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統編教材小古文教學的價值分析及策略探究

文言文是以先秦漢語為基礎形成的一種古代漢語書面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其文字凝練、節奏鮮明、論述精辟,有着豐富的思想和言語智慧,是中華文明的見證。《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2011年版)》在“課程目标與内容”第7條要求:“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這裡所說的“淺易的文言文”通常又稱之為小古文,它是适合兒童閱讀的、淺近易懂的、篇幅短小的文言文,通常為學生們耳熟能詳的小故事,或者經典名篇中的小片斷。

在統編教材全面使用之前,各種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散見一兩篇小古文,但僅作為文本類型的一種代表,讓學生初步感受。有些學校以校本教材或興趣小組的方式做過一些教學嘗試,也缺少系統的教學内容選擇和教學要求。統編教材從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司馬光》到六年級最後一學期《兩小兒辯日》共收錄了13篇小古文。這就為小古文教學要求提出了應有之義。

這些文章從選材上來看,涉及名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民間傳說等,從主題上看有生活哲學、愛國責任、言語智慧、勤奮精神、讀書方法、藝術體驗、科學發現等。從年級分布來看,中年級選了5篇,高年級選了8篇。選文最少的30個字,最多的也是100個字左右,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體現了統編教材“寬泛的人文主題和螺旋上升的語文要素”的雙線編排思路。

應該說小古文蘊含了文言、文章、文學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價值。但作為教材選進課本它應該具有怎樣的年段教學價值?在小學階段如何把握小古文的教學尺度,怎樣系統整合小古文的教學價值點?本文結合統編教材選文,聚焦小古文的文本特點,梳理與探讨此類文本的教學價值和教學策略。

一、明晰小古文的教學價值

1.積累語感。北京師範大學王甯教授指出,“對以漢語為母語的人來說,語言的建構初步能力首先是借助語感,然後逐步走向理性。語感随着言語經驗的豐富而增長,随着積累的深度和數量的增多而提升品質。”[1]統編教材中的小古文篇幅短小、語言凝練,比現代文更講究聲律的抑揚頓挫、起伏有緻,且叙事曲折、故事感強,富有生活氣息,非常适合誦讀積累。而兒童對音韻和節奏的感受優于成人,對他們來說讀小古文就像唱兒歌、讀詩一樣明快。在誦讀過程中還可以輔之以動作,以多種感官參與、潛移默化,語感的生成速度和品質都會有效提升。在統編教材小古文的課後習題第一題都有類似“正确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要求,正是鑒于此。

2.習得方法。“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聯系上下文猜一猜加點字的意思”是統編教材小古文課後習題中的常見題型。小古文學習目标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讓學生習得文言文學習的基本方法。比如讓學生結合注釋理解意思,通過與現代語言比較猜測意思,通過文白對讀懵懂了解意思,學會聯系語境劃分句子停頓,利用平仄誦讀規律體會句子語氣和人物心情,通過了解人物故事背景感受人物精神品質等。這些都是學生受用一生的學習技能,也降低了進入中學學習文言文的難度。

綜上所述,現如今,國民經濟正在持續不斷的發展着,人們對于自己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是更加嚴格了,特别是極為重視對建築中的水電安裝這一工程。在對建築工程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水電安裝這一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築工程中水電安裝這項技術決定着人們在居住環境上舒适的程度。本文對建築水電安裝工程技術創新措施加以分析,指出工程技術之中存在着的問題,然後并指出相應創新的措施。使工程的質量得到提升,使居民在生活上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3.發展思維。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是以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為基礎,并在學生個體言語經驗發展過程中得以實現的。教材中的小古文字、詞、句錘煉考究,語言簡潔、概括、形象,蘊含的内容、語言、情感、文化等思想精髓為訓練學生思維搭建了文本平台,為小古文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訓練活動提供了内容上的保障。既便于進行記憶、理解、應用的初級思維訓練,也可以有分析、綜合、創造的高階思維參與。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在小古文教學中結合學生階段思維發展特點增強形象思維能力、發展邏輯思維、提升思維品質。

4.提升審美。審美在語文核心素養中的表征,在小學階段主要體現為對美的欣賞與創造。應該說教材中的文言文承載了豐富的美學元素。從内容上看有梁啟超對中國少年殷殷期盼的家國情懷之美,有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知音之美,有蘇轼書戴嵩畫牛的藝術之美,有囊螢夜讀、李白幡然悔悟的人格形象之美,有司馬光砸缸、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智慧之美,有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态度之美。從形式上看小古文講究平仄和句式長短和諧,有非常豐富的韻律美。在修辭上經常運用雙聲、疊韻、排偶、回文、反複等手法,讀來回味無窮。至于煉字煉句,凝練含蓄之美更是文言文的精髓。可見小古文學習的過程就是引領和促進學生審美鍛煉和精神發育的過程,是教師教文育人,學生學會讀書做人,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

5.傳承文化。教材中的小古文,不但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本身也是優秀傳統文化。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說過:“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過了人們的任何想象。”[2]統編教材中的小古文選自《論語》《韓非子》《孟子》《世說新語》《呂氏春秋》《列子·湯問》《宋史》等,這些古文滋養了我們的祖先,作為一脈相承的中國人,了解他們讀過的文章,就是一種傳承。小古文所記載的當時朝代與地域的民俗風情等也是顯見的文化。文以載道,文言文所傳達的中國古代仁人賢士的情意與思想更是傳統文化的體現。教材中的小古文涉及了孔子、孟子、韓非子、朱熹、曾國藩等名家先賢的思想。或許他們不能反映一個學派、一種思想、一個作家的精髓,但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照耀。顯然“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課标教學要求,小古文有着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二、建構小古文的教學策略 (一)文言誦讀要注重審美情趣

文言文教學第一要素是“讀”,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吳忠豪先生說過:“讀文言文的價值更在于熟悉文言文這種古代書面語言表達形式。在于培養文言文的語感。從這一目标出發,多一些時間讓學生誦讀,最好能做到人人都能熟練地背誦。”[3]朱文君老師認為,“中國文字的音樂效果,隻有在高聲誦讀中,才能顯現出來”[4]。隻有抑揚頓挫地反複朗讀才能充分領會到文章的精髓和所蘊含的深刻内涵。在反複誦讀中,詞語和句子慢慢就成了自己語言倉庫中的一部分,對文言的表達方式和表達習慣也會逐步熟悉起來。

其中,N表示中心點x的局部圓形鄰域中像素點的個數(包含x點),D(x,y)表示該鄰域内的像素點y與中心點x之間的歐氏距離,r是局部圓形鄰域的半徑。由上述公式(6)可以看出,計算圓形鄰域權重值時,采用的是平滑算子,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噪聲和不均勻灰度帶來的影響。

1.注重教師的範讀。剛接觸小古文,面對一種全新的表達形式,生僻的字音、難斷的節奏、不太明白的意思會讓學生從心底裡覺得小古文“面目可憎”。教師入情入境的誦讀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好的範讀往往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可以從中體會小古文語言美、音韻美、意象美,增強對語言的親和力和親近感。有經驗的教師在範讀時還會通過語音、語勢、語态,強化語音的異讀破讀、通假字的讀法、重音停頓、節奏韻律等。

統編教材三上《司馬光》書後習題就明确要求“跟着老師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在執教《湖心亭看雪》指導學生讀“時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在教師“雪不夠大”“雪還可以再大一些”引導評價中,學生聲音越來越大。老師一句:“你們以為嗓門越大,雪就越大?不一定。聽老師讀——”一次範讀,學生立刻明白,朗讀不是用嗓門,而是要用心去感悟。在《天籁》《記承天寺夜遊》等經典課例中,王崧舟老師多次對關鍵句,甚至全篇入情入境地範讀,學生沉浸其中,甚為受益。筆者聽課回來幾年之後想起這課頭腦裡還能回響起王老師的誦讀,那種古典之美直擊心靈,真有遊目騁懷的快樂。

臨床術後診斷的肋骨骨折118處,其中背段、腋段、前段和軟骨段分别為38、58、15和7處,診斷符合率分别為97.4%、96.7%、93.3%和71.4%。術後診斷不符合共6處,1處腋前交界區臨床歸為前段,1處腋後交界區臨床歸為背段,肋軟骨線形骨折漏診2處(表2)。

當然,要做到王崧舟老師那樣的誦讀,教師在備課時,必須仔細揣摩、反複誦讀,體會輕讀重讀、停頓連接、緩讀速讀,摸索強弱抑揚、起承轉合,甚至要練習腔體共鳴、氣息控制、咬字歸音等。字正腔圓、氣韻貫通方能顯示中華古老文字的魅力。這樣在初學課文時可以通過朗讀披文入境,在學生啟發而不能達時通過範讀直指要領,在學習高潮時和學生齊鳴共振……民族的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在朗朗讀書中學生漸漸就增強了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審美能力、審美情趣、文學素養也會打下紮實的底子。

如果一個企業的文化中原本就包含着 “追求創新、鼓勵改善”的思想,那麼對精益思想的抗拒很快就會變成變革的動力;相反如果企業文化保留着傳統的生産思想,那麼這種抗拒就會對企業精益轉型造成巨大的阻礙。

2.注意學生讀的多樣。李振村老師說過:“力求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重新喚醒和激活文言,讓文言在孩子的生命世界裡‘欣欣然睜開眼睛’,開始呼吸和生長。”[5]學習文言需要多種形式的讀。

情境對讀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反複運用文中的語言應對場景以達到語言内化的方式。比如教學《自相矛盾》時教師分别以老農、士兵、書生、樵夫等身份前來詢問,而學生在一遍遍誇耀“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中,不但熟練地記住了句子,還充分理解了“譽之”的意思,深刻感受了語言自相矛盾的荒謬。

演讀是學生将課文改編成劇本,自導自演、創新運用語言的方式。在演讀《楊氏之子》的“孔指以示曰:此為君家果”時,有學生提出孔君平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手要指着桌上的楊梅給楊氏之子看,因為句中有個“示”字。有同學認為“君家”兩字要重讀,以突出孔君平的一語雙關。這樣的演讀不僅充滿趣味,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還鍛煉了學生的深度思維。

半個時辰後,我就望見遠處那個大山坳了。難怪叫它駱駝坳,山坳兩邊是兩座高山,就像前後聳起的駝峰。楊細爹兩次帶路,都說來的駱駝坳,應該就是這裡。山坳深處,半面山都劈開,山石裸露,在夕照下白得刺眼。前後都是林木蔥郁的青山,中間嵌着一大塊白花花的岩壁,好像把這青山的肚子給捅破了。山坳近處有幾排矮房子。敞口有個碉樓,頂上飄着個膏藥旗,像墳頭的白幡。山坳的豁口圍着高牆,牆頭還架着鐵絲網。我有些發怵,放慢腳步,慢慢兒朝前挪。

辯讀時常能将課堂活動推向高潮。很多教師在執教《兩小兒辯日》時抓住“辯”字,創設情境推動學生利用課文語言進行辯鬥,語言從平緩到急促,語氣從平淡到加強,動作從連連擺手到搶上一步,從長句到短句,在辯鬥中内化了句式,加深了對語境和語意的理解。

電力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能源基礎,推動電力信息化對于我國的能源安全而言無疑是一個有效的保障。圖像識别是信息技術中的代表,如何在電力系統中應用圖像識别技術将是今後電力信息化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通過字音平長仄短的規律進行趣味誦讀,能達到傳情達意的效果。教《司馬光》時,讀“群兒戲于庭”,将平聲字“庭”适當延長,讀出“遊戲”的輕松愉悅。讀“一兒登甕”時注意仄聲字“甕”的短促,讀出情況的危急。當讀到“持石擊甕破之”兩字一讀,幹淨利落,突出時間緊迫,人物動作果斷敏捷。這樣的朗讀增強了小古文的場景感和故事感,擴張了想象的空間,學生自然趣味盎然。

在實際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文白對讀、猜讀、打擊拍讀、引讀、配樂賞讀等多種方式打開小古文誦讀的窗口。

在共享經濟的服務下,供應者和勞動者不再是企業被雇傭的人員,他們也可以通過為需求者提供服務來創造自身的品牌,比如小豬短租,房東通過提供房源也能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

(二)古文理解要指向體會領悟

文言文的學習繞不過去意思的理解,學生最不喜歡的就是逐字逐句的解釋,更何況還有實詞、虛詞、通假、一詞多義、句式倒裝等各種情況。有學生把文言文和英語并列為第二語言,多緣于此。為了保持學生對小古文的閱讀興趣,意思的理解就需要通過深入淺出、舉重若輕教學活動來實現。

據詞釋義很難,根據意思找詞就簡單有趣得多,學生也容易找到學習自信。王崧舟老師在執教《兩小兒辯日》時讓學生閉上眼睛,放松觀想太陽,教師用語言描述早晨和中午太陽的樣子,然後讓學生回憶課文中相匹配的詞語,學生迅速找出了“車蓋”和“盤盂”。用同樣方法學生又領悟了“滄滄涼涼”和“探湯”。因為有了前面教師的語言描述,學生對語意和語境的理解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教師描述和學生找詞的學習過程充滿了趣味。再如學生對《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多子折枝”不理解,教師出示果實累累的李子圖,要求學生将“千朵萬朵壓枝低”改寫成形容李子的“千顆萬顆壓枝低”,再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表達這個意思的詞語,輕松突破難點。

對于像“之”“乎”“者”“也”這類難以理解的虛詞,可以通過拓展列舉、變身訓練的方式來意會。比如在學習《學弈》時,“通國之善弈者也”中“者”的意思,老師宕開一筆問“勝利者”的意思,學生頓時明白“者”就是“的人”,接着老師又拓展列舉了“作者”“讀者”,再回到“善弈者”。學生的思維經過觸類旁通,在意會中實現了舉一反三。教學《司馬光》“持石擊甕破之”的“之”,将“甕”換成“缸”“盆”“碗”“杯”理解“之”的指代。同樣在教學《伯牙鼓琴》“峨峨兮若泰山”時,想象音樂的内容,将句式變身成“依依兮若楊柳”“皎皎兮若明月”“潇潇兮若春雨”“徐徐兮若清風”等,學生在朗讀訓練中領會了“兮”的作用,深化了對“知音”的理解。這樣既聯結了兒童的生活經驗,又幫助理解了文本内容,課堂充滿了愉悅。

猜測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方法,既能調動思維,也能産生智慧。引導學生猜一猜意思是很多有經驗的老師教學小古文的方法。在教學《守株待兔》中“兔走觸株”的“走”時學生容易和現在的意思混淆,先讓學生猜猜“走”的意思,再說說猜的根據:走得慢,不會折頸而死,這裡應該是“跑”。

那一年,我中途接手了一個班,第一課上的是《草原》。這是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語言簡潔,感情真摯,意蘊深刻。我先為孩子們進行示範朗讀。

古文為了語言的精練,有些地方就把人、事、物都省略了,如果我們能試着讓學生補充上去,就能更容易讀懂這篇小古文。在學習《鐵杵成針》一文時,初讀後讓學生補充“李白”“老媪”:“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媪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此時,學生對于發生在這兩個人物之間的故事内容已經了解,理解這篇小古文就了然于胸了。餘映潮老師在說《楊氏之子》的教學中也推薦了類似的教學方式。

理解小古文,還要教給學生結合注釋學習的方法。初次接觸時要教給學生對照序号,将意思代入句中。支玉恒老師教學《學弈》時,直接在課堂上留了10分鐘讓學生把注釋的内容簡單地标記在課文中相應的字詞旁邊,然後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對照注釋想想這些字、詞、句子的意思。在關注學生利用注釋的時候,還要提醒學生不能隻把注釋原封不動地套進去,那樣句子會别扭。需要将注釋變成自己的話,适當地調整。

(三)思維訓練要聚焦語言發展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猜測詞義需要聯系分析,背誦積累需要記憶理解,講述故事需要邏輯分明,質疑需要敢于批判,仿寫需要繼承創新。學生的思維訓練需要根據文本特點和年齡特點循序漸進。

1.思維訓練要體現層次。在中年級,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整體思維模式學習小古文。李振村老師指出:“兒童對于文言意義的認知是整體性的,他們把新知作為整體,迅速地納入自己的認知體系而掌握其整體特征。”[6]在中年級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對小古文的整體感知能力,熟讀成誦,在記憶中“其義自現”。中年級的小古文以故事為主,對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以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其“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故事”的條理性。利用“文白”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比如生發《司馬光》中“群兒戲于庭”是怎麼戲的?《守株待兔》中的農夫是怎麼想的,莊稼是怎麼變化的?如果說低中年級的學習側重于小古文的内容,側重于形象思維的發展和低階思維的訓練,到了高年級增加了對文章形式、思想的探究,對批判思維、創新思維有了要求。學習了《少年中國說》要學生分析“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之間的聯系,結合今日國情“說說梁啟超百年前的夢想是否已實現”。這就需要聯系現在生活實際,聯系當時寫作背景進行信息的提取和分析,還要進行評價和判斷,生成自己的觀點,涉及高階思維就比較多。

2.思維訓練要依托文本。學生閱讀文本的過程是一個心智活動的過程,對文本的學習經曆了認知、理解、評價和創造的過程。思維訓練要緊扣文本特點,通過語文學習活動,發展學生的言語能力。在這方面統編教材幾乎在每一篇都以主問題的形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學習《楊氏之子》就要弄清楚從哪些地方看出楊氏之子的機智和幽默。在《守株待兔》中要學生讨論“那個農夫為什麼被宋國人笑話?”在學習《王戎不取道旁李》時思考“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學習《兩小兒辯日》則要學生發現兩小兒是怎麼說明自己的觀點的。我們在教學中要落到實處。

3.思維訓練要發展語言。“語言不僅僅是思維的工具,還影響和制約着思維的發展。”[7]小古文在很多方面體現着古人傳統的偏于感性的民族思維方式。比如類比論證、比喻說理等,教學活動要始終圍繞着語言的解讀、品味、積累、運用展開。思維訓練要以語言為核心,比如課堂上的表演、提問、對文中留白的内容補寫、将小古文改寫成現代故事,甚至自己創編小古文,都要以語言活動為基礎并為此服務。當學生在白話與文言之間自由出入時,文言就從難以理解的文字變成了活的語言,同時學生的思維訓練因為結合了生活實踐,找到了古今理解契合的共鳴點,思維訓練就變得事半功倍。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外語教學環境下,英語學習者的接受性詞彙知識和産出性詞彙知識與語言能力之間的關系。及其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為此,指導本項目的具體研究問題如下:

(四)文化傳承要講究浸潤滲透

1.文化的傳承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小古文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多方面的,對文化的理解、認同與傳承貫穿于小古文教學的全過程。比如在反複誦讀中體會漢語言文字音韻與節奏的精妙,在意思的理解中感悟語言内涵的豐富,在人物形象的感受中學習古人治學、做人、做事的方式,在精神境界的探究中領會百家思想的精髓,在行文發展過程中悟得古人寫作的思路。除了文言、文章、文學還要關注中化民族的特定文化,比如《伯牙絕弦》中的“知音”文化。有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的過程中不僅補充了賈島《題詩後》、嶽飛《小重山》、《詩經·黍離》中有關知音的典故,還補充了鐘子期和俞伯牙的身份背景,使學生明白上大夫和樵夫的身份差距并不影響志趣相投,所謂知音者,知志也。

2.文化的傳承也要兼顧開放和多元。朱永新曾說:“教育在本質上是對于人類所創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覺傳承活動,這個傳承不是全盤的,而是有選擇的,是在對各種思想文化進行一番審視、選擇和編纂之後,才納入‘以文化人’的教育體系中的。”将傳統文化植根于現代生活的土壤之中,才能在新的時代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生命活力。比如我們面對《伯牙絕弦》中的最後一句:“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伯牙絕弦謝知音的行為确實令人感動,但這樣的結局也不免令人惋息。有學生問,難到我們一定要用破琴絕弦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友情的眷念嗎?回答是多元的,我們也可以将思念化為創作的靈感,用音樂記住朋友,同樣也是對的。當然,當學生質疑《鐵杵成針》中老婦人以鐵杵磨針不如買針時,我們也要引導學生明白故事倡導的是克服困難、一往無前的“愚公”精神。

統編教材中選編的小古文,題材衆多,類型豐富,以文字的形式承載了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在小古文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正确把握它的年段教學價值,還要注意在誦讀中培養學習情趣,在領悟中深化理解,在思維訓練中發展語言,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審美的提升和文化的傳承,從而充分實現統編教材小古文的編排意圖和課标教學指向。▲

參考文獻:

[1]王甯.談談語言建構與運用[J].語文學習,2018(1):9-12.

[2]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M].姚小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52.

[3]吳忠豪.小學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法[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5(10):10-11.

[4]朱文君.打開文言文誦讀之門[J].小學語文教師,2010(9):11-12.

[5][6]張華傑.尋找母語教育的源頭[J].人民教育,2012(18):34-36.

[7]霍克斯.結構主義與符号學[M].瞿鐵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23.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