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童年雞湯(并不是)睡前故事裡,一定少不了牛頓被蘋果砸這一集。
但其實,萬有引力的發現背後,并不是傻白甜的努力奮鬥史,而是一場關于嘲諷暗鬥的愛恨情仇事件,今天朕就來帶你探究,小蘋果背後的真相。
天定冤家,你感興趣的我都在行,提到萬有引力,愛卿們的第一反應一定就是,牛頓被蘋果砸到頭,運用自己的智慧,想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由此說明:被蘋果砸過的人才能做物理學家,人生的意義在于觀察與思考。
但事實上萬有引力的背後,是兩個男人的愛恨情仇,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發明衆多卻已經被現代人遺忘的人——羅伯特·胡克
(圖片來源于網絡)
說起胡克,那可算是牛頓的前輩,在牛頓還沒出名的時候,他就已經當上英國皇家科學院首任實驗室主任,個人最得意的研究闆塊就是光學和儀器設計,号稱“英國達芬奇”以及英國的“雙眼和雙手”。
而牛頓和胡克的第一次見面是牛頓就帶着自己的發明,反射式望遠鏡來到皇家科學院,而好巧不巧的是,這個發明觸及了胡克最得意的兩個闆塊,多年沉迷這兩個闆塊研究的胡克,居然被一個少年輕松超越了。
身為撕逼小能手前輩,胡克不屑地表示,自己七年前就設計出了反射式望遠鏡,而且設計更為精巧,不過是因為倫敦大火,忙着為社會做貢獻而耽誤了自己的發表。
既然你說有設計,那得拿出設計圖才能服衆啊,胡克這一次,秉承着對于版權的認真态度,以害怕公布設計圖被抄襲,為由拒絕公布深藏功與名,不過這一次兩人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冤家升級,撕逼大戰,一觸即發,幾年後,牛頓因自己成就也成功進入皇家科學會,按照社交禮儀,身為後輩的牛頓自然要送上見面禮,而牛頓偏偏給支持光是一種波的胡克,送上了光是由粒子組成的論文。
加之之前的反射望遠鏡的仇,新仇舊恨一起算,牛頓這篇論文被胡克抨擊了一通,氣的差點當場退會。
之後牛頓發表了一篇光學的論文,胡克覺得大部分内容是來自自己發表過的書籍,不過是擴寫+洗稿,又把牛頓噴了一遍。
老被胡克追着噴的,牛頓也慢慢學會了反擊,但和直來直去的胡克不同,牛頓走的是腹黑路線。
“笛卡兒(的光學研究)邁出了很好的一步。你在一些方面又增添了許多,特别是對薄闆顔色進行了哲學考慮。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直被标榜成牛頓自謙的話,怎麼變成了嘲諷?如果你知道胡克不高還駝背的話,可能就懂得其中内涵了。
萬有引力,而不巧的是,你不吸引我,胡克和牛頓可以說是死對頭,互相各種看不慣,能讓他們稍微平心靜氣好好讨論的,大概隻有沉迷科學研讨這一方面。
而萬有引力最初的設想,就來源于胡克和牛頓的讨論信中,他們提出了一個假想實驗“如果在高塔上平抛物體,假設地球可以穿透,沒有阻力,那麼最後物體的軌迹應該是什麼”
而胡克的說法,正好就是萬有引力定律雛形,隻是概念還處于比較模糊的狀态,結果胡克聽完牛頓的想法,又開始宣傳嘲諷牛頓的想法天真,但這次牛頓并沒有搭理他,反而開始埋頭學習。
之後沉迷學習的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首次提出了萬有引力理論,而在最開始書中還提及過胡克的名字,可是身為撕逼一哥的胡克怎會甘心,又開始說牛頓抄襲自己,卻又拿不出證據。
一通祥林嫂式操作後,胡克發現不管用,便退而求其次,要求牛頓在序言中寫上研究受到了自己的啟發。
結果,牛頓直接在書中删去了胡克的名字,而萬有引力從此之後在人們認知中,和胡克就根本搭不上關系。
最終兩人撕了一輩子,以牛頓完勝落下帷幕。
但是,萬有引力理論中,胡克确實是有很大的貢獻,而他之所以沒做出研究數據說明,是因為自己數學不給力,而正好牛頓在備受打擊的時候,潛心獨立研究出了微積分。
所以,你懂了嗎?
下一篇
成功秘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