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品格——寫給父母的積極心理學》 作者:彭凱平、闫偉
上一節,我們講了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力,這一節我們來看看,如何激發孩子的内在潛能。
 相信大部分人最熟悉的教育方式,就是中國式管教。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有負面偏見的心理,也就是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孩子的缺點上,放大孩子的不足,忽略孩子的優勢。
特别是有一些父母,喜歡“人前教子”,總在親戚朋友的面前批評孩子或者訓斥孩子,一方面來體現自己的謙虛,哪怕孩子很優秀,也會告訴孩子“你可别驕傲,比你優秀的人多着呢”,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犯了錯誤,他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感到羞愧,從而改正錯誤。
但這種教育方式,無論是大多數心理學家還是教育學家,都不認同,也不認可,這種教育方式,是直接導緻孩子産生自卑心理的源頭,哪怕披着謙虛這種美德的外衣,也隻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無知教育。
著名網球運動員李娜,在自己的自傳裡寫到,自己的媽媽就曾經對她實施的是這種教育。讓她長大後的很長時間裡,都非常不快樂,也不自信。
其實我們關注孩子的優勢,更易于他們的成長。我們去培養孩子的優勢與善意,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有一個亮點,獲得更多的認可和關注。
當然想要培養孩子的優勢,首先我們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優勢,我們先來看看,一般情況下人人都能具備的24項優勢。

我們把這24項優勢分為6個模塊,第1個模塊是智慧與知識,其中包含創造力,喜歡思考一些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好奇心,對各種新奇事物充滿熱情;思維開放,能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好學,喜歡學習和探索;洞察力,理解事物更全面,身邊人認為他具有超越當下年齡的理解程度和水平。
第2個模塊是勇氣,其中包含勇敢,哪怕面對強烈的反對意見,也能捍衛自己的立場;堅韌,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不半途而廢;正直,能夠獲得别人的信任;有活力,熱情洋溢,活力四射,能夠影響身邊人。
第3個模塊是人道主義,其中包含:愛,能夠與他人互相關愛,珍惜親密關系;善良,願意幫助照顧别人;人際智力,在社交中舉止得體,能夠洞悉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和行為動機。
第4個模塊是公正,其中包括,公民精神,為了集體的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公平,公平公正的為人處事,給予每個人相同的尊重;領導力,能帶動團體成員實現較好的協作,哪怕成員間有一些小矛盾。
第5個模塊是節制,包括寬恕和慈悲,很少對他人産生怨恨情緒;謙遜、謙卑,不認為自己比他人特殊,為人低調;審慎,在遇到事情後,先思考再發表意見;自我規範,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第6個模塊是超越,其中包括:欣賞美,看到美好事物能觸動内心深處;感恩,對生活的一切都充滿感激;希望,為未來充滿希望;幽默,可愛風趣,總能為别人帶來歡樂;靈性,關注自己精神方面的滿足。

以上24種優勢,基本都是與品德相關的優勢,除了這些以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表現,把孩子的行為分為4類。
第1種是孩子的核心優勢,核心優勢是說優于他人,能讓一個人充滿激情的優勢,這個優勢是在日常生活中顯而易見的,因為這個優勢可能是孩子經常運用或表現出來的特征。
比如有的孩子打球特别有天賦,比如孩子在音樂方面特别有想法和想象,或者孩子對數字非常敏感,這些都是核心優勢。
第2種是成長型優勢,,孩子們可能在某一方面表現的非常優異,但這種優勢可能在生活中運用的頻率并不高。這就需要父母們仔細觀察孩子,關注孩子的生活,因為孩子一旦有機會發展這種優勢,就會大放異彩。
比如有的孩子,平時在生活中可能做什麼都不太積極,但突然對某一件事情有了興趣,在其中找到了快樂和價值感,從此可能會非常主動積極。
第3種是習得行為,我們說的前兩種優勢,都屬于天賦優勢,是一個人的内在,而習得行為需要我們從外界引入。很多人的優勢都是在學校、生活中形成的,比如學習成績、工作技能等等。雖然人的個體都是獨立的,但很多時候,人的動機就是取悅别人,讓自己的生活更順利,這些行為可能不是孩子們天生擅長的,而是通過後天的學習掌握的。

當然,如果這不是孩子的天賦點,付出再多的努力,可能也不及孩子運用天賦達到的優勢水平,但對孩子來說,能夠發揮自己的天賦優勢是最好的,可同時也要發展一些自己不那麼喜歡的技能。
第4種是當前劣勢,這個非常容易理解,就是孩子當下做的還不夠好的地方。很多家長都妄圖把孩子變成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才,甚至會刻意關注孩子的劣勢,想盡辦法去改變劣勢。但彭凱平教授認為,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成長和性格養成并沒有什麼好處。
面對孩子當下的劣勢,我們需要向孩子傳遞三條重要的認知,首先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優勢,同時也就有劣勢;其次是劣勢和不足并不意味着一個人一無是處,它恰好說明了你是一個正常人;最後,不要過度關注自己的劣勢,要借助優勢慢慢戰勝劣勢,才更有意義。
當然我們也不是要對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采取必要的措施,改正錯誤、完善自己,利用優勢效應,讓優勢來彌補劣勢。

那麼,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更多優勢呢?
我們首先要引導孩子發現并輸出自己的優勢,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固定的時間,所有家庭成員坐在一起,互相分享彼此的優勢。
由父母帶頭,告訴孩子,自己所總結出來的每位家庭成員的标志性優勢是什麼,是通過什麼故事和行為表現出來的。然後再由孩子來介紹,在他的心目中,每位家庭成員的标志性優勢是什麼,與此同時,也要鼓勵孩子說一說,他是基于哪些故事或具體行為得出這個結論的。
我們對比一下自身的感受與孩子的體驗是不是相同。如果出現了偏差,再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導緻認知偏差,從而引導孩子關注在生活中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向周圍的人展現自己的優勢。

接下來,父母就可以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優勢故事。故事内容不用太多,隻需要圍繞自我感覺最好、最想與别人分享的一兩個優勢,尋找與之對應的故事,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即可。在孩子表達時,父母不要着急評判,可以不時地以點頭、微笑等來回應孩子。在孩子講完後,再适當地進行補充、引導,讓孩子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分享優勢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其次就要更換場景,幫助孩子拓展自己的優勢,因為優勢的運用并不局限于某個領域,而是具有可遷移的輻射效應,我們可以不斷把孩子的優勢擴展到新領域,運用優勢找到的新途徑,能讓孩子在各方面表現都更得心應手。比如孩子喜歡繪本,就可以跟孩子一起編新的故事;孩子喜歡玩積木,我們可以把積木跟建築聯系在一起等等。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優勢的重要性,也要讓孩子知道如何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孩子的内在潛能。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