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内經》認為,髒腑養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内容。髒腑在臨床上可因六淫侵襲、七情所傷、飲食失節以及髒腑本虛等原因引起相關病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趨避引起髒腑病證的常見病因,對維護健康、減少疾病有積極意義。
《素問·宣明五氣篇》按照五行學說的理論,推演和歸類出“五髒所惡”,提示五髒各自容易受到某一緻病邪氣的侵害,指出“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這句話概述了五髒分别對熱、寒、風、濕、燥五種邪氣的耐受不同,所以說五髒所惡,慎而避之。
無論是預防還是調養五髒病證,在飲食、穿着、起居生活等方面,均應遵守相關禁忌,避免熱、寒、風、濕、燥等邪氣傷害五髒。以下介紹針對“五髒所惡”調配的五髒養生保健藥膳,供大家選用。
心惡熱
“心惡熱”一方面是指心氣旺盛于夏季,天人相應,因此夏季暑熱天氣最容易引起心火亢盛,出現身熱頭痛、心煩失眠、面赤口渴、舌質紅赤、口舌生瘡等不适;其次亦指心中陽熱之氣不能偏亢,如果心陽偏亢、心火亢盛,則易出現心煩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瘡,甚則狂躁谵語等病證;另外也指心系疾病患者多有惡熱的特點。
外感溫熱之邪,如夏季暑熱病邪,可引動心火;過食辛辣食物、溫補藥食,也可助陽生火;七情不調,情志過極亦會生熱化火,從而出現心煩、心悸、失眠、燥熱、大便幹結、口舌生瘡等心火的不适或病證。
蓮心甘草茶
做法:取蓮子心2g、生甘草3g,以開水沖泡代茶飲,可頻頻添水,至味淡為止。
功效:本方為民間驗方,具清心安神、瀉火解毒之功。适用于心火偏盛所緻煩躁不眠、眩暈頭痛、手足心熱、口舌生瘡、尿赤便秘等病證的調治。亦适用于夏季氣候炎熱時出現情緒緊張、焦慮不安、失眠多夢者的調養。
銀花綠豆粥
做法:取綠豆30g,煮至爛熟,再加入用紗布袋單包的金銀花20g、生甘草3g,繼續微沸10分鐘,棄除紗布包,兌入少許冰糖水即可。
功效:本方源于《常見病驗方選編》,具有清熱祛暑、解毒消腫之功。适用于心火熾盛所緻瘡癰腫毒、心煩燥熱,尤其适用于夏季易出現心煩口苦、疖腫疼痛者的調治。
肺惡寒
“肺惡寒”一方面是指肺髒在五髒之中與自然界關系最為直接,當外界氣候寒冷,外寒侵襲,最易引起肺氣失宣,出現鼻塞、流涕、噴嚏、咳嗽、惡寒、發熱等不适或病證;另一方面是指年老體弱者脾腎陽虛、痰濕内停之時,若複感六淫寒邪,則寒邪易于引動痰濕上逆,形成寒水射肺的改變,出現形寒肢冷、氣短咳喘、痰多清稀,甚則不能平卧、面腫肢浮等病證。
外感寒邪或過食寒涼冷飲都可引發肺寒。心、脾、腎陽氣虛衰則虛寒内生,肺、脾、腎功能虛弱則寒飲停聚,内寒、内飲亦會損傷肺髒,由此出現惡寒、咳嗽、痰多質稀等肺寒病證。
生姜杷葉粥
做法:取生姜10g、炙枇杷葉6g加适量水煎汁,再加粳米100g煮粥,加少許鹽即成。
功效:本方源于《聖濟總錄》,具解表散寒、化痰止咳、溫肺和胃之功。适用于風寒侵襲、肺胃受寒所緻惡寒發熱、頭身疼痛、咳嗽咯痰、胃涼胃痛、嘔吐腹瀉等病證的調治。
款冬定喘茶
做法:取款冬花9g,放入保溫杯之中,倒入沸水,加蓋泡焖10分鐘,加少許冰糖即可。
功效:本方具溫肺化痰、潤肺止咳之功。适用于肺寒所緻咳嗽氣喘、痰多質稀、畏寒肢冷等病證的調治。
肝惡風
肝髒與自然界的風氣相似,在五行兩者均屬木。此處的“風”主要指“内風”,也就是“肝風”,尤其是在肝腎陰虛的基礎上,陰虛不制陽,水不涵木,肝陽過亢而化風,此時因肝風上擾,即會出現頭暈目眩、肢體筋脈震顫抽搐等病證。其類似于自然界風邪緻病,所以稱“内風”,因此說“肝惡風”。
外感風邪,如春季風熱偏盛可傷肝動風,而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肝血不足、血不養筋更易生風,從而出現頭暈目眩、肢體拘攣抽搐、肌肉麻木震顫等肝風病證。
杞菊豬肝湯
做法:取豬肝500g洗淨,切片,沸水焯去血污,與枸杞子15g、紅棗20g以及适量姜片、蔥段放入炖鍋,炖煮15分鐘左右。将熟時放入白菊花8g、玫瑰花2g,稍煮,加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本方具滋補肝腎、補血益精、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春季風熱眩暈,或肝腎精血不足、陰虛陽亢眩暈的調養。亦适用于高血壓病症見眼花頭昏、頭痛目澀、腰膝酸軟者,或因用眼過久造成視力疲勞、眼睛幹澀者。
天麻蜂蜜茶
做法:取天麻6g,加水煎煮20分鐘,再入綠茶3g,稍沸片刻取汁,調入适量蜂蜜化開即可。
功效:本方具滋陰潛陽、清熱通便之功。适用于陰虛陽亢所緻頭目眩暈、頭痛頭脹、腰膝酸軟、口幹便結、口苦心煩等病證的調治。
脾惡濕
脾主運化水飲、水濕,所以當脾氣虛衰,脾陽不足時,無法運化水飲,即會産生水濕。同時,自然界六淫的濕邪,也最易侵犯脾髒,困阻脾氣、脾陽,影響脾胃運化水飲,産生水濕,出現身體困重、脘痞腹脹、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苔白膩,甚至肢體浮腫等症狀。所以說“脾惡濕”。
外感濕邪,如長夏季節的桑拿天氣往往會傷脾,而過食肥甘厚味、過度貪涼飲冷亦能化濕生痰,困遏脾氣、脾陽。
蓮子芡荷粥
做法:取幹荷葉20g,切細,以水煎取濃汁約1500ml,去渣後與蓮子60g、芡實60g、糯米50g同入砂鍋,加水适量,以小火慢煮,待粥将熟時,加入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放稍涼,分2次溫食。
功效:本方具健脾滲濕止瀉、補腎固精止帶、清心安神定志之功。适用于脾腎不足之人夏季出現食欲不振、胃腹脹滿、大便洩瀉、小便不利、心煩失眠等不适的調養,以及婦女白帶較多、男子滑精遺精等的調治。
三豆苡仁粥
做法:取綠豆、赤小豆、黑豆及薏苡仁各10g,置鍋中,加清水600ml左右,用小火煮20~30分鐘,晾涼,連豆帶湯一起食用。
功效:本方為民間驗方,具健脾益氣、利濕清熱之功。适用于夏季尤其是夏秋交接的長夏季節出現肢體困乏、胸悶脘痞、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者以及低熱不退、汗出不暢者的調治。
腎惡燥
腎為水髒,主藏精,主津液。自然界六淫燥邪除易傷害肺髒之外,亦易于傷害腎髒。同時,人體本身精液、津液損傷,亦會産生類似于燥邪傷腎的病證。因此說“腎惡燥”。
外感燥邪,如秋季燥邪傷肺,久病失治,可緻腎燥;各種感染性、傳染性疾病後期,熱邪、毒邪稽留亦易傷腎;房事不節更可耗傷腎水,進而出現腰膝酸軟、耳鳴耳聾、形體消瘦、咽幹口燥、尿少便結等腎燥病證。
防燥桑葚茶
做法:取桑葚、鎖陽各20g放入杯中,沖入沸水,加蓋靜置15~20分鐘,加适量蜂蜜,攪勻飲用。
功效:本方具滋陰養血、補腎益精之功。适用于腎之精津不足所緻形體消瘦、腰膝無力、大便燥結等病證的調治。
玉竹烏梅茶
做法:取玉竹、沙參、麥冬、石斛各9g與烏梅5枚,水煎代茶飲。
功效:本方具養陰潤燥、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陰虛燥熱所緻消渴證及熱病後期陰津損傷煩渴證,常見症狀如口渴喜飲、消谷善饑、小便頻數、形體消瘦,或低熱、煩躁、心悸、虛煩不眠、口幹、大便燥結。(鄧沂)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