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洞察本質的思考,才能有效思考

沒有洞察到本質的思考,都隻是在白費功夫!

現實中,很多人在行動之前,往往隻基于表面情況和眼前信息來做決定,做完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浪費時間,白費功夫。

高中數學告訴我們,隻有基于一條永恒正确的公理下開展邏輯嚴謹的求證,才能得出正确的結果,工作生活也是一樣,隻有先通過批判性思考,深度洞察,找到本質,再通過邏輯性展開,找到實現方法、方式和工具,才能得出“就是這樣”的正解。

批判性思考,深度洞察,找到本質;邏輯性展開,找到實現的方法、方式和工具。

隻有基于“一條永恒的真理”和社會底層邏輯之上開展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行動方案。

l01.生活中永恒正确的道理有哪些

很多人在書中、公共場合中教我們思考方法的時候,隻注重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思考,卻從來不告知我們如何“洞察本質”,因為弄不好就會被人認為站在道德制高點批評衆人,被人反感。但我認為,開展批判性思考之前,首先需要知道什麼才是真正永恒正确的道理。

有些場景下有明确适用的理論,這些理論在特定條件下可以指導我們思考,比如“利潤=收入-成本”、“兩條直線永不相交”等,而有些場景卻沒有明确适用的理論,就需要依靠社會底層規律。

一、有明确理論時,需謹慎使用

現實中有很多理論、公理,比如經過曆代科學家拷問的“勾股定理”、“歐幾裡得公理”等,但不代表這些理論、公理永遠都是正确的,隻有通過曆代科學家嚴謹求證的理論才能算是某種程度的真理。之所以說“某種程度”,是因為我們在初中教材中所學的所有公理,都是理想環境下的設想。比如:兩條直線永不相交,前提是存在兩條直線,才能證明其永不相交。

所有理論都有其适用的條件!

我們不可輕易拿着所謂專家的理論當令箭,應該完整掌握其适用條件,才能真正用好理論,用好知識。

二、無明确适配的理論時,依靠社會底層規律

很多場景沒有法律約束,也沒有明确适用的專家理論指導,此時就需要依靠社會底層規律,如利他理論、利益交換、互利共赢等。

l02.如何洞察本質

在麥肯錫相關書籍中提到,洞察本質的基本方法是明确目标、搭建框架、不斷提問。

明确目标是要明确自己在做的事情,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究竟是“為了什麼目的”。

搭建框架,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文章《結構化思維,讓你清晰思考、表達的利器》,讓自己的思維框架更嚴謹、邏輯自洽。

不斷提問,需要不斷向前提問為什麼(why),不斷向後提問然後呢(so what)。

洞察本質的思考能力可以通過每天刻意鍛煉而來。

一、養成對身邊的人講話更加“具體些”的習慣

日後與家人、朋友、同事說話的時候,放棄“幫我帶點飲料”、“和我一起來做這個方案”等模糊的說話方式,可以試試說具體一些,如“幫我買一瓶常溫的可口可樂”、“和我一起做這個方案,這個方案是給某某領導彙報用,要求時間節點是明天上午,彙報主題是……”,這樣可以鍛煉你的思考能力。

二、養成不再随大流的習慣

有些人在朋友圈看到某條消息很多人點贊,自己看不懂還要點贊,這樣類似的事情在生活中随處可見,随大流似乎成了一種習慣。提升思考能力,需要避免這種随大流的事情發生,哪怕是小事,也要對自己做出的選擇,想想理由,說出确實的根據。

三、養成區分事實和意見的習慣

很多人在說話時候,容易把事實和意見搞混淆,一句話中即包含了事實,又包含了意見,這樣很容易讓人做出錯誤的判斷。學會陳述事實的時候,隻說明事實就好,不帶任何個人情緒,講自己感受時,把感受說得具體一些,這樣才能很好地鍛煉個人思考能力。

四、嘗試對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進行關聯

當看到我國人口淨增長率創新低、我國防疫措施做得最好、國家對教育行業開展“雙減政策”、國家對開展“9073”養老政策時,你會有什麼想法,是否會聯想到我國醫療體系的薄弱、孩子教育的内卷,思考這些信息背後隐藏的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看清世界。

寫在最後

洞察本質的思考,才能有效思考。

居心正,所思、所想、所為才正。隻有基于真理和社會底層邏輯之上進行思考,才能确保我們所做、所為是正确的。

學到不等于做到,想要真正提升能力,還需要更多的實踐。

做認真的知識分享者,關注公衆号“中号先生”,查看全部文章。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