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介哥。
最近,五旬大叔梁成和好友賀湘閩浪迹天涯的故事,在全網瘋傳。
這個故事,也感動了全網。很久沒有哪個故事能這麼觸動心弦,希望你能慢慢品味。
他們從湖南啟程,邊走邊停,漫無目的地流浪。
累了就彈彈吉他解悶,餓了就在路邊做飯,等吃飽喝足再重新啟程。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以為這是兩位中年男人,逃離生活的浪漫主義吧。
但其實不是。
相反,這是梁成告别生命、擁抱死亡的最後旅程。
9月份的時候,梁成被确診舌癌晚期。
醫生的建議是手術切除舌頭,治愈的成功率有50%。
其實五成的成功率不低了,治療就有生的希望,不治療就絕無生路,這是非常淺顯的邏輯。
但梁成卻選擇放棄治療,他說最後的日子裡,想活得有尊嚴點。
從醫院出來後,他連家都沒回,直接找到賀湘閩說:我想出去走走。
賀湘閩并沒有勸阻,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梁成不用解釋,賀湘閩都懂,這可能就是兄弟間的默契吧。
梁成和賀湘閩,可以說是靈魂之交。
他們是初中同學,但認識的前40年裡并沒有交集。
直到8年前,梁成偶然路過賀湘閩的家,兩人閑聊起來覺得特别投緣。
他們有很多共同愛好。
比如梁成曾經玩過樂隊,吉他和貝斯彈得很好,而賀湘閩也特别喜歡音樂。
再比如,他們都喜歡騎摩托車旅行。
他們幾乎有空就會騎着摩托車出遊,有時是從湖南到廣東、福建和江西,四千多公裡的路程,他們都樂此不疲。
梁成和賀湘閩的日常相處,也從來沒有客套。
梁成有十多年糖尿病史,長期需要打胰島素,賀湘閩就經常給他熬湯,做些不含糖的美食給他。
賀湘閩家門的鑰匙,特地給了梁成一把,方便他随時來家裡。
後來賀湘閩鬧離婚,他把房子和錢都全部留給妻子和孩子,自己隻帶走幾件衣服,然後來到梁成家裡借住,一住就住了一兩年。
如果不出意外,兩個離異的中年男人,也許就這樣安穩地相扶到老了。
但命運總喜歡跟他們開玩笑。
聽到好友身患絕症的消息,賀湘閩肯定是悲痛欲絕的,但他能做的,也隻有陪梁成完成最後的心願了。
賀湘閩沒有多少積蓄,但還是借錢買了輛二手的五菱宏光,改造成房車的樣子。
大家應該都能想象,帶着癌症晚期的老友長途旅行,背後要操心的事有多少。
但賀湘閩還是毅然決然地抛下工作,哪怕借錢也要陪老友走完這程,這份仗義誰看了能不感動呢?
大家都說,朋友同富貴容易,共患難很難。
但賀湘閩和梁成的友情,卻到了能托付生死的境界,無數人都為之動容。
出發前,梁成把遺書和最後的生命都交給了賀湘閩。
誰也不知道梁成哪天就會突然離開,但隻要有賀湘閩在,有吉他、有夕陽、有海風,死亡也多了份浪漫主義色彩的溫馨。
對梁成來說,在生命的盡頭,有老友願意抛下生活和工作,甚至借錢陪他完成最後的心願,這就是最大的安慰。
在這段旅程裡,梁成在告别世界,而賀湘閩在告别摯友。
這段随時都可能終止的旅程,第一站是海邊。
他們本想着騎摩托車到西藏的,但梁成的身體越來越虛弱,已經沒辦法騎車了。
賀湘閩隻好開着五菱宏光,載着梁成出發。這樣的話,梁成累了還能在後座躺着休息。
他們沒有規劃、也不做旅遊攻略,隻是随心所欲地走,途徑哪裡都是不确定的。
前段時間台風天,他們剛好滞留在海邊,就借住在當地朋友的酒店裡。
室外狂風暴雨,他們就在室内喝茶彈琴,唱着平日最愛的歌。
等風停雨歇的時候,他們就會來到海邊,清晨看日出,傍晚看日落。
更多時候,他們隻是靜靜坐着發呆,看着漁民在海面忙碌,感受海風拂面。
誰也不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
等到夜裡,他們便從屋裡拿出吉他,伴着海浪聲彈奏演唱。
梁成偶爾也會愧疚,怕出事後會連累好友擔責。
但賀湘閩從來都沒覺得梁成是負擔,反而全程都非常細心地照料。
梁成很虛弱,身體很容易疲乏,活動不了多久就得休息。
而且他的舌頭有腫瘤,說話說不清楚,連進食也變得困難。
賀湘閩就特地買來當地新鮮少刺的魚肉,炖得很爛給他熬粥喝。
在海邊呆了幾天後,他們重新啟程,朝着雲南的方向出發。
賀湘閩想帶梁成去小縣城,泡泡那裡的溫泉。
他們路上走走停停,累了就在路邊搭起帳篷休息,餓了就拿出鍋碗就地做飯。
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下彈唱,成了他們旅程中最溫馨的記憶。
賀湘閩突發奇想,就把他們的旅行日常發到短視頻平台,沒想到意外收獲了大量的關注,很多網友專程開車跑來探望。
評論區裡,幾乎都是備受感動的網友:
得友如此,人生幾何?
生死之交,始于少年時。
朋友不在多,三五知己足矣。
祝你們旅途順利,多走幾個地方。
看到這些祝福,賀湘閩有時也會悄悄掉眼淚。
後來,甚至還有熱心網友自發給他們募款,但賀湘閩知道後,果斷向媒體公開拒絕一切社會捐贈。
賀湘閩不想陌生的善意打擾到梁成,隻想平靜地陪他走完這段路程。
哪怕他出發前,隻帶了3000塊錢,這已經是他全部的積蓄。
旅行的兩周時間裡,梁成精神狀态在慢慢變好,連體重也長了幾斤。
梁成出行沒有帶任何治療癌症的藥物,他擔心會有副作用。
真的就像賀湘閩說的那樣:
梁成已經把最後這段生命放心地交給他了。
我很難想象,到底是怎樣超越生死的友情,才能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還能如此安心地把自己的全部交付給對方。
他們可能不會說煽情的話,但最無私的情誼全部都藏在了日常的細節裡。
還記得出發前,他跟梁成說的那句話:
“如果你在路上去世,我會送你回家。”
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梁成,至少還有賀湘閩懂他,願意無條件陪着他。
梁成和賀湘閩的故事,讓我聯想到電影《遺願清單》裡的老卡特和愛德華。
在病房裡,住着兩位病人。
卡特是家境普通的黑人,而愛德華是财富可觀的白人,他們都在晚年患上了癌症。
某天,卡特扔在垃圾桶裡的願望清單,無意間被愛德華看到了。
他被卡特的冒險精神震撼到的同時,也激起了他内心相似的願望和幻想。
他們都不願意在最後的日子裡,待在狹小的病房裡,整日和插管為伍,最後毫無尊嚴地死去。
于是兩人不謀而合,相約着開啟了尋夢之旅。
他們去跳傘、看埃及金字塔、蹦極、玩賽車,把病痛全部都抛諸腦後。
他們的願望清單裡,還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比如大笑到流出眼淚、友善地幫助陌生人、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他們也知道,這段旅程的終點就是死亡。
最後,奇迹并沒有發生,他們被埋葬在了雪山上。
但對他們而言,走完這趟旅程,人生已經沒有遺憾了。
就像電影裡那句台詞說的: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衆說紛纭。
我能肯定的是,愛德華的最後時光,比大部分人畢生的光陰還要充實。
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在我們的文化裡,死亡從來都是不吉利的禁忌詞,也是大家避而不談的話題。
但在這世界上,沒有人能逃脫生老病死的過程。
面對疾病和死亡,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跟世界謝幕。
有人頑強跟病魔鬥争,有人豁達地接受,最後平靜地等待生命的終結。
也有人像梁成那樣,在最後的日子裡,選擇有尊嚴、有質量地活着。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又應該如何面對死亡和疾病?
海德格爾給我們的答案是:向死而生。
他在著作《存在與時間》裡提到:
人隻有在面對死亡時,才能真正領悟生命的真谛。
所謂的向死而生,并不是讓你悲觀地放縱自我,或者是碌碌無為地混吃等死。
而是坦然接受死亡是必然的結果後,用生命倒計時的方式,倒逼自己精神的成長,把人生的每一天都活得有質量。
還記得物理學家霍金嗎?
他在21歲的時候,就被确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當時醫生的診斷,他可能隻剩下2年的時間了。
當時霍金的想法是,隻有兩年時間,必須做點有意義的事。
他的肉體雖被禁锢在輪椅上,但精神卻帶領着人類探索着宇宙的奧秘。
他在宇宙論和黑洞領域的研究,以及著作《時間簡史》,都讓他當之無愧地成為繼牛頓和愛因斯坦後,世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
他全身隻有手指能動彈,卻去過南極洲,還三次登上了長城。
霍金頂着隻有兩年時間的診斷,最後活到了76歲。
相比霍金,梁成可能是再普通不過的平常人。
但面對疾病和生死,他們的豁達和樂觀卻是出奇地相似。
誰也說不好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但在生命最後的旅程裡,他們都努力活出價值,活出了尊嚴,這就已經足夠了。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離别,既然我們無法改變結果,那不妨把過程活得更精彩。
活在當下,珍惜眼前,就是最好的生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