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和被動的結果不同,做任何事情都一樣。
豈止結果不同,過程也不同,做事過程中的自我感受更是不一樣。
我是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多年來一直倡導學生趕在老師講解教科書之前加強自學自研。
并且,近20年來沒有“系統地”給學生講過一節課。
我課堂上“講”的東西,都是學生自學自研時提出的問題。
我把收集到的來自學生自學過程中的問題歸類、分析,按主題組織,我的課堂,就是跟學生一起讨論這些問題。
此謂“中學課程的自然增長點”,或者說是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常有人質問我,你說的“自學自研”、“不上輔導班獨立自主地超前學”,是對你們這種好學校的優秀高中學生的要求吧?普通的初中學生也能這麼做嗎?
豈止初中學生,小學生也是可以自學自研的。豈止可以,學生是喜歡、盼望自學自研的。
我去年帶初三(直升班),班上就有好幾個學生平日并不跟着我的課堂走,化學課上,他們一直在教室的外面自學自研。
因為,初三的化學課程他們之前通過自學早已基本解決了。
事實上,從認識幾百字開始,小孩子就可以連猜帶蒙地閱讀大衆性的紙質材料了;
從學會漢語拼音開始,孩子就可以嘗試通過書寫表達自己的思想。
如果大人适時加以鼓勵,他會以此為樂,逐漸形成習慣。
由此,他的學習主動起來,一發而不可收拾!
這樣的孩子進入學校課程後,有知識方面豐富的積累、閱讀和表達能力方面紮實的根基,對付學校課程可說遊刃有餘,他既輕松又快樂,甚至“所向披靡”。
很多家長基于一些先入為主的錯誤認識,認為學習一定是苦差事,小孩子非逼迫不能成學。
不管學校基本課程還是額外所學,都去跟孩子談條件、講價錢。
慢慢的,孩子本人也就形成了跟家長一樣的認識,他可能逐步學會以此(學習)作為要挾家長的價碼。
去年有一天在小區樓下,就隐約聽到一位媽媽跟孩子讨價還價“我的要求是你得把……做好了,否則甭想從我這裡把手機拿回去……”
也有的家庭,通過訂立“考班級第一獎勵1000塊零花錢……”的條約貼在牆上“激勵孩子”的……
學生因為受到誘惑、或受到威脅而學,因為要跟同學比拼而學,而非出于對所學内容本身的興趣,難以形成真正的學習。
常常見到有的學生,你給他留出課堂時間自學自研,他卻不是先去讀書、思考、提問,而是直奔書後習題。
他有他的理由,“這樣,我就知道學習的重點了”,意思是說,習題裡問的東西,我就多加關注,習題沒有涉及的内容,看不看兩可。
這就是典型的被動學習。
我常跟學生說,對于化學學科,做題不是學習,它隻是檢驗學的情況的一個途徑。
讀書、實驗、動腦筋思考、提問質疑才是學習。
很多成年人對于學生學習還存在一種錯誤認識,那就是人腦容量有限,學多了會累壞腦子。
累壞腦子的事的确存在,但跟學多學少無關,跟學的策略有關。
你如果作息很亂,不按科學規律,該休息不休息,該運動不運動,該調整不調整,那有可能失眠、健忘,甚至……
隻要你注意用腦衛生,安排了充足的睡眠時間,注意協調安排不同學科的學習次序和節奏,就目前這點中學課程,任何學生都不存在把腦子累壞的可能性。
還有一些錯誤認識,認為國家課标、教材擺在那兒,你多學那麼多做啥子。
前邊的文章裡我反駁過這種認識。
課标隻是一個參照性的東西,是面向全國所有地區同齡孩子的,它到底是一個底限、還是一個高限,誰都說不清楚。
你為什麼要受制于這麼一個死的玩意兒呢?
少年人們!在自己可以做主的假期,面對着新的教材,加強自主學習吧!
除了可以争取開學主動、學會知識、提升閱讀理解思考質疑諸能力之外,它還将帶給你無限的樂趣。
變被動為主動,一切都會随之改變。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