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深度學習的智造者
雙減是國策,站在國家層面看待這件事,突然覺得小學語文教育的意義在于專業化地做好基本的教學工作,培養好多元複合才能的智人,這才是落實國策的根本。
這種專業化具體的表現之一就是教材解讀的專業化。教師使用教材教人學習;學習者使用教材學會學習,教材成為了落實國策的關鍵鍊。這個關鍵鍊中,語文教師的專業化解讀是學習者深度學習教材的保障之一。教材的編排更新已在新一輪的統編教材更換中基本實現,教師專業化解讀下的學習過程設計,成為培養國家需要全面複合型人才的萌芽,是我們以語文學科專業化解決人才培養多元化的關鍵。
專業解讀,設計學習
學生在學習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實踐的過程中,教材是第一載體。這種載體的編排體所體現出的國家意識,語文教師務必做到正确解讀。單從組成看,多元組合的語文要素就是複合型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當我們以大量重複的、低效的試卷、作業去培養孩子高分能力時,未來這些孩子的适應性就不再頑強,正如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霜。我們需要在教材的原生态複雜的環境中培養适應性強的綜合性人才。
教材,是一個多元的多維度的生态系統,他是一個優質的學習者命運共同體。在教材的使用中以學習者為本,實現多元素養訓練的學習設計,必須立足教材。教材的多種語言現象、多種作者的思維方式、多種文字組合的文化技巧,集合了一個人生産生活必備的語言技能、思維技能,而解讀這種文化傳承離不開語文的專業素養。
學習者的學習視野的開發,學習理解的落實,學習深度的推進是落實國策的保障組成。在以往的教材使用中,教師的視野往往在教材的内容,以至于學習者的視野也局限在教材内容中。缺少對于教材的形式、組合、變化的解讀,也缺少了關注人學習的設計,導緻了一些社會問題的産生。如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理解能力,閱讀文件後的執行能力,通知下一級任務的技巧等等。這些都是伴随着基本的交際素養而産生的社會行為,這種行為在學習的階段也有着不相統一的矛盾。如試卷測評的修辭,學生是能夠完成的,它是一種符合即正确的方式。而在書面交際中,這種用另一種事物說明本體事物,以産生便于理解的交際目的(用修辭的方式說清楚),達成的交際效果是有用的。
會在考試中做對和會在生活學習中使用是兩個本質性的差異。語文教師的專業解讀需要為人的社會需要而服務,設計的學習要為形成這種能力而服務,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差異也終将導緻社會結果的差異。這種專業化的教材解讀挑戰使語文教師産生的巨大壓力,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新教師法草案對學曆的要求有所提高。這是一種宏觀的設計。
理解為本,學習朗讀
學習的設計要基于專業的教材解讀,否則就是毫無意義的思維拓展。朗讀作為語文重要的學習活動,必須要基于對教材知識和語文要素的專業理解。除了朗讀外,其他學習設計也基于對教材的專業理解,先從朗讀來看。
《猴子撈月亮》一文,孩子要朗讀同一句話: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裡啦!就要設計學生理解來自不同人物的心情。解讀文本可以看出,這句話分别來自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附近的猴子。朗讀的設計如果能夠保障學生理解小、大、老、附近的之不同,就能讀好這重複的幾句話中細微的差異。很可惜,我們的語文教師并沒有專業化地進行文本解讀,隻是簡單地采用視頻、音頻進行簡單的模仿,而這種模仿并不基于對不同人物的理解。可想而知,這些朗讀也将産生的學習附加值是不高的。學會和理解下的學會完全不同。同樣,猴子為什麼要撈月亮?猴子是怎麼撈月亮的?學生有能力分析,和教師有能力替代的分析,最終的課堂效果自然是教師替代的好,而從學習的角度看,效果差的未必是學得差的。同時,讀好“不用撈了,不用撈了!月亮好好地挂在天上呢!”,學生理解了喘着氣,自然能夠讀好。
教材是深度學習的智造者,需要教師專業化解讀,設計基于理解的學習。朗讀如此,寫作如此,思維如此,一切的學習都要基于理解。
分享大家,期待留言批評讨論,謝謝!
END
載上孩子,騎上課本,共同自由前行! 滿載收獲,載滿心情,看盡繁華盛景!随卞說說,不求質量,随想随記!
歡迎分享!歡迎批評!
召集國内外小學語文界思維導圖草根研究者;
彙聚小學語文課中運用思維導圖的觀點、策略、成果;
優化小學語文教與學的實踐方式;
踐行簡約、快樂的“語用”課堂。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