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風險控制的“真谛” 到底是什麼?


交易中,最重要的環節是什麼?

有人會說,分析策略。

也有人會說,良好心态。

還有人會認為,交易系統是最重要的。

而我的看法是:風控

風控策略是一切的基石,止損方案向上決定了交易風格、頻率和盈虧比。

01

止損的意義是一個驗證走勢預期的“安全墊”

大多數所理解的止損隻是單純為了限制虧損金額,但在我眼裡并不是這樣。

止損策略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匹配“走勢結構”具有技術性。

什麼是具有技術性?即市場走勢中,通過技術分析确定的帶有“阻力”和“抵抗”效應的價格點位。

一方面,止損位的設置,要盡量保證在支撐/阻力後方,這樣當你被止損的時候,支阻的破位本身代表了對于市場走勢的“驗證”

舉個例子,你希望它反彈觸碰阻力後再次開啟下跌,這是一種交易預期(上圖),所以你進場(逢高做空)了,把止損擺到後方,期望阻力産生壓制作用,觸發再次暴跌。

結果,行情沒按你想的走(上圖),反而上破了阻力出現和預期相反的走勢。

所以,止損的有效性在于你設置的XX點位嗎?并不是!

它的有效性,建立在市場結構和交易預期之上:

A,價格受阻力壓制下限,大概率空頭延續下跌。

B、價格反破阻力打破壓制,大概率可能接着反彈。

所以,止損的技術性,在于尋找市場當前的“結構節點” 來作為走勢的驗證。

向上看是明确的風險成本,向下看呢?

會看到潛在的盈利目标位置,以此來确定我們這一筆單子是合乎理性,有利可圖的,是分析後對于市場未來“大概率”事件的下注。

而這一切的邏輯前提,并不是建立在你如何分析未來市場,而是建立在你如何确定止損的“技術有效性”上。

它作為阻力存在,其本身的“抵抗效應” 不光決定你會不會被走勢掃損,更加決定了能不能再次壓制走勢下跌。

所以我們為了滿足篩選“有效止損位”的需求,去理解和明确自己的交易邏輯,然後再去向上總結自己的策略和系統。

所謂: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也所謂: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矣

這兩句,一個出自于諸葛亮所著的《便宜十六策》 另一個則出自于《孫子兵法》

背後折射出的思想是值得為深思的,市場如戰場,成本和利潤在這裡也是一個重要的相對概念。

前者決定了後者,成本足夠“低” 才能凸顯出更高的利潤率。

後者也在影響前者,預期的利潤足夠龐大,反襯稀釋了成本,顯得風險微不足道。

但有許多交易者,不能體會到止損的精髓,他們不是依托“止損”和“結構” 的技術性來識别機會。

而是先把單子幹進去,在扭頭考慮自己止損放哪合适。

有的人做交易,價格已經偏離損位太遠,點位優勢已經沒了,他自己還要一廂情願的去做單,把止損設置在八百米開外,結果損的吐血。

事後,不去考慮自己進場時機把握的有毛病,反而認為是自己把止損設大了,下一筆應該設小點提前止損。

最後,他下一筆進場後如願挂了個小損,結果一個小回抽就把單子打掉了,掃完繼續下跌,還是吐血,寬寬窄窄随意設,頻率增加不少,幾筆損下去交易信心崩潰了。

這個案例,我在諸多文章中有過說明,也就是交易“邏輯鍊” 的重要性,把自己判斷流程,從散亂的整合成為一個線性的整體,逐步傳遞。

我們先明确市場結構,才能确定适合安放損位的“節點”,再分析價格走勢的波動傾向,繼而去謀劃潛在的風險成本和利潤空間,考慮要不要做單。

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并不是你進場之後決定損位設置, 而是損位決定了你将要如何進場。

止損作為衡量點位優劣的“參照系” ,告訴你将要面臨的虧損風險以及勝率大小。

從下至上的邏輯推理,進場執行也不過是一次對于機會的嘗試而已,發乎于心,現乎于行。

02

止損的意義也是限制崩潰風險的“安全鎖”

很多朋友做交易隻會想到盈利的可能性,賺到錢了怎麼花,卻很少想到失敗會在什麼時候來臨,以及它會以什麼面目出現。

這張圖說明了什麼呢?相對于盈利來說,我們要更加注重風險控制,以及限制虧損的規模。

在10—20%的虧損時,我們承擔的隻是資金上的小幅損失,不用對倉位做額外的調整,因為這是暫時的不利,在合适的盈虧比下,隻需要幾筆止盈就能快速的追平虧損。

到了30—50%時,這是及其危險的階段,因為對于交易信心的打擊是緻命的,回本所需的盈利比在急速擴大。

要麼是系統失效,你所依賴的策略并不能讓你在市場中獲利。

要麼是紀律崩壞,倉位管理失調或者過度交易,連續扛單砍倉。

到了這個階段,需要做的是放棄回本的幻想,接受虧損的現實,然後去根據資金比例去調整倉位,重新找到内心的平衡,我們還有卷土重來的資本。

50—90%階段,這就不用說了,回本遙不可及,一個交易者身心全面崩潰,滑入深淵的階段。

現實世界沒有那麼多絕地反擊的事,信念缺失且扛着巨大的回本壓力,大多數是船直接沉了,斧直接破了。

所以,一些私募托管會把止損清盤線設置在70/80%左右,因為在這個界限以内是小額虧損,風險沒有顯著增加,一旦超越了這個界限,越往後崩潰的風險就越大。

因此,風險管理的真谛是什麼呢? 答案是保住你的20%,守住最後的資金底線,嚴格防止過大風險的沖擊,防範全盤崩潰。

比如我們限定,單日的虧損上限不得超過總資金的2%,确定了市場結構、技術損位之後,再去根據它推定你的倉位選擇和進場範圍。

甚至可以說,我們把交易想象成一個“續命” 遊戲,沒有通關條件,目标是在市場中生存下去。

20%的2%,意味着你在這個遊戲中擁有十條命,這是你的容錯上限,一旦越過禍福難料。

同時你也可以運用你的技術和水平,不斷的賺錢來增加你的生存資本,守住20%的同時去拓展你的容錯上限。

所以有很多朋友都問過我一個問題,他們說:老大,為什麼你完全不害怕止損?

其實答案很簡單:趨勢交易,本身就是用小額試錯成本來押注市場的小概率極端收益。

到我一次持倉盈利的錢夠損十次,二十次的時候,我為什麼要害怕止損,為什麼要視它為壓力負擔?

其實生活中很多事都是如此,那個你最不願意看到的結論,往往會是問題的終極解答。

03

總而言之

這篇文章我所講的幾個重點,諸位需要留意下。

一、 總體資金,需要設立兩個風控階段

虧損10%無條件停手,首先去确認是否是市場環境導緻你的系統進入失效期,然後再去脫離盤面,去靜心反思,修複心态。

虧損20%後,重新根據現有資金調整下單倉位,防止倉位同比例增大導緻越虧越多,嚴防崩潰風險出現。

二、單次,單日虧損上限,需要明确遵守

有效損位的确定是技術面需要解決的事,而進場範圍和倉位則是需要通過紀律解決的問題。

2%,不單純代表了你的容錯上限,也代表了你通過輕倉這種方式,分散市場風險對曲線的沖擊。

三、先通過技術确定“有效損位”,再去明确進場範圍,最後謀劃風險、利潤。

例子上面也講了,很多人先幹單子再想止損,總是上車再補票,在順利的市況下無所謂,但不順的時候上了黑車,他不挨宰誰挨宰?

四、最好有一個連損停手的紀律條例

連損2筆,當日停手休息,虧損達 5%停手休息。

因為,交易者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我們在理性狀态下永遠想象不到心态失穩時,情緒化的自己對待交易會有多瘋狂(我不會告訴你在12年時,我曾經一個晚上做了十幾單,小虧搞到瀕臨爆倉)

實際上,大家沒事回測複盤一下,就能發現:如果加入隔日/2日停手原則,能夠避免很多“連虧”、“回撤”的情況出現。

所以我據此理解,明白了為系統設定停用原則,還有自律性的停手原則,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最後還是那句話,交易者的本職是解讀風險,利潤是生存在市場中的附屬獎勵,維護資金的安全比你去琢磨怎麼暴賺更加重要。

如有幫助,點個贊和在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