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由于人們的知識貯備較少,科學發展落後,對于所處環境的認知僅僅局限在腳下的一畝三分地,對于廣袤的宇宙隻能遠觀而無法探求其中的奧秘,不過對于未知而又神秘的遠方,古人也會有所幻想,隻是大多都是以妖魔鬼怪來描述,深陷于唯心主義的泥潭難以自拔。
常年的封建壓迫和宗教灌輸,讓一些西方國家的知識分子揭竿而起,誓死破除這愚昧的腐朽思想,也正是他們的奮起反抗才讓先進的科學的思想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而随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宇宙等未知領域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從最早的地心說演變成後來的日心說再到銀河,進而發現無窮無盡的宇宙。
大概到了1919年胡克望遠鏡的出現,才讓人們真正認識到原來在銀河系之外還有更廣闊的空間,那裡沒有邊際,一片黑暗。
宇宙的誕生
其實,早在宇宙發現之初,人們就開始思考這神秘的宇宙究竟是否是有邊界的。為了探尋這一答案,人們開始了對宇宙起源的研究,其中最受人們認可的理論就是大爆炸論。
該理論中認為,宇宙的起點是一個接近無窮小的奇點,後來因為爆炸才誕生了如今的所有物質能量以及時空概念,并在137億年漫長的演變後才形成了如今遍布各大星體的宇宙空間。
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宇宙爆炸并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如今的宇宙仍然處于不斷擴張和膨脹的過程中。
在1929年的宇宙觀測中發現,不同的星系之間也因為膨脹的影響而出現了相互之間排斥的現象。這種膨脹是遠超光速的,而人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也隻能利用接近光速的光和波,所以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是無法突破光速的約束的。
如果我們在未來不能研究出超光速的速度,那麼我們的研究也會受到限制。
有邊無界
對于宇宙邊界的認識,愛因斯坦曾提出宇宙是有邊無界這一理論。
我們所處的宇宙就相當于一個多維的世界,而我們人類和所處的地球就是一個三維領域,更高維度的領域我們是無法探知的,因此在我們眼中宇宙可能是有邊界的,但是在更高維度的生物眼中,宇宙是更廣闊的一個空間,可能是無邊無際的,也可能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有邊界。
其實在學術界就曾經把莫比烏斯環當做一個多維的物體,莫比烏斯環的結構很簡單,它就相當于是一張長條形狀的紙旋轉180°後周圍相接所得,與我們平常見到的紙張不同的是,這種環是沒有正反面的。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将一隻螞蟻放在莫比烏斯環上,結果發現即便是不移動紙面,螞蟻也可以走過紙張的任何一處地方。即便是不用螞蟻,隻用簡單的畫筆也能在這個神奇的紙環上不間斷的畫一個完整的線條。
不僅僅是莫比烏斯環,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克萊因瓶也是一個高緯度的物體,克萊因瓶整體是用光滑的曲面連接而成,沒有交點,是典型的四維結構,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會說真正的克萊因瓶即便是将地球上的所有水源都放入也裝不滿。
其實通過這兩個例子我們便可以發現,無論是莫比烏斯環還是克萊因瓶它們在三維和四維宇宙中都是沒有變化的,唯一的區别就在于維度的限制。
而人類作為三維生物即便窮盡一生也無法想象四維空間的真實樣貌。而同理可得,我們眼中的宇宙很有可能隻是在三維條件下看到的宇宙,并不是它真實完整的樣貌。
無限放大的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雖然我們現在對于宇宙的認知隻有萬分之一,但是憑借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便能探索出宇宙的真實全貌,畢竟從天文望遠鏡發現到今日也不過百年左右。甚至還有科學家幻想,如果現在的人類無法以科學手段探查到真正的宇宙,那麼如果把目前可以觀測到的宇宙無限放大,又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根據相關探測設備返還的十億光年外的宇宙樣貌,我們看到在更為遙遠的星系,整個宇宙是處于一片漆黑的狀态,隻有零星的光芒遍布其中,這些光芒就是各種星系。而且越是遙遠的宇宙,就顯得越空曠,星系的數量也就越稀少。
結語
如果說無限放大的宇宙是漆黑一片,那麼如果從十億光年開始不斷縮小,一直縮到一千光年之後,我們便可以發現,原本漆黑空曠的宇宙上密密麻麻排滿了白色的光點。
而最令人震驚的是,當将人體的細胞無限放大至電子尺寸後,我們會發現一個同樣情況的畫面,細微的電子密密麻麻的排布在質子的周圍,就像是無數星系圍繞着同一個中心一樣,它的排布狀況和畫面的情況簡直和宇宙一模一樣。
這也不禁引起了人類的深思,如果宇宙的最遠處是和我們體内的質子完全一樣的話,那麼這個宇宙會不會也有可能是某種高維生物體内的一個質子呢?而我們人類則是這顆質子中更加微小的一些生物,或許對于人類來說,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答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