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寫作入門的3把鑰匙:結構、風格、可讀性!

美國作家卡波特認為:跟繪畫或者音樂一樣,寫作也有其光影、透視的法則。也就是說,寫作并不是一件泛泛而談的事情,它也有其自身内在的規結構和規律。

在如今的社會中,我們逐漸發現寫作這項技能,對于我們來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當中都變得越來越重要。當然,在這裡我們更多的是指具有說明性質文章的寫作,并非小說這類虛構性文章的創作。

寫作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加有條理的邏輯性思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節省自己與他人的時間成本。但是我們很多人卻對于寫作這件事無能為力,甚至找不到頭緒。

李敖說:妓女不需要靠性欲來接客,作家不應該靠靈感來寫作。雖然寫作沒有捷徑可走,但卻仍有方法可尋。對于寫作,我們都應該找到一把得門而入的鑰匙,而不是一味地迷信靈感。

本文從文章寫作的“結構”、“風格”、“可讀性”三個方面,給出幾條寫作原則,或從中收獲什麼寫作技巧呢?

結構

如果把一篇文章看作一套房子,詞彙是磚頭,語法是鋼筋,那麼邏輯就是整體的框架。一篇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的文章,一定其嚴謹缜密的邏輯結構。

關于優化文章的邏輯結構的5個建議:

1)、遵從“自上而下”的寫作順序

2)、拆分文章的觀點與内容

3)、巧妙地使用轉折詞語

4)、合理安排觀點的出場順序

5)、整合主題相似的事物

首先我們要明确一點,說明性的文章不是懸疑類的小說,你不需要在開頭設置懸念,更不要和讀者玩“我有一個秘密”的遊戲。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讀者疲勞,産生厭煩情緒,繼而放棄閱讀。所以,最好的做法是開門見山,在文章開頭就告訴讀者你想要說什麼。我們應該做的,是引導讀者閱讀下去,而不是逼着他閱讀。

作為文章的作者,在寫之前你應該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些什麼内容。所以,将這些内容進行合理拆分,将主題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叙述,然後想好它們要以什麼樣的順序出現。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使用一些轉折詞,比如:“首先;最後;但是……”進行連接與過渡。它們除了可以提示作者自己的寫作方向外,還可以起到提醒讀者注意自己閱讀速度的作用。

做好這些,一篇文章的結構,我們也就構架清楚了。

風格

詞彙與段落:精簡準确、拆分長句

木心先生說:“我十二萬分地愛你,就不如,我愛你”,這就體現了文章字句精簡的重要性。精煉簡潔的文字可以傳達出不容小觑的力量,讓讀者直接感受到作者心中的真誠。

普利策獎的創辦人約瑟夫·普利策曾說:簡短的展示以便他們閱讀,清楚地展示以便他們欣賞,如畫般地展示以便他們記憶,最重要的是,準确地展示以便他們被光明指引。

不能夠準确地展示,正是我們很多寫作初學者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所以,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在寫作的過程中,使用準确的詞語進行準确的叙述,而不是泛泛而談。因為模糊詞的大量出現,是會弱化文章主題的。

有些人寫作的時候,喜歡寫一些很是艱澀的文字以及十分“漫長”的句子,以為這樣會顯得作者很有水平。但其實,短句才是真正蘊含着更多能量的一方。寫作時注意拆分自己的長句,将其簡化變短而不失去原有的意味,對于作者來說也是一項挑戰,但卻十分值得。

例證:準确具體、個性化

好作品與普通作品最大的區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準确具體的例證。

準确具體而又個性化的例證,可以讓讀者一下子獲得對你所說事物的感性認知,并且很容易給人留下印象。就像你在寫簡曆時說自己善于處理與他人之間矛盾,直接這麼寫就不如簡短地舉個例子加以證明,這樣更容易在面試官的腦中留下印象。

氛圍:積極、非正式化

文章的氛圍其實就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所使用的語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積極的和消極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就我們大多數的文章寫作而言,積極的非正式的寫作是比較被提倡的。使用積極的詞語可以讓讀者有一個更為愉快的閱讀體驗,傳達出正能量;非正式的語氣可以拉近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讓讀者想要讀下去。

可讀性

一篇文章,除了内容以外,文章的排版也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在我們進行碎片化閱讀的時候,對于文章排版的要求就更高了。假如在你坐在地鐵上,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可點進去一看,卻發現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字與字之間沒有一點縫隙,你會怎麼做?很大概率上,你會直接退出,因為這實在太考驗讀者的閱讀耐心了。

所以,想要增加文章的可讀性,我們還需要注意排版的問題。設置合适的字間距、頁邊距、段間距等,給文字周圍增加更多的空間。并且,在該加粗的地方加粗,在并列的地方前使用項目符号……将文章的重點部分進行突出,以方便讀者閱讀下去。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準确精煉的标題和提要,引導讀者進行閱讀。

而且在寫文章的時候,其實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倚馬可待、文不加點。修改,是幾乎所有人都需要經曆的一個環節,不管你寫得好與不好,都需要經曆将砂礫打磨成“珍珠”的一個過程。而你的文章也會在經過一遍一遍的修改與潤色之後,大大增加它的可讀性。

寫作不是一件特别簡單的事情,可也不太難。想要成為舉世聞名的大作家,你需要更多艱辛的努力與體悟。但想要得門而入,在日常寫作這件事上學會一定的技巧與方法。讓日常寫作變得更加簡單高效有邏輯,從而真正方便我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

【看名家,讀例文】

豆角鼓

畢淑敏

  有一個在幼兒園就熟識的朋友,男生。那時,我們同在一張小飯桌上吃飯。上勞動課的時候,阿姨發給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鈴鼓,裡頭裝滿了豆角。當我擇不完豆角筋的時候,他會來幫我。我們就把新疆鈴鼓稱為“豆角鼓”。

  以後幾十年,我們隻有很少的來往,但彼此都知道對方在城市的某一個角落裡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來電話,說他得了喉癌,手術後在家靜養,如果我有時間的話,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說:“通話時,請您盡量多說,他會非常入神地聽。但是,他不會回答你,因為他無法說話。”

  第二天,我給他打了電話。當我說出他的名字後,回答是長久的沉默。我習慣地等待着回答,猛然意識到,我是不可能得到回音的。我便自顧自地說下去,确知他就在電線的那一端,靜靜地聆聽着。自言自語久了,沒有反響也沒有回饋,甚至連喘息的聲音也沒有,感覺很是怪異。

  那天晚上,他的妻子來電話說,他很高興,很感謝,希望我以後常常給他打電話。我答應了,但拖延了很長的時間。也許是因為那天獨自說話沒有回聲的感受太特别了。後來,我終于再次撥通了他家的電話。當我說完“你是XX嗎?我是你幼兒園的同桌啊……”我停頓了一下,并不是等待他的回答,隻是喘了一口氣,預備兀自說下去。就在這個短暫的間歇裡,我聽到了細碎的嘩啦啦聲……這是什麼響動?啊,是豆角鼓被人用力搖動的聲音!

  那一瞬,我熱淚盈眶。人間的溫情跨越無數歲月和命運的陰霾,将記憶烘烤得蓬松而馨香。

  那一天,每當我說完一段話的時候,就有嘩啦啦的聲音響起,一如當年我們共同把擇好的豆角倒進菜筐。當我說再見的時候,回答我的是響亮而長久的豆角鼓聲。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