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關于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的深度思考,好文!

近幾年,随着數字科技的發展和整個社會數字化應用程度的提高,我國博物館界對博物館數字化建設也越來越熱衷,各地有條件的博物館幾乎都在上數字化項目。

随之而起的,是相關的讨論越來越多,其中當然湧現出很多真知灼見,但有些卻似是而非。然而,因為多由文博專業人員口中說出,且與傳統思維和做法聯系密切,故而鮮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也少有人認識到,正是這些貌似正确的看法,很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國内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的桎梏。

對博物館數字化建設中的

幾個常見說法的質疑

下面僅舉三例來說明。由于了解所限,以下所述僅限人文類博物館範圍之内。

1. 博物館數字化建設隻是現有博物館工作的輔助手段

這種說法一般講得比較多的是博物館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或者說也代表了很多博物館專業人員對數字化建設的看法。實際其背後隐含的意思是不能動搖博物館實物論的主體地位,是一種在不自覺中将虛拟和實體對立起來的認識論。

如果說,在數字化剛剛開始興起的幾年保有這樣的看法還算正常的話,那麼,在整個社會已被數字化改變的今天,如果還堅持這樣的看法,則隻能被認為是極其短視的,也實在是低估了博物館數字化工作的真正意義。

當很多人在說博物館的物的體驗無法被取代時,他們可能忘記了,當網絡電商興起之初,許多百貨商、書商、出版商也是以相似的理由盲目樂觀的,結果在短短的幾年内,就紛紛面臨着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窘境。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雖然說商業形态與博物館兩者之間不同之處甚多,無法簡單類比,但其中難道真的沒有可供博物館反思的地方嗎?難道博物館就真的是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當然,我們這樣說,絕不是要否定物的存在意義,尤其是對博物館來說,但以“物”來抗拒數字化則無疑是不會成功的。

現代博物館的理念早就表明,博物館不光是一個物的存放所,更是一個為人、為人的社會生活服務而存在的公共文化機構,它與人們生活的聯結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緊密過。

基于此,在人們已經日益習慣于數字化生活的今天,我們在考慮博物館的建設時,如果不納入互聯網思維,不采用數字技術手段,沒有智慧化的管理,沒有大數據的概念,那無異于宣布自外于整個社會,博物館隻能成為一小部分人獨樂樂的貴族花園。

所以,數字化建設對于博物館來說,絕不隻是一種工具或手段,也不僅僅用于提高工作效率,或者輔助内容展示。

如果說“互聯網 +”代表了一種新的社會形态,那麼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無疑也是對這種新型社會形态的一種積極回應,它改變的将是博物館原有的思維方式和工作形态,而且這一改變将不會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所謂形态的改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脫胎換骨,是一次重新出發。

從這一角度考慮,我們更願意将博物館數字化建設定位成一種平台,一個驅動引擎。

博物館的各項工作,無論是收藏、管理、研究、展示、教育都将由于數字化平台的接入而被重新注入活力,博物館的大多數業務工作也将借助數字化平台升級轉型,它将為我們帶來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也将更有助于人們創新型思維的産生和活躍。

博物館也将在這個驅動引擎的推動下,實現對博物館原有内涵和外延的伸展,在破與立中重建新的平衡,在多學科的參與下協同創新,發展出屬于博物館自身的新的成長空間。

此外,從滿足數字時代的參觀者的角度來說,博物館要從信息社會、網絡技術、數字革命等方面引入新視角、新認識和新的思考,在公共文化服務中融入科技内涵,尋求科技支撐,使博物館努力成為“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新的探索者、踐行者。

當然,必須強調的是,雖然說在數字化的時代,它可以為博物館工作的提升建立新的平台,提供新的方式,但它并不會影響到博物館這個事業本身。

2. 博物館數字化産品要會“講故事”

自從“讓博物館的文物活起來”成為一種做好文物利用工作、充分發揮文物的價值的必然要求以來,“講故事”成為許多博物館人口中讓文物活起來的必要手段,甚至認為博物館就應該成為一個參觀者眼中的“講故事”的文化機構。

于是乎,作為博物館輸出中重要一環的數字化産品,甚至數字化建設本身,因為其自身特有的優勢,也就被天然地賦予了“講故事”的重任。

比如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首席數字官斯瑞尼瓦桑(Sree Sreenivasan)就認為“講故事是所有工作的未來——通過‘講故事’這一形式,實體與虛拟世界、個人的親身經曆與網絡實現了聯結。”

▲上海博物館移動導覽系統界面(試運行)

要求博物館數字化産品會“講故事”,從理論上來說沒什麼不對,大概也就是對産品需要生動化、可接受性強的一種另類表述而已。

但由于很多人對此說法習慣性地進行表面化、标題化的理解,因此很多時候“講故事”就很容易成為通俗化的代名詞。

通俗化本身也沒啥不好,但實踐當中我們更多見到的卻是以低俗化為代價來讨好、迎合大衆的做法,其代表性做法就是賣萌。

李安曾說過一句話:“在淺碟文化裡硬擠出深度,其實不真誠。在有深度的文化裡拍出淺碟作品,是對不起你的文化。”

比之以當前的博物館,依然适用。也正是這種以呼應民意之名追求流俗的風氣,使得所謂的“講故事”變成了表演秀,離此提法的初衷越來越遠。

那麼,什麼是博物館“講故事”的正确方式呢?

雖說這可能不會有一個标準答案,在手段和方法上更是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狀況,但我覺得一些該有的底線還是應該堅持的。就以博物館的傳播來說,比如知識的正确、規則的遵守、行業的操守等等。另外,針對不同的作品,可能還會有一些不同的要求。

以文物的解讀來說,記得有學者說過:文物是有“文”之物,“文”是通過人的技藝,把思想文化滲透、融合、揉進各類物品載體中,使其有靈魂、有藝術、有品位。

因此在傳播多元化的前提下,我們不能僅僅陷入所謂碎片化閱讀的陷阱之中,為一時之點擊量的放大而沾沾自喜,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不能僅僅滿足于文物基本信息的介紹,還需要有一些深度解讀的産品,尤其是要充分運用全新的數字化手段,将附着于實體文物上的顯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以多媒體形式,用感性和理性雙通道的方式向觀衆傳播。

▲每月一珍:思惟菩薩像

上海博物館網站“每月一珍”欄目的出發點就在于此。它通過對單件文物進行大容量、多角度和國際視野下的全景式展現,不僅涉及藏品的流傳經曆、時代背景、使用方式、制作技法,還交代文化背景、曆史意義、美學特點等各方面。如對思惟菩薩的介紹,從其在印度的産生淵源、從南亞向東亞的傳播途徑、造像形式、意義的變化、西方藝術中同類主題的作品對比等入手,将單體文物置于廣闊的曆史和空間背景中考察,由點及面地反映出它深厚豐富的文化價值。

在表現形式上,欄目根據數字化技術和新媒體傳播的特點,力求圖文并茂,将專業的論述可視化、普及化。

如運用了文物的 X 射線透視圖、三維掃描模型等說明其制作特點,運用同類器物的細節類比等解釋其發展淵源。

同時,充分發揮多媒體綜合傳播的優勢,使文物動起來、透明起來,調動觀衆的多感官來接收信息,達到充分認知。如以動畫展現雙管瓶的内部結構、外銷瓷的貿易路線,以三維動畫的形式演示犧尊的使用方法、鑄造方法。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該欄目還在一定程度上嘗試了使觀衆可以在多種形式、不同觀點的立體維度中建立對博物館藏品的自我認識,真正形成參與型、思考型的學習習慣的方式。比如在介紹有争議議題時的多種論點并呈的方式就是出于這一考慮。

3. 博物館大數據之迷思

談到博物館大數據,很多博物館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藏品數據,或者能更進一步想到觀衆數據。而我們更想要關注的是博物館目前有沒有應用大數據的條件?如果沒有,那可不可能在現有條件下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從目前的國内各博物館對數據的采集、處理、整合、分析、開放等情況看,要進行建立于龐大真實數據基礎上的大數據應用,條件還真是不成熟。僅僅是最基礎的數據采集就存在着嚴重的不足,更不用奢談整體平台的支持。

但這樣說,并不意味着我們的博物館不能在現有條件下進行博物館大數據應用的嘗試。關鍵是我們能否尋找到一個可能不大、但卻巧妙的切入點,以及能否使博物館數據應用不局限于博物館的數據,而尋找到與社會數據的關聯和結合點。

比如以觀衆數據來說,現在國内的博物館從大數據角度對觀衆數據的關注很多集中在觀衆行為數據上,這沒什麼不對,但在我看來,視野還是有些狹窄了,因為我們習慣了僅從博物館的角度看問題,也隻想到對博物館本身工作的推動。如果能夠從對社會、對人的發展的推動角度去思考的話,可能我們的思路能夠擴大很多,能從中找到的内容也更豐富,意義也更大。

▲南京博物院數字館

這裡必須稱贊一下南京博物院數字館的創意:以人的情感為核心。

“公衆在博物館裡存放自己的認知和情感;博物館展示公衆的各類研究和情感。通過這樣一座博物館将社會公衆和曆史聯系起來,使社會公衆意識到他們就是曆史的一部分。這座博物館為未來保存當下,使普羅大衆成為未來研究的個體标本。”

如果說過去的博物館展覽都是由博物館專業人員生産的,那麼,在大數據時代,未來的展覽是不是一定全部由博物館人來制造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當互聯網和大數據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博物館有時候所要起的可能就是一個平台的作用。

以上是從傳播教育方面來談的大數據應用。對博物館最為關注的藏品呢?

藏品的本體數據也就是它的基本信息,從目前的采集情況來看,各館的數據偏少,增長量也有限,可能還構不成大數據研究所需要的條件。但“大數據不能僅僅被定義為‘大量的數據’,而是應該被看做大量數據所帶來的‘問題’”。

大數據之所以偉大,還因為它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新的研究方向。由此出發,我們還可以思考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藏品大數據,即藏品的評估标準。目前我們對藏品的評價是采用《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的規定,依據曆史的、藝術的、科學的價值,将藏品區分為一、二、三級。

如果我們同意博物館的所有館藏藏品的利用手段的最終指向都是服務于社會這一論斷的話,那麼,我們就應該還有另外一個來自社會維度的評價體系,即博物館藏品的社會利用評估體系。

▲上海博物館可視化數據管理中心藏品社會利用評估模型

在這方面,上海博物館最近在數字中心項目中做了一個初步的嘗試,也可以說為博物館的大數據應用做了一個可貴的測試。該項目的數據涵蓋展館、展覽、藏品、觀衆等核心指标,描述博物館信息資源及其載體,構建、挖掘、分析、呈現信息資源及核心指标之間的相互聯系,及時準确、全面綜合地反映了實時運行狀況,為上海博物館的精準化管理、數據挖掘以及可視化展示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我們還以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标準為基礎,嘗試為單個藏品做了一個社會利用評估體系的模型,并給出了評價的量化數值。如此,在可視化的展示中,不僅将具體文物的地理信息、功能诠釋、修複的數據進行了有效的整合,而且打通了博物館内外業務的空間,對數據形成了從藏品分析、利用到評估的基本體系。

雖然這一評估模型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有進一步改進和提升的空間,但從探索角度而言,這毫無疑問可以說是一款在博物館數據運用上具有方向性質的産品。

可惜,在急功近利者眼中,能夠馬上發揮效用的工具性産品永遠是最受歡迎的,而類似于南京博物院數字館、上海博物館數字中心這樣的思想性産品的重要性則似乎很容易被忽略,這在近幾年的各項文博數字産品的評選活動中也能輕易地得到印證,這也是很令人感歎的地方。

為博物館數字化建設工作的解惑

在目前“新館熱”催生下的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熱潮滾滾,無論在理論研究、建構實務還是其他應用等方面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成果豐碩而又多樣。但在此表象的背後,主題單一化、體系混亂化、操作虛無化等弱點也一再浮現。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總有一些問題給我們帶來困惑,譬如:

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為何總是遊離于博物館本身業務工作之外?

數字化研究是不是就與博物館無關?

博物館應不應該做無實物的數字展?

等等。

在回答以上問題之前,還是要先呈上我們對博物館數字化概念的認知。所謂博物館數字化,實際上包含了兩方面内容:博物館數字化;數字化博物館。(這樣的說法曾有人提過,但我們與以前認知不同的是将它視為兩個不同層面的表述)

(1) “博物館數字化”,主要是指博物館将現代數字技術引入到博物館的收藏、保管和研究、展示、傳播等各項工作中,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博物館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 “數字化博物館”,我們所認為的将來可能會出現的數字博物館不是一種實體博物館的簡單複制,而是一種以數字技術及其資源為主要基礎支撐的新的博物館表現形态。也就是說,它本身就可以成為一個脫離實體博物館而存在的博物館,它是有别于實體博物館而存在的一種新的表現形态,一般博物館所應具有的功能在數字博物館中也會繼續以數字化的方式進行另外一個層面的呈現。

有了這個認識基礎,以下試就前面所提的問題談一下個人的粗淺看法:

1. 博物館數字化建設與博物館業務建設脫節的問題

實際上,從國内博物館數字化建設開始,這一問題就始終困擾着那些數字化工程的建設者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數字化系統,卻往往得不到專業人員的認同,很多系統被扔在一邊,成了擺設。

久而久之,不少博物館數字化建設者将與博物館内部業務工作有關的系統建設視為危途,很多人甘願放棄這一塊而樂于去做數字化導覽、展示這方面的工作,形成了内冷外熱的局面。

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注意幾點:

其一,在做系統項目時,除了考慮系統本身的功能之外,一定要納入使用者的個人和環境因素。尤其在做需求調研時,一定要有将來使用這一系統的專業人員參與。大到結構設計,小到功能模塊,甚至是字段的選擇,都應該讓他們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信息中心人員的任務則是将這些意見轉換成項目工程師能理解的語言,使之在方案編制中得到完整的表達,并在工程建設中獲得最大的體現。

其二,創造條件讓專業人員參與到系統的建設中,以共建達到共享。一般來說,作為博物館内部的數字化建設,尤其是業務數據庫建設,并非是系統搭建完成就完事。資源的采集、登錄是一件令各博物館都頭疼的事。如果能發揮專業人員的力量,一來能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二來能減少在資源運用上可能出現的專業錯誤,此外還能使專業人員熟悉系統,增強參與感,何樂而不為?當然,如何能讓專業人員在參與中感受到數字化的好處和樂趣,這其中大有學問,也是這一工作能否延續的關鍵。

▲上海博物館藏品數據庫登錄界面

上海博物館的藏品數據庫的數據登錄工作就采取了誰享用誰負責的辦法,由各專業部門承擔各自所掌握的文物數據登錄工作,并由部門主任負責審核,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做好以上兩點,至少可以改變專業人員對數字化系統無感的情形,但要切實解決問題,則還要讓業務人員感受到數字化建設對其工作的實際促進作用。譬如,資料檢索的便捷以及其他減輕人員勞動強度的技術手段。

但光有這些手段也僅僅是讓人喜歡而已,對博物館業務建設整體來說,真正能提升水平的應該是博物館數字化研究的開展及相關科研平台的建立。

▲上海博物館文物修複項目申請頁面

2. 關于博物館數字化研究的問題

就人文型博物館而言,研究工作一向是圍繞着文物展開,這也是博物館研究者引以為自豪之事,并常以此與一般學術研究相區隔。

但卻很少有人想到或者也不願意去想,在博物館藏品及其相關數字資源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在保持原有研究特點和優勢的前提下,去嘗試進行以數字資源為主要對象的數字化研究工作呢?

尤其在數字資源累積了龐大的資源和能量以後,在互聯網改變了我們傳遞、溝通和交換知識的方式的今天,這一工作是否也該提上議事日程了呢?

▲數字人文影響着博物館的發展

事實上,這種嘗試在博物館之外的人文學科中已經日益流行,這就是所謂的“數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

台灣大學項潔教授曾經對“數字人文”下過一個簡單的定義:“(數字人文)它指的是那些惟有借助數字科技方能進行的人文研究。”

雖然簡潔,内涵卻異常豐富。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新興學科?美國《紐約時報》2010 年 11 月 17 日刊出的一篇名為《打開人文寶藏的數字鑰匙》的報道為我們做了解答:“因為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研究者所能接觸的數據量前所未有,數字技術則提供了處理大量數據的工具。兩者彙合,催生了‘數字人文’。”

如果說,一段時期以來數字人文還主要是在高校裡流行,而近年來,國外的一些博物館已開始對數字人文投以關注的目光。

從 2009 年開始,台灣大學數字典藏研究發展中心每年召開“數字典藏與數字人文”國際研讨會,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就包括不少博物館業務範圍内的研究;2016 年美國新媒體聯盟的《地平線報告(博物館版)》中,就在一年内會采用的技術裡首次明确提出了數字人文技術(Digital Humanities Technologies)的概念。

▲上海博物館可視化數據管理中心綜合頁面

數字人文研究目前常采用的技術方法有:曆史地理的可視化、采用曆史文獻的文本挖掘與詞頻分析及考古學方面的圖像解析、色彩還原和數字重建等等。

事實上以上所述還隻涉及數字人文的一小部分。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還可以在以後詳加讨論。當然,除了方法、範式之外,還有一個數字平台的問題。

我們所謂的“科研數字平台”,是根據博物館科研活動的特點,基于網絡化管理,以數字資源的整合、共享,科研工具的共有為前提,以數字化研究手段的普遍應用為基礎而形成的一個開放式的研究平台。

未來的科研數字平台将集科研、資源、管理于一體。其中,博物館科研人員無疑是系統運行的主導,通過角色劃分或權限分配來規範不同人員的操作内容和範圍;以科研人員的研究特點來思考系統功能架構的構成,系統将支持各類數字化的研究手段和策略,同時構建出規範、開放、安全、基于服務的新型網絡化科學研究環境,并運用網絡技術提供一種嶄新的科研協作模式。

這樣一個平台的建立,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它可以打破目前博物館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學術孤島現象,為外腦的引入與社會性協作創造條件。網絡科研平台中的成員可以運用各種網絡以及通訊技術來傳遞或分享彼此的信息。

由此,基于網絡的協作研究也将成為可能。甚至處于不同時空,隸屬不同團體、機構的學者,也可以同步參與工作。他們可以因項目或同氣相求而産生關系。在研究中,他們可以通過各自的背景、經驗從不同角度提出看法,使研究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特别是對那些跨領域、多學科、大區域間的交叉研究将産生積極的作用。

▲左:上海博物館開發的移動應用 ▲右:移動應用中的參觀導覽(試運行)

其次,是可以發揮網絡的互聯特點,進行最大限度的數字資源的整合,使不同類型、不同格式、不同結構的藏品數據間建立關聯;不同種類的信息如學術信息、保管信息、地理環境信息也能有所聯系;文物信息的不同數據形态如文字、二維和三維影像等也将進行不同程度的彙集等,從而使信息可以圍繞某一研究主題聚合,把極度分散、高度相關、前後依存的信息碎片經過數據過濾,迅速、及時地整合成完整的、有價值的研究信息,極大地提高研究效率,成為最後研究應用的重要支撐。

第三是能起到弭平博物館中久存的文理鴻溝的效果。在一些較大型的博物館中,研究工作實際上被人為分成了兩塊:以專業部門為主的,從社會科學的角度,運用如曆史學、考古學、藝術史、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研究方法對藏品的社會附加值所進行的研究;以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所獲得的實驗數據為依據,運用物理、化學、生物等理工科方法所進行的,以藏品保護為目的的分析研究。

這兩方面的研究在平時的博物館工作中雖然偶有溝通,也有相互的支持,但由于學科分野的關系,兩者之間的壁壘是現實存在的。而數字科研平台的建立就為推倒壁壘、填平溝渠提供了契機。同時,通過數據間的互通兼容的實現,可以促成對藏品多元化的解讀,并借此完成對藏品多維度的知識體系的構建,也能解決博物館藏品本身信息的多元性和博物館研究人員知識的單一性之間的矛盾。

更應該看到的是,這一設想如能實現,它将給博物館帶來一個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改變和增長的契機。同時,這也意味着數字博物館建設的最重要的一塊拼圖行将就位。在某種意義上,它的建成将是博物館數字化行将達成的标志,也是數字化博物館行将起步的象征之所在。

▲上海博物館可視化數據管理中心首頁

3. 數字化展示的若幹問題

目前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的熱點,除了與社交網絡相結合的移動導覽之外,大概要算數字展示最能抓人眼球了。

所謂“博物館數字化展示”是指對博物館數字化資源進行有意義的組合後,采用數字化技術形成另外一種有别于實體展示的信息表現形态,并通過其獨特的手段和渠道展現或傳播給社會大衆。

一般來說,博物館數字展示的渠道大緻分為網絡上的和博物館展館内的兩類(當然還有一些館曾做過數字化巡展)。

(1) 網絡上早期基本以網站的形式進行展陳:一般内容為文物展示、虛拟展館、網上展覽(互聯網和移動端)等等,現在則大多往移動端方向發展,但内容差别不大。

(2) 展廳内的數字展示則又可分為兩種:其一為配合實體展示的,主要采用的手段有觸摸屏、語音導覽、微信、二維碼、數字展櫃、增強現實技術的運用等等;另一種則是我們需要特别關注的,也是我們下面論述的重點——專門的數字展館,如南京博物院的數字館、故宮端門的數字展館,它與配合實體展示的數字展示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所用的數字技術隻是輔助設施,而後者,數字資源和技術的展示成為毫無疑問的主角。

▲故宮端門的數字展館

如果說,從博物館數字化建設到數字化博物館是代表了兩個雖然不能截然分開,但又處于不同層次的發展階段的話,數字展館的出現,無疑是代表了在新的層次上,即數字化博物館在展示功能方面的定位與呈現。總之,這種以數字資源為基礎,以數字展館為傳播方式的模式将來是否有可能脫離實體館而存在,成為另一形态的博物館,是一個值得讨論的話題。

但在其剛剛起步之時,除了關注之外,我還是覺得有必要提出幾點今後在進行此類建設時應該堅持的原則:

▲上海博物館可視化數據管理中心展館管理頁面

其一是内容為王、觀點緻勝、産品理念。内容為王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數字展示的核心靈魂還是主題演繹的策劃與創意。不管數字技術如何變化,作為博物館的數字展示其形式總是為内容服務的。技術的運用,也都要以最大限度地展現内容為準則,而不能颠倒過來。

但博物館的數字展示也并不能僅僅滿足于“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尤其是在現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好的數字展示還應該體現出觀點緻勝的特點。

博物館從來就不缺少内容,很多展覽的根本問題也從來不是缺少内容,而是缺乏對内容的細分縷析,對展覽主題的精确定位和多視角、多元化的闡釋以及與觀衆之間的聯結。所以說,内容不是問題,但有沒有好的基于内容之上的觀點才是展覽制勝的法寶,實物展如此,數字展亦如此,甚至更重要。

其二,數字展示不能僅是單純的、多角度的外形觀賞,而且要深度挖掘、立體演繹文物内在的精氣神和背後所衍生出的藝術人文價值。對于文物展示來說,很多館最願意做的就是把它還原到當時的社會場景中,追求像世博會上展示的《清明上河圖》的效果。但如果博物館的數字展示僅僅局限于此就會顯得淺薄,也是對目前如此衆多的數字技術手段的一種浪費。

我以為,好的數字展示,除了社會環境的還原和器物的功能展示外,更重要的是它還必須和當時的人、人的生活、人的文化建立起一定的聯系,這也是博物館學中一直提倡的人和物的聯系。

對博物館而言,人和物的聯系有兩類:一類是文物和觀衆或者說現代的人的聯系;另一類則常常容易為我們所忽視,就是文物與它真實存在時的人的聯系,而這兩者恰恰都是可以通過數字技術予以揭示的。

▲左:閘口盤車圖三維展示 ▲右:中國繪畫三遠技法三維解析

上海博物館所做的那些文物的三維解析視頻,如“中國繪畫三遠技法解析”“青銅陶範制造三維示意”“龍窯制瓷三維演繹”“閘口盤車圖三維展示”等,其實質在于用各種數字技術從文物的色、形、美等外在描述向文物内在信息的剖析轉化,在形式上也不再是簡單的文物三維模型的旋轉、推近、拉遠這樣的手段,雖然文物數據的三維化肯定是一個發展趨勢,但如果沒有資源的整合,沒有内容的創意的配合,就數字展示而言,如果隻是一種 360° 旋轉的道具式的三維文物展示方式,會不會太單調,是不是會造成審美疲勞?展示效果到底有多大?至少我是有些疑問的。

其三是大處着眼,小處着手,細處着力。這裡的大處我們說的是展覽的立意,立意要高;小處着手,是指展覽的切入角度,不必很宏大,但必須有新意,有深度;細處則是指設計,設計直接關系到觀衆的體驗,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在展覽上也同樣适用,尤其是數字展覽。

如果要真正做一個好的數字展,那就要求我們把每件數字作品都當做藝術品來完成,是内容、技術和形式的完美融合,而不是相互之間的拼裝。

▲ART+COM 公司為寶馬博物館制作的動态雕塑

這方面非常佩服德國的新媒體制作公司ART+COM,他們為衆多的博物館做了多媒體互動作品,獨特的創意和不斷創新的精神為他們赢得了世界聲譽。

▲Salt Worldwide(世界各處的鹽)的信息交互演示台

他們在 2010 年為德國鹽業博物館設計的名為Salt Worldwide(世界各處的鹽)的信息交互演示台,裝置上共有 34 個觸摸感應點,每一個觸摸點對應了一個地圖上的鹽礦聚集地,這個由虛拟鹽顆粒組成的世界地圖上,數以百萬計的鹽顆粒沿着鹽礦的山脊滑下來,然後在海中擴散和流動。當你觸摸晶體感應塊時,演示台上的虛拟鹽粒開始彙聚,并合成信息窗口,通過鹽粒組成的文字、圖像和短片介紹鹽礦點的信息。

這個裝置既富有知識性,也是一個獨立的藝術品,其精緻、唯美的表達彰顯出了作品的獨特魅力。我想這樣的效果就應該是博物館數字展所應該追求的吧。

最後我想說,博物館的數字展示絕對不是博物館實體展的翻版,它有自己的應用模式和傳播規律,它比其他任何展覽都更講究創新性思維,那種将原來博物館展覽的内容不消化、不創新、不講規律,隻是通過數字化形式搬到展廳或者網站、移動端上的做法,隻能說是還處在數字展示的較低層次吧。

授權自:《博物館·新科技》雜志(節選)|原标題:對博物館數字化建設中 幾個常見說法的質疑和解惑|作者:劉健(上海博物館信息中心副主任)原發于弘博網經作者修改授權後發稿〖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