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12種姜科的辛香料,你用過幾個?

【五次方按】生活充滿變數,沒想到本磚家一夜之間又榮登大寶,成為偉大的炒鍋主宰者、神聖的廚房攝政王,手握生殺予奪油鹽醬醋煎炒烹炸的大權。這一堪比明英宗複辟的重大事件帶來了深刻影響,至少更新公衆号的時間大大減少了,此番一拖再拖,終于拖到了2021年底......

在姜科植物中,和人類生活關系密切的種類不在少數,既有顔值出衆的觀賞植物,也有個别像蘘荷/Zingiber mioga這樣直接供食用的蔬菜,更多的則是在烹調中不可或缺的各種辛香料。 本篇介紹常見的姜科辛香料,與諸君共同學習。
一、姜、姜黃和沙姜
姜科辛香料大緻分兩個派别,“根莖派”和“果實派”,姜、姜黃和沙姜是“根莖派”的三個重要代表,分屬于姜屬、姜黃屬和山柰屬。這三種雖互不統屬,但(根莖的)長相有些類似,故安排為同一組出場。那啥,姜是熟面孔,本不必啰嗦,為了保持完整性(這是一種類似集郵的強迫症),還是整上吧。

1.姜/Zingiber officinale

圖1.1 老姜

圖1.2 仔姜

圖1.3 姜芽

姜源于印度或東南亞,我國自先秦時代已有栽培,連子都曾曰過“不撤姜食”,足見曆史悠久。“根莖肥厚,多分枝”,富含姜辣素和各種香氣成分,集辛和香于一身,在中式葷菜烹調中必不可少,堪稱國内“根莖派”的掌門師兄。起鍋燒油之後,用蔥、姜爆鍋,立時香味四溢,或放在炖料中,有增香解膩之功效,自古享有“百菜之祖”的尊榮。另,仔姜或姜芽纖維含量少,可腌制成佐餐小鹹菜或泡菜,辣味柔和,頗為爽口。

圖1.4 姜的植株

圖1.5 姜的花序

圖1.6姜的花

正如多數人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見過姜植株的人也不多。其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略有竹韻,可以栽盆裡冒充竹子盆景。也許因為氣候環境等因素及長期人工栽培的影響,姜很少開花,很多長期從業的姜農也無緣一親芳澤(不過今年青島郊區有不少長出花序的)。圖1.5中小孩拿的就是一束姜的穗狀花序,黃綠色的苞片覆瓦狀排列,有點像松樹的“球果”,一般最多就到這種程度,能像圖1.6中一樣真正展開花瓣的鮮見。

圖1.7 姜花

插播①: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這種植物名字就叫“姜花”,并不是姜的花,所在的屬叫“姜花屬”,我國華南地區常栽培供觀賞。其花美麗大方、馥郁芬芳,可浸提姜花浸膏用于調合香精中,也能吃,通常做湯。

2.姜黃/Curcuma longa

圖2.1 姜黃

姜黃在“根莖派”中擁有獨特地位,國内影響力遠遜于生姜,在南亞次大陸特别是三哥家卻是無處不有的神奇存在,被尊為“The Golden Spice of Life”,而在姜黃的原産地泰米爾,姜黃則是毗濕奴的化身,地位之高可見一斑。著名的“印度咖喱”的主角擔當即其根莖的幹燥粉末,正是姜黃讓印度咖喱呈現明豔的黃色,并賦予其集木香、果香、姜辣和微苦于一體的複合味道,印度菜系之所以能享譽世界各地,姜黃功莫大焉。

圖2.2 姜黃的植株和花序

圖2.3 郁金的花序

姜黃産華南、雲南、西藏等地,東亞及東南亞廣泛栽培。在我國主要以中藥材的面目出現,與同屬的郁金/C. aromatica(即李白“蘭陵美酒郁金香”的“郁金”)掰扯不清,二者根莖形态差不多,均為中藥“姜黃”的商品來源。地上部分也有些像,都是穗狀花序寶塔形,不同點之一在于花葶的生長方式:姜黃的花葶從葉鞘中抽出,先葉後花,花葉相依;而郁金的花葶則是單獨由根莖抽出,與葉同時發出或先葉而出。

3.“沙姜”,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圖3.1“沙姜”

圖3.2“沙姜”

沙姜,山柰屬山柰(“柰”字音同“奈”)的根莖。《中志》曰“根莖塊狀,單生或數枚連接,淡綠色或綠白色,芳香”,“淡綠色或綠白色”讓人困惑,因為能看到的沙姜都是暗色系,以黃褐、淺棕為主。顔色暫且存疑,“芳香”是毫無疑問的,古人謂之“樟木香氣”,與生姜香型有異,深受廣東人民青睐,蒸魚炖肉斷不可無之。将其搗碎成末,與麻油醬油一起調制成沙姜醬,即是廣東名菜“白切雞”的靈魂蘸料。

圖3.3 山柰的花

山柰産于我國台灣、雲南和兩廣等省區,南亞至東南亞地區亦有。廣東栽培尤盛,因沙土栽培,根莖似姜,故老廣們稱之為“沙姜”。植株形态與前述二種大相徑庭,葉子寬大如扇,常2片緊貼着地面生長,沒有明顯的地上莖,變種大葉山柰/var.latifolia的葉子更大一些。山柰的花馥郁芬芳,大部潔白如雪,唯唇瓣基部有顯著紫斑,于冰清玉潔中又添幾分妖娆,也有人專門栽培賞花,然極易凋零,有點遺憾。

二、山姜屬

杜牧的名句“豆蔻梢頭二月初”,是用豆蔻枝頭的嬌嫩花苞形容“娉娉袅袅十三餘”的少女,句中的“豆蔻”,原意即指山姜屬的豔山姜、草豆蔻等種類。該屬很多種類都能用做辛香料,既有“根莖派”,也有“果實派”,甚至還有個别奇葩可以在兩派之間左右逢源。

4.“香砂仁”,豔山姜/Alpinia zerumbet

圖4.1 香砂仁

圖4.2豔山姜的成熟果實

“砂仁”是重要辛香料(留待下文介紹),搜索“砂仁”,蹦出來的圖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香砂仁”,用bing國際版搜砂仁拉丁名Amomum villosum,也會得到同樣的錯誤結果,可知民間對二者名稱的混淆是普遍現象。“香砂仁”不是砂仁,而是豔山姜的果實,成熟時朱紅色,幹燥後黃褐色,表面具有明顯縱棱,比砂仁俊朗得多。功用與砂仁相仿,也可用于火鍋、川菜或燒鹵菜等的佐料調味,品質低于砂仁。

圖4.3豔山姜的花序

圖4.4 花葉豔山姜,攝于武漢植物園

豔山姜廣布于我國東南部至西南部,作為調味品的“香砂仁”則以四川宜賓栽培最盛,故業内又稱“川砂仁”。其花朵極美,無愧于“豔”字,穗狀花序呈下垂的總狀花序樣式,姿态非常優雅,華南地區常作庭院植物栽培。另有園藝品種花葉豔山姜/’Variegata’,葉片布滿金色斑紋,十分煊赫,我在武漢植物園見過,印象深刻。注意,中藥中常見“香砂”二字,如“香砂養胃丸”,這裡的“香砂”乃是木香和砂仁的合稱。

圖4.5 花葉月桃

插播②:還有一種山姜屬觀賞植物叫做花葉月桃/Alpinia vittata,又名斑葉月桃、花葉良姜,很多人把它和花葉豔山姜弄混了,事實上這兩種花和葉明顯不同,一眼就能看出來,如上圖。

5.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圖5.1 高良姜

圖5.2高良姜的幹制品

良姜,也叫小良姜,高良姜的根莖,吳文英“蠻姜豆蔻相思味”之“蠻姜”即指此物。通常使用幹制品。鮮時水靈靈,幹時皺巴巴,表面多呈棕紅色或紫紅色。屬于苦香型辛香料,是調制五香粉、十三香的重要原料之一,泰國等東南亞地區也常用。特點是芳香濃郁,略帶辣味兒,又有少許桂皮香味,可祛除掩蓋肉類食材本身的異味,增香效果不錯。常與八角、肉桂或胡椒等搭配使用,在鹵制禽類等腥膻味較重的食材時可加大用量。

圖5.3高良姜

高良姜和豔山姜同為山姜屬植物,網絡上信息繁雜,往往将二者植株或花序混淆,搜索高良姜的圖,也許看到的是花葉良姜。這些植物都是熱帶亞熱帶種類,偏安于南方地區,高良姜更主要局限于兩廣,大部分人不了解也是正常的。二者的花序明顯不同,豔山姜的花序下垂,高良姜的花序為頂生直立的總狀花序,而且後者的花是白色加紅色條紋,有幾分詭異氣質,不如豔山姜的花更柔美。

6.“大高良姜”,紅豆蔻/Alpinia galanga

圖6.1“大高良姜”

大高良姜也叫大良姜,紅豆蔻的根莖,呈黃褐色或棕紅色,有姜辣味。與小良姜形态和用途近似,但大良姜比小良姜更為粗大,接觸實物比看圖更容易分辨;《中志》評價曰“稍有香氣”,氣味實不如小良姜濃郁。大良姜即是英文Galangal之本尊,嶺南菜中可見,幼嫩的大良姜為泰國名菜“冬陰功”的三大香料之一(另外2種是箭葉橙和香茅),廣義的Galangal也包括高良姜、山柰等其它種類,東南亞地區常用。

圖6.2紅豆蔻的花序

圖6.3 紅豆蔻

紅豆蔻廣布于亞洲熱帶,我國台灣、廣東、廣西和雲南等省區有産出。植株高可達2米,葉片長圓形或披針形,圓錐花序密生多花,花綠白色,有令人不悅的異味,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果長圓形,熟時棕色或棗紅色,氣味濃香,辛辣,可用在鹵湯中以增香,又名良姜子、紅扣。納蘭性德之“腸斷月明紅豆蔻”,一般認為即指此物,不過納蘭英年早逝,恐終生未涉足嶺南,他如果見過紅豆蔻,必然是作為香料的幹制品。

7、草豆蔻/Alpinia hainanensis

圖7.1 草豆蔻

草豆蔻,簡稱草寇,草豆蔻或海南山姜/A. hainanensis(FOC已将2種合并為1種,統一稱草豆蔻)的幹燥種子團。成品形似微縮的腦花,以大顆粒為上品,質地堅硬,嗅之無味,須打碎成粉末後才能發揮;味道較為柔和,在配料中起到輔助增辛的作用,還能促進“骨肉分離”,尤其适合禽類和排骨等帶骨食材。有一點需要提醒,草寇帶有苦澀味,須謹慎、适量食用,過多則會有明顯的苦澀味。

圖7.2草豆蔻

圖7.3 草豆蔻

據《中志》,草豆蔻産于兩廣,模式标本出自廣東海南,海南山姜則僅産于廣東海南;起初“廣東海南”讓我有點納悶,随即想起在《中志》編撰時海南尚隸屬于廣東,二者分布上就是有重疊。至于為何合并為1種,想必分類學者們自有道理,我們就不打聽了......草豆蔻的形态與豔山姜有些像,花的唇瓣也都具有豔麗的彩色條紋,視覺沖擊力強,顯著差異之一是:豔山姜的花序下垂,草豆蔻的花序頂生直立。

8、益智/Alpinia oxyphylla

圖8.1 益智

益智仁,或叫益智子,益智的幹燥果實,呈紡錘形或橢圓,外皮紅棕色至灰棕色,表面有縱向斷續的隆起線13~18條。此物與槟榔、砂仁和巴戟天并稱“四大南藥,在江湖上也是小有名氣,在調味領域适于打碎制作鹵料包或調餡料,可增香去異(說起來這些辛香料大多都可用此四字形容,然而又各有不同,不能完全相互代替),還有一定的刺激食欲、讓人食指大動的作用。不知道既以“益智”為名,吃了會不會更聰明?

圖8.2 益智的花序

益智始載于《本草拾遺》,'益智出昆侖及交趾國,今嶺南州群往往有之',國内主要産于兩廣和海南,雲南、福建等地亦有栽培。其植株高1-3米,莖叢生,葉片披針形;總狀花序直立,在花蕾時全部包藏于一帽狀總苞片中,花時整個脫落;花朵由下至上依次開放,花冠的基調為白色,唇瓣粉白色而具粉紅色脈紋,整體氣質走的是柔美pink風路線,在以妖豔為主的山姜屬植物中獨樹一幟。

三、豆蔻屬和小豆蔻屬

豆蔻屬本是姜科的第二大屬,約有150–180種。根據2018年De Boer等通過對廣義豆蔻屬及相關類群的分子系統學研究,廣義豆蔻屬劃分成了7個單系的小屬:狹義豆蔻屬、砂仁屬、假砂仁屬,草果屬、附生豆蔻屬、巽他豆蔻屬和錐序豆蔻屬。

9.草果/Amomum tsao-ko

圖9.1 草果

圖9.2 幹燥的罂粟果

草果是姜科辛香料中“果實派”的重要代表,常出現在火鍋或毛血旺中,有時會被誤認成罂粟果,事實上二者差别不小:前者表面密布縱紋,後者無;後者頂端有像花一樣的輻射狀結構,前者無。富含香葉醛、檸檬醛等香味物質,無姜辣素,故隻香不辣,能去腥膻、提香味,适于肉類炖煮,與其它香料搭配時,還有接近玄學的協調各種香料的“定香”作用。據大廚提示,使用前最好“破壁去籽”,隻留外殼,不然會發苦。

圖9.3草果(苗)

圖9.4 草果的花序

圖9.5草果的果序

草果的最新可接受名為Lanxangia tsao-ko,草果屬/Lanxangia(屬名好像是某個漢語詞音譯)。喜生于熱帶、亞熱帶濕熱蔭蔽的闊葉林中,在我國僅産于雲南、貴州、廣西等省區。植株高可達3米,葉子既長且寬,全株具有辛香氣味;果實密生,成熟後呈鮮紅色,民間也叫它“紅草果”。原豆蔻屬曾有個名為紅草果/A.hongtsaoko的物種(種加詞中的“hong”恐怕是紅的音譯),現在已經和草果合并,無須區分。

10.砂仁/Amomum villosum

圖10.1 砂仁

圖10.2 砂仁

砂仁,果實成熟時紫紅色,幹燥後褐色或棕褐色,密生刺狀突起,顔值低下如廢棄物。以廣東陽春的“陽春砂仁”品質最佳,福建又有“長泰砂仁”,與“陽春砂仁”齊名。其種子集結成團,味微苦,香氣濃烈,常作為“臣料”使用在油脂較多的肉類菜肴中,輔佐“君料”以進一步去異增香。然而滿鍋都是英雄漢,哪是君來哪是臣?也難說得很。不過砂仁香氣揮發較快,不宜長時間炖煮,應稍遲一些再放入為佳,地位相當于“随從”。

圖10.3砂仁的花序

砂仁的最新可接受名為Wurfbainia villosa,砂仁屬,産自閩粵桂滇等省區,生于山地蔭濕之處。又有二變種縮砂密/var. xanthioides和矮砂仁/var. nanum,前者果實綠色,又名綠殼砂仁,後者果實綠色或略帶棕色,用途均同原變種。另有同屬海南砂仁/A.longiligulare,果實可代砂仁用,唯品質較遜,果具明顯鈍3棱,果皮厚硬。有資深大廚認為砂仁和陽春砂仁并非一物,恐怕是把海南砂仁當成砂仁本尊了。

圖10.4 細砂仁

插播③:市面上的“砂仁”魚龍混雜,除海南砂仁以外,同屬的長果砂仁/A. dealbatum、長序砂仁/A. gagnepainii、細砂仁/A. microcarpum等及國外的一些種類,都可能以“砂仁”的面目出現,或在産地代替“砂仁”使用。分辨不易,不辨也罷。

11.白豆蔻/Amomum kravanh

圖11.1 白蔻

圖11.2 紫蔻

白蔻和紫蔻,二者實為一物,都是白豆蔻的幹燥果實。“白”和“紫”是相對而言,由采摘、炮制時機不同導緻,看上去風華正茂、白淨面皮的稱白蔻,而那些老麼咔嚓、色澤黯淡的就是紫蔻,紫蔻的味道比白蔻更濃。作為辛香料,白豆蔻的增香能力偏平淡,但去腥效果拔群,對于禽類、豬下水和牛羊肉等重口味食材,和白芷、丁香搭配食用,能很好地祛除和改善禽類、豬下水、牛羊肉等食材的異味兒。

圖11.3白豆蔻

白豆蔻的最新可接受名Wurfbainia vera,砂仁屬,原産柬埔寨、泰國,我國廣東、雲南等省區有引種栽培,另有近似種爪哇白豆蔻/W.compacta,功用相同。有人說白豆蔻是古代“豆蔻”的真正源頭,誤矣,引入年代和植物形态均有嚴重偏差。該種植株高可達3米,但穗狀花序卻是自近莖基處的根莖上發出,長不過十幾厘米,這與杜牧“豆蔻梢頭”的意象明顯不符,還是山姜屬的頂生花序更配得上“梢頭”二字。

12、綠豆蔻/Elettaria cardamomum

圖12.1 綠豆蔻

圖12.2 綠豆蔻

帶“蔻”字的香料中,以綠豆蔻(Green Cardamom)最昂貴,以辛辣甜味和強烈香氣而聞名于世,西餐料理、奶茶等飲料中應用較多。成品通常帶殼,綠色越純正品質越高,但香味物質卻蘊含在種子裡,使用前須打碎,不可久置,不然香氣會迅速消散。該種屬于小豆蔻屬,外貌氣質與豆蔻屬迥異,産于印度和斯裡蘭卡南部的森林中,采下來基本靠手,運出來基本靠走,國際市場基本靠印度出口,貴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圖12.3 肉豆蔻

插播④: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肉豆蔻科肉豆蔻屬,熱帶著名香料,與以上幾種“豆蔻”毫無關系。有人用肉豆蔻的某個形象來惡意解讀杜牧的詩句,百分百的信口雌黃,該種原産馬魯古群島,引入我國是很晚近的事情,杜牧做夢都不可能夢到。

OK,就到這裡吧,共計12種姜科辛香料,順便簡介了另外幾個相關種類。關于以上各種的“功效”和“使用方法”,我也是道聽途說、拾人牙慧,沒什麼個人見解和實踐經驗,隻能僅供參考。問題是各家說法并不一緻,看來辛香料也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不用太當真。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