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三個方劑,合治陽虛

《名醫類案》,明代江瓘編輯,為中醫醫案學的奠基之作,對後世醫案的總結與整理有很大影響。

《續名醫類案》,又名《名醫類案續編》,清代魏之琇(玉璜)輯纂于1770年。魏氏于重訂江瓘《名醫類案》後,認為其書尚有不足,于是博取近時醫書及史傳地志文集之類,續成此編。


介紹一個《續名醫類案》所載之醫案。
本醫案用到的方劑有4,說明病症一來複雜多變,二來治病用藥,要以脈看證,藥依證選,且以病種的變化,又有溫陽祛寒、調養氣血,補清結合等治療大法,解決病症的複雜情況。
——————
朱少湖,冬季夜間忽然頭項僵硬不舒,身體微痛,疑是傷寒,連夜用紫蘇二大把,生姜十片,濃煎熱服,出了一身汗後身體輕巧,自以為痊愈了。到第二日夜間,又覺頭項拘緊沉重,于是又用紫蘇生姜熬水喝,出了一身汗後,症狀不僅沒減輕,且身體如石般沉重僵硬,煩躁口幹,睡卧不安。
天明請一醫看診,說是脈極浮于表淺,跳動頻繁,是表證體内有熱的脈象。
醫生說,冬月傷寒,非用麻黃、桂枝不解,而姜蘇是輕劑,無法療此大病。于是打算用主治外感風寒,兼有裡熱,惡寒發熱,身疼痛,無汗煩躁的大青龍湯。結果未獲病家同意,且又請一醫陸同診治,陸同診其脈浮依然浮于表淺,跳動頻繁,但微細如蛛絲,按上去就像摸不到似的。
陸同說∶這是陽虛症啊,要用治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則目眩的建中湯,氣陰兩虛的生脈飲合用。
前面那個醫生一聽,趕緊反對:
邪在表而搶着收斂,還有不死的嗎?
陸同說∶若用出汗的方法,則誤了補,用補的方法,則誤了發汗,這原不能兩者兼得。于是以建中、生脈合起來治,仍然煩躁,胃中之濁氣上逆,嗳氣不絕,足部小腿自下而上冷至膝,身不能轉。前面那個醫生認為這個人快要完了。
陸同說∶之前錯誤發汗兩次,所以這次是藥輕病重而未見效。于是仍用前方,不過将人參的用量增加了一倍,而附子是人參用量的一半,濃煎後冷服,一會兒,煩躁頓定。數劑,諸症悉除。
一個多月後,這個人常常出虛汗不能起,用人參數兩,獲安穩。



本醫案所涉方劑:
1
治風寒感冒初起的簡便方:去廚房裡找來生姜五片,加紫蘇葉30克。水煎服可愈。
二味均辛香溫通,均可解表散寒,合用外散表寒,内能溫中,化痰止咳。
2
《備急千金要方》建中湯,主治五勞七傷,虛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則目眩。
組成:
生姜 白芍幹地黃 甘草 川芎各15克 大棗30枚
本方生姜大棗補脾胃。白芍養血止痛。川芎活血止痛,且可清頭部之風。幹地黃補肝腎,舒筋利腰,養血填精。甘草清熱化痰健脾,共同養血祛風,補虛止痛。

以水600毫升浸漬一宿,第二天早晨再以500毫升水合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藥入四肢百脈似醉狀,便是見效了。
3
本案提及之生脈,是指生脈散,出自金元時期。金元名醫李東垣,朱丹溪、張元素之著作均載有本方,有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之功。
組成:
麥門冬1.5克 五味子7粒 人參1.5克水煎,不論時候服。
方以人參大補元氣,麥冬養陰清熱,五味子斂汗生津,三味補清斂兼具,共同起效。
中成藥生脈飲正是由此衍生而來。
4
明代張景嶽《景嶽全書》一炁丹,主治時不時易瀉,腹痛陽痿,怕冷精神差之症。
組成:人參 制附子各一樣的量,加白蜜煉成如綠豆大的丸劑。每次服1~3克,白開水送下。
方中人參大補元氣,制附子補火助陽,兩味合用可謂王炸組合,益氣溫陽,能量強大。而方以人參倍附子量,皆因病家虛,用之大補大髒氣。

後三方合用,溫陽祛寒、祛風通絡、調養氣血,成了令病家起效的方子。所以本症是因陽虛寒凝阻絡而起,而非病家一開始認為的風寒所緻,但其之所以第一劑見了效,也和紫蘇生姜之溫中作用有關。而陸同能肯定病家是因陽虛而起,故不能用大青龍湯繼續發汗,源自于他的摸脈功夫啊!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