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聽說黑魚有保護小魚寶寶的習性,但隻耳聞,從未目睹,因此也就一直半信半疑——原因很簡單,魚類在生物進化上是所謂的低等動物,沒有情感,不大可能具備保護幼崽的“責任行為”,産下魚卵後便任其自生自滅。
不過據說
是個例外——它們天生有着護崽的習性。每當繁殖季節來臨,魚爸爸和魚媽媽會共同銜取水草建造一個魚巢,爾後産卵于巢中;産卵後,魚爸爸和魚媽媽互相交替看護魚卵,以免其受其他
或蛙類的傷害;小魚苗孵出後,會自然而然聚集成一團在魚巢附近遊動,此時魚爸爸和魚媽媽又會一起或輪流守護于小魚寶寶群的下方,随時防範外敵偷襲;如果有其它魚類或蛙類靠近或襲擊魚苗群,魚爸爸和魚媽媽則會兇猛地全力以赴驅趕之。就這樣克盡職守,晝夜防範,直到小魚寶寶漸漸長大,能夠自主活動時為止。
今天早晨有幸在莫愁湖親眼目睹了一對
夫妻精心看護它們的小魚寶寶,分享給朋友們。可惜手機拍攝,圖片不太清楚。
哪個是魚爸,哪個是魚媽?——分不清楚
據網絡資料介紹,黑魚還被人們稱之為“孝魚”,說是魚媽媽每次生魚寶寶的時候,都會失明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魚媽媽不能覓食,整天處于饑餓狀态。而魚寶寶們一生下來就知道魚媽媽是為了它們才看不見,不吃東西會餓死,于是魚寶寶自己争相遊進魚媽媽的嘴裡,直到魚媽媽複明的時候,她的孩子已經所剩無幾了。而在魚爸爸魚媽媽的保護下,生存下來的孩子魚寶寶個個強壯兇猛無比——雖系傳說,但作為無知動物,也的确夠感人的。
據說黑魚在保護小魚寶寶期間,遇到危險會挺身而上,不知逃避,因此這期間的黑魚特别容易上鈎。
本人不釣魚,但從來不反對他人釣魚。相信釣魚的朋友遇到正在護崽的黑魚,一定會放過它們一馬。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