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吉林中醫藥”
1. 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 611137;
2.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北京 100053;
3.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 100007;
4.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成都 610041
摘要:腐膩苔是常見的病理舌苔,其臨床意義多為脾氣虧虛,運化失司,進而産生濕邪、痰濁、食積等病理産物,穢濁之邪上泛所緻。脾失健運,氣機失調,濁邪凝聚是其主要病機,治療上以健運脾胃,消導化濁為主要的治法。生白術、晚蠶砂、神曲是仝小林院士臨床常用的辨治腐膩苔的靶方,臨床各種病證中但見舌苔腐膩者,皆可配伍使用。方中生白術常用劑量為 9 ~ 90 g,晚蠶砂常用劑量為 6 ~ 15 g,神曲常用劑量為 9 ~ 15 g。
關鍵詞:生白術;晚蠶砂;神曲;腐膩苔;仝小林
舌診是中醫臨床重要的診斷方法之一。《臨症驗舌法》曰:“凡内外雜症,亦無一不呈其形、着色于舌。”[1]舌質賴氣血充盈,舌苔禀胃氣而生,觀察舌象可以診察全身氣血的盛衰和脾胃的病理變化,故“舌為脾胃外候”。而髒腑的病變亦可以通過經絡氣血的聯系反映于舌,觀察舌象有助于診察髒腑的病變,正如《辨舌指南》雲:“辨舌質,可決五髒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2]可見舌診作為臨床辨識疾病本質的重要途徑,受到曆代醫家的重視,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膩苔多由濁氣内蘊,陽氣被遏所緻,主濕濁、痰飲和食積;腐苔多為胃氣衰敗,濕濁上泛所緻,多見于食積、痰濁久積不化,胃氣大傷所緻,多屬邪氣有餘。膩苔為腐苔之輕,腐苔為膩苔之漸。腐、膩苔在臨床常并見于多種疾病,其關鍵病機乃脾失健運,氣機失調,濁邪凝聚;治療的關鍵在于健運脾胃,調暢氣機,消濁化積,并兼顧寒熱,平調髒腑功能。仝小林院士臨床提出“态靶辨治”理論,常用生白術、晚蠶砂、神曲作為治療腐膩苔的靶藥,并結合髒腑寒熱虛實,随證配伍應用。
1 脾失健運,氣機失調,濁邪凝聚是腐膩苔的基本病機舌苔是附着舌面的一層苔狀物,為脾胃陽氣蒸化水谷之氣,上聚于舌面而形成。脾主運化,胃為水谷之海,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舌象的形成和變化是脾胃功能狀态的直觀反映。
膩苔是苔質顆粒細膩,緊貼于舌面,或舌面上如塗油一層的病理舌象;腐苔則是苔質顆粒厚膩,甚者或見松浮而厚。《辨舌指南·辨舌之津液》[3]記載:“膩者有形,揩之不去,為穢濁盤踞中宮”。《察舌辨證新法·濃腐與濃膩不同辨》[4]中指出:“濃腐與濃膩不同……若濃膩則中心稍濃,其邊則薄,無毛孔,無顆粒,如以光滑之物刮一過者,此為濃膩,為陽氣被陰邪所抑,必有濕濁、痰飲、食積、瘀血、頑痰為病,宜宣化。”由此可見,腐膩苔形成的直接原因為體内穢濁之氣(如濕濁、痰飲、食積、血瘀等)積聚太過,以緻氣機不暢、上泛于口而形成;而究其本質在于正氣不足,脾氣虧虛,運化失司,推動無力,導緻體内氣血津液積聚,邪氣郁遏正氣,濁邪凝聚而成。
故臨床治療膩苔時當以健脾益氣,調暢氣機為主,宣化利導,使邪氣得出。針對腐膩苔,仝小林院士自拟生白術、晚蠶砂、神曲“三味小方”,健運脾胃,消積化濁,臨床不論何種病證,舌苔或黃或白,但見苔質腐膩,皆可配伍使用。
2 三味小方,健運脾胃,消濁導滞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功效為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補氣健脾宜炒用,燥濕利水宜生用。藥理研究顯示,生白術通過調控膽堿能神經靶點 CHRM3,進而調控膽堿能突觸相關信号通路,刺激腸道蠕動,增強腸道動力[5]。生白術的有效成分通過降低結腸組織中AQP4的表達,并上調AQP3 表達水平,維護結腸中水液代謝的平衡,調節排便,恢複腸道功能[6]。此外,生白術可以促進雙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增殖,調控腸道内菌群平衡[7]。
神曲,味甘、辛,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調中等功效,多用于脾胃虛弱、飲食停滞、胸痞腹脹、小兒食積等症。神曲是常用的曲類藥物之一,中藥制曲是我國獨有的一門發酵工藝,李時珍曰:“昔人用曲,多是造酒之曲。後醫乃造神曲,專以供藥,力更勝之。蓋取諸神聚會之日造之,故得神名。”功用上,時珍謂其“化水谷宿食,癥結積滞,健脾暖胃”[8]。曲類中藥是中藥複方,在合适的溫度、濕度及相應的黴菌和各種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下,發酵而制成[9]。神曲中含有酵母菌,多種消化酶,如澱粉酶、蔗糖酶、蛋白酶等,維生素 B 複合物,麥角甾醇,脂肪油,揮發油及苷類,具有促進消化,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能力等作用。炒焦後有止瀉之功,對食積腹瀉者有消食和止瀉雙重作用,并常與焦山楂、焦麥芽同用。
晚蠶砂,味甘、辛,性溫。主要功效為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本品始載于《本草經集注》,為蠶蛾科昆蟲家蠶幼蟲的幹燥糞便,《本草綱目》轉引蘇頌曰“蠶沙、蠶蛾,皆用晚出者良”。《本草綱目》載:“主治腸鳴,熱衷消渴,風痹瘾疹。”并曰:“蠶屬火,其性燥,燥能盛風祛濕,故蠶沙主療風濕之病”[8]。晚蠶砂可使濕熱從大便而去,濁邪下走,清陽複升,中焦氣機得通,舌苔自複。且晚蠶砂是典型的動物糞便類中藥,主要成分含有葉綠素衍生物,脫鎂葉綠素a 及 b,10- 羟基脫鎂葉綠素 a 等,并含有豐富的菌群微生物,能調節水液代謝,對維持和調節腸道菌群的平衡和豐度具有良好的作用[10]。
3 合理用量是臨床起效的關鍵2015 版《中國藥典》規定白術用量範圍為 6 ~12 g;《中藥大辭典》記載蠶沙的内服煎湯的用量是10 ~ 15 g,也可入丸、散劑;《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均記載神曲的臨床用量 10 ~ 15 g。
有文獻研究顯示[11],白術臨床用量範圍為1.37 ~ 150 g,當白術發揮健脾益氣功效時,劑量選擇靈活,發揮燥濕利水功效時,劑量常常偏大。仝小林院士在腐膩苔的辨治中,根據患者情況靈活選擇生白術劑量,常用範圍在 9 ~ 90 g。當用于利脾濕、運脾陽時劑量常在 15 ~ 45 g;用于便秘者,則加大生白術用量,可用至 90 g。王景紅等[12]統計其所在醫院中藥處方中焦神曲的平均使用劑量為 11 g。仝小林院士在臨床中神曲劑量一般為 9 ~ 15 g,根據中焦積滞程度适當調整神曲劑量。仝小林院士臨床使用晚蠶砂劑量在6~15 g,當舌苔厚腐膩時,晚蠶砂劑量應酌情增加,以加強化濁功效。
4 病案舉例霍某,女,66 歲。2021 年 5 月 18 日初診。主訴:發現 2 型糖尿病 10 年,糖尿病腎病 6 年。現病史:患者于 2011 年體檢時發現血糖升高,FBG 8.9 mmol/L,2 hPG 13.2 mmol/L,服用格列齊特緩釋片30 mg,日1次,血糖控制不穩定。患者于 2015 年發現尿蛋白增加,診斷為糖尿病腎病,間斷口服厄貝沙坦 1.5 g,日 1 次,尿蛋白控制不穩定。刻下症見:乏力明顯,身體沉重,睡眠欠佳,夜尿每晚 2 ~ 3 次,口黏,食欲不佳,大便偏黏,排出困難。輔助檢查:FBG 6.35 mmol/L,2 hPG 10.8 mmol/L,HbA1c 7.4%,MA 81.9 mg/L,ACR120.3,24 h-UTP 0.18 g/24 h,血常規HGB 98 g/L,RBC 3.05×109/L,血壓147/65 mm Hg(1 mm Hg≈0.133 kPa)。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舌色暗紅,苔厚腐膩,舌底絡脈瘀滞;脈緩、沉弦硬。既往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12年,平素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30 mg,日1次,血壓控制尚可;高脂血症8年,未規律服藥。西醫診斷:2型糖尿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症。中醫診斷:消渴,眩暈。中醫辨證:脾失健運,痰濁内生,兼有腎虛血瘀。治法:健運脾胃,化痰消濁,兼補腎活血。處方:二陳湯加減。具體方藥:清半夏15 g,陳皮15 g,生白術45 g,神曲10 g,晚蠶砂15 g,丹參15 g,制水蛭7.5 g(打粉分沖),川牛膝45 g,鹽杜仲30 g,生大黃4.5 g,黃連12 g,紅曲6 g。
二診服藥 28 劑,乏力明顯減輕,大便 1 日 1 行,質軟成形,夜尿 1 次左右。舌暗,胖大齒痕減輕,舌底絡脈瘀滞,舌苔腐膩,脈緩。上方生白術加為 60 g,丹參加為 30 g,加夜明砂 9 g,五靈脂 9 g,晚蠶砂減為 9 g。
三診服藥 28 劑,乏力明顯好轉,納食增加,大便正常,舌苔由厚腐膩轉為薄膩,生化檢查:FBG 6.0 mmol/L,2 hPG 9.6 mmol/L,HbA1c 6.6%,MA 66 mg/L,ACR 105,24 h-UTP 0.12 g/24 h,血常規 HGB 106g/L,RBC 3.57×109/L ,血壓 123/56 mm Hg。患者病情穩定,持續好轉,可守方加減繼服。
按:腐膩苔可見于多種疾病當中,仝小林院士以生白術、晚蠶砂、神曲作為治療該症狀的靶藥,在各種疾病中均可随證配伍使用。本案中,清半夏、陳皮清化痰濁;生白術健脾除濕,劑量從45 g增加至60 g,重用以加強健脾之功,脾運則濕濁無化生之源,配伍神曲、晚蠶砂共奏健脾化濁之功;川牛膝和杜仲補益腎氣;丹參、水蛭粉、生大黃為仝小林院士常用治療糖尿病腎病之靶藥,可通腎絡、活瘀血、降蛋白;黃連清中焦之積熱,為降糖之靶藥;紅曲為降脂靶藥。此案凝結仝小林院士多種靶方靶藥,全方态靶同調,共奏健運脾胃,化痰消濁,兼補腎活血之功。
本文引用格式何莉莎,王涵,尹楠,等.仝小林運用生白術、晚蠶砂、神曲治療腐膩苔經驗[J].吉林中藥,2021,41(8):1007-1009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