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英國王儲叫威爾士親王,和威爾士有何關系?

威爾士親王
作者|碧落清遙 責編|Thomas 2022年,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70周年,其73歲的長子查爾斯王儲也因此成為英國曆史上“待機時間”最長的繼承人。

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大都以“威爾士親王”來稱呼查爾斯王儲。女王的其他家人也有各自的貴族稱号,如女王已故的丈夫菲利普親王是“愛丁堡公爵”、次子被封為“約克公爵”,長孫威廉被封為“劍橋公爵”。

▲女王的長子(左一)和孫子(左二、左三)

威爾斯親王稱号,來自現代英國的構成國之一——威爾士。威爾士的政治存在感遠比不上英格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但“威爾士親王”之名卻能成為英國王儲的固定封号,其他3個構成國就沒這個待遇。

不同時期的威爾士親王都有哪些政治權力?英國的王儲為何都要欽封為威爾士親王?

▲威爾士親王紋章


一、天生對手
現代英國的4個構成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除英格蘭外,均由凱爾特人建立,英格蘭則是日耳曼人分支——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
公元前8世紀,遭到日耳曼人劫掠的凱爾特人被迫西遷到不列颠群島。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公元1世紀後,凱爾特人已與土著融合形成不列颠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不列颠人居住在不列颠島南部,即英格蘭和威爾士。
公元47年,羅馬人占領不列颠島南部并帶來了先進的文化,未被占領的不列颠島北部和愛爾蘭島發展仍相對落後。

▲從大陸到島嶼
自3世紀起,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蠻族”南下劫掠羅馬帝國。為集中兵力防守意大利等核心區域,羅馬人放棄了不列颠。
羅馬人走後,盎格魯撒克遜人大舉入侵不列颠島。他們占據了富庶的英格蘭并建立起7個小王國,不列颠人被驅趕到島嶼西部貧瘠的山區,盎格魯撒克遜人稱不列颠人為威爾士(即“異邦人”),這也成為那片貧瘠土地的名字。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颠(左圖)并建立7個小王國(右圖)
經過“七國時代”的混戰,公元927年,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1066年,膝下無子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去世。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威廉聲稱愛德華曾許諾将王位傳給他,威廉率軍跨越英吉利海峽,他擊敗競争對手征服英格蘭。威廉為此獲得了“征服者”的稱号。
威廉将諾曼底公國留給長子,計劃把英格蘭留給三子(次子早亡)。威廉封三子為切斯特伯爵,這也是今日英國王儲的固定封号之一。
新朝初建,威廉無力染指威爾士。他索性設置了3個“邊境區”,控制進入威爾士的主要道路。凱爾特人後裔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新一輪對抗開始了。

▲征服者威廉
統治邊境區的邊境伯爵權力極大,邊境區俨然獨立王國。他們不斷向西滲透,蠶食威爾士領土。此時的威爾士分裂成許多小王國,難以形成合力抵抗入侵。
到12世紀初,邊境伯爵已侵入威爾士南部,其實力在戰争中得到增強。但邊境伯爵們時不時掀起的叛亂令英格蘭國王頭疼不已,英格蘭國内政治鬥争緻使其難以集中力量給威爾士緻命一擊,英格蘭、威爾士、邊境區三者之間形成微妙的力量平衡。

▲12世紀初的态勢
一些威爾士小邦國倒向英格蘭,其統治者放棄了King(國王)的稱号,改用等級更低的Prince(親王)以表示對英格蘭國王的尊重。
1154年,亨利二世成為英格蘭國王。亨利的母親是征服者威廉的孫女,父親是法國貴族安茹伯爵。亨利二世從父親那裡繼承了龐大的法國領地,為了集中力量逐鹿歐洲,亨利二世暫時放棄了對威爾士的征服。

▲安茹王朝
借助有利的外部環境,威爾士在12世紀獲得了恢複和發展。衆多邦國中,德赫尤巴斯和圭内斯先後崛起。
13世紀初,人菜瘾大的英格蘭國王約翰試圖擴大在法國的領地,最終卻連老本都賠了進去。貴族們對約翰忍無可忍,内戰爆發了。

▲盧埃林
英格蘭無暇他顧威爾士圭内斯王國的統治者,大盧埃林借機打擊威爾士的親英勢力。1216年,大盧埃林召集會議,大部分威爾士邦國向他宣誓效忠。英格蘭随後承認了大盧埃林的地位,威爾士公國建立。
公國在政治等級上要低于王國,大盧埃林借此承認英格蘭王國的宗主權,自稱威爾士親王而不是威爾士國王。
大盧埃林維護了“凱爾特人國家”的獨立地位,但他隻是威爾士貴族名義上的共同領主,其實際統治地域限于圭内斯,對威爾士其他邦國的統治是間接的。一些邦國暗通英格蘭,增添了威爾士公國的不穩定性。

▲圭内斯位于威爾士西北部


二、半透明的國度
1272年,愛德華一世成為英格蘭國王,而他将成為威爾士公國的掘墓人。
此前的英格蘭君主滿足于蠶食威爾士領土,随着王室在法國的領地喪失殆盡,其統治重心轉移到英格蘭,愛德華一世急不可耐地想一口吞下威爾士。
1276-1282年,愛德華一世兩度入侵并最終征服了威爾士。1284年,愛德華一世頒布《威爾士條例》,宣布威爾士成為英王的私人領地,被“永久占領”。

▲愛德華一世
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征服威爾士後,當地貴族希望有一個出生在威爾士,生下來第一句話就說威爾士語的人來做他們的親王。愛德華一世希望得到威爾士貴族的擁護,不想激怒這些一言不合就搞事情的凱爾特人。
愛德華一世玩了個手段,他将備産的王後接到威爾士的卡那封城堡。不久後一位小王子出生,愛德華宣布自己的這個兒子就是新的威爾士親王,因為他生在威爾士、不會講英語、哇哇的哭聲和每一名威爾士新生兒一樣。
愛德華一世确定卡那封城堡為授封威爾士親王的固定場所,擁有“親王級”稱号後,英格蘭王儲原有的切斯特伯爵身份就成為次要封号了。

▲卡那封城堡
故事的真實性仍有争議,但從愛德華一世起,威爾士親王的名号就被英格蘭王儲“壟斷”。征服威爾士的同時,愛德華一世發起了對北方另一個凱爾特人王國蘇格蘭的進攻,實力更強的蘇格蘭也招架不住,愛德華一世因此獲得了“蘇格蘭之錘”的稱号,要不是愛德華一世突然去世,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合并或許會提前好幾百年。
威爾士公國依然存在,在中世紀的歐洲存在許多公國。公國統治者大都為公爵(Duke)。隻有少部分是更高等級的親王(Prince)。威爾士親王的出現,既是威爾士人對英格蘭的妥協,也是英格蘭對威爾士的安撫。
但作為英格蘭境内唯一一個凱爾特人後裔占主體的公國,英格蘭國王對仍保有特權的威爾士人并不放心,不斷加強對威爾士的控制。

▲吞并威爾士後,蘇格蘭和愛爾蘭又成為英格蘭新的目标
威爾士公國并不是英格蘭境内唯一的公國。例如在1337年,英格蘭在境内設置康沃爾公國,規定由國王長子統治公國,即康沃爾公爵。與威爾士親王稱号不同,如果國王的長子去世,那麼将由國王兼任康沃爾公爵,該爵位不會授予長子之外的其他兒子。
1385年,英格蘭又設置約克公爵爵位,該封号在1474年第二次授封時成為國王次子的固定封爵。
1485年,英格蘭曆史進入都铎王朝時期。都铎家族崛起于戰亂之中,他們深知政治穩定的重要性。為此都铎王朝的君主們對包括威爾士親王在内的英國政治體系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1495年,都铎王朝君主亨利七世頒布法令,規定在威爾士親王的領地上,原有的土地租賃契約無效,同時裁汰了威爾士親王之下的許多官職。

▲都铎王朝建立前,英格蘭經曆了慘烈的玫瑰戰争
亨利七世借此增加了國王的财政收入,加強了國王對威爾士公國的控制。威爾士本地貴族的經濟基礎卻遭受打擊,威爾士親王的權力大打折扣,成為政治花瓶般的存在。
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原以為噩夢終于過去,可新即位的亨利八世對待威爾士貴族的态度比他老爹還決絕。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取消了威爾士親王封号,邊境伯爵也被停封。1536年,亨利八世頒布《威爾士法案》,取消威爾士公國納入英格蘭直轄。威爾士親王、邊境伯爵這些糾葛數百年的政治符号一同消失在曆史中。亨利八世還以威爾士為跳闆不斷在愛爾蘭開拓領地,1542年,愛爾蘭王國成立,由亨利八世兼任國王。
從1284年到1509年,威爾士親王作為英格蘭王儲的固定封号存在了整整兩個世紀。這期間威爾士親王依然擁有公國封地,與今日的空頭親王是不一樣的。但作為英格蘭的附庸,再沒有任何一位威爾士親王出生在威爾士,英格蘭的王儲也大都不會說威爾士語。
都铎王朝将公國和親王稱号一并取消,威爾士親王被暫時“雪藏”,默默的等待着開啟2.0時代。

▲威爾士公國一去不複返


三、鐵打的江山,流水的親王
1603年,都铎王朝絕嗣。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英格蘭稱詹姆斯一世)靠着兩國聯姻帶來的血緣關系“入繼大統”,斯圖亞特王朝建立。英格蘭和蘇格蘭雖未合并,但處在同一家族統治下。

▲詹姆斯一世
1610年詹姆斯一世封長子亨利為威爾士親王,這樣既能從威爾士領主手中多征收一層賦稅,還能滿足亨利對傳統榮譽的渴望。消失101年的威爾士親王稱号再次出現,但威爾士公國沒有恢複。17世紀後的威爾士親王隻存在政治象征意義,與都铎王朝之前的威爾士親王有較大區别。
斯圖亞特王朝之後,蘇格蘭與英格蘭走上了融合統一的道路。1707年,安妮女王簽署《1707年聯合法令》,英格蘭與蘇格蘭被合二為一。威爾士随英格蘭一起,成為大不列颠王國的一部分。

▲安妮女王與英蘇合并
蘇格蘭也有給予王儲或國王長子固定封号的政治傳統。自1469年起,羅薩西公爵被規定授予蘇格蘭國王長子。英蘇合并後,兩國王室整合成統一的英國王室,威爾士親王和羅薩西公爵由英國王儲(僅限男性)兼任。至1800年愛爾蘭王國與不列颠王國聯合,英國四大構成國的格局奠定。
1837年,英王威廉四世去世。因為沒有合法子嗣。威廉四世的侄女維多利亞繼承了王位。

▲維多利亞女王
在維多利亞女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統治中,大英帝國走上國力巅峰。帝國的領地遍布全球,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取得長足發展。
同時期的威爾士作為英國本土的一部分,進一步融入英格蘭社會。威爾士語教學被禁絕,威爾士人大都接受了“英國人”的新身份。作為英國本土最貧瘠的地區,到20世紀初,威爾士的人口僅100餘萬,不及當時倫敦人口的一半。農業人口占威爾士人口的絕大多數,落後的威爾士與工廠遍地的英格蘭形成鮮明的對比。

▲19世紀末的威爾士
1841年11月,維多利亞女王長子愛德華出生。一個月後,女王就加封愛德華為威爾士親王。愛德華開始了漫長的威爾士親王生涯,1901年女王去世,愛德華登基,即愛德華七世。
愛德華七世擔任了整整60年的威爾士親王,這個記錄直到2019年才被他的玄外孫查爾斯打破。

▲愛德華七世
1910年,愛德華七世去世。威爾士親王喬治即位,是為喬治五世。喬治五世在即位當年為自己16歲的兒子舉行了威爾士親王授封典禮。
随着英帝國的擴張,維系龐大帝國的穩定成為喬治五世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喬治五世認為,威爾士由于曆史原因成為英國本土最落後的地區,要防止當地民族主義擡頭。

▲歐洲王室合影(中間坐者為喬治五世)
喬治五世為兒子愛德華(與祖父同名)量身打造了一場授封儀式,期望借此提升威爾士人對帝國的歸屬感。喬治五世命人改進了授封儀式。愛德華被要求穿上白緞材質的馬褲以及紫色天鵝絨的外套。
授封這天恰好是愛德華16歲的生日,愛德華覺得這身奇怪的打扮隻會讓他出醜,對此極為抗拒。可喬治五世堅持讓兒子穿上這身衣服,愛德華最終服從了父親的安排,盡管他覺得這一切是那麼地不可理喻。而喬治五世樂在其中,認為授封典禮起到了應有的作用。這或許是愛德華一生中最為“難忘”的一個生日。

▲難忘的生日
1952年,伊麗莎白登上英國王位,即如今的伊麗莎白二世。她沒有急着冊封時年4歲的長子查爾斯,直到1958年,伊麗莎白才頒布谕旨封已經10歲的查爾斯為威爾士親王。伊麗莎白希望等查爾斯長大一些再舉行授封儀式,以取得更好的政治影響,這一等就是11年。
1969年11月7日,政要雲集的卡那封城堡,21歲的查爾斯跪在軟墊上,頭戴親王王冠向母親宣誓。“我,查爾斯,威爾士親王,将成為您的臣子,擁有生命和肢體,有世俗的崇拜,有信仰和真理,我将忍受您與各種各樣的人生死對抗。”

▲查爾斯受封
授封儀式還有一段轶事。為體現親民感,女王要求親王的王冠不得過于華麗,設計師路易斯·奧斯曼将王冠上的金球替換為一顆鍍了金膜的乒乓球。如此重大的儀式,查爾斯頭頂一顆乒乓球怕是許多人不曾想到的。
時至今日,查爾斯擔任威爾士親王已超過60年,除親王稱号外他還有其他貴族封号,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康沃爾公爵。
康沃爾公爵領地至今仍歸英國王室所有,遍布英國23個郡,總計5.5萬公頃土地。在查爾斯等人的打理下,該領地已成為價值十數億英鎊的“地産龍頭”,每年為英國王室提供超過2000萬英鎊的資金。

▲我的封号一大堆
如今的英國貴族制度等級森嚴、體系完善。自上而下形成了公爵(Duke)、侯爵(Marqui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的貴族體系。查爾斯王子在其父去世後繼承愛丁堡公爵爵位,查爾斯長子威廉成婚後,也獲得了劍橋公爵的封号。
除王室擁有的幾個公爵爵位外,作為英國貴族的最高等級,英國還有其他20餘位公爵。其中不乏身價90億英鎊的地産巨鳄西敏公爵、有着近500年曆史的薩默塞特公爵、諾福克公爵等等。

▲西敏公爵(左),貨真價實的單身貴族
從1610年詹姆斯一世恢複威爾士親王冊封到如今,這4個世紀的曆史可以看作威爾士親王的2.0時代。威爾士公國沒有被恢複,親王名下不再統治任何國度,威爾士親王徹底演化成英國的一個政治符号。
在大英帝國獨步天下的19世紀到20世紀初,随着英國人擴張的腳步,威爾士親王的名号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成為僅次于國王的“帝國象征”。

▲以威爾士親王命名的戰列艦
英國4個構成國中,除威爾士外均為“王國級”(北愛爾蘭脫胎于愛爾蘭王國)。親王統治的“公國級”威爾士是由當地的經濟水平和人口規模所決定的,但恰恰是最早被英格蘭征服,讓威爾士親王的基因深深嵌入英國的政治肌理。
帝國光輝散去。走過800年歲月的威爾士親王已徹底融入英國政治傳統,成為英國(英格蘭)王室一幕幕悲喜劇曆史見證者。在英國脫歐、蘇格蘭不斷掀起獨立公投的背景下,威爾士親王也将在防止威爾士民族主義擡頭,維護英國統一的過程中發揮應有作用。

▲四大構成國
長期作者|碧落清遙 曆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本文系 「環球情報員」原創内容 未經授權,禁止随意轉載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