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有人問我為何近年來在報刊屢屢發表工作研究文章,是不是與總編關系鐵?其實不然。我隻是比别人勤奮一點而已,用一句話表達就是“天道酬勤”,因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所謂工作研究類文章,就是一種針對實際工作發生問題有所議論、讨論、論證、論述的文章。此類文章的邏輯結構圍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突出針對性、現實性和超前性。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議論文,也不同于調查報告,既不同于工作通訊,也不同于工作總結,而是着眼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的理性思考。
在此就工作研究文章談點寫作體會,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勤于學習,提升思想境界是前提
南宋大詩人陸遊将創作詩歌經驗概括為十個字:“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我以為,這“詩外”的功夫同樣适應于工作研究文章的寫作。文如其人。作文與做人、與人的思想境界是緊密聯系的。沒有高尚的人格追求,不關心民衆的痛癢,不關注國家的進步,特别是不關心本行業的改革與發展,肯定寫不出立意高遠、主題鮮明、有啟示價值的文章來!由此可見,提高寫作境界的前提是提高思想境界,苦練文章外的功夫。我的體會是在“三多”上下功夫。一是多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黨的創新理論是企業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政治動力。認真研讀黨的創新理論,特别是多學一點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方法,才能使文章有思想性,充滿思辨力和說服力。李瑞環的文章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哲學思想的活學活用。平時我注重多看一些優秀工作研究文章,重點看别人是怎麼運用黨的創新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對自己幫助很大。二是多學習群衆語言。群衆語言是理解職工思想的源泉。學習群衆語言不僅能學到最豐富最生動的表達,也是樹立群衆觀點,提高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徑。我在文章中經常運用一點群衆語言或經典故事,讓人讀來饒有興趣。比如,我在《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群衆的血肉關系》一文中談現在幹部與群衆關系現狀時,就引用了老百姓講的順口溜:生活條件好了,幹部與群衆“三同”卻少了;交通條件好了,幹部下基層卻少了;通訊條件好了,幹部與群衆的交流卻少了;群衆來訪了,希望幹部當主心骨,幹部反而躲起來了。這樣,能夠使枯燥的工作研究文章立刻生動起來。三要多思考問題。問題意識是工作研究文章的源頭活水,也是解決問題措施和方案的依據。選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工作研究文章的魅力就是善于思辨的力量,解決為什麼、怎麼辦的問題。俗話說,發現問題是水平,解決問題是能力。愛因斯坦所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因此,平時要對一些工作中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對司空見慣的現象進行剖析和思考,多在腦海中問幾個為什麼,進而提出改進工作的思路和對策。比如,我曾寫過《學習力是領導幹部推進科學發展的核心能力》,就是基于貫徹科學發展觀與企業領導幹部工作能力要求上的延伸思考。
二、勤于積累,豐富文章素材是基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工作研究文章是推進工作、勤奮積累的結晶。如何積累?我體會有三個環節需要把握:一是善于收集材料。處處留心皆學問。過去主要利用剪貼方式,現在利用互聯網和局域網就方便多了。可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題分類設置文件夾。在日常閱讀中,要注意把握理論前沿,多了解國家形勢、社會趨勢、企業狀況、員工呼聲等情況,特别是對企業整體運營狀況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對員工比較關心的熱點問題和企業比較關注的焦點問題也要用心收集。二是勤于整理材料。要善于鑒别,深入研究這些材料的類型,是屬于理論材料,還是事實材料,能說明哪些問題等等,并注意出處來源,是一手還是二手資料,便于查找和寫作時使用。三是合理運用材料。運用材料不在多而在于精,關鍵在于能夠闡釋和證明觀點。在寫工作研究文章的時候,很多人有這樣的困惑:到底引用資料到什麼程度算“抄襲”?我的體會是,界定引用和是否抄襲有個重要的标準就是在整體上是不是有自己的觀點,有沒有自己的立論,别人的文獻是不是作為自己觀點的一個補充和引證。如果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和判斷,完全是把别人的東西搬過來,堆砌起來,這就難免會有抄襲之嫌。如果有自己的觀點,引用資料是為你的觀點作注腳,這就是合理的引注。
三、勤于實踐,提高打磨能力是關鍵
勤于實踐,就是要多走、多寫、多改。“多走”就是在工作實踐中多調研和觀察。實踐出真知,隻有調查才有發言權。凡事貴在實踐,隻有多走,才能耳聽八方,目觀四面,見微知著,擁有第一手素材,形成獨特的個人見解。《紅樓夢》中有一句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多寫”就是勤于鑽研、勤于筆耕。學而不思,聽而不究,思而不練,是無法提高寫作水平的。“多改”就是要反複打磨,不要指望一稿即成。人對事物的認知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這也決定了修改的必要性。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古往今來,凡有成就的作家,沒有不重視文章修改的。據說,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删5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大文豪尚且如此,我們更應把修改視為撰寫工作研究的常态。認真修改文章,嚴格自我把關,這是一種嚴謹的治學态度,更是良好文風的體現。我認為,工作研究文章寫作的要訣之一就是反複“修改”,體現在對文章主題的一次再斟酌,體現在對文章結構的一次再把握,體現在對文字的一次再潤色。我常常是在初稿寫好之後放上一天,然後再反複修改,直到修改滿意後方才發出。實踐證明,好文章是千錘百煉、反複修改出來的。這也是我多年寫作實踐的深刻體會。(王兆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