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談了“做到道政合一,才是最好的領導”這個專題,我們知道,再好的理念,不落地就是空談,落地就需要人手去實施,因此,培養出三五個百分之百可以信任的人,是一個老闆最大的成就!老實講,現在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我們第五度生逢盛世。我們是得其時,如果得其人,那就不得了了。得其時不得其人,那我們要好好想辦法。
我們應該承認,《帝王學》中,重視人才,任人為賢,攻心治人等智謀,都給我們提供了一筆可供學習、借鑒的寶貴财富。想成大事,得學會識人用人,人才就是财富。
嚴格說起來,領導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識人、用人,也就是知人善任而已。如果真的很有把握,不但知人而且能夠善任,我們建議領導者其他的事情其實都不必做。這不是不勞而獲,而是坐享其成。
識人之道
識人首先要從個人的形象識别着手,所以觀人術就成為領導者的必修課。不識人最可悲,這是領導者不可忽視的警語。最要緊的是人不可貌相,不應該僅憑第一印象就論斷人,以免看錯了,痛失良才。領導者識人,至少要把握三大原則。
第一、從外見内
觀人不是泛泛地看,而是深入地體會、觀察。識人要從一個人外在的表現看出他的内在實質,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外在表現包括精神、筋骨、氣色、儀容、言行等,以此來了解一個人所具有的内在性情。人情的變化,相當繁雜,幾乎人人各不相同,必須進一步分析利弊,以供知人善任之用。
第二、由顯見微
處世的原則,在由微見著。識人的要領,剛好相反,應該由顯見微。有些人東張西望,有些人則氣定神閑。前者常常拿不定主意,後者可能是臨危不亂的高人。一個人的氣質,很容易從他的容貌和姿态上看出來。但是如何從這些明顯的特征看出來細微的性格,這就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學識。領導者識人,看到一個人的大體形态之後,還要深入了解,從細微的動作上,研判這個人的修為和言行,便不至于看錯人。
第三、識同辨異
人看來看去,似乎隻有那麼幾種類型。然而再細加分析,同一類型的人,又有不同的性情。從同中發現差異,殊為必要。比如王莽和諸葛亮,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結果王莽篡位,而諸葛亮鞠躬盡瘁。領導者若是不能識同辨異,把王莽看成諸葛亮,豈不是自尋倒黴?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那也是經過大量的信息收集,方方面面的了解,才決定請他下山的。我們看,劉備第二次去拜訪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不在,童子以為在家,就請他們進去了。進去以後,劉備才發現在家的并不是孔明,而是他的三弟諸葛均。可是劉備并沒有表現出很洩氣的樣子,反而想趁機了解一下孔明。他在卧室、書房這些地方看到很多孔明表白自己心迹的東西,比如牆上挂的“淡泊以明志,甯靜以緻遠”的題字。雖然劉備沒有這種心境,但并不妨礙他欣賞這樣的境界。通過孔明所看的書來大體了解孔明的為人,是個不錯的方式。
我們要了解一個人,最要緊的是看他看什麼書、交什麼朋友、說些什麼話。可劉備畢竟還沒有親自跟孔明談過,所以這三個指标,他隻得到兩個。劉備從這僅有的兩個指标中感覺到孔明一家人都很親切豁達,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對孔明的良好印象。後來把諸葛亮請下山,經過一次一次的考驗,一步步的重用,到最後,白帝城托孤,将大權交給諸葛亮。種種事實證明,不能不說,劉備在識人用人方面是相當高明的。
其實,自古迄今,識人的原則大緻相同。唯有細心、用心,才能真正識人知心。
用人之道
領導者的難題很多,需要人來協助解決;領導者的策略很好,也需要人來努力執行。可見經營實業,根本離不開人。而領導者最大的責任和困難,則在于如何有效地用人,即善任。知人已經非常不容易,善任更難。賢明的領導者,隻要具備知才、覓才、聘才、任才、留才、育才、用才和盡才的本領,才稱得上真正會用人。
第一、用人的最高标準在于平淡
劉邵在《人物志》中探讨人的質量,認為“中和”最為珍貴。他認為“中和”的特質,就在于“平淡無味”。平淡的人,并不是不聰明,而是在聰明之外,加上“勁氣内斂”,所以顯得大智若愚。平淡就是中庸而不偏執,他們不但随遇而安,而且能夠圓滿而命中目标。平淡的人,會盡力實踐平常的德行。平日說話時會力求謹慎,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會力求改善。說話時會顧到能完成的事,做事也會顧到所說的話。這種人不但聰明而且可靠,遠比那些聰明卻不可靠的人,穩當得多。
平淡的人多半是聰明人,而聰明人卻未必平淡。領導者當然都喜歡用聰明人,辦事比較有把握,然而聰明人若是不能平淡,就會偏執一端,而且稍有不滿,便會興風作浪,弄得領導者苦惱萬分。所以,“先求其平淡,再求其聰明”,應該是比較合适的用人标準。
第二、不能重用偏才
偏道性格容易造就偏才,這類人喜歡自以為是,一方面畫地自限,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裡;一方面黨同伐異,用小圈子限制外人的進入,表現出強烈的排他性。領導者若是重用偏才的人,會逐漸牽引同類的結果,使得整個公司文化失之一偏。但是有時候非用偏才不可,所以必須理性地調和各種偏才,使其既知有己,也知有人,彼此互相尊重,擇善去惡,以收互助合作之效。
第三、通才最為可靠
通才就是兼才之人,兼有多種不同的能耐。本身平淡無味,才能夠調和五味。有能力、有能耐,加上“無可無不可”,不拘泥、不固執的态度,這樣才有足夠的資格來擔當重要的主管。但是現代講求專業分工,就算領導者确實欣賞通才,卻由于通才嚴重缺乏,而很難找到合适的人。所以領導者如果能夠自己培養通才,不需外求,自然可以帶出一班能幹而可靠的人才。
總而言之,領導者最大的責任在用人,用得其人,萬事都因而化解。什麼時候領導者能夠自信到“人才就在公司内部”,确信公司員工都經過慎選,各具專長,而且能夠因應環境、自動自發;公司也能适時培育,提供相關的訓練,使其與日偕進、不斷成長。那麼,在這種氛圍之中,員工定能各盡其才,樂于工作,而且領導者也有資本坐享其成。
溫馨提示:
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古之成大事者,必先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共謀大業。下一期《帝王學》的智慧,我們來談談,如何打造強有力的核心團隊?
如需現場聆聽曾教授《帝王學》的智慧,領略曾教授獨特的演講魅力,感受曾教授強大的氣場!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