說過。”

翁這樣回答,覺得挺不好意思。

“有機會務必看一看吧,那畫可以算大癡的極品了。”

“有這樣好的作品,一定得看一看。這畫在誰手裡呢?”

“在潤州張家,您可以去登門拜訪。”

煙客翁馬上出發到潤州去。

張家雖然屋院很大,卻顯得一片荒涼。牆上爬滿了藤蔓,院子裡長着長草,成群的雞鴨,見到客來表示好奇的神氣。

煙客翁被請到廳堂裡,陳設着紫檀木的椅子,上面蒙着一層淡淡的塵土。出來接待的主人卻還風雅,有貴族的品格。翁提出想拜觀名畫的願望。

主人立刻答應。原來這廳堂正牆上,就挂着一幅中堂。

“這就是您要看的《秋山圖》。”

翁擡頭一看,不覺發出一聲驚歎。

“畫是青綠山水,蜿蜒溪流,用點墨描出高高低低的叢山,顯出新雨後的翠黛,又着上一點點朱筆,到處表現出林叢的紅葉,美得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了。好一幅絢爛的圖畫,而布局又極為宏大,筆緻十分渾厚……”

翁完全被迷住了,戀戀不舍地看着,愈看愈覺神奇。

“神品,神品,元宰先生的稱賞果非虛言。”

翁一邊說,一邊眼睛仍沒離開畫幅。

“是麼,真是這樣的傑作嗎?”

翁聽了這話,不覺把吃驚的眼光轉向主人。

“什麼,您覺得我看得不對嗎?”

“不,沒有什麼不對。”

主人像少女似的羞紅了臉,然後淡淡一笑,怯生生地看着牆上的畫。

過了一會,翁告别這個荒院一般的張家。

逗留潤州時,煙客翁幾次派人到張家去交涉,希望把《秋山圖》讓給他,可是張家不肯接受他的請求。于是,翁隻好斷念了。

王石谷講到此處,停了一下,又說:“這是我從煙客翁那裡聽說的。”

“那麼,隻有煙客先生見過《秋山圖》的了。”

恽南田捋捋長髯,眼望着王石谷。

這回,王石谷沒喝茶,又娓娓地講下去了。

煙客翁同我講這事,是見過《秋山圖》後五十年的時候。此後過了約一月,我獨自去南方遊曆。其間偶然聽說那《秋山圖》,已被相識的貴戚王氏以千金代價從潤州張氏子孫那兒弄到手。我便急忙到王氏府,去拜觀《秋山圖》了。

現在還記得很清楚,這正是王氏庭院的牡丹花在玉欄邊盛放的初夏午後。在匆匆谒見中,不覺就笑了起來:

“聞說《秋山圖》今已歸府上所有,煙客先生為此畫曾大費苦心。”

王氏滿臉得意地說:

“今天煙客先生也約好了要來,先到的請先看吧!”

王氏馬上叫人在廳堂側牆上挂起了《秋山圖》。臨水的紅葉村舍,籠罩山谷的白雲,遠遠近近側立屏風似的青翠的群峰-立刻,在我的眼前,出現了大癡老人手創的比天地更靈巧的一座小天地。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視牆上的畫。

雲煙丘壑的氣勢,顯然無疑是大癡的真品,用這樣多的皴點,而墨色又這樣靈活……着這樣重疊的色彩,而看不出一點筆痕,除了癡翁,别人究竟是不可能的。可是-可是這《秋山圖》,和煙客翁曾在張氏家所見那幅,确不是同一大癡的手筆。比之那幅,這恐怕是比較下品的了。

王氏窺探我的臉色,我竭力不使失望之色露出臉上。過了一會兒,王氏帶着擔心的神氣問:

“您看如何?”

我連忙回答:

“神品,神品,難怪煙客先生大為驚奇。”

王氏好像對我的贊賞還有點不大滿足。

這時候,恰巧對我大講《秋山圖》妙趣的煙客翁也到來了。他同王氏寒暄着,顯出高興的笑容。

“五十年前在張家荒園看的《秋山圖》,現在又在華貴的尊府再度相逢,真是意外的因緣。”

翁如此說着,舉頭觀看牆上。這《秋山圖》究竟是否他見過的那幅,他當然是最明白的。因此我也同王氏一樣,深深注意他看圖的表情。果然,他的臉上漸漸籠上了一道陰雲。

沉默了一會兒之後,王氏更加不安了,怯生生地問:

“您看如何,剛才石谷先生也大大贊賞了”

大概也不忍使王氏失望吧,翁看完了畫,便鄭重對王說:

“您得到這畫,真是莫大幸運,它給府上的珍藏,又添加了一重光彩。”

我向煙客先生做了一個眼色,小聲地說:

“這就是那幅《秋山圖》嗎?”

他搖搖頭,回我一個奇妙的眼色:

“真是一切如在夢中,也許那張氏家的主人是一位狐仙吧?”

“《秋山圖》的故事就是如此。”

王石谷講完了話,慢慢地喝了一杯茶。

“果然,真是一個怪談。”

恽南田兩眼盯視着銅檠的火焰。

“可是煙客先生心中,不是明明留下了那幅奇怪的《秋山圖》,而且你心中也......”

“青綠的山岩,深朱的紅葉,即使現在,還好像曆曆在目呢。”

“那麼,沒有《秋山圖》,也大可不必遺憾了吧?”

恽王兩大家談到這兒,不禁撫掌一笑。

(有删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元宰先生對《秋山圖》的高度評價,讓煙客翁五十年來對該畫念念不忘。

B.描寫張府廳堂的紫檀椅子上蒙着淡淡的塵土,間接表明了張府家道中落。

C.張府荒草叢生與王府牡丹盛開形成對比,暗示《秋山圖》終将大放異彩。

D.王石谷谒見王氏時的笑容,既有将見到名畫的興奮,也有對貴戚的谄媚。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篇以王石谷的問話引出《秋山圖》故事,“可以說見過,也可以說沒有見過”預示故事曲折而神秘,引起讀者興趣。

B.小說圍繞《秋山圖》的故事展開,構成故事套故事的格局,其中既有王石谷聽聞的,也有他親曆的,故事之間過渡自然。

C.小說插入喝茶、撥燈、捋長髯等多個細節,有意造成叙述的停頓,使節奏緩急有度,同時也巧妙地營造了講故事的氛圍。

D.小說兩次細緻描繪《秋山圖》畫面,突出“雲壑丘山”的磅礴氣勢,是為了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深化了小說主題。

8.同是畫作藏家,潤州張氏和貴戚王氏對《秋山圖》的心态卻不相同,請結合小說簡要分析。(4分)

9.本小說脫胎于清代文人筆記,該筆記以王石谷與恽南田相約同去尋找“《秋山》真本”為結尾,确定王府的畫是假的。而本小說關于《秋山圖》故事的結尾具有“不确定性”,這樣的處理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唐憲宗元和七年秋,魏博節度使田季安薨。子懷谏,為節度副大使。兵馬使田興,有勇力,軍中賴之。辛亥,上與宰相議魏博事,李吉甫請興兵讨之,李绛曰:“臣竊觀兩河藩鎮之跋扈者,皆分兵以隸諸将,不使專在一人,恐其權任太重,乘間而謀己故也。諸将勢均力敵,莫能相制,若常得嚴明主帥以臨之,則粗能自固矣。今懷谏乳臭子,不能自聽斷,軍府大權,必有所歸,諸将厚薄不均,怨怒必起,不相服從。然則向日分兵之策,适足為今日禍之階也。至時,惟在朝廷不愛爵祿以賞其人,使兩河藩鎮聞之,恐其麾下争為恭順矣,此所謂不戰而屈人兵者也。”上曰:“善。”既而田懷谏幼弱,軍政皆決于家僮蔣士則,數以愛憎移易諸将,衆皆憤怒。朝命久未至,軍中不安。田興晨入府,士卒數千人大噪,請為留後。興乃謂衆曰:“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請官吏,然後可。”皆曰:“諾”。興乃殺蔣士則等,遷懷谏。魏博監軍以狀聞,吉甫請遣中使宣慰以觀其變,绛曰:“不可。今田興奉其土地兵衆,坐待诏命;乘此際推心撫納,結以大恩。”上從之,以興為魏博節度使。縫又言魏博五十餘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賞過其所望則無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鄰勸慕遺發内庫錢百五十萬縷以賜之左友以為所與太多後有此比将何以給之上以語绛,绛曰:“田興不貪專地之利,歸命聖朝,陛下奈何愛小費而遺大計,不以收一道人心!”上悅,曰:“朕所以惡衣菲食,蓄聚貨财,正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貯之府庫何為!”十一月,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以錢百五十萬缗賞軍士,六州百姓給複一年。軍士受賜,歡聲如雷。成德、兖郓使者數輩見之,相顧失色,歎曰:“倔強者果何益乎!”十四年秋,田興入朝,上待之尤厚。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卷三十四》)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3分)

A.绛又言/魏博五十餘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賞過其所望/則無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鄰勸慕/請發内庫錢百五十萬缗以賜之左右/以為所與太多/後有此比/将何以給之/

B.绛又言/魏博五十餘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賞/過其所望則無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鄰勸慕/請發内庫錢百五十萬缗以賜之/左右以為/所與太多/後有此比/将何以給之/

C.绛又言/魏博五十餘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賞過其所望/則無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鄰勸慕/請發内庫錢百五十萬缗以賜之/左右以為/所與太多/後有此比/将何以給之/

D.绛又言/魏博五十餘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賞/過其所望則無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鄰勸慕/請發内庫錢百五十萬缗以賜之左右/以為所與太多/後有此比/将何以給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留後,官名,始于唐代宗年間,文中是魏博節度使缺位時代理的稱謂。

B.版籍,指戶口冊或領土、疆域,“申版籍”指向朝廷索要人口和土地。

C.專地,擅自處置領地,唐至德年後節度使專地以抗上令,始有藩鎮之禍。

D.道,古代行政區劃名,唐代曾分天下為十五道,唐末演變為節度轄區。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家僮蔣士則趁田季安去世、懷谏年幼弱小之際,獨攬魏博的軍政大權,憑個人好惡調換衆将職位,引發衆怒,後來被田興殺掉。

B.李绛向憲宗提出建議,朝廷應采取分散各地藩鎮将領兵權的策略,令諸将勢均力敵,避免他們因兵權集中而嚣張跋扈,趁機謀亂。

C.宰相李吉甫先是主張對魏博用兵,後又在魏博易主的時候,建議朝廷觀其變化,但他的意見都遭到了李绛反對,也未被憲宗采納。

D.憲宗采納李绛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建議,避免了戰争,任命田興為節度使,後犒賞軍士,免除魏博一年賦稅,并在田興入朝時善待他。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今田興奉其土地兵衆,坐待诏命;乘此際推心撫納,結以大恩。

(2)朕所以惡衣菲食,蓄聚貨财,正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貯之府庫何為!

14.兩河藩鎮中成德、兖郓的使者為什麼會“相顧失色”?請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三)①蘇轍

趙北燕南古戰場,何年千裡作方塘。

煙波坐覺胡塵遠,皮币②遙知國計長。

勝處舊聞荷覆水,此行猶及蟹經霜。

使君約我南來飲,人日河橋柳正黃。

【注】①又名《贈知雄州王崇拯二首(其一)》。②皮币,指毛皮和缯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貴重禮物。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奉命出使途經雄州,曆史上該州曾經是戰亂頻發之處,現已是和平安甯之地。

B.望千裡方塘煙波浩渺,詩人覺離契丹尚遠,看着随行貴重的禮物,深感責任重大。

C.詩人為錯過雄州荷花盛開的美景而惋惜,但慶幸趕上了經霜之蟹,可以一飽口福。

D.本詩押“江陽”韻,“塘”“長”“霜”“黃”均字音洪亮,表達了積極樂觀的情感。

16.詩人奉命北上,尾聯卻寫“南來”“人日”之約,對此你如何理解?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逍遙遊》中,莊子以“,_”,而擱個杯子當船就會粘住不動,是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的比喻,形象地說明道理。

(2)《蜀道難》中,李白借用“五丁開山”的神話故事,“ , ”,描述了先民們開通蜀道的曆史。

(3)琴是一種古老的撥弦樂器,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典型載體之一,“琴”字常出現在古代詩歌中,如“ ,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書法_ 中國特有的藝術,不但能配合建築與雕刻,而且能呼應文學與繪畫;不但能美化生活的環境,而且能加強藝術的欣賞。無論是登高臨水,或是俯仰古迹,隻要有宏美的書法躍然于匾額、楹聯或石碑之上,現場的情景便得以聚焦,懷古的氣氛立刻就點醒了。

所以面對名勝古迹,我常低回于曆代的題詠之前,幻覺祖先的魂魄( ① ),( ②),在頓挫轉折的點捺之中向我手語,幻覺曆史就躲在那後面隐隐地向我題詞,有時是楷書的端莊,有時是行書的從容,而有時,是草書的。

近年來,自己不擅書法,常在登臨之餘邀請我題詞,我對于題什麼詞,倒不難。隻是實在是難以下筆,因為拙腕管不住頑筆,輕毫控不了重墨,隻要一落筆就滿紙雲煙,不,就烏煙瘴氣了。看到書法家的朋友健筆淋漓,,墨渖上紙,或駐或行,或舞或飛,或峰回路轉、柳暗花明,或盤馬彎弓、,或輕舟出峽、順流而下,看他們一管在握如揮魔杖,我總是豔羨之餘,以指書空,摹拟那夭矯筆勢。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不失為 放縱 揮灑自如 一觸即發

B.不愧為 狂放 揮灑自如 蓄勢待發

C.不愧為 放縱 洋洋灑灑 一觸即發

D.不失為 狂放 洋洋灑灑 蓄勢待發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近年來,自己不擅書法,我常在登臨之餘,被邀請題詞,題什麼詞,我倒難不了。

B.我自己不擅書法,近年來,常在登臨之餘,邀請我題詞,對于題什麼詞,我倒不難。

C.我自己不擅書法,近年來,常在登臨之餘,被邀請題詞,題什麼詞,對于我來說倒不難。

D.近年來,自己不擅書法,在登臨之餘,我常邀請題詞,對我來說題什麼詞,倒難不了我。

20.仿照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選用下列材料中的詞語,在文中括号①②處補寫兩句話,要求符合語境,前後銜接,句式整齊,邏輯嚴謹,語言通順。(5分)

材料: 呐喊 低語 洩密 述說

濃淡之中 行楷之中 俯仰之間 篆隸之間

流暢雅正 飛揚靈動 神秘難認 繁複艱深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腐殖質是土壤的調色師。腐殖質是由動植物殘體演變而成,一般粘附在土粒的表面,它的多少會影響土壤顔色深淺。黑色的土壤一般是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因為腐殖質呈黑色和棕色;腐殖質含量較少時,土壤則呈現灰色或灰白色。從灰到黑,土壤顔色①。

礦物質也會影響土壤的顔色。比如,氧化鐵就是善變的調色高手。當它在土壤中的含量高時,土壤會呈現偏紅色或棕紅色。同時,②。在低窪潮濕的環境中,氧化鐵極易轉變為水化氧化鐵,這種地方的土壤常顯黃色;當通風不良、氧氣缺乏時,土壤中的氧化鐵又變成了氧化亞鐵,土壤呈現出灰藍色。

此外,土壤顔色還會随深度增加而變淺。( ),其在土壤上部累積較多,所以土壤顔色較深,越往下有機質含量往往急劇下降,因此土壤顔色較淺。③比如黃土高原一些植被覆蓋不佳的黃土剖面,上下就都是很均一的黃色。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凋亡的植物在土壤中形成有機質

B.土壤中的有機質是植物凋亡形成的

C.植物凋亡融入土壤而産生有機質

D.有機質在土壤中的累積是由植物不斷凋亡産生的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内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棋盤雖小,方寸之間,卻蘊含無窮智慧。圍棋,弈者持黑白二色圓形棋子在方形棋盤上對弈,棋子地位平等,雙方以圍地更多為目标,棋盤上往往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象棋,開局雙方隔陣對壘,棋子分為不同角色,行棋時有各自的規則,棋手排兵布陣展開攻防。跳棋,棋盤為六角型,可多人共同參與,棋子功能相同,行棋時棋子可彼此借力,相互搭橋鋪路,力求已方棋子率先全部達到終點。

以上材料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内容寫一篇文章,體現你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 C

2. A

3. C

4.(1)材料一引用章太炎的觀點,是為了進一步闡釋其“文學總略”說的内涵,方便讀者理解并且開門免山,為後文詳細解釋做鋪墊。

(2)材料二是再次點觀點,總結論述主旨,并對此引出深度思考,與西方學者觀點進行比較。

5.(1)文學要以質實性和直接性為基礎,在文字性的基礎上,衍生出藝術性,不以文害辭,也不以辭害意的追求裝飾性。

(2)不分雅俗,對文學一視同仁。

(3)從不同的方面揭示出文學背後的圖景,不斷擴充文學的内涵。6-7:BD

8.(1)張氏對待《秋山圖》是癡迷和求真,即使家道中落仍然對畫作作常珍惜。

(2)王氏是取得《秋山圖》的驕傲又懷疑,附庸風雅,本身對畫作并無見解,通過大師的眼神态度來甄别。

9.(1)延續故事的曲折并神秘,更好地吸引讀者的興趣,留下懸念,引發讀者的思考。

(2)故事戛然而止,有意造成故事的停頓,巧妙地渲染了神秘的氛圍。

(3)使讀者與故事情節之間不斷的來回變化,彰顯故事情節的複雜性與曲折性。

10. C

11. B

12. B

13.(1)如今田興奉上他的土地和軍隊,坐等朝廷下達命令,乘此機會推心置腹地安撫招納,用大恩大德結交他。

(2)我穿破爛的衣服和吃粗劣的食物的原因就是為了彙聚财物,正是為了打算用來平定天下,如果不是這樣,白白地貯存滿國庫有什麼用!

14.(1)田興歸順朝廷受到封賞,軍士得到賞錢,百姓免除賦稅,朝廷思德得以施行。

(2)朝廷的策略對收複魏博有了成效,讓他們看感受到了朝廷的政策以及壓力。

15.B

16.(1)反襯手法,寫出了奉命北上的匆忙,與友人相約要“南來”,表達了趕赴朝廷任務,表達了時局狀态緊張,同時表達了對友人治理好一方的稱贊之情。

(2)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和朋友的情誼,在特别的日子裡相聚,表達了詩人歡快與喜悅之情。

(3)以境結情,用“南來”“人日”《進一步表達字在這佳節,詩人還在趕赴朝廷任務,表達了時局狀态緊張,同時表送了對友人治理好一方的稱贊之情。

17.(1)①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②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隅石棧相鈎連

③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18. B

19. C

20.①在那神秘難認的篆隸之間向我洩密。

②在那流暢雅正的行楷之中向我訴說。

21.D

22.(1)随腐殖質量升高呈梯度變化

(2)它也是一種善變的物質

(3)并非所有顔色都随深度變化

23.略。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