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薯蓣丸加味,治療多種慢性虛證

薯蓣丸加味治慢性虛證

作者/塗鐘馨

薯蓣丸方載《金匮要略》,由于原文論述文字簡略,方藥配制繁複,故臨床應用并不廣泛。筆者以本方為基礎,随證加味,臨床治療慢性腎炎、頑固性荨麻疹、肺結核等慢性病62例,效果滿意,茲報告如下。

1.方藥組成

淮山藥600g,當歸、桂枝、神曲、生地、扁豆各200g,炙甘草560g,異種參(或新開河參)、阿膠各140g,川芎、白芍、白術、麥冬、杏仁、防風各120g,柴胡、桔梗、茯苓各100g,幹姜60g,白蔹40g。共為細末,大棗200枚去核為膏,煉蜜和丸。上1料分300丸,為1療程。

2.治療方法

每日3、4服,每服1丸,空腹溫水送服,并飲黃酒1茶匙以助藥力尤佳(忌酒者勿強)。3個月為1療程。服藥期間停用其他中西藥物,單方治療,觀察療效。

加味法:慢性腎炎加黃芪400g,蟬蛻300g;頑固性荨麻疹加蟬蛻、僵蠶各200g;肺結核加百部400g,黃冬200g;心功能不全加丹參400g,五味子200g;慢性腸炎加蠶砂、芡實各300g;慢性肝炎加醋鼈甲、丹參各300g;慢性胃炎加半夏、黃芩各200克;白細胞減少症、惡性腫瘤化療後加黃芪、黃精各400g。

3.臨床運用

3.1慢性腎炎

本方治療慢性腎炎,衛表不固,時因外感風邪誘發宿疾,症見面目浮腫,蛋白尿,面唇不華,體虛氣羸,舌淡紅、苔白,脈浮緩或沉弱者。

3.1.1臨床資料 本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齡15〜53歲,平均41歲。病程最長4年,最短7個月,1年以上者11例。

3.1.2治法:本組均連續服藥2療程以上。

3.1.3結果

臨床治愈(觀察1年以上未複發者)8例,顯效(1年内偶發,經辨證論治,證候平穩後續服本方,停藥半年未複發者)12例,無效(1年内反複發作或停藥半年内複發者)4例。總有效率為83%。

3.1.4驗案舉例

莊XX,男,51歲,1981年5月26日初診。腎炎遷延4載,屢經中西藥治療,皆未能根治。症見:3日前因感時邪,刻下咳嗽,鼻塞,消瘦困乏,面目浮腫,溲短。尿檢:蛋白(+++),紅細胞(+),管型(±)。舌淡紅邊齒印、苔薄黃根濁,脈浮數重按乏力。

予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去姜棗,加蟬蛻、白茅根、滑石、玉米須。3劑表邪解,腫消,小便清長。續以豬苓湯加蟬蛻、玉米須、小薊方5劑。尿檢:蛋白(+),紅細胞(-),管型(-)。診其舌淡胖、苔白,脈緩弱。

囑備薯蓣丸加黃芪、蟬蛻,服2個療程,臨床治愈。随訪10年,未見複發。

3.2頑固性荨麻疹

荨麻疹為臨床常見病,中西藥療效均可。但對反複發作者,往往百藥罔效。筆者以本方預防複發,頗獲良效。

3.2.1臨床資料 本組16例,男9例,女7例;年齡13〜62歲,平均37歲。病程最長2年,最短10個月。

3.2.2治法:本組服藥1〜2療程。

3.2.3結果

治愈(觀察1年以上未複發者)9例,顯效(偶然發作但次數減少,程度減輕,經辨證論治,證候平穩後續服本方。停藥後1年未複發者)7例,無效(服藥期間症未減輕或停藥1年内複發者)。

3.2.4驗案舉例

陳XX,女,31歲,1989年1月7日初診。反複荨麻疹發作,搔癢難忍,2年來每月必發,尤以冬春季為甚,用中西藥及針灸治療,症雖解而複發頻繁。昨夜複發作,全身散在性風疹塊,搔癢之苦不可言狀,惡風寒;舌淡紅、苔白滑,脈浮緊。予桂麻各半湯加蟬蛻、僵蠶、當歸。服2劑恙平。

囑備薯蓣丸加蟬蛻、僵蠶,服1療程,治愈。随訪4年未複發。

3.3肺結核

肺結核自鍊黴素等藥相繼問世以來,療效優著。中醫藥對該病治療已退至輔助地位,單純中藥治療較少采用。但抗痨西藥有損害肝功能及耐藥性強等弊端,對肝腫大,肝功能損害嚴重者,或多年纏綿而體質虛羸的患者,治療有不盡人意之處。筆者選用薯蓣丸加味單方治療中醫辨證為氣血虧虛,脾胃虛弱的上述患者,亦具效果。

3.3.1臨床資料

本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齡42〜67歲,平均54歲。病程最長23年,最短3年,10年以上者13例。

3.3.2治法

本組服藥2〜4療程。

3.3.3結果

治愈(服藥後症狀消失,肺部X線攝片空洞消失,結核病竈鈣化,血常規,血沉正常者)4例,顯效(症狀消失,各種檢查明顯好轉者)16例,無效(症狀未能改善或加劇,預後不良者)2例。總有效率81%。

3.3.4驗案舉例

黃XX,男,54歲,1989年6月23日初診。患肺結核16年,斷續服抗痨西藥,病時重時輕。2個月前症見咳嗽加劇,咯痰帶血,眼白黃染,尿黃,厭食而住縣X醫院傳染科治療。

診斷:肺結核空洞出血;急性黃疽型肝炎。經住院中西結合治療血止,黃疸消退,納食稍增。因家貧未能住院續治,于7天前自動出院。

刻下症見:咳嗽聲怯,痰白量多,納谷不香,便溏溲濁,面唇不華,形體骨立。舌淡晦邊齒印,苔白,脈細澀如絲。肝右肋下3cm,質偏實。X線胸片示:空洞型肺結核。

予薯蓣丸加百部、黃芩、鼈甲、丹參方,囑常服,并停用抗痨西藥。患者于1991年8月7日複診,自訴服此方後,日見康複。因自按方配制,共服3療程,今臨床症狀消失,安谷長肌,勞作如昔,今來要求複檢,B超示:肝右肋下1cm,肝、膽、脾未見異常征。X線胸片示:空洞消失,原結核病竈鈣化。肝功、血沉檢査正常。囑原方續服半年,以資鞏固。

4.體會

4.1本方以淮山藥為君,取其性味甘平,“不寒、不熱、不燥、不滑”(何任《金匮要略通俗講話》),有“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神農本草經》)之功。伍以參、苓、術、草、豆、曲、姜益氣健脾;歸、芍、地、芎、麥、膠、棗滋營養血;柴胡、防風、桂枝調和營衛,疏暢氣機;杏仁、桔梗、白蔹調肺開郁。

綜觀全方含有桂枝湯、炙甘草湯(去麻仁)、八珍湯,故本方功用應為:培土健運,調和營衛,補氣益血,滋陰和陽,緩中填精。具有提高整個機體抗病免疫能力的作用,誠為治療慢性虛弱病證,衛氣不固,易感風邪的良方。

甘草生用則清熱解毒,炙用則補中益氣。細嚼方義,本方之甘草當以炙用始為合拍。《金匮要略》不載,恐為脫簡。筆者臨床概用炙甘草。

原方豆黃卷藥源常缺,以扁豆代之,臨床觀察不影響療效。

4.2仲景對本方治療範圍的論述僅“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九字,高度概括,言簡意赅。筆者從“虛勞”一詞領悟本方證治的主要病機:以“風氣”一詞領悟本方證治的針對性;從“諸”“百”二字領悟本方應用範圍的廣泛,并根據“以藥測證”的方法,結合分析本方藥物作用,從而拓寬了本方臨床應用的思路。

本方以小劑量桂、柴、防、杏、桔、蔹之屬,輔佐大量滋補藥,意在調和營衛,疏暢氣機,補而不滞,增強本方靈性。如用之祛邪,則不足恃,且有留邪之虞。曆代醫家多以本方扶正祛邪,治療虛證挾風邪。但從組方角度來看,以此方治療慢性虛證易感風邪者則合拍。如有外邪,當先解外為宜。筆者認為原條文應如此理解:“虛勞諸不足,(易感)風氣百疾,薯蓣丸主之”。

《難經》曰:“治損之法奈何?然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适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

觀薯蓣丸組方功用,面面周到,尤以培土以生萬物,補氣以固衛表,預防風邪外襲之功為著。“上損下損,至此可以撐持”(陳修園《金匮方歌括》),根據“異病同治”之原則,可以适應五髒虛損等多種疾病。筆者以此方為基礎,臨床随證加味,增強針對性,變通古方,擴大了臨床應用而獲得效果。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