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心理學科】讓孩子主動學習、父母省心的方法

文/張玮峪

【心理學科】讓孩子主動學習、父母省心的方法
前幾天,我到鄰居家串門,剛進門,就聽到女主人訓斥孩子的吼聲。我很詫異,因為女主人平時給我的印象溫文而雅。我去書房了解情況,看到孩子在書桌前一邊抹眼淚,一邊寫作業。女主人眼含淚水地告訴我:“孩子每天學習都磨磨唧唧的。我如果不在旁邊就玩,我也不能一點家務不做啊?!”因職業的原因,經常聽到媽媽們抱怨:孩子學習快成了父母學習了,下班回家,要做許多家務,還要輔導孩子學習,長年累月,身心俱疲。其實,父母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在孩子學習方面就會省心很多。
一,激發好奇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科普作家阿莫爾夫說:好奇的探究會引起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興趣。有興趣,孩子才能自覺、主動學,而好奇心是興趣的起點。
愛迪生五歲的時候,媽媽看到他趴在雞窩裡孵蛋,沒有批評。反而利用愛迪 生的 好奇心,和孩子一起查百科全書,尋找關于孵蛋的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愛迪生學到了許多關于鳥和蛋的知識,由此對大自然、對科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發展為樂趣。
好奇心是天生的,也是可貴的。當孩子對世界、對天文地理、對大自然、對各種知識充滿了好奇心,會非常渴望答案。如果父母及時給予滿足和表揚肯定,孩子會越來越渴望知識的獲得。特别是父母鼓勵孩子自己尋找和思考答案,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會更強,還會培養孩子愛思考,善于尋找辦法解決問題等積極品質。
在平時的學習中,如果孩子隻為了寫作業而寫,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學,那麼孩子容易感到無趣、乏味。如果鼓勵孩子帶着好奇心學習,學習就增添了興緻。比如,抄寫生字,如果孩子隻想着完成任務,可能會急躁,不認真,時間長了會厭煩。但是,如果讓孩子每寫完一個字,就觀察字的結構或者筆劃與前面的有什麼變化。或者引導孩子體會漢字的奇妙和美感,寫字的過程中就多了“色彩”和“音符”,就不容易感到單調和乏味了,同時還可以培養孩子觀察和思考的好習慣。
二,讓愉快的情緒體驗和學習聯結,提升孩子對學習的好感
心理學有一個聯覺現象,比如望梅止渴,看見紅、橙、黃色會使人感到溫暖,看到藍青絕色會使人感到寒冷。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一個孩子不愛學習,不一定是因為學習本身,還可能是附加在學習上的不良學習環境、父母的過高期待、不理想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等,使得過多的痛苦感與學習聯結,導緻學習不愉快。如果家長懂得孩子在學習上給予愉快舒服的感受。長此以往,孩子對學習就容易産生好感。
那麼,怎樣讓愉快的情緒與學習聯結呢?
1.引導孩子在學習中發現美
一個物理學家曾說過:“我們物理學家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大自然是和諧、簡潔和美妙的,是能夠被人的智慧所發現和欣賞的,沒有這種信念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物理學家。”宋代教育家朱熹《四時讀書樂》中寫到:“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讀書的樂趣是怎樣的?好比綠草長到窗前而不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會讓孩子産生愉快的體驗。學習中的美,包換自然的美感,社會美感,藝術的美感,字符的美,色彩的美,聲音的韻律等。
2.學習環境要舒适優美
孩子會感到學習是個腦力活動,需要注意力,還要積極動腦,展開思維,所以能讓孩子放松,舒适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孩子的學習。孩子在家學習的地方如果不安靜,學習容易分神,如果光線太強或太弱,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溫度太高孩子容易犯困,溫度太低孩子容易焦慮,坐立不安。給孩子布置一個獨立的安靜的學習空間,并按孩子自己的喜好選擇顔色,設施,布局裝修。孩子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産生舒服愉快的體驗。這種體驗,不僅能消減學業的壓力,而且會與學習“聯覺”,從而增加對學習的好感。
3.學習要勞逸結合
“磨刀不誤砍柴工”。人在長時間勞作後往往會對事物産生厭惡感。讓孩子适當的放松休息,比讓孩子堅持長時間的學習效率更高。有的父母,習慣于監視孩子的學習。看到孩子在書桌前學習就安心,孩子一旦聽會歌兒,看會兒視頻,或者出來吃點東西,就唠叨訓斥,這樣久而久之,必然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了解學習優秀的孩子,父母大多會懂得讓孩子适時從緊張的學習中脫身。
4.給孩子優越感
優越感不等于虛榮心,虛榮心是自尊扭曲之後的表現,即:追求表面“自尊” 的一種心理。而優越感是個體在追求優越目标中獲得的。孩子如果在學習能力上獲得優越感,就有利于發展學習興趣,在學習上獲得信心和快樂。建議更多地讓孩子在勤奮、堅持、善思考、自律、有理想、有毅力、學習方法上獲得優越感,而不要過分強調聰明和成績。對于“聰明”的誇贊,可能會導緻孩子以“聰明”居傲,而缺少勤奮刻苦。有的父母喜歡用負面詞評價孩子,比如“笨”“太懶”“不是學習的料”,或者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比如:“你爸從小不愛學習”。
5.尊重理解孩子
記得,在我的心理咨詢室裡,有一位厭學的孩子告訴我說:“班主任說我是 傻瓜!”他的媽媽急忙說:“不可能,老師根本不是那麼說的!”孩子一臉的無奈。我問媽媽:“你有了解事實真相嗎?”她說:“我問老師了!”我又問:“如果是你,聽了自己最親愛的媽媽這樣說,你會怎麼想?會有什麼感受?”父母是孩子最親的人,如果父母輕易表示懷疑孩子,相信他人,孩子心理必然會受傷。還有的父母,明知道老師言行不當,傷害了自己的孩子,卻為老師辯解。這樣是不妥當的,不僅會影響親子關系,還會影響師生關系,從而影響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最好耐心地聽孩子解釋在學校發生的事情,然後再多方面了解,對孩子的心情理解,并分析原因,客觀地看待自己和老師的是非。
三,發揮好父母的榜樣的力量
我本人在孩子上六年級的時候,迷上了鬥地主,沒黑沒白地玩。有一天,孩子放學回家,站在我的身後看我玩遊戲。我讓他去寫作業,他說了一句:“你能玩,我不能看啊!”這話驚醒了我,我知道再這樣下去,就是會把孩子帶到網瘾裡,以後不好管理了。我立即告訴他:“媽媽發誓,從今不玩了!”我說到做到,戒掉了遊戲瘾,并且開始報考心理咨詢師,用一年的時間分别考過了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和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之後,孩子雖然偶爾貪玩遊戲,我規勸他,他也很服氣。父母是孩子最早認識的人,也是陪伴最多的人。父母怎麼看待自己的職業成長,會影響孩子對學業的态度。
可是,有一個媽媽向我抱怨:“我每天在家悉心照顧孩子,孩子卻厭學。鄰居整天打麻将不管孩子,孩子學習還挺好。我是不是也應該去打麻将?!”
按正常,父母沉迷麻将、遊戲,孩子相對容易學習父母荒廢主業。但是,如果父母能夠正确引導孩子,客觀看待父母“貪玩”,并給予必要的鼓勵和支持,尊敬、信任孩子,善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發展内在的優秀品質,就不太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或者,如果父母做得不夠好,但孩子周圍有足夠的其他支持力量,孩子也能夠主動、積極地學習。而這位媽媽在家裡照顧孩子,卻幹涉孩子的學習,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和期望。孩子學習的時候她玩手機,看電視,閑聊等,這樣反而影響了孩子與她的關系,也影響了學習的關系。
四,弄清孩子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
有一天,妹妹讓我幫她看着剛上一年級的兒子寫作業。妹妹出門前告訴我:“讓孩子寫三篇生字。他現在貪玩,寫作業不認真,看你的本事了!”媽媽走後,隻見小外甥坐在書桌前,搖頭晃腦地嘀咕着動畫裡的内容。我讓他寫作業,他寫了幾個字,又停下來玩手指。
我的這個小外甥是紅色性格的孩子。紅色性格的孩子追求快樂,對人的情緒很敏感,希望得到關注和認可,喜歡新鮮事物,不願意被約束,不擅長打持久戰。如果能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寓教于樂,并受到關注和認可,往往會激發他的學習欲望。但紅色孩子容易厭倦和轉移注意力,為此給他制定合适的階段性目标才行。
為此,我先是尊重他,讓他自己做決定:“你打算什麼時候抄完生字?”他說:“半小時吧!”他不太知道半小時是多長時間。我指着表告訴他,大針到哪是半小時,到哪寫完一篇字才可以。他寫了幾個字,剛要玩,我馬上誇獎他認真,字寫得方正,坐得直,他又開心地寫起來。同時讓他觀察寫的前後兩個字的筆劃變化,猜猜後面寫得會怎樣。過了約6分鐘,他又開始玩手指。我指着表,告訴他大針快到了,并給他加油。就這樣,孩子在約定的時間内高質量地抄了三篇生字。
還有,父母要蹲下來,把孩子當孩子,不能像要求大人一樣要求孩子。比如:孩子對時間概念沒有建立之前,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快點寫作業。因為,到底怎樣才是快,怎樣才是慢,孩子并不知道。
五,讓孩子知道為什麼學習
一個好的目标是孩子主動積極學習的依據,也學習動力的源泉。
當孩子疑惑,為什麼要學習時?父母怎樣回答才好呢?
有些父母這樣回答“為了以後不受窮,有吃,有喝!”還有的父母說“為了你以後有個好工作?”其實,這類目标并不會給孩子起到什麼樣激勵作用。因為,現在的生活大多都不錯,吃喝、安全都已經得到滿足,并且孩子怎麼知道什麼是好工作呢?好工作的标準是什麼?當我們引導孩子為目标而學習時,目标的設立很重要,避免太低,太空。
記得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故事,中國的孩子和西方的孩子同時回答一個總是 “ 長大了做什麼? ” 兩個孩子都回答 “ 長大了當小醜 ” 。中國的父母和老師表示失望,而西方的父母和老師說:“好啊,希望你把快樂帶給他世界!”無疑,西方的父母非常尊重孩子的天性,并且引導孩子把人生價值、目标上升到全世界,全人類。這樣,孩子因為自己能夠偉大而向往,因為自己能有價值而開心,為此所獲得的動力是無窮的。




【心理學科】讓孩子主動學習、父母省心的方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