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百日學中醫診斷》3.1.2. 八鋼【表證和裡證】

《百日學中醫診斷》3.1.2. 八鋼【表證和裡證】

《百日學中醫診斷》3.1.2. 八鋼【表證和裡證】

《百日學中醫診斷》3.1.2. 八鋼【表證和裡證】

◆ 表證與裡證

表裡辨證在于辨别病位的深淺,适用于外感熱病。外感熱病有病邪由表入裡、由淺入深的演變過程,病邪所侵犯的部位不同,治療法則迥異,這就要運用表裡辨證。而内傷雜病,非感受外邪所緻者,沒有表證,于是表裡辨證就失去了意義。因此,首先要明确表裡辨證的運用範圍。

表和裡的部位是這樣劃分的,軀殼、經絡為表,髒腑為裡。再要分的話,三陽經及所屬六腑屬表,三陰經及所屬五髒屬裡。不過,通常表裡辨證講的表主要指軀殼(包括皮毛、膚腠),經絡,裡則指髒鼈。

一般講,病在表則病淺而輕,病入裡則病深而重,表邪入裡則病進,裡邪出表則病退。

【表證】 表證指外邪經過皮毛、口鼻侵入機體,停留于肌表所産生的證候。表證的特點是起病急、病程短。

臨床表現∶發熱惡寒(或惡風),頭身痛,舌苔薄白,脈浮。兼見鼻塞流涕、咽喉癢痛、咳嫩等症狀。

通常,新發病,發熱與惡寒或惡風并見,即可診斷為表證。邪氣客于肌表,膜理開合紊亂,,熱不出,失去溫分肉故寒,熱郁于内則熱,或惡寒發熱并見。惡寒即怕冷,輕的稱惡風、怕風。若逢體弱年邁,可僅見惡寒,不見發熱,此時,如兼見頭身痛、鼻塞流涕、噴嚏等一二症狀,仍可診斷為表證,而苔薄、脈浮卻非主要依據。因為苔薄表示無裡證,脈浮也有類似的含義。如果平素已患有内 傷雜病,複感外邪,呈一夾雜的病證,此時。表證雖存,而脈搏不一定浮,苔不一定薄。所以表證最基本的特征是惡寒(或惡風),發病急和病程 短,并可結合發熱、鼻塞、流涕、咽喉癢痛、噴噻、咳嗽等一二症。

【裡證】 裡證是外邪深入于裡(髒腑、氣血、骨髓)的一類證候。有人把非外邪引起的内傷雜病也視作裡證,未覺不可。因為内傷雜病病起于五髒腑,邪在内、在裡,治療上同外邪入裡的裡證一樣,不用汗法(表證用汗法),所以歸為裡證也是有依據的。這樣一來,裡證的成因可以歸納為三類;外邪不解。内傳入裡;外邪直接侵犯髒腑;情志内傷、飲食勞倦等因素直接損傷髒腑( 内傷雜病)。

臨床表現∶疾病發生失去表證的特點而出現 了非表證的症狀、體征。由于裡證的病因複雜,病位廣泛,産生出不同的症狀。其臨床表現不是若幹症狀可以概括的。而傳統講的外邪化熱入裡的症狀主要有壯熱。煩躁神昏。口渴,腹痛,便秘或腹瀉嘔吐,小便短赤,舌苔黃或白厚膩,脈沉。外邪入裡的裡證。追問病史,大多有表證的過程,這--點至關重要。

以上症狀,壯熱、口渴、小便短赤、苔黃系熱證;煩躁神昏是邪擾心神;腹痛、便秘或腹瀉嘔吐是邪幹脾胃;苔厚、脈沉表明病深入裡。

此外,還有以下幾種情況∶

半表半裡證;指邪在表裡之間。證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叫,默默不欲飲食,口苦,咽幹,目眩,脈弦。詳見《傷寒雜病論》少陽病證。

表裡同病;表證和裡證同時出現。多因表證未罷卻已入裡,或外感内傷先後緻病以緻夾雜同病。表邪入裡;指表證未解,内傳入裡,表明病情有了發展。

裡邪出表;指某些 裡證,病邪從裡透達于外,稱順證。如先病内熱煩躁,咳逆胸問,繼而汗出或見痧、疹點伴随着發熱減退。

這裡簡單介紹了八綱,并對表裡兩綱辨證作了介紹。接下來,我們看兩個病證,辨别表裡∶

昨日驟冷,外出受寒,今日頭痛,惡寒,鼻塞流清涕,項背及四肢酸痛,測體溫 39.5℃,脈稍數,舌苔薄白。

該證屬什麼證?再看一例∶

上周末感冒,自服感冒藥若幹,未見緩解。今診,發熱,口渴,面赤,舌紅,苔稍黃而少津,脈數。

該證屬何證?理由是什麼?

前-一證應辨作表證,特點是惡寒與發熱并存,往往有惡寒史,病程短。此時,不論有沒有宿痰、兼症,表證一般可以确認。辨表證與體溫高低關系不是很大,例如,前一例病人,體溫達 39.5℃,辨證拟屬表證。

後一證應辨作裡證。特點是有感受外邪的病史,而發展至今,惡寒與發熱并見的特征消失,說明表證已入裡。由于面赤、舌紅、苔黃,可辨為裡熱證。

你的辨證與此結論一緻否?

【每日練習】

1.什麼是表、表證、裡證?

2.表證、裡證的鑒别要點、是什麼?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