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俞敏洪:努力做正确的事情,剩下的就交給老天

《更新書堂》·第179篇
内容來源|本文摘編自中信出版集團書籍 《俞敏洪:我的成長觀》,俞敏洪著 輪值主編&責編| 智勇 值班編輯|金木研
第5991篇深度好文:6321 字 | 13分鐘閱讀 編者按:

最近,因為“雙減”政策,新東方退租了近1500個教學點,遺留下來了數以萬計的新課座椅。

但俞敏洪決定,把這些課桌椅都捐獻給鄉村學校,目前已經捐獻近8萬套。按照市場價,每一套值六七百塊錢。8萬套課桌椅,也要差不多5000萬。

不僅如此,在前兩天的直播中,俞敏洪還談到“如果有天新東方突然倒閉,或者說突然不做了,賬上的錢必須能夠同時退還所有學生學費,并且能夠支付所有員工的離職工資。”

從這些舉動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企業家的精神以及做人、做事的原則。為此,我們在《俞敏洪:我的成長觀》一書中找到了這位企業家的思考和原則。

以下,enjoy~

一、做人的4個原則

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這10個字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我認為大家做企業或者做事業,包括做人的時候必須要做到的4個字,是“信、善、勇、讓”,即誠信、善良、勇敢、禮讓。

第一個是信,對外誠信、對内信任。

孔子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任、沒有誠信,什麼都做不了。

不管是做生意,還是交朋友,第一要素就是誠信,這是原則。因為你一旦破壞了信,被人發現了,大家都不相信你了,你也會失去很多機會。

而對内信任指的是,你跟别人打交道,說好了規矩以後大家要互相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大家都多疑,想讓别人做事情又不放心,别人自然不可能全力以赴地幫你。

第二個是善,我覺得這是人的本性。

有一種觀點認為:聰明是天生的,善良是好人的選擇,所以做到善良更難。我認為善良是人品的基礎。

我覺得善良包含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就是你能關心自己,也能關照别人。關心自己并沒有錯,做對自己有好處的事也沒有問題,但是關鍵在于,你在做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時,是不是也對别人有好處,也關照了别人。

比如說一個公司做成了,你自己獲得大量利益,而底下的員工什麼利益都沒有,或者說你通過剝削他人來使自己獲得利益,我覺得這是不可能做長久的。

善的第二層意思,我覺得就是要做符合人性的事情。也就是說,你做了以後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能夠讓大家願意繼續跟你把這件事情做下去。

此外,善也包括了做對社會進步和發展有用的事情。當然有的時候,善不是那麼容易判定的。惡的事情我們很容易識别,但有的時候一件事情表面上是善的,但最後極有可能帶來惡的結果。這也是我們要特别注意的。

第三個是勇,創業、做企業必須要勇敢。

所謂的勇敢,第一層意思就是要直面困難、直面失敗、直面羞辱。

因為你隻要想做事情,一定會遇到困難,一定會遇到失敗,一定會遇到别人對你有意無意地羞辱。人生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如果你臉皮太薄,遇到點事就不願意再往下做了,那怎麼可能有突破、有結果?

勇的第二層意思是敢于面對現狀,然後繼續努力。做事情最怕的就是對現狀超級不滿,恨不得把整個世界給推翻重來。這種心态是絕對做不好事的。

而勇則不一樣,明明知道不完美,或者明明有了恐懼以後,你還能接受現狀,并且在恐懼中繼續努力,在不完美中去尋求更加完美的未來,這樣才可能有相對完美的結果。

勇的第三層意思是,要有能力面對矛盾和沖突。

在新東方的發展過程中,我跟王強、徐小平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但最後,大家還是極有耐心地一起不斷溝通、交流,甚至也有過争吵,一起面對。雖然這個過程常常是好幾個晚上不睡覺,很折磨人,但是結果是好的。

所以,人要有勇氣面對矛盾、面對沖突,這一點非常重要。

勇的第四層意思是,一旦你想清楚了某件事及其後果,要果斷地去處理。

我們很多人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能想清楚,但想清楚以後不敢去行動,因為不想也不敢去承擔行動帶來的後果,最後将就着一輩子就這樣熬過去了。

對我們來說,一輩子短短幾十年,過得精彩與否,跟我們是否敢于決斷、敢于行動、敢于承擔後果是有很大關系的。即便你的決斷最後帶來的是壞結果,那又怎樣?

從頭開始。也許帶來的是好的結果,That’sfine(這很好)。

其實,做事情最怕的是左右搖擺,來回折騰。而我們很多人的人生之所以不精彩,就是因為想不清楚人生應該怎麼過,或者想清楚以後不去付諸行動。

第四個字是讓。在利益上、人情上、面子上,讓的越多越好。

我們經常說,人生其實就是讓出來的,所謂的舍得就是先舍再得,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這裡說的讓利,當然不一定非要百分之百讓掉,更不是把自己的命都讓出去。命是要保全的,因為隻有生命在,一切才會在。

比方說,我絕對不可能變成中國最大的富翁,因為在新東方上市的時候,我就已經把新東方70%的股權讓給了管理層,上市以後我的股權更是在不斷地稀釋。

現在,我在新東方的股份已經很少了,但是新東方是我的事業。利益多少,不是我百分之百關注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有許許多多的人待在新東方,跟着我一起努力。


所以所謂的讓利,說到底受益最多的還是我,因為我還是股份最多的人。

讓的另一個體現在人情和面子上。很多人特别在乎人情和面子,如果人情、面子上過不去,再怎麼都不行。

其實,這些對我們來說沒有太大意義。一些中國人特别在乎人情和面子,甚至人情到位了可以扭曲規矩,面子到位了可以不顧一切。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不對的。

在人情面子上,如果你太計較的話,就不太容易放下身段,那些本來願意去幹的事情就不願意幹了,本來可以得到的機會就有可能得不到了。

所以,中國有句古話說:吃虧是福,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你想要更加廣闊的天地,讓一步又怎樣?當初韓信不就是讓了一步,受胯下之辱,才沒有跟人決鬥,留住了性命,幫助劉邦打下了漢朝的天下。

舉這個例子隻是想說,在非關鍵的事情上讓一下,讓自己少點煩惱,把關注點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沒什麼不好的。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四個字對我們做事業是比較重要的。

二、做事的3個原則

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有什麼标準嗎?

我覺得做事需要思考的就是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在生活中,我覺得我們要做點事,不能無所事事。哪怕你家庭條件很好,不努力也能活下去,也要找些事做。

大家看網上,個别富二代專門去做違法的事,就因為他覺得好玩,活得實在沒勁了。

所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還是要做事情。但做事也要有做事的标準,做事的三個标準比較簡單。

第一個标準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第二個标準是,你做的事能夠幫助到别人,或者說得大一點,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

第三個标準是能夠掙錢,可以掙大錢,也可以掙小錢,但你要能夠養活自己。

如果你還想成家立業的話,那你還需要養活家庭,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做事情要遵循的三個标準。

在做事業的基礎上,我們自娛自樂地做事情和雄心勃勃地做事情,其實是沒有什麼高低之分的。

有的人天生就有雄心壯志,比如項羽看到秦始皇出巡,說“彼可取而代之也”,這是建立一個國家的雄心壯志。

但是我們也可以小打小鬧,比如說你就喜歡彈吉他,喜歡在路邊給人唱歌,覺得也很開心;或者說就喜歡在家裡搞點翻譯,出本書也很開心。

所以做事情的判斷标準,不是每個人都要有雄心壯志,而是根據自己的能量和能力來決定的。

有的人天生能量好,比如基因好、有精力、充滿活力,不做事難受,那就多做點。但隻有能量還不夠,你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所以你在能量和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會慢慢把事情做大。就像我進了北大,覺得我的能力可以當北大的老師,就留在北大當了老師;再後來,我覺得能量提升了,不當老師也是可以的;出來做了新東方以後,我發現我的能量和能力可以進一步發揮。

我發現,能力是一個不斷交替提升的過程。你做事情能力提升了以後,可以再多做一點,然後能力又提升,再多做一點,能力又提升……這是一個上升的過程。

但不管你是一個人做事情,還是雄心勃勃地帶了一大幫人去做事情,我覺得基本的标準就是不能做害别人的或者有害社會的事,而且還要做對别人有好處、對社會有好處的事情。

有些人能量很大,比如希特勒,把整個世界拖入了戰争中,最後既害了整個世界,也把自己給害死了,這樣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還有就是,大家不要去做自己能力和能量夠不着的事情,看到别人做了很好的事情,但自己夠不着,卻偏要去夠,這樣未必有好結果。就像你看到别人爬上了珠穆朗瑪峰,明明自己的體質根本就上不去,可你非要去爬,這樣的話可能會對你帶來傷害。

我們中國有個成語叫作“德不配位”,就是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如果達不到他所在的高位的話,那麼這個人到了高位上一定會遇到災禍。

我們也可以從這個成語引申出“能不配位”,如果你的能力達不到你想要做的那件事情的要求,最後失敗的可能性就會很大。

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能量和能力來決定自己到底應該怎麼過。否則很容易不斷地遭遇失敗,不斷地遇到挫折,而且到最後還可能迷失自我。

人生的能力和能量是一個交替上升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人生就是一個積累和釋放的過程,年輕時候上大學多積累,大學畢業以後就可以不斷釋放,然後再積累、再釋放。

比如我在北大學習的5年,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積累,沒有釋放的機會;在北大當了老師以後,我就開始釋放了,但釋放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知識遠遠不夠。

面對北大這些學生機靈的腦袋,如果自己的知識水平超不過他們的話,很快就會被他們抛棄,所以我就加緊讀書。可以說我從北大畢業以後,讀書的緊迫感遠遠大于學生時代,這就是我在讀書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交替長進。

做了新東方以後,我的能力又進一步得到了提升,比如說:原來我沒有管理能力,後來學會了管理;原來我跟人打交道的能力不太好,後來慢慢學會跟人打交道的能力;原來我沒有很好的決斷能力,但是有了一堆人跟着我幹,我就必須要有決斷的能力。


這就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人的一生,如果隻積累不釋放,那麼你的價值就得不到體現,但是如果隻釋放不積累,那最後你會空空如也。

現實中,有一些中小學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而且一年又一年,一輩子就教那一點東西,把教科書上的内容不斷重複,最後自己就被掏空了,知識面很狹窄,也沒有能力把先進的知識給大家講好。這是他們光釋放沒有積累的結果。

所以,我們一輩子,不管做什麼工作,一定是一個不斷積累釋放的過程。

很多人問我:俞老師,你為什麼到現在每年讀那麼多書?

我想我要不讀書的話,就變成了純粹的釋放,那到最後我就沒有東西了。這跟年齡沒關系,“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不管怎樣,不管我們年紀多大,都要不斷地讓自己變得更好。

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有什麼機會是需要我們一次大能量釋放的。如果我們沒有做好準備的話,那這個機會就永遠不是我們的了。做好了大能量釋放的準備以後,我們等着這個機會來臨就可以了。

做事情、事業還有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簡單事情簡單做,第二種境界是複雜事情複雜做,第三種境界是複雜事情簡單做。

在這三種境界中,我們要做到的就是會瀉火,複雜的事情簡單做。這其實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你的心必須簡單,不是頭腦簡單。

我說的人心簡單,其實指的是我們的眼光、胸懷、氣度、能力和格局能夠做到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随天外雲卷雲舒的狀态。

當然想達到這種狀态,我們需要不斷修煉,如果修煉不到這種狀态,那麼就隻能複雜事情複雜做,就永遠做不出大事來了。

所以複雜事情簡單做,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你要把複雜事情簡化,最後做到百毒不侵,讓自己像有了一個金鐘罩一樣,能擋住各方向射來的明槍暗箭。這也是我在做新東方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感悟。

三、做決策的4個原則

一個人做決策要有依據,沒有依據亂決策會出問題。

所以我在做新東方時,對自己的要求是四個決策、四個不決策。

四個決策是什麼?

第一個決策是站在客戶的最高利益去決策,就是說所有的決策必須是對客戶有利的,必須是最方便客戶的,必須讓客戶感覺物有所值,甚至超越預期。

而如果是對客戶利益有損害的,隻是對公司有利,那麼這樣的決策是不能做的。

第二個決策是站在社會的最佳選擇來決策,就是我們做的事情能夠推動社會進步。

比如說最近幾年,新東方把大量的資源傾斜給農村和山區的孩子,實際上就是從社會的最佳選擇角度來決策的。

因為我覺得中國社會未來的發展一定要把農村和山區孩子的教育考慮進去,并且盡可能讓他們所接受的教育與城裡的孩子相差不太遠。

這個決策做出來是不會錯的,因為它在推動社會的進步。再比如說科技與教育結合,這也是對社會有利的事情,一旦把科技和教育系統打通了,那麼對中國教育肯定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第三個決策是站在未來發展的角度來決策,意思就是我們做事情必須要面向未來,僅面向現在、眼前的決策是不能做的。

2020年年初,我在新東方開疫情研讨會的時候就講,現在我們做的任何一個決策、采取的任何一個行動,都必須跟新東方的未來連接起來,也要跟中國社會的長遠發展聯系起來,這樣的決策才可能有持久性。

那中國未來到底需要什麼?

中國未來需要面向全球,面向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全體人民有世界格局和世界眼光。站在未來的角度,我就知道新東方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系統大概應該怎麼設計。

第四個決策是站在公司和員工的角度來決策,就是任何決策不能光對公司有好處,也不能光對員工有好處。

如果光對員工有好處,把公司給弄倒閉了,那對員工來說也是重大的傷害,所以一定要對兩邊都有好處。

從這四個角度來決策的話,我覺得公司就能夠做得好一點。

作為一個有決策能力的人,或者說作為一個可以影響公司大局發展的人,四個不決策也是特别重要的。

第一個不決策是不局限在個人利益上決策。

對公司而言,最怕的就是管理者的所有決策都完全站在他個人利益的角度。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就去做,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就不做,這是最糟糕的。

好的決策需要對公司未來和個人都有好處。所以,我現在每做一個決策都會問自己,是不是從個人利益的角度決策的,是不是隻對自己有好處才這樣決策的。

第二個不決策是不因個人面子而決策。

如果隻是因為會給自己帶來某種表面上的聲譽和名聲而做某個決策,那我覺得這個決策也是不對的。

如果有人駁了你的面子,但他提的設想和方法是對的,而你卻把他的意見給否決了,那我覺得這種做法也是有重大問題的。作為一個公司的決策者,你絕對不能隻顧個人的面子。

第三個不決策是不能根據個人好惡來決策。

每個人的喜好都是不一樣的。我好吃面,你好吃米飯,我喜歡心情平和的人,你喜歡熱情奔放的人,這都有可能。

但是這不能作為決策的依據。很多公司的老闆之所以身邊用的都是跟自己相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覺得這些人待在身邊舒服。

如果你用的是這些人,那你的決策就是根據身邊人的喜好來決定的,那公司就沒法幹下去了。

所以,再不喜歡的人,如果他提出了好的建議,你依然要用;再喜歡的人,如果他的建議不靠譜,你也不能用。

還是以新東方舉例子。我很喜歡人文類的東西,這導緻我的很多決策都是偏向人文的。

過去幾年中,新東方的科技發展嚴重落後。其實我不反感科技,但是不懂科技,又沒有向馬雲學習,引進大量的科技人才,這直接導緻新東方科技水平的落後。我從個人的好惡來決策,給新東方帶來了至少5年的發展機遇上的損失。

第四個不決策是不以個人情緒來決策。

在有情緒的時候,比如暴躁、憤怒或者沮喪、郁悶的時候,你做出的決策很有可能是錯誤的。

因為此時你對信息的判斷可能是不理性、不準确的,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其實,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的。如果說人生以個人的利益、面子、喜好、情緒為核心,那麼最後一定不可能過上真正美好的人生。

人生在世,會有兩個“定”:天定和人定。天定我們管不了,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好人定。

具體就是做事情有底線,堅持原則,在各自的範圍之内把事情做好,不斷反省,有意訓練自己,讓自己更上一層樓。雖然事業有大有小,我們依然能夠每天過得愉快,過得有意義,過得充實。

總而言之,就是努力做正确的事情,剩下的就交給老天。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