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曆史發展六部曲(趙震忠)
趙震忠
上海浦。産生“上海”的源頭。600年前,她是沿今外灘、十六鋪至烏泥泾一線的一條不小的河流。北宋熙甯三年(1070年)的《吳中水利書》首載其芳名。該《書》說:“松江之南,大浦十八,有上海、下海兩浦。”上海浦是吳淞江南岸的一條支流。又過200年,宋末1193年的《雲間志》仍有此浦。上海浦作為一條有名有實的河流,消失于公元1403年。此後她成為濤濤黃浦江的一段。明永樂元年,戶部尚書夏原吉來治蘇松水患。其時,原向東流經今浦東機場一帶入海的吳淞江,河床已成平地。夏另開鑿範家浜,南連上海浦,再南黃浦;北接南跄浦。如此“一浜連三浦”,北出老吳淞口入海。20萬民工,耗時近兩年,加深拓寬,形成了一條很大的新河,這就是“黃浦江”(見《上海地名志》56圖、《上海水利志》)。
上海浦又是怎麼來的?關于“上海浦”的得名,似乎可根據弘治《上海志》記語“上海,舊名華亭海”。“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故也。”加以聯想。就是說,今天市中心區地塊,古時是一片海。當長江、吳淞江的大量泥沙逐漸填高此海床時,這海被分成上洋下洋。此後進一步淤積,它便海不成其海,被連片沙洲分成一條條浦了。有一條浦因為顯居“上洋”便名“上海浦”了。
上海村。大約進入唐朝,即1300年前,20裡寬的吳淞江,就随着泥淤陸長海退,大大變窄了。“上洋”之上海浦等幾十浦形成了。這南北向的上海浦,有東西向的大浜方浜和肇嘉浜。在這浦邊浜沿便有了忙碌的人們,形成村落。到了公元1193年時,《雲間志》記載華亭縣東北120裡處有個高昌鄉。該鄉“有九保十五村管裡四”。這個地塊就是今天的南市老區。四個“管裡”是:高昌、盤龍、橫塘、三林。可惜該《志》隻記到“裡”未記到村。筆者以為,這個高昌“裡”中肯定有個“上海村”。《上海春秋》上說這個村有七八條街巷,居民不及百戶。加上周圍村落,人和各業已不少。所以900多年前就設“上海務”了。史實已表明,這“村”和“務”就在方浜入上海浦處。
上海務。“務”是國家管控地方稅收或海上貿易的基層單位。有酒務、稅務、市舶務等。北宋熙甯十年(1077年)設上海務,為秀州(今嘉興)十七處酒務之一。政和三年(1113年)華亭縣設上海市舶務。元至元年間,設上海“稅務”。後至元三年(1337年),上海建縣半世紀仍設上海務(新《上海縣志》13頁大事記,《上海地名志》5頁。《古上海述略》37頁)。“上海務”,跨時200多年。這些“務”的辦事地點都在上述“村”。
上海“市舶司”。市舶,唐宋元對中外互市船舶通稱“市舶”。市舶司,古代官署名。此署掌檢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稅,收購政府專賣品和管理外商等。其官,唐設市舶使;宋設市舶提舉。提舉官兼監鎮。元明稱市舶提舉司,長官稱提舉。“上海市舶司”,宋代為分司,元代始由分司升司。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華亭縣因青龍港在海上貿易地位的上升,始置市舶務,後升為市舶分司。過150年,宋景定五年(1264年)青龍鎮市舶分司,因吳淞江淤淺,青龍港失去港舶意義,而移駐上海浦邊宋上海務榷貨場,成為“上海”市舶分司。缪相之為分司提舉。(新上海縣志p12大事記)“鹹淳中(1267年)董楷始分司上海鎮”。“鹹淳八年(1272年),為陳珩市舶司”。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軍攻逼上海鎮,宋上海市舶分司提舉費梥率鎮歸附元朝。元因朝廷在北京,需大量漕運,而更加重視海運。至元十四年(1277年)将上海市舶分司升為市舶司,“提舉,令福建安撫使楊發督之”。(嘉慶《上海縣志》卷八)翌年上海市舶司去肇嘉浜(今複興東路)阜民橋北建造新司署。明年遷入。過20年,元大德二年(1298年),元廷命上海市舶司歸倂四明(當時稱慶元明州,即今甯波)市舶司。元上海市舶司就此業務終結,吏員例革,衙宇空閑。
上海鎮。鎮之所建,是由于青龍港衰落,上海浦港興起。《雲間志》、弘治《上海志》顯示:(一)宋末,1264年上海市舶分司建立後,随之“上海”地區人口大增,港舶輻辏,番商雲集,有軍隘,有官署,成為“華亭東北一巨鎮”。按宋制,市舶司提舉兼監鎮。此時上海鎮已立。基于今盛世修志,已定鹹淳三年(1267年)置上海鎮。並定第一任監鎮董楷。筆者不另立論。其他過早立鎮的猜想,如“宋熙甯七年(1074年)立鎮”,“1077年上海鎮設…”等,都因《雲間志》、《元豐志》隻載青龍鎮而可擱置不論。(二)鎮衙所在仍是宋市舶分司榷貨場故址。應該指明的是,宋榷場在上海鎮歸附元朝後,被改為鎮守總管府運糧千戶所。上海立縣時已曆近20年。(見《上海建縣記》)(三)這個上海鎮,(青龍鎮也然)并不是鄉鎮一級政權的鎮。而是“鎮戍”之鎮。《雲間志》記華亭縣轄十三鄉,并無已成鎮的青龍鎮。故也無該鎮轄什麼保裡村。手握“華亭鎮印”的楊潛卻不記其縣治在華亭鎮。費梥降元後得官“鎮守總管”,并不是監鎮或鎮長。行政權仍歸高昌鄉。鎮官“縣之冗職耳”。可見,宋末對鎮很不重視,似乎無所謂鎮之立去。
上海縣。明《弘治上海志》載:“上海,舊名華亭海。當宋時,番商輻辏,乃以鎮名,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在焉。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以民物繁庶,始割華亭東北五鄉,立縣于鎮,隸松江府。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故也。”筆者以為這樣說就可以了,不必把上報時日,批準年月都定為立縣要件。定1292年立縣是多數史志書的寫法,也是當年參與籌備立縣事務的縣教谕唐時措寫“建縣記”的提法。他特别寫明“至元壬辰春,是年閏 六月二十二日 主簿郗将仕首至,蔔廨蒞事”。即郗主簿首先上任,挂牌辦公,标志縣正式成立。不像有的雖批準而未挂牌成立者。
關于上海縣治所在地。《弘治上海志》·《唐時措記》(1993年《上海縣志》1330頁收為附錄,改名《上海公署記》)寫得清楚:“蔔廨蒞事”挂牌辦公的地方是“唯舊榷場廳宇”,是“鎮守總管府運糧千戶所”。即上海浦西岸的原上海鎮衙裡的榷貨場,和元朝的“運糧千戶所”。其“廳宇湫隘,藏椟無庋,系囚無圉”。即房屋又少又小,而且低暗潮濕。以至辦公沒地放文件櫥,辦案無關押人犯場所。這就是上海縣治頭八年的駐地實況。這“縣治一址”今在何處?1997年4月出版的《南市區志》12頁:“景定五年(1264年),缪相之提舉上海市舶分司。其分司署及榷貨場設浦灘處(今中華環路東,外鹹瓜街老太平弄北地塊)”。這裡就是該志在沿革節說的:“上海縣,初以原榷貨場為縣署。”也就是董楷做“監鎮”的上海鎮衙。
上海縣“縣治二址”:唐時措《建縣記》說:在“舊榷貨場廳宇”,“居不安焉。”過了六年,到元大德二年(戊戌1298年)秋,正在議論遷建縣治時。巧了,十月“适有并海舶歸四明之命”。即朝廷下令撤銷上海市舶司,業務歸于慶元明州(今甯波)市舶司。于是乎市舶司業務移交,“官吏例革,衙宇空閑”,是老天給縣治安排的好地方。又于是征求各方意見都認為好。馬上向省台打報告。第二年四月省台批準文來,經過修繕搬了進去。具體地點,就是上述1276年在肇嘉浜阜民橋修建的元上海市舶司署。就是今天南市老城方浜路南,光啟路西,三牌樓路東,學院路北地塊。在這“縣治二址”上海縣衙維持了610年。應當補充說明的是,這個縣衙二址并不是1299年小修一下搬進去就完事的。搬進去的當年,暴雨加海潮,把牆泡塌,把屋頂漂走,無一間可以辦公。當年的監縣(蒙古語:達魯花赤)蒙古人雅哈雅,“慽然”帶頭捐自己俸祿,縣尹、縣丞、主簿也捐了俸銀;縣城富室大戶也捐了錢。募了一大筆工程款,委托原市舶司“下崗人員”姜濟主持,按照當時一般縣衙大院的規格和布局大興土木。三年後,1302年遷入時,有了“六房”屋和各官廨。有了大堂二堂和囹圄。特别是有了二層三間二戶四窗,下為大門,上置更鼓的“谯樓”。“扶杖登樓”四面望去,東望大海,西望機山,南望昆山,一目了然。堪比今天東方明珠塔之視野。
(作者系《上海監獄志》副主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