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做有門檻的事情

    本文共有 57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有同學問過我一個問題,很有意思,說:

    老師,我們學習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嗎?那為什麼要讓自己那麼辛苦呢?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在很多文章裡都講過:學習其實是一件違背本能的事情,因為它要求你打破舊的習慣和行為模式,去探索新的做法和模式,再經過不斷的訓練,逐漸把它内化。這個過程一定是辛苦的。

    不僅僅是學習,動腦思考、自我提升,也是「辛苦」的。因為大腦有一個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節能。一切需要耗費能量去做的事情,都是違背它的天性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思考、動腦,讓自己「痛苦」,而不是用來休息、消遣、娛樂呢?

    當然,這個問題可能有很多種答案,比如:有些人可能是為了考證、晉升、求職,必須有目的性地去學習;有些人呢,可能是純粹喜歡探索和求知的過程,對萬事萬物都有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渴望。

    在這種情況下,求知的成就感蓋過了耗能的排斥感,那麼對他們來說,學習不但并不辛苦,反而是一種樂在其中的過程。

    比如說關注我的讀者,可能很多就都屬于後者。

    不過今天,我想從一個比較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聊一下:

    為什麼我們要把精力和時間,花在「痛苦」上面,而不是用來讓自己更舒服。

    希望能夠給你一些思路和啟發。

    我想先拿鍛煉打個比方。

    我們知道,鍛煉身體的邏輯是這樣的:先用一個低強度去刺激身體,讓身體不适應,于是身體會努力去适應它;等适應了,再提高一檔強度,于是身體再度不适應,再度需要去适應它……不斷重複這麼一個過程。

    直到到達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态,那麼就維持在這個強度,避免身體懈怠。

    舉個例子:你從來沒有跑過步,那麼剛開始可能隻能跑10分鐘。慢慢來,等到身體适應了10分鐘,再逐漸增加到15分鐘、20分鐘……這就是一個不斷逼迫身體去适應的過程。直到最終,可以用一個比較穩定的速度跑完1小時,那麼就維持在這個強度,避免自己「退步」。

    力量訓練也是一樣的。先從最簡單的動作和最輕的重量開始,做到自己的極限;等适應了,再往上加重量……直到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重量。

    也就是說,鍛煉的本質,就是不斷給身體一個外部的挑戰,讓它感到不适應,從而拼命去改變自己以适應外部的挑戰。等到适應了,再給它一個新的挑戰……不斷重複,讓它陷入「不适應 - 适應 - 新的不适應……」的循環中。

    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為什麼我們要不斷給它一個新的挑戰呢?

    原因很簡單:你會去鍛煉,一定是因為你有一個目标,而身體的現狀跟目标之間是有差距的。但這種差距不會自發地彌補,所以你必須不斷給它一個新的刺激,打破它現在所處的穩态,才能讓它朝着目标一步步地靠近。

    舉個例子:我們每天坐在辦公室裡,這是一個舒服的狀态嗎?顯然是的。那麼,「坐着」就是一種适應了辦公方式的狀态。從短期來看,它是舒服的。

    但是從長期來看呢?就不是了。實際上,久坐會帶來非常多的健康問題,比如肌肉長時間緊張對脊椎造成的壓力,心髒和大腦供血供氧功能下降,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提高,等等。久坐隻是适應了辦公這個「小世界」,但它并不适應于我們整個人生這個「大世界」。

    所以,我們才強調:一定不要久坐,而是要多起來活動,不斷地轉換身體所處的狀态。并且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參與更多的有氧鍛煉和無氧訓練,讓身體變得更強韌,具備更高的靈活性,這樣才能使得它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适應更大的環境。

    為什麼講這個呢?因為,大腦和身體,其實是一樣的。

    大腦是一個完全恪守「用進廢退」原則的器官。每時每刻,它都在根據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所采取的每一個行動,所産生的每一個想法,以及對外界刺激所進行的每一個反應,作為它自身的輸入,來調整它内部的布線。

    簡單來說:大腦中有近千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彼此連接,形成一個大約有 500 萬億個連接的網絡。每一秒鐘,你大腦中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方式都在發生着改變。舉幾個例子:

    你看到一個東西,那麼,一系列視覺識别的神經元,從物體形狀、輪廓、顔色,到把它跟記憶中的對象匹配起來,這麼一套神經元,彼此之間的連接就會更加緊密。從而使得你下一次再看到它時,識别出來的速度會有些微的提高。

    你面對一個情境,産生了某種情緒,那麼,「負責儲存這個情境」的神經元集群,跟「産生這種情緒」的神經元集群,彼此聯系的權重就會被調高。從而,下一次你再遇到同樣的情境時,就會更容易産生這種情緒。

    你去做一件事情,從中得到了獎勵,那麼,下一次你再面對類似的任務時,獎賞回路就會學習到「我可能會從中獲得獎勵」,從而事先分泌多巴胺,為你的行動提供動力。

    ……

    再比如:神經科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環境豐容」,指的就是:暴露在更複雜的環境裡,可以刺激大腦的神經元鍊接,從而構造出更複雜、更高效的網絡。

    實驗發現:把小白鼠作為寵物飼養,讓它在房間裡生活,可以提升它的智力,使得它解決問題的能力比放在籠子裡飼養的小白鼠更高。

    也就是說:大腦不斷地對外界環境進行建模,并利用從外界環境中獲得的信息,不斷地修正和完善這個模型,企圖讓這個模型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外界環境,成為外界環境一個更好的模拟、更好的「鏡子」。

    這就是我在以前的文章裡提到過的:心智世界對現實世界的拟合。

    好了,問題來了。

    我們顯然是不可能知道現實世界的全貌的。那麼,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當前的心智世界,是否能夠全面地「拟合」現實世界呢?

    換句話來說:我們如何知道我們現在适應的這個環境,是「小世界」,還是「大世界」?

    這實際上是沒有辦法去知道的。但是我們可以對此抱有一定的假設。

    第一種假設是:整個世界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也許會有我未知的地方,但大體上不會超出太遠。過去所發生的事情未來還會發生,過去我所相信的信念對未來也是适用的。

    這種假設,我把它叫做「穩定模式」。它的基本理念是:世界是靜止的,我的框架大體上能夠反映世界的全貌,後面要做的可能隻是修修補補而已。

    另一種假設是:我所知道的一切,都隻是「過去」,但未來是不确定的。它可能跟我的預料相符合,也可能完全不符合。我需要不斷去跟進世界的變化,讓自己的心智世界不至于偏離現實世界太遠。

    這種假設叫做「變化模式」。它的基本理念是:世界每時每刻都處于變化之中,因此不存在一個「全面反映現實世界」的不動點,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調整心智世界,避免它被現實世界的變化所抛下。

    基于這兩種假設,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地方。

    比如:随着年齡增長,人是會越來越傾向于前者的。所以道格拉斯·亞當斯寫過這麼一段話:

    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未來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将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産物;而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為什麼呢?因為,青年階段是大腦「塑造模型」的時候,這時大腦會不斷從周圍環境汲取輸入,以極高的頻率調整神經元的鍊接,以構建一個穩定的模型。

    而30-35歲之後,這個模型基本成型,那麼這時大腦的主要任務,就變成了「完善模型」。也就是在不改變根基的情況下,微調模型的各種參數。

    另一個原因是,變化模式是需要更多的耗能的。為什麼呢?因為它要求一個人長時間處于「自我監控」的狀态下,不斷去獲取輸入、改變鍊接、調整布線,這是很麻煩的。

    而反過來,穩定模式就方便很多:面對那些可能對既有框架造成沖突的信息和輸入,把它們忽略掉就可以了。

    所以,我們經常說,随着一個人年紀增長,他往往會變得更穩健、更保守、更固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要去改變已經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型,其難度和需要付出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因此會遭到大腦非常大的阻力。

    再比如:正常情況下,大腦默認的模式是哪一種呢?你可能會覺得是後者,但其實不是,是前者。

    為什麼?記住一個基本的觀點:大腦有一個非常基礎的需求,就是盡可能節省能量。因此,大腦會傾向于什麼呢?把自己放在一個盡可能穩定的環境裡面,盡量使得受到的「意外」最小化。

    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生活都會怎麼樣呢?會變得越發趨同,會形成和建立一套一套的流程、規範、程序,讓自己生活在這些設定好的程序裡面,盡量避免接觸到與之相抵觸的「意外信息」。

    這就是 Karl Friston 非常經典的「自由能最小假說」。他認為,大腦不喜歡意外,任何一個意外都會對系統造成幹擾,要麼會改變系統内部的布局(而這就需要能量),要麼就需要把它排除出去。因此,大腦天生就會趨于保持在一個穩定、不變的環境裡,盡量減少自己能接觸到的意外 —— 也就是「自由能」。

    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人通常都會有自己的立場和觀念,當接觸到跟自己立場相悖的信息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排斥、否定和質疑 —— 也就是我講過的「證實偏見」和「動機性推理」。

    這其實是很自然的,因為我們的大腦就是被塑造成這樣的。

    簡而言之:如果我們不加任何約束的話,我們的生活模式會怎麼樣呢?

    很大的概率是:我們會一輩子沿着最初設定的方向走下去,然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遵循着社會所賦予給我們的規則,不敢越雷池一步。

    也就是:從開始到終結,一直生存在「穩定模式」裡面。

    這是一個不好的狀态嗎?其實不一定。如同之前有朋友問過我的一個問題:

    如果一個人的生活狀态非常穩定,每天無憂無慮,雖然視野很狹窄,但是他并不知道這一點,那麼他有沒有必要一定要去學習、思考,要「跳出日常的生活」「看到更大的世界」呢?

    我個人的觀點是:這其實是一個個人取向的問題。

    如果你認同穩定模式,你認為你一輩子都可以生活在這樣的模式下,不會遭遇到任何的風險和沖擊,那其實也沒有任何問題,這是你的自由。

    但在我個人看來:這很難。

    我個人秉持的觀念,是變化模式。因為在我看來,整個世界所處的大環境,從工業革命,到電的發明,到互聯網的發明,到人工智能的發明……一切都在加速,甚至連加速度都在加速 —— 你過去所認知的規則,在未來很可能完全不複存在;你所熟練掌握和賴以生存的技能,也許在某個階段就會完全被淘汰。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一個人其實是很難保持一個穩定的模式,獨善其身的。

    因此,基于變化模式,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

    是,找到那些不變的規則,并基于這些規則,來調整自己以适應外界的變化。

    什麼是不變的規則?比如說,小到我們如何認知世界、思考問題,大到這個世界如何組織、如何運轉,人與人之間如何連接起來,如何形成系統和網絡……這些是「框架」。整個世界的技術、業态、流行、生活模式,這些「内容」可能會變,但框架在短時間内是很難變化的。

    所以,你會發現,我所學習和鑽研的領域,像心理學、認知科學、商業、社會學、管理學……其實就是分别從微觀和宏觀出發,企圖去把握住社會運轉的「框架」 —— 這就是一種「抓住不變的規則」的方式。

    那麼,如何去調整自己、适應變化呢?

    終于來到我們最初的話題了 —— 答案也很簡單:通過不斷給大腦更多的挑戰和新鮮刺激,讓大腦慢慢習慣和适應,從而可以在變化模式之下發揮出更高的工作效能和産出。

    我在很多文章裡都講過:我們大腦的本質,是一個貝葉斯系統。

    什麼叫貝葉斯系統?簡單來說就是:大腦會對世界先建立一個模型(叫做先驗模型),再根據你所接收到的每一個信息、所采取的每一個行為,對這個模型進行調整(後驗模型),讓它更加符合「真實」。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你的大腦是什麼?就是你所有輸入跟所有輸出的加權總和。

    舉個例子:當你被别人的話激怒、情緒失控時,就相當于告訴大腦:下一次再聽到類似的話,把「激怒」模塊的權重調高一點。

    這樣下去,你隻會越來越容易情緒失控,讓自己在這個方向上一路狂奔。

    但是,當你被激怒、情緒即将失控時,如果你能夠按捺住自己,讓自己深呼吸一下,轉移注意力,慢慢地把情緒拉回來,讓自己變得冷靜……你就相當于告訴大腦:把「激怒」模塊的權重調低,把「冷靜」模塊的權重調高。

    所以,我常說的是:不要覺得一個行為很小就沒有影響,不是的,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大腦的權重判斷,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對大腦的塑造。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動腦去學習、思考、自我提升?原因其實也是一樣的:為了訓練大腦,讓它習慣這種高強度動腦的模式,把它内化到模型裡面,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

    簡單來說:持續去做有門檻的事情,慢慢地,你就不會覺得它有門檻。

    而在這個不斷「跨越門檻」的過程中,你的大腦就會被塑造得更有力、更強壯、更敏捷。

    這也是對抗我們随着年齡增長、大腦認知和思維能力不斷下降的最好方式。

    舉個例子:我自己有個習慣,就是遇到任何一個難題,我一定不會立刻去求助别人,而是一定會自己動手,查閱資料,做實驗,試驗各種可能性……實在不行了,再去請教别人。

    這個做法花時間嗎?花時間、但是比起直接求助别人,我可以獲得更多、更加寶貴的實踐經驗 —— 這些經驗也許當下用不上,但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能夠用上。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很麻煩」,可能會下意識地去排斥它,但實際上,如果你适應了這種「有困難,先動手試試」的思維方式,把它變成一種習慣,你就一點都不會覺得麻煩。

    反過來,你會覺得那些「伸手黨」很不可理喻 —— 這麼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還要問呢?為什麼不自己試試呢?

    當然,我不是說動手一定比伸手更好,我想說的是:

    所謂的麻煩、費力、辛苦,本質上都是什麼呢?都是大腦對于「離開穩态」「耗費能量」的一種恐懼和排斥。

    但是,一旦你習慣了「做有門檻的事情」,一旦你習慣了這種耗能,把它當作一種新的穩态……

    你就再也不會覺得「麻煩」「費力」「辛苦」了。

    那麼,當你面對變化時,當你遭遇到困難,需要想辦法去應對時,你也不容易有壓力和焦慮了。因為 ——

    生活不就是這樣的嗎?這不就是常态嗎?

    所以,經常有同學會提這樣的問題:

    • 老師,你的閱讀和學習方法很好,但是不是需要有很大的閱讀量才能用?

    • 老師,從你這裡學到了很多方法,但感覺都很困難,是不是不太适合我?

    ……

    這種思維方式其實是不好的。

    為什麼呢?它就相當于:這件事情我知道是正确的,也很重要,但是我狀态好像不太好,等到狀态好的時候再去做吧……

    這實際上是完全本末倒置了。狀态好是「等」不到的。隻有你去做了,才有可能把困難降低,使得你的狀态「變好」。

    事實上,優秀的人跟普通人的區别在哪裡呢?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這一點:能不能讓自己習慣和适應「跨越門檻」這件事情,把困難的事情變得簡單。

    打個比方:

    第一種人:

    • 學到一個方法時:哎呀這方法真不錯,我一定要用起來!

    • 遇到對應的場景:上次是不是學了一個什麼方法?要用一下試試看嗎?算了,感覺好麻煩,下次吧……

    • 碰到困難和障礙:是不是我理解錯了?果然還是得用老法子。可能還是要找到更适合我的方式吧。

    • 經過一段時間後:老師,你這個方法挺好的,但好像不太适合我,我一直用不上。謝謝您啦。

    第二種人:

    • 學到一個方法時:哎呀這方法真不錯,我一定要用起來!

    • 遇到對應的場景:終于有機會可以試一試了,讓我來想想應該怎麼做,然後把每一步記下來,做好複盤。

    • 碰到困難和障礙:為什麼這裡不奏效呢?是不是需要進行微調?我來做個實驗,看看怎麼調整會更好。

    • 經過一段時間後:老師,你的方法特别好,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了一些調整,您可以看一下,也歡迎您給一些指導。

    你是哪一種人?

    你想成為哪一種人?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吧。

    為什麼我們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痛苦」的學習和思考上面?這取決于,你對世界的假設是哪一種。

    如果你持變化模式的觀念,那麼,做有門檻的事情,就會變得非常重要。

    因為這可以不斷強化和訓練我們的大腦,讓它變得「适應」這種耗能的模式,把它内化成心智模型的一部分。

    那麼,當你面臨變化和挑戰,需要動腦去思考時,就再也不會覺得麻煩了,因為這本來就是一種常态。

    與你共勉。

    也可以讀讀這些文章: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