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軍事 > 正文

想法不是事實,危險變作機遇:身處危險才安全,試圖安全卻危險

人在危險環境中,會本能地“撥亂反正”,試圖在最短時刻恢複常态。

比如,假設在大街上遇到老虎,我們本能反應就是逃跑或戰鬥,更嚴重者會吓暈呆住不動。

這個危險情境的本能反應,除了現實刺激,更加常見的是不合理想法導緻。畢竟今天的環境下,不會真的遇到老虎,但是遇到某些危險事情,内心反應會真的等同于遇見老虎。

心理咨詢遇到一個患者,病态焦慮能達到什麼程度呢?他舉例說,醫生給他量血壓,高壓超出上限達到145,當時就差點暈倒,因為他立即想到一天後是150,兩天後是160,一周後就高達200以上,那意味着自己很快會死掉。

血壓稍微高一點是現實,可是不合理的想法導緻病态焦慮,痛苦也是真實的。他試圖阻止想法而不能,越是想回避越是痛苦。

遇到危險情境急于逃跑,内在驅動力就是想法,這些想法有些是合理的,比如逃離真實害怕物體,有些則是不合理的,比如上台演講想象出的害怕。

逃避危險是我們本能需要,這是活下來的基礎功能,但是不合理的想法會導緻過度行動,無法解決問題,而人類進化或者個體社會化的目的,就是要區分開現實和想象的危險,即想法不一定是現實。

再舉一個例子。

我國空軍80年代主力戰機是殲7,為了提高戰鬥力,當時花費巨資引進以色列先進導彈,在試射的時候出現意外情況,連續6次空中發射導彈都導緻飛機發動機空中停車。

好在試飛員都有超一流的飛行技術,及時處理故障,重新啟動發動機,沒有發生事故。

很快,原因找到了,飛機發動機推力大約6噸,而導彈發射出去推動力達到7噸,導彈後座力導緻飛機出現側翻現象,這有點像“小馬拉大車”,眼看着好不容易引進技術白費了。

這時候一個年輕的試飛員,自告奮勇進行導彈試射任務,結果順利完成發射而且發動機沒有停車,連續試射3次都是如此。

原來,這位試飛員在飛機出現側翻時候,不是本能地立即把飛機拉平,而是在這個側翻時刻停留片刻,觀察導彈是否順利發射出去,保持至少2秒鐘時間後在操作飛機,此時導彈煙霧就不再影響發動機,也就避免了飛機發動機停車。

這個做法有效的解決了難題!

這2秒時間,看似一瞬間,但是要處于嚴重非正常狀态,最嚴重情況下,整個飛機幾乎90度側翻,飛機頭朝上直立着。

這個特殊情境下,飛行員正常想法是極度危險,“糟糕至極”,會本能地立即壓平飛機,現在則是主動讓自己身處非正常環境下,接受這個想法,檢驗這個想法。

結果,保持在飛機側翻情境2秒不會出現空中停車危險,而立即壓平飛機直接導緻空中停車巨大危險。

身處危險能安全,試圖安全卻危險,想法不是事實,危險變作機遇,這就是心理在這個真實故事裡的啟發。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