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曾指出:“若想徹底消滅一顆大樹,與其耗盡力氣對着枝葉砍千斧,不如直接一斧砍掉它的根基。”
不少教育專家将這個觀點運用在孩子的教育中,那就是孩子表露出來的諸多問題便是枝葉,隻有找到教育的缺點以及問題的根本才是能真正的根基。
同事盧姐最近十分忙碌,除了上班外,晚上都要花費2、3個小時輔導兒子明明的功課。“
明明才小學4年級而已,語文的作文、閱讀理解卻一塌糊塗,答案總是詞不達意”,盧姐苦惱不已地吐槽到。
然而,盧姐如此努力地輔導明明一個月有餘,前兩天期中考試的時候,明明的語文成績還是勉強及格而已,所以家長會的時候,盧姐特意與明明的語文老師探讨。
“老師,我也很積極地輔導明明了,也買了一些優秀作文的書給他看。但為什麼感覺沒什麼效果呢”,盧姐十分焦急地說到。
而老師卻詢問她一個細節:“那您輔導明明的時候,有沒有說起是因為他這方面的能力比較差的事情呢?”
聽了老師的問題,盧姐認真回想後回道:“我隻是在剛開始輔導他的時候說了幾次,之後也可能偶爾說起吧,特别是看到他做古詩詞閱讀理解總是偏離原文意思的時候。
但我隻是想激勵他啊!
”老師則解釋到:“其實明明聽到此類觀點,接收到的信息會變成'我不行,需要媽媽幫我’。
不管您再如何積極努力地輔導他,對他來說都隻是被否定的過程而已。”
而後,盧姐便嘗試老師的建議,如這次家長會回去後,便對明明說:“老師這次表揚你寫作文有了很大進步,媽媽也覺得你表現得很棒!”
明明聽了幾次類似的表揚後,以前對語文很抗拒的他居然也開始主動接觸語文了。
很多家長在努力地教育、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培養好習慣等事情時。
很容易出現對孩子言不由衷的舉動,态度上是積極幫助孩子,實際上卻在言語中傳達出“你不行,需要我們幫你”的信息。
這也是史蒂芬·柯維撰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思維定式”被運用到教育方面得出的總結之一。
而這本被湯姆·彼得斯贊為“一本能改變你命運的奇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也是風靡美國多所學校的教育書籍!
01、 想要孩子變得更優秀?
“孩子就是不聽話,不管我們怎麼教都沒用”,這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常出現的吐槽。
而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史蒂芬·柯維便以自己與妻子在教育兒子時,潛意識裡帶着否定兒子的觀念。
繼而将此固定思維與負能量傳遞給了兒子,既影響了兒子的心理也影響了教育效果、親子交流。
所以,家長們在教育、糾正孩子的錯誤時,首先便是要躬身自省,反省自己對孩子的評價是否已經陷入固定思維。
若是有此類問題,應積極轉換思維,改變現狀,以欣賞的眼光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肯定孩子的價值,才能給予孩子發自内心的鼓勵!
史蒂芬·柯維提到:“原則是我們行為舉止的指南針,經得起考驗,也是長盛不衰的。”格塞爾也曾強調:“若是孩子還沒有具備相應的心理及能力,培養孩子往往會事倍功半。”
而不少家長對于孩子的成長過于急功近利,希望孩子能擁有樂于分享的品德,卻沒有耐心引導孩子逐漸養成,最終演變成家長不顧孩子的意願強迫孩子分享。
孩子的成長有特定的自然規律,家長應了解并遵循、尊重,給予孩子足夠的成長時間與空間。
教導孩子時,不應本末倒置,先教會孩子方法、耐心引導,做好過程才能關注結果。
02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教養孩子,不僅僅是讓他擁有良好的品行、三觀、性格等,還要保證孩子能擁有強壯的身體,健康成長!正如陶知行所言:“忽略了健康,便是等同與生命開玩笑。”
對于身體正處于快速成長、發育中的孩子來說,營養均衡的飲食、良好的飲食習慣尤為重要。
隻有充足又科學的營養供給,才能保證孩子身體正常發育,以及應對學業、生活等。
而除了保障飲食,足量的運動與良好的作息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足量的運動不僅可以讓孩子的免疫力、新陳代謝能力有所提升,也能讓孩子長得更快更高。
其次就是良好的作息,保證孩子生長激素正常分泌,大腦、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驅除疲憊等。
淩晨媽媽來叨叨:
養育孩子并非一件易事,不管是身心健康還是品德、修養、性格以及各項能力培養。家長們都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充足的精力以及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到泰曼·約翰遜所言,以成功的家教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