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大道至簡,一句話說透投資的第一性原理

2021-05-06 15:45

投資,是一個認知變現的行為。

誰也無法在長期賺到認知能力之外的錢,靠運氣賺的錢,往往憑“自以為”的實力虧掉。

怎麼衡量是運氣還是實力?關鍵看是否可持續,不能持續的賺錢往往就是運氣好。

靠運氣賺錢不是不可以,關鍵在于你要追加資本進去,但又無法保證高勝率,那要是運氣不好,賭上身家的那次剛好碰上“黑天鵝”,那豈不是要把之前的好運氣賺的錢全賠掉?

靠運氣賺錢,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發揮複利的威力。

天下武功,林林總總,武當有太極拳、太極劍,丐幫有打狗棒法和降龍十八掌,大理段氏有六脈神劍,然而,天下武功出少林,唯少林功夫才是天下武功的本源正宗。

在投資裡,有各種各樣的流派,技術分析、量化投資、套利、闆塊輪動、擇時交易、基本面投資等等,對于一個旨在把金融市場當長期提款機的普通投資者而言,根本無需掌握所有流派的武功來成為頂尖高手。

相反,學得越多,最多隻是走火入魔的鸠摩智,而不會是大道至簡的掃地僧。

你隻需要精通一門絕技,就能成為高手。

條條道路通羅馬,你隻需要選擇一條合适自己的即可。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二瓢都不行。

融合各家之所長是天方夜談,不同流派在對待同樣的現象上策略互斥,如何融合?這裡取一點那裡取一點的結果,隻會是四不像,而不會是融彙貫通。

除非,你能把所有流派都精通,然後,再來融合,否則,一門功夫都沒練好就談融合,有點淺嘗辄止。

在大師兄我看來,“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基本面投資看起來難度最高,但其實是适合大多數人的勝率最高的投資方式。

難才有門檻,有門檻才有高收益,要不然,随便畫畫線就能賺大錢,大家又何必辛辛苦苦去當個打工人呢?

證券市場上,幾千隻股票,怎麼樣才能選到長期大牛股?偶爾運氣好短期賺一波這個不難,難的是你能在市場劇烈震蕩時還抓得住而不被市場波動給震下來。

而要長期持有收獲高收益,需要你理解投資的本質且在市場大幅震蕩之時把你的投資邏輯當成信仰一樣堅持下來。

首先,理解投資的本質;

其次,做好相應的心理建設。

知易行難,理解知道投資的規律相對簡單,難就難在克服人類自身動物性噪音的幹擾,聽從理性判斷而決策。

股票投資,首先要理解股價上漲的邏輯:

股價的決定因素:股價P=每股收益EPS(業績)*市盈率PE(估值)

1、公司經營業績決定每股收益EPS

2、貨币流動性、多空情緒決定估值PE

決定股價或指數高低的核心因素就2個:業績增長與估值高低,而其他的因素都是通過影響業績增長或估值高低來間接影響股價的細分因子。

比如,一般遭遇經濟或金融危機時,為保證宏觀經濟的軟着陸,央行往往會大放水,大量的流動性要麼進入房地産的大池子,要麼進入證券市場的大池子,結果就是要麼打高了房價,要麼催生了一輪估值提升的牛市,比如09年的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2015年的杠杆牛市,又比如2020年應對新冠疫情的貨币放水。

而真正靠業績驅動的牛市隻有06-07年的超級大牛市。

靠估值提升的牛市,往往高度有限,來去匆匆,靠業績驅動的牛市才相對堅實長久。

放到個股身上也是一樣,個股上漲,

1、要麼是業績增長驅動股價上漲,

2、要麼是市場情緒或貨币流動性泛濫提升估值驅動股價上升,

3、要麼是業績估值雙升的“戴維斯雙擊”。

同樣股價下跌也分為:

1、殺邏輯:業績基本面不可逆地變壞,比如,行業競争格局重新進入無序競争、行業增長邏輯被證僞

2、殺業績:業績表現不及預期

3、殺估值:市場情緒由亢奮轉為理性或悲觀

4、戴維斯雙殺:業績估值雙降

在投資中,估值的把握相對簡單但相對不可控,幾乎沒有人能準确把握貨币流動性與市場情緒拐點的變化,我們能做的就是應對——貴了賣,便宜了買,不貴不便宜就持有或空倉。

從曆史來看,估值往往是圍繞估值中樞上下波動的,也就是說估值驅動股價的上漲高度有限,下跌也有限,往往是怎麼漲的,又怎麼跌回去,長期來看,靠估值賺取高收益的可能性不大。

決定投資勝率、收益率高低的關鍵就是公司業績增長,隻有業績持續增長才能驅動股價持續上漲,隻有确保業績持續增長才是提高投資确定性的唯一的路徑,也隻有業績持續增長才能驅動股價穿越牛熊長期向上。

大道至簡,股票投資簡化為:股價持續上漲=業績持續增長*估值擇時。

業績不增長=股價不漲。

股票投資,一句話就是”找到業績長期持續增長的公司,然後,在估值合适時買入。”

在對待估值的态度上,個人更認可“合理估值買入優秀的公司”,而不是“低估值買入一般公司的煙蒂股投資”,看起來一般的公司之所以便宜,往往是基本面有問題有暗坑,圖便宜往往容易踩中“估值陷阱”,而且,低估值的公司往往業績增長前景黯淡,經營穩定性不好,不受市場待見。

而且,從長期看,優秀公司買貴個20-30%對最終投資結果的影響微乎其微。

對于基本面投資者而言,我們的目标是遠方的星辰大海,而不是腳下的泥沙溝壑。

承上,業績持續增長的公司股票就是我們要尋找的股票,短期的業績增長不難,難的是長期持續的增長,能穿越經濟周期的持續增長才能穿越股市牛熊周期。

僅從這一點上,周期性行業的股票便可以Pass掉,周期性行業的公司股價受行業供需結構的影響很大,短暫的供需失衡帶來的增長持續時間短,股價往往怎麼漲上來的就怎麼跌下去。

而且,周期行業的拐點很難把握,跨過一尺高的欄就能勝利,為何要去跨七尺高的欄?

大道至簡,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投資不需要你懂那麼多行業,深耕那麼幾個行業即可。

弱水三千,隻取一瓢。

能力圈外的錢,你賺不到,而能力圈的建立是長時間的,不是一朝一夕。

選擇一條容易成功的道路往往事半功倍,遠勝在方向錯誤的道路上舍命狂奔。

從長期來看,哪些行業容易出大牛股?

答案:弱周期的消費行業與醫藥行業以及持續更新叠代的科技行業。

無論是A股還是國外曆史經驗,醫藥消費出長牛。

消費行業出長牛的邏輯:

一方面,必須消費品的需求彈性弱,受經驗周期波動影響小,現金流收入穩定,行情往往能穿越牛熊周期;

二則較高的用戶粘性構成了極寬的護城河,從而保證了消費品收入增長的持續性與穩定性。

三則,從美日韓曆史經驗來看,人均GDP越過1萬美元大關即會慢慢開啟消費升級将近10-20年消費股牛市;

最後,疫情與中美對抗使國家戰略加速轉型,經濟增長引擎加速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國民社會從”高儲蓄社會“加速轉型到”高消費社會“。

醫藥行業出長牛的邏輯:

醫藥行業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行業。

1、醫藥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小,其弱周期性來源于醫藥醫療的需求剛性,沒有人不生病,生病了必須去醫院,去了醫院就要治療。

2、議價能力強,人去了醫院就幹2件事:交錢、看病,從來沒有看到過患者與醫院讨價還價一說。

3、門檻高、行業管制,多數細分行業處于有序競争,行業供給難以短期急劇放大。

4、人口老齡化驅動行業高增長,到2050年預計将有5億老人。

5、醫療支出占比高,60歲以上的老人在醫藥、醫療、健康服務上的支出占掉你人生當中的80%消費支出。多少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到老一場大病全送給醫院了。

科技行業最大的難度在于看懂變化,你看得懂變化才有可能賺到大錢,否則,不要輕易把能力圈放在科技上,

從投資難度來說,消費<醫藥<科技。

因此,建議能力圈慢慢從消費走向醫藥,最後,再覆蓋科技,從易到難,循序漸進。

能力圈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知道大牛的投資思想,與你真正掌握還隔着十萬八千裡,

不經曆市場的浮浮沉沉,是難以擁有驅動投資體系的良好心态的,而心理建設才是投資取得成功最難的一環。

自以為的掌握隻是年少的輕狂,而那些需要時間沉澱的閱曆才是區分投資能力優劣的試金石。

曾經我以為可以靠高強度的學習領悟省掉這一環,經曆市場多次的“毒打”後,我才老老實實重新回爐再造。

承認自己對于某些行業的無知,遠比裝大神對各行各業指點江山要靠譜得多,

畢竟,有了對規律真相的敬畏,才會虛心向學,才會正視自己的不足,從而,真正的建立投資能力圈,而不會在能力圈自我感覺良好的幻象下自欺欺人。

360行,行行出狀元,行行出牛股,隻選大概率能成的,順應大數定律的指引,隻賺自己能力圈内該賺的錢,任其他行業漲翻天也不要為之所動。

選擇大于努力,減法強于加法,選擇的本質在于舍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