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情感 > 正文

《内在動機》遵守2個條件,3個标準,就能激發你的内在動機,創造奇迹

文/鏡曉娴

001、這兩種工作形式,決定你的收入水平

你認為你的工作,是你由于生存被迫而做的,還是因為熱愛而做的?如果你屬于生存被迫一類的,那麼這種工作屬于外部控制,推動你工作,你的收入可能不會很理想,而且經常還感覺到不幸福;而反之,如果你是因熱愛而做,收入和幸福應該都還不錯,因為人因為自由而快樂,人生因為熱愛而成功。但我們大部分可能都是為了生存而工作,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如何逆轉局面呢?因為不逆轉有可能永遠都在生存線上打轉。

今天鏡姐帶大家讀的這本書《内在動機》,作者想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想教給我們,如何才能不被外部強迫着去生活和工作,如何才能做自己特愛的工作,讓人生随着自己的意願而發展。

這本書的作者是理查德·弗拉斯特 ,和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與社會科學教授愛德華·L. 德西。德西基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專門研究一個人在沒有任何外部影響與幹涉的情況下,做出選擇背後動機的原理。在研究過程中,他發現隻要滿足一個人三個條件,這個人就能像打雞血一樣工作和生活,創造力會變得非常強,并且能夠不斷創造價值,也比較容易獲得幸福。

而這三個條件就是自主、勝任、聯結,缺乏這三個條件,一個人就會變得得過且過,無論工作還是學習,大部分都會處于敷衍了事的狀态,這就跟一個孩子不愛學習,家長很着急,孩子為了應付大人而敷衍了事學習和寫作業的狀态是一樣的。而沒有領導力的領導和員工,通常也是這種狀态。所以,無論基于個人成長,還是更好的處理身邊關系,幫助身邊人一同成長,《内在動機》一定把他當做我們人生路上的必修課。

002、一個人不願意積極主動學習和工作,主要原因隻有一個

在你我身邊,甚至是我們自己,有時候會出現并不很願意積極主動的工作和學習,能偷懶就偷懶,能拖着就拖着,但同時我們也能看見一種人,無論什麼時候,你看見他就像看見一個太陽,永遠是散發光芒的,永遠你能感受他血液沸騰的熱度,自然你還能看見他的成功。

那為什麼有人能這麼積極自主,而大多數人都是得過且過呢?主要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大部分人面對的事情,被自認為不是為自己而做,或是看在有獎勵的機制上,或是因為領導或單位下達任務等等,而不得不做,這種模式下的行為叫做外部控制産生的行動。在外部控制下才工作的人,很難産生對工作的熱情,自然也很難有出色的工作結果,隻有當一個人由内在動機觸發行為的時候,他才能對工作産生熱愛和興趣,也才能創造價值和奇迹。

其實我們都想讓自己是處于内在動機的狀态下生活和工作的,畢竟誰都不想自己的一輩子在平庸下度過,但卻又妥協于人性,所以,今天我們用《内在動機》這本書,幫助大家了解讓身體産生内在動機的方法,一起對抗人性,反人性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直到實現我們的理想。

003、遵守2個條件,3個标準,就能激發你的内在動機,創造奇迹

一個人要在某個領域獲得成就,做出點成績,除了自身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團隊,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你無法做完所有事情。比如,馬雲身邊有18銅仁,劉備身邊有五虎上将等等。所以,如果你有夢想,不僅需要激發自己的内在動機,更要幫助他人激發他人的内在動機,這兩種内在動機的結合,才能成為你走向人生颠覆的助力。

首先我們先說如何激發自我内在動機的能力。激發自我内在動機有兩個大前提,第一個前提是無條件接納自我,其實從本質上來講,任何事你想做好,第一步都是無條件接納自己,因為接納自己等于認可和信任,試想一下,如果你在不認可不信任的狀态下,你能否做好事情呢?比如,我在打球的時候,什麼時候狀态是最好的?就是當我認為自己打的還不錯的時候,那一場比賽就真的打的還不錯,如果我認為自己不行,那失誤就頻頻發生,打得真的就很糟糕。接納自我屬于一種心理暗示,暗示正面多了,自然你就會走向正面,反之就很糟糕。

第二個條件是找到有意義的目标,目标和意義一定是捆綁在一起的。如果沒有意義隻有目标,那就像公司給你制定的KPI指标,對于KPI指标我相信大部分認為,完成對公司有意義,對他沒有意義,所以大部分公司會發現KPI的制定,并不能激發員工的積極做事的動力。再比如,我們見過許多減肥的人,那什麼樣的人減肥容易成功,你會發現有明确目标,且目标有非常大的意義的人,就容易成功。比如要追帥哥美女;一個個媽媽減肥為了救女兒的命等等。這就是激發内動動機的兩個先決條件。

除此兩個先決條件之外,我們還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要轉變思維模式,很多時候我們喜歡等待别人的指令或給予激情才能信心滿滿的幹貨,這是非常危險的,這麼做你等于把行動權交給了别人,這時的你就像機器人,别人給你充電或上發條,你就跑兩下,失去了他人的幹預,你就沒勁了,最後結果大家自然都知道會怎樣。書中有句話叫與其等别人給你,不如自己創造;第二要學會認識和調節情緒,我們大部分的精力不是被具體的事情消耗掉的,而是被情緒消耗掉的;第三找到特定支持,促進自身不斷成長和發展。這個特定支持不僅僅指的人,它還包括環境、目标的意義等所有能夠影響自我決策行為的因素,簡單來說,我們可以理解為界定行為邊界,讓我們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讓自己所有的行為有一個方向指引,這時候我們更加能夠産生内在動機。

具備了以上2個條件3個标準,一個人基本上就有了做事的自驅動力,而自驅動力是所有成功的标志,如果你看一個人總被别人盯着才幹活,那他大概率是無法走向成功的。

004、學會激發他人内在動機,因為你需要一支隊伍

成功的路上,比激發自我内在動機更重要的,是激發他人的内在動機,因為你成就一個事業,需要一支團隊。建設團隊其實不難,難在于激發團隊的自主能力,讓團隊每個人做事都能基于内在動機,自發的創造價值,我想這大概是每個領導人和企業,最想看見的結果吧。

在《内在動機》中,作者給出了一條,可以幫助他人激發他人内在動機,自主做事的方法,這個方法一共分為5個步驟,第一步要提供選擇,而不是提供命令。一個人隻有在認為是為自己做事的時候,才會激發自主性;第二步要幫助他人一起設定責任界限,因為選擇就表達你必須要承擔責任,一個人也隻有因為背負了責任,才能不斷地向前走,因為他停下來影響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就像創業的人都明白創業是一條不歸路,因為你背負了團隊生存和發展的責任;第三步幫助他人自己設定目标和獎賞,你給予的獎賞會成為一種,還是幫助你做事的暗示,所以你要讓對方明白做好做差,有關系的人永遠都是他自己;第四步幫助對方找到自主做事的障礙,實現預測有哪些障礙,然後做處理障礙的預備方案,這樣不至于在執行時,遇見障礙就沒有方向或直接放棄了;第五步要找到自主做事的動機,就是一個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做了有什麼好處,這個好處有什麼意義。記得《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中有句經典的話:“人知道為什麼而活,就能生存”,做事也是一樣道理。

以上5個步驟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讓一個人知道自己做事的目标和意義在哪,就像很多學生永遠都不覺得學習是為了自己一樣,當一個學生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跟他人無關,這個時候即便你不請家教,他也能成為學霸。

005、在學會激發内在動機的路上,避免3個雷區

我們一定遇見過,想通過外部獎勵,來激發一個人自主做事,但結果往往都不盡人意,為什麼會這樣呢?《内在動機》書中是這麼解釋的:“這種通過外部給予的獎勵或控制,叫做外部控制,外部控制最大的弊端,就是當外部控制沒有了,或接受外部控制的人習慣了獎賞或控制,那麼外部控制就失去了激發内在動力的作用。”

你有沒有承諾别人,做好了就獎勵你什麼,做不好就沒有獎勵,這種就叫做外部獎勵控制,也叫做外部威脅控制,我們嘗試要讓他人知道為何而做,而非是為獎勵而做。所以,第一個雷區避免用外部控制激發内在動力。

第二個雷區叫避免内攝,内攝指的是囫囵吞棗式的消化規則和目标,在對方沒有完全理解或産生内在動機的時候,即便做事了也是半信半疑的狀态,很難激發他身體裡自主的潛力。第三個雷區叫做自我卷入,自我卷入是一種比較極端的想法,容易偏離自主原先設定的價值路線。自我卷入指的是把目的跟自己捆綁在了一起,除了目的其他的都不重要,這就比較容易走極端了,比如一個人喜歡賺錢,一旦有人影響他賺錢,可能他就會做出極端行為。

但不管如何,我們無法在短期内,就能讓自己或他人做到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都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慢慢去沉澱過去和發展未來,不能過于急功近利,否則欲速則不達。最後我們還是以18個關鍵詞作為結尾:内在動機、自我激勵、自主、勝任、聯結、探索動機、外部控制、接納自我、擺脫束縛、調節情緒、自我卷入、内攝、提供選擇、整合、真實、疏離、苛責陷阱、特定支持。

本文作者:鏡曉娴,高效閱讀變現教練,鏡姐夢想領讀會創始人。《60分鐘高效閱讀》作者,多平台原創作者。目前已幫助10000+學員走出閱讀誤區,幫助500+學員實現了閱讀變現。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