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56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經常有讀者問我:
你總說我們要多思考,可是每天的生活就那樣,究竟要怎麼思考,思考什麼呢?
跟大家分享我上周日的一天:
讀完一篇推理小說,寫了一篇書評發給作者,并跟作者聊了聊寫作的一些問題。
總結了對一款遊戲的體驗,寫了幾條建議發給制作組。
回答了一個問題,順手整理了某個模型的源流,做成一頁筆記。
跟合作夥伴和公司管理層開會,幫他們提了一個點子,并安排下去籌備試行。
……
這是我一天正常的工作嗎?不是的。這是周末一天,在工作和閱讀之外做的事情,也就是消遣。
為什麼提這個呢?主要是想告訴大家:思考并不是一件很麻煩、很複雜的事情,它本來就應該是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就拿讀小說來舉例。
很多人讀一篇小說,專注的是當下的感受,讀完就完了。過了一段時間,也許還記得一點人物和劇情片段,也許完全忘記了。這很正常。
但其實可以更進一步:一邊讀,一邊讓自己去思考:這部小說好在哪裡,為什麼好?不好在哪裡,可以如何改進?我從中可以學到什麼,思考到什麼?
比如:周日讀的推理小說裡,作者設計了一個僞解答,講了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到最後一頁才抛出真解答。但在行文中缺乏氣氛的渲染和鋪墊,導緻僞解答力度不夠,從而導緻前面的閱讀體驗很一般。
于是我就結合之前看過的同類型小說,向作者提議:前面鋪墊一些民俗學内容,再把文風整體壓得沉重一點,讓讀者能夠接受這個僞解答,效果或許會好得多。
這個想法有道理嗎?當然不一定對,它隻是我不專業的一個主觀判斷。但通過這種方式,這個事件可以在我的記憶裡留下更深刻的痕迹 —— 不僅僅是這本書本身,還在于我所想到的這些想法。
這才是生活的痕迹。
正如我經常強調的一句話:很多時候,讀一本書、一篇文章, 你從中讀到了什麼,其實不一定很重要,你在這個過程中想到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為什麼?因為你所讀到、看到的事物,都是外在于你所存在的,它們并不是你的一部分;反過來,隻有當你跟它們産生共鳴,你在大腦裡對它們進行深入的加工,它們才跟你的生活産生了聯系。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生命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系列的事件,在時間之流中起伏、湧動。而我們每一個人,都駕着一葉小舟,漂流在時間之流上,不斷地跟這些事件碰觸、發生聯系。
如果僅僅停留在「感受」,那實際上是沒有生活的 —— 你隻是不斷在「遭遇」它們,接觸,丢下,離開,前往下一個地點。重複循環,直到生命盡頭。
什麼樣才算是「生活」呢?隻有當你對這些事件進行篩選,把一部分容納到自己内部,再用它們跟新的事件互動、交換,再次容納「新的東西」進來……如此循環往複。那些曆經一路最終留在我們船上的,才構成了我們的生活。
舉個例子:看完一部電影,隻是停留在「喔,還不錯」的程度,那也許過不久就會淡忘,隻會記得「我好像看過它」。
但如果你能從中得到某種東西 —— 也許是一種啟發,靈感,審美體驗,抑或是一種力量,你會在某個深夜突然想到并進行反刍,會代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剖析和審視自己,會推薦和分享給朋友,甚至對它的技法進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
那麼,它就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你用來思考其他問題、理解其他問題的一種方式。
簡而言之,就是内心世界對外在世界的映射、加工、内化和交互。
當然了,絕對的「有」和「無」是沒有意義的。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思考,隻是程度和量的區别而已。
但是,當我們說一個人的生活「豐富」或者「貧瘠」時,我們指的是什麼呢?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你内心世界相對于外在世界的複雜程度:是簡單地複制和模拟它,還是會對其進行複雜的加工?
所以,為什麼我一直強調要「獨立思考」?就是因為,全盤接收外界的一切并不加以思辨,或隻留下基本的感受而不加以加工,本質上,是任何機器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亦即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 那其實就有點浪費了我們進化出來的智能和自由意志。
隻有當你有選擇性、主動對信息進行批判、審視、加工的時候,我們作為人類的主體性才得以體現。
所以,很多朋友會說:為什麼要動腦呢?我不動腦也覺得很快樂,這不就足夠了嗎?
但在我看來,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呢?并不僅僅是快樂,也不隻是體驗,而是我們作為一個主體的成長。并且,通過這種成長,能夠更好地跟這個世界交互,能夠幹預和影響這個世界的其他主體。
這是比起單純的「快樂」,更有意思,也更有價值的事情。
進一步,我們來看。
思考是孤立的嗎?顯然不是。它需要什麼呢?原材料。思考的本質是大腦對信息的加工,你首先需要足夠的信息,才能進行加工。獲取這些信息的過程,就是學習,也叫作「輸入」。
同樣,當我們對信息加工處理之後,會産生一些結果,可能是靈感,可能是觀點,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行動……總而言之,我們大腦中原本雜亂的想法,會通過這個加工過程,變成一套有序的成果。這就是「輸出」。
把它們組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非常經典的框架:IPO模型 —— 輸入 - 加工 - 輸出(Input - Process - Output)。
(智識營的朋友一定很熟悉,這就是我給智識營九節課設定的大框架)
IPO 模型體現的是什麼呢?信息的流動。如果某個環節斷裂或堵塞了,信息就會阻塞。因此,一個好的系統,一定是能夠良好運轉 IPO 模型的系統。
近段時間,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很小的目标:努力實現 IPO 模型的流通。
什麼叫「IPO 模型的流通」呢?我們可以從反面來理解。在信息的流動中,如果缺少了其中某個環節,會發生什麼?
1)松鼠模式:隻有輸入,缺少加工和輸出。
這就會造成信息的囤積。讀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但隻是把它們存進筆記裡,從來不去動腦或行動。久而久之,筆記本越來越厚,但你從中真正獲取到了什麼,得到什麼改變了嗎?沒有。
2)青蛙模式:隻有加工和輸出,缺乏輸入。
這就會導向無意義的幻想,也就是「民科」。實際上,有效的思考和無效的思考,最大的區别在哪裡呢?有效的思考是以思考為起點,去主動地、有針對性地獲取信息,來支撐自己或者修正自己,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而無效的思考,是以思考為終點,停留在自己編織的邏輯裡面,把自己的世界封閉起來,聽不見外面的聲音,從而難以成長、難以寸進。
3)金魚模式:隻有加工和輸入,缺乏輸出。
這就會造成生命體驗的碎片化。你會感覺你的人生是由一個個碎片組合起來的,想法、靈感、計劃……仿佛總是産生了就又消失,難以持續形成一個整體。
原因就在于:你沒有能把這些無序的想法重構成有序的成果,并落實到行動,從而,你的體驗可能會很充盈,但會缺乏真正有效的成長。
4)驢模式:隻有輸出,缺乏輸入和加工。
這種就會導向「盲目」。如同我之前說過的:單單為了做一件事情而去做它,但卻不去想「我為什麼要去做」,從而,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可能毫無意義、毫無價值的事情上,像無頭蒼蠅一樣不顧方向地折騰。
這種情形下,一旦你想清楚「我究竟想要什麼」,或者開始去想這個事情,你就很容易驚覺:原來我自己之前都在浪費生命。
5)傳聲筒模式:隻有輸入和輸出,缺乏加工。
這種就是最簡單的了:你隻是在「複讀」别人的觀點,沒有一絲一毫自己的東西。那你的生活又在哪裡呢?
一種好的生活,一定是要避開這五種模式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的習慣是,學到一個知識點(I),我會去思考它跟其他知識點的聯系(P),然後用自己的話把它表述出來,最好能夠把它相關的前置知識也講清楚(O),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 IPO 流程。
如果缺乏了中間這一步,隻是單純把它複述一遍,那就很容易形成孤立的碎片知識,并沒有真正地掌握它。
如果缺乏了最後這一步,隻是停留在大腦裡,那就很容易把它忘掉 —— 畢竟,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儲存的。
而同樣,當我思考它跟其他知識點的聯系時,我不會停留在「想當然」的地步,而是會繼續搜集資料,來驗證和支撐我的猜想……否則,就很容易變成「民科」。
當然這隻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希望能幫你理解我這段時間的計劃 —— 也就是保持足夠的輸入,足夠的加工,以及足夠的輸出,使得這三者形成一個平衡,不囤積,也不過度。
跟大家共勉。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基本的思考技巧,可以幫助大腦轉動起來呢?
分享一套我總結出來的思考方法,如果你依然不明白「我們應該如何思考」的話,也許能幫到你。
1. 複述:我獲取到了什麼信息?
無論是讀書、聽課,還是在工作中學習新技能、新經驗,時時刻刻在内心反刍,多問問自己,讓自己複述獲取到的信息,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
一方面,它可以有效拓寬你的認知空間,強迫你調用大腦,提高記憶力;另一方面,它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統合你的生活體驗,把它變成一個有序的整體。
這也是我堅持做「生活記錄」二十年的原因,本質上是一樣的。
2. 提煉:在這些東西裡面,最核心的是什麼?
經常有朋友問我,如何提高自己提煉信息的能力?實際上,這個沒有什麼技巧,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練習。
比如:
讀一部小說,問自己:它最吸引我的一個點是什麼?是什麼使得它跟别的作品不一樣?
跟别人溝通之前,問自己:如果隻能用一句話吧表達我的想法,我會說什麼?
讀完一篇文章,閉上眼睛思考一下:作者最核心的觀點是什麼?哪些東西是把它删掉也沒關系的,哪些是絕對不能删掉的?
……
慢慢練習,你會發現,你對信息的敏銳度,會變得越來越高。
3. 整合:我如何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鳥瞰它?
舉個例子:你讀了很多小說,那是否可以去試着總結它們的共性、寫法、結構?找出一些這個作者的特點,他想表達和探索的東西,或者這一類作品的常見模式。
像我閑暇時會去整理「推理小說常見詭計」,就是這麼一個思路。
同樣,你讀了我那麼多文章,那麼,有哪些觀念、理念是我經常強調的?支撐我這麼多文章的底層原理和思維是什麼?這些都是可以去思考的點。
4. 分析:它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我有一個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個事件,或者一種現象,我會試着去把它抽象,給它建立一個模型,再去思考:這屬于一種什麼樣的現象,它産生的原因有可能是什麼?
當然,要避免自己陷入「青蛙模式」,最好是對自己的判斷和猜想保持懷疑和審視,能夠找資料去支撐它更好。
這可以有效地調動你的大腦,讓你變得更加「聰明」。
5. 批判:我可以選擇相信什麼?
這就是常見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了。最簡單的,就是多問問自己;
作者的核心論點是什麼?
他的論據和邏輯是什麼?
我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夠相信和接受它們?
實際上,批判的意思,絕不是二元對立的「對」和「錯」、「真」和「假」,而是像這樣:假如1是「完全不信」,5是「完全相信」,我對這個觀點和結論,可以抱持多少的信任度?
絕對的相信和否定都是危險的。能夠容納更多的信念、等待去厘清和審查它們,選擇性地使用自己相信的那部分、同時不排斥被推翻的可能性,才是一個人「腦力」的表現。
6. 代入: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我有一個小習慣:在生活中經常會轉轉念頭,想一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比如去探訪、參觀一些實體店鋪的時候,我會考慮:這個效果是怎麼打造出來的?大概的成本是多少?如果以後我也做,會不會考慮借鑒?
又或者,跟别人交流、聊天時,聊到一個有意思的模式,我也會想一想:這個模式有沒有哪個地方跟我是契合的?我可以如何把它引入進來?那些地方是我可以考慮嘗試一下的?
我們經常說「産品思維」「商業思維」,其實這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訓練産品和商業思維的小技巧。分享給大家。
7. 聯系:它跟什麼東西可以聯系起來?
這是我一直強調的一種思維方式,可以說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種思維方式。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讀一部小說,我會一邊思考:有沒有别的小說,跟它采用了相似的主題和技法?它們之間的異同點是什麼?它在哪些方面是出類拔萃的?
讀一篇文章,我也會想:我有沒有讀過内容和主題類似的文章?它們之間是否能夠融合、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大的主題?
知識是有網絡效應的:任何一個知識點都絕不是孤立的,它一定要跟其他的知識點聯系起來,才能發揮它的價值。聯系的知識點越多,它的價值也就越高。
8. 定向:對我來說,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這個問題,也許值得你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裡,不斷地去思考。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提過:我們的人生,實際上就是在大量的「要我做」裡面,尋找空隙去追求「我要做」 —— 那麼,我的時間和精力應該用在什麼東西上?
我目前所有要做的事情裡面,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必須全力以赴的,哪些是可以轉交給别人、或者根本不做的?
很多時候,決策的本質并不在于「選擇」,而是「舍棄」。懂得舍棄什麼,願意舍棄什麼,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尤為可貴的能力。
9. 複盤:我還可以如何做得更好?
最容易獲得成長的方式,就是從自己做過的事情裡面獲取經驗和反饋。一切學到的東西,一定要落實到行動,再從行動中得到反饋,才能真正變成屬于你的東西。
所以,我常常說:如何應用你從我的文章、課程裡學到的内容?不要追求「一下子改變我的人生」,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 更有效的方式是漸變:拎出一個方法,去行動、嘗試,然後進行複盤總結,問問自己:
我以前是怎麼做的,現在是怎麼做的?
怎麼樣才能使我做得更好,解決我的實際問題?
隻有以實際需求為驅動力,把知識放到行動中,通過反饋和複盤不斷地驅動這個循環,你才能真正獲得成長。
10. 創造:我可以為别人提供什麼?
當你已經有了足夠的積累,建構起了自己的知識體系,那麼不妨想一想:我可以通過創造一些什麼東西,來更好地幫助别人,影響這個世界?
最簡單的方式也許就是寫作。分享你的心得、經驗、思考和方法論,給予别人啟發,幫助别人少走彎路。
也可以是指導,咨詢,培訓,抑或是分享,提議,交流……都可以。我之前提過一個簡單的「5分鐘給予」:哪怕你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你也不妨每天抽出5分鐘,在你熟悉和擅長的領域,去幫别人一把,給别人一點指點或反饋。
去創造,不要消費。它是你跟這個世界,真正産生聯系,真正去幹預世界、影響世界的關鍵所在。
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實現生命意義、獲取幸福感的最好方式。
—— 閑聊時刻 ——
希望這套「思考工具箱」,能幫你體會到思考的樂趣,不再抗拒「動腦」。: )
1)關于 IPO 模型的五種負面模式:
松鼠得名于愛囤積的習慣;
青蛙得名于「坐井觀天」;
金魚得名于「7秒記憶」;
驢得名于蒙眼推磨和胡蘿蔔與驢;
傳聲筒,顧名思義。
是不是非常好記。: )
2)你也許還記得我在前面文章寫過的「貝葉斯大腦」。實際上,大腦是非常容易習慣一個模式的:你經常不動腦,大腦就會習慣不動腦,從而抗拒動腦;你經常動腦,大腦就會反過來抗拒「不動腦」。
所以别再說「我就是不想動腦」啦~
3)有朋友反饋:我周四晚發的文章,經常要到周五才能被微信推送。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